《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第 13 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导学案: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1.易错字 赚(zun)拦(ln) 2.词语释义 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阳与余江之间。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拦:阻拦。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诚斋集等著作传世。 【
2、文题解说】 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其中第五首。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阳与余江之间。晨炊,早餐。意思是早上,路过松源这个地方,然后在漆公这个店里做早饭。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诗的前半部分是议论
3、,后半部分是描摹。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当堂背诵。 2.领悟诗句含义,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2.理解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重点】 反复诵读,联
4、系生活实际,想象诗歌描绘的环境,感受行人的心情。 【难点】 对诗歌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 导入资料助读通读古诗欣赏诗歌课堂总结 导入一:激趣型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发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饱含哲理的诗句,你记忆最深刻的是哪句呢?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并说出其中所饱含的哲理。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杨万里的一首蕴含哲理的诗。(板书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导入二:关联型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杨万里的相关诗歌,激起学生的崇拜之情,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我们学过杨万里的诗小池,(教师可引导学生背诵)小池
5、/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杨万里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泉眼默默地渗出涓涓细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莹的泉水;绿树喜爱在晴天柔和的气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叶刚刚将尖尖的叶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调皮的蜻蜓轻盈地站立在上面了。生动形象,诗情画意,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一、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和作品的情况,然后,教师指名朗读诗歌,其他学生听读,加
6、深印象。】 1.关于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杨万里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他创造了新奇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诚斋集等著作传世。 2.关于作品:诗的前半部分议论,后半部分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3.关于背景:这首诗作于
7、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更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朗读等内容,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阅读全文,为下面了解文意奠定基础。 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试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1)正音:赚(zun)拦(ln) (2)释词: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江西阳与余江之间。 莫言:不要说。 赚得: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拦:阻拦。 2.反复诵读,小组齐读,分组读。 3.指名学生读,大家从以下方面评议:
8、 a.停顿节奏,有无读破。b.感情是否把握准确。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三、整体把握,感知古诗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感悟诗歌主旨,感悟诗歌的内容。 1.初步理解诗意。 自读并理解诗意,然后两人一组相互交流。 2.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诗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3.学生自由散读,初步把诗译成较通顺的文字。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围子里以后,一座山让你经过,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 4.学生发言,讲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鼓励
9、学生多种理解,不做深入点评) 5.赏析、讨论、探究(分小组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字词圈出来,细细品一品,说说其中的妙处。(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明确) (2)归纳:诗的前半部为议论,后半部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6.诵读探究。 让
10、学生用散文的语言讲述。 (学生交流感受和见解,并互相补充,教师予以指导) 四、理解诗意,赏析诗歌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背景,使学生感悟讽喻的力量。 1.读诗句,品味语言(先让学生小组讨论,而后教师予以指导)。 明确这首诗的首句看似平常,却极富深意。“莫言”二字既是自诫也是诫人,表达了对那种认定下岭容易的普遍心理的否定。“下岭便无难”正是从艰难攀登的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艰难的种种感受中得到心理上的对比结果。“赚得行人错喜欢”中一个“赚”字富于幽默风趣的意味。21世纪*教育网 2.这首诗中蕴含着什么哲理?(小组合作、探究) 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11、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3.探究讨论。 学生谈谈学习本课的感受(学生分小组讨论) 明确胜不骄,败不馁。 4、学生质疑、交流。 让学生提出针对本诗的问题或说出某些方面的疑问,教师给予明确指导和肯定。 五、课堂小结(学生讨论并总结) 1.主题: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为哲理诗,然后就能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12、2.归纳写法(学生讨论归纳): 语言平易自然,雅俗共赏;风格幽默风趣。 六、课堂练习(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 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了人的心情与自然景色和谐相融的句子是哪两句?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从登山、下山这一日常生活现象中总结出哲理的句子是哪一句? 根据自己对本诗主旨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读后感。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文体定位-哲理诗 明写-登山的感受 实谈-人生哲理 链接一: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的赏析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此诗明写
13、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诗的前半部分为议论,后半部分为描摹,二者构成先果后因的内在联系,均渗透着诗人浓郁的思想感情,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正是通过这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地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全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链接二:学生必背哲理诗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4、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浪淘沙 (唐刘禹锡 莫道馋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15、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阅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诗,回答问题。 1.有人说第二句的“赚”字运用得精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做简要分析。 2.请你简要谈谈阅读这首诗的感受。 【答案与解析】 1.是的。“赚”字富于幽默的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只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 2.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而骄傲。(意思对即可)21cnjy 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