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_医学与哲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_医学与哲学.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论 6Medicine and Philosophy, Dec 2012, Vol33, No12A, Total No466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 * 摘要: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是一种神经外科手术, 其方法是切除与前额叶皮质有联系的组织。它 一度成为神经外科在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主流程序。其后人们普遍认识到它频繁而严重的 负效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痛苦, 从而严格禁止这一手术。这一惨痛的教训使得神经伦理学的兴 起成为必要。 关键词: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 R 02, R 0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 0772( 2012) 12 0
2、006 04 The Practice and Lessons of LobotomyFU Zheng,LI Jian- hui Marxism College,Henan Univer- sity,Kaifeng 475001,China Abstract: Lobotomy is a form of psychosurgery,which consists of cutting the connections to and from the prefrontal cortex While the procedu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since its ince
3、ption in 1935,it was a mainstream procedure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prescribed for psychiatric ( and occasionally other)condition However,frequent and serious side- effects and consequent pains have been confirmed,which led to two consequents:lobotomy was banned and the rising of neuroethics Key W
4、ords: lobotomy,psychosurgery, neuroethics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 京100875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 “当代 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及其价值抉择” , 项目编号: 06JJD720003 通讯作者, E- mail: lijianhui001 gmail com 前额叶皮质( prefrontal cortex, 以下简称“前额叶” ) 是位于大脑前部的一类皮质结构, 是大脑中最重要的区 域之一, 参与高级认知功能, 科学家对此的认知经历了 十分曲折
5、的过程。 1思想与行为前驱 1935 年在伦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神经病学会议 上, 卡莱尔雅各布森( Carlyle Jacobsen) 与约翰富尔 顿( John Fulton) 发表了题为 “藉前额叶切除术可除去黑 猩猩之凶暴性” 的报告。报告谈及了一个动物实验: 一 只名叫 Becky 的黑猩猩在意识到犯了错误之后总是很 沮丧, 在试验者完全切除其前额叶之后, Becky 再犯错 误后完全没有表现出沮丧情绪。 时任里斯本大学医学院教授的安东尼奥莫尼兹 ( Antnio Egas Moniz, 1874 年 1955 年) 也出席了这次 会议。莫尼兹 1899 年毕业于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
6、Co- imbra University) 医学院, 获医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 教。1902 年成为科英布拉大学教授, 1911 年就任里斯 本大学神经学教授直至去世。莫尼兹当时正处于事业 急速上升的时期。20 世纪 30 年代, 他创立了脑血管造 影术 利用 X 射线来诊断脑血管疾病, 这一方法获 得了巨大的成功, 直至今天脑血管造影术仍然被看作是 脑血管疾病诊断的 “金标准” 。 Fulton 的报告立刻引起莫尼兹的丰富联想。其实 在 Fulton 的报告之前, 莫尼兹已经注意到: 切除动物 ( 或人) 的双侧前额叶将会导致他们行为方式的变化。 莫尼兹之所以在没有试验的情况下就做出如此推
7、测, 很 可能是受到两种思想的启发。 首先是来自考古学的启示。莫尼兹曾经注意到, 有 些埃及木乃伊的头盖骨上有人为凿出的洞。这是环钻 术( trepanation) 的痕迹。环钻术是一种古老的技术, 通 过在颅骨上打孔从而对颅内结构进行某些处理。这似 乎是人类早期的一种共识行为, 考古学家在各大洲甚至 太平洋岛国均发现有实施环钻术的证据, 时间最早可以 追溯到一万年前。在今天看来环钻术不可能治愈任何疾 病, 但在人类早期医巫不分的时代, 人们相信一些人精神 反常( 如癫痫) 是因为头脑内有鬼怪作祟, 通过在头颅上打 洞将鬼怪释放出来就能够治愈或缓解病情。当然在原 始条件下, 在头上开个洞很可能
8、还连带着会切除部分大 脑。环钻术虽然不被认为是成功的, 但很可能为莫尼兹 提供了一个利用颅内外科手术来治愈精神疾病的思路。 其次是来自前辈的启示。莫尼兹研究过精神外科 早期的实践, 其中包括著名的瑞士精神病学家高特拉 伯克哈特( Gottlieb Burckhardt, 1836 年 1907 年) 的一 些著作。1888 年, 伯克哈特对 6 名患者进行了史上首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 符征等 医学与哲学2012 年12 月第33 卷第12A 期总第466 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Dec 2012, Vol33, No12A, Total No4667 次
9、精神外科手术。伯克哈特的手术切除了他们大脑皮 层的一些区域, 尤其是额叶、 颞叶等区域。结果是: 一人 在术后经历五日癫痫抽搐后死去; 一人稍有好转但后来 自杀; 另两人没有变化; 而其他两人则变得非常“安 静” 。这一手术的成功率不及 50%, 而伯克哈特却感到 鼓舞。1889 年他出席了柏林医学大会, 并提交了一篇 论文向同行介绍自己的手术情况。1891 年, 他发表论 文阐明他的理论和实践。伯克哈特的理论以三个命题 为基础: ( 1) 精神疾病具有生理基础, 精神混乱仅仅是 大脑紊乱的反应; ( 2) 神经联结主义, 神经系统的机制 可分为三种: 输入部分、 处理信息的联结系统、 输出系
10、 统; ( 3) 大脑是模块化的。综合起来他的思路是 : “如果 激动和冲动行为是由于感觉层面( sensory surfaces) 的 反常激发( 在质量、 数量和程度上) 引起的, 而且这种反 常的确对动力层面( motor surfaces) 产生效应, 那么通过 在这两个层面之间设置障碍就可以使病情好转( im- provement) 。彻底清除动力区域或感觉区域, 则存在巨 大的功能紊乱和技术困难的风险。更有利的实践是切 除一部分动力区域的后面及其两边的皮质, 因为正是它 在颞叶产生了这种分野。 ” 1 然而, 伯克哈特却并没有因其理论创新和大胆实践 而获得赞美, 相反业界对其评论一
11、直是批评性的。比如 意大利神经精神学家 Giuseppe Seppilli 评论道 : “模块性 与多数专家的意见冲突, 大家的共识是, 精神病反应了 一种关于大脑皮层的弥漫性的病理; 另外模块性还与心 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一说法冲突。 ” 1 法国精神病学 家 Armand Semelaigne 批评道 : “放弃治疗比一个坏的治 疗要好。 ” 1 英国精神病学家 William Ireland 批评指出: “伯克哈特对以下假说怀着强烈的信念, 即大脑由一些 组件构成, 各自支持它们不同的角色。在功能过度或不 规则的地方, 他寻求通过切除一些令人不快的区域来确 定病情。批评家们毫无保留的直接
12、批评他过分大胆 ( bold) 的治疗行为, 他则通过将病人预知的绝望特征展 示给那些执行手术的人来为自己辩护” 1 伯克哈特手术的负面效应也逐渐被发现, 如随后的 记录显示只有两人没有并发症, 其他人的并发症包括: 癫痫、 动力衰竭、 少言寡语和感觉性失语等等。这些引 起了业界更广泛的质疑。在爱尔兰, 没有一个精神病学 家愿意实施伯克哈特那样的手术。伯克哈特最终在嘲 笑声中放弃了毫无根据又残忍野蛮的手术。 虽然伯克哈特的研究遭到同行耻笑, 但莫尼兹注意 到, 有些患者在切除脑前叶的外侧面之后, 比手术前变 得温顺多了。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 但额叶可以用某种 方法从大脑中分割出去的观点还是让莫
13、尼兹受到某种 启发。Fulton 报告的重要性在于, 它鼓励了莫尼兹, 使 他做出立即开始试验的决定。 2广泛的实践 2 1莫尼兹的实验 1935 年 11 月 12 日, 莫尼兹和他的助手 外科 医生阿尔柏达利马( Almeida Lima) , 进行了第一例前额 叶切除手术。他们的首位手术对象是一位女性患者, 他 们在她头颅两边各钻了一个洞, 并向洞内的额叶皮质区 域倒入无水酒精, 切断了前额叶与丘脑之间的两束神经 纤维。这是史上首次应用脑部手术治疗心理障碍的案 例。在莫尼兹后来的报告中, 这位患者在术后变得不再 那么激烈和偏执, 但同时承认她变得比想象的更冷漠和 麻木, 还伴随着物理反应
14、, 如恶心和无方向感。但此时 的莫尼兹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无暇顾及那些负反应。 根据莫尼兹 1936 年发表的文章可知, 到 1936 年 2 月, 莫尼兹已对 20 名患者进行了手术。12 名女性和 8 名男性, 年龄在 27 岁 62 岁之间, 被诊断为患有焦虑 症、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从第 8 个患者开始, 手术 的方式改为用一个可伸缩的空心针( wire loop) 通过旋 转切断某些大脑组织。后来他们发表文章评价自己的 手术 : “ 35% 的病人病情有大幅度好转, 35% 有适度好 转, 剩下 30%没有变化。 ” 2 术后的负效应没有伯克哈 特的那么激烈, 因为没有死亡和癫痫
15、症状, 被列举的多 数副反应是发烧。但注意到他们的评价只是关于术后 1 个 10 个星期内的情况 3 。他对“好转( improve- ment) ” 的说明也很主观。 莫尼兹的理论基础与伯克哈特非常一致。区别是 莫尼兹认为在精神病患者的大脑中, 存在着生理性的解 剖病理学, 它们的神经回路已被固定和损害。他在 1936 年曾说 : “精神疾病必然与细胞联合组群的形成有 关, 后一部分在病变中或多或少会变得比较固定。细胞 体将完全保持正常, 它们的主体部分( cylinders) 在结构 上不会有所变化; 但是它们的多重联结( multiple liai- sons) ( 这些是因人而变的)
16、, 或多或少会变得比较固定, 这种固定性就会与某些病态的精神状态中的固执和发 狂产生联系。 ” 2 因而, 莫尼兹相信对这些异常和固定 的大脑回路的排除, 将导致精神疾病的好转; 大脑能功 能性的适应这种损伤。但奇怪的是, 伯克哈特遭到同行 的嘲笑, 而莫尼兹却受到同行的吹捧。他比伯克哈特的 高明之处在于, 他选取的位置无法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技 术来证伪, 因为当时缺乏对大脑病理学与精神疾病之间 联系的认识。 莫尼兹 1936 年的文章使他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 尽管他并没有评估手术对患者长期的影响, 但他开创的 手术却广为业界同行接受。他逐渐成为精神外科领域 的权威, 1949 年还因前额叶切除
17、术获得诺贝尔生理学 或医学奖。 2 2弗里曼 瓦特程序 美国神经学教授瓦尔特弗里曼( Walter Freeman) 并未经过外科手术培训, 他花了一年的时间来研究莫尼 兹的文章。1936 年 9 月 14 日弗里曼和他的助手詹姆 斯瓦特( James W Watts) 在华盛顿大学医院做了美国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 符征等 医学与哲学2012 年12 月第33 卷第12A 期总第466 期 8Medicine and Philosophy, Dec 2012, Vol33, No12A, Total No466 第一例前额叶切除术。仅仅两个月, 他们就已经完 成了 20 例手术。到
18、1942 年, 他们已经完成 200 多 例前额叶切除术, 并报告说有 63% 的患者明显好 转, 23% 没有变化, 14% 在术后变得更糟 4 。他们写 道 : “在所有的患者中, 他们通常都带有忧虑、 恐惧、 焦 虑症、 失眠和精神紧张 , 术后 他们的症状缓解的程度 有的很大、 有的很小。 ” 5 他们也宣称某些患者出现的 无方向感、 混乱、 恐惧、 幻觉、 妄想等症状已经被缓解和 彻底消除。但他们也说到“每个患者在术后似乎都失 去了点什么, 有些是自发性( spontaneity) , 有些是活力, 有些是个性。 ” 5 1946 年弗里曼开始尝试新的方法, 即经眶前额叶 白质切断术
19、。他用一个尖细的手术工具( 一开始是冰 锥) , 通过在另一头的捶打从患者的眼窝底部( 而不是 在头顶部的钻孔) 插入大脑, 然后通过挪动锥子, 最终 切断连结前额叶皮质与丘脑的白质部分, 来完成手术。 这就是弗里曼创立的“弗里曼 瓦特程序( Freeman- Watts procedure) ” 。它对插入的深度、 角度以及切割的 力度和步骤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由于改进后的程序更 加便捷, 而后发展成前额叶切除术的标准方式。 2 3在欧美的广泛流行 由于那个时代对精神疾病的病理还不清楚, 而前额 叶切除术又的确在特殊的场合对特殊的患者起到了一 定作用, 所以许多同行和媒体都争相吹捧这一方法。这
20、 一潮流的极端是莫尼兹于 1949 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 医学奖, 评语是“因为他发现了前额叶切除术在治疗某 些精神疾病方面的治疗价值” 6 。弗里曼也逐渐名声 鹊起, 他访问多处精神病院, 在医学院进行现场手术示 范, 还培训手术人员。他常常成为报纸的封面人物, 他 的照片也经常出现在时尚杂志上。弗里曼获得了广泛 的社会关注, 也推动了这一手术被社会接受。 从今天的神经科学看, 前额叶确实能控制冲动和调 节情绪, 这种手术对一些精神疾病( 如抑郁症) 的症状 具有一定改善作用。当时精神外科刚起步, 于是前额叶 切除术就被报以过分的期望和热情, 医生与医院、 患者 及其家属也都希望早日从病情中
21、解脱出来, 于是形成了 全社会追捧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 1940 年 1944 年, 仅美国就实施了 684 次前额叶切除术。由于弗里曼对 手术程序的便利化改进, 手术案例又急剧上升: 在美国 1946 年约 100 例左右; 到 1949 年, 就实施了 5 074 次前 额叶白质切断术。而就是在 1949 年, 莫尼兹获得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到 1951 年就有 18 608 人做过前 额叶切除术 3 。在全世界范围内, 被执行前额叶切除 术的患者数量惊人。美国医生共做过大约 4 万例此类 手术, 仅弗里曼一生就做了约3 500例, 英国大约 17 000 例, 北欧三国合计大约 9
22、 300 例 3 。 3引人关注的负效应 如前所述, 莫尼兹在第一例手术后, 也承认患者变 得比想象的更加冷漠和麻木, 还伴随着物理反应, 如恶 心和无方向感。这表明伴随着第一例前额叶切除术的 展开, 一连串令人恐怖的负反应也拉开了大幕。莫尼兹 在 1937 年的论文中提到另一个治疗案例: 一位妇女在 治疗后变得 “难以操持家务” , 接着很难过, 因为她总是 “预料恐怖的事情” 以及 “相信人们会杀害她” 。而莫尼 兹的报告称经过额叶切除术后她被治愈了 , “虽然可能 变得有点沉默” 。显然治疗使她变得更加紧张。 在 1942 年纽约医学专科学院的一个介绍会中, 一 些科学家提出, 额叶切除
23、后, 患者的确有时变得“懒惰” 或 “直言” 。随着神经外科的发展和人们对神经生物学 的理解不断深入, 研究人员才发现前额叶对人的整体精 神状态起到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 。“大脑前额叶受损 伤的人没有能力发起和实现有目的、 有计划的行为活 动, 也就没有创造性可言。大量临床观察表明, 大脑前 额叶损伤的主要症状是: 不能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思考问 题, 更不能进行周密的逻辑推理, 对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对事物总是健忘, 行为反应迟缓, 性格偏执、 孤僻、 情绪 波动、 喜怒无常。临床医学将这些表现称为额叶综合 征 。 ” 7 另外, 据调查有高达 3% 的患者在术后死亡。 1970 年的 精神病学词
24、典 ( Psychiatric Dictionary) 对前 额叶切除术的定义为 : “前额叶切除术因此可以用来减 缓以下症状: 焦虑的情感和内省的活动; 感情不充分和 自我意识的减弱。前额叶切除术减少了紧张情绪与幻 觉, 摒弃了紧张性精神分裂的状态。因为几乎所有的精 神外科程序都有不良副作用, 所以它们通常只有在所有 其他方法都失败之后才使用。患者的个性越是杂乱无 章, 手术后的副作用越是明显。 有报告显示, 惊厥是前额叶脑手术的后遗症, 在所 有病例中约有 5% 10% 的几率。通常可以用抗惊厥 药物来控制其发作。手术后的个性迟钝, 冷漠和不负责 任成为一种规律而不单单是例外。其他副作用包
25、括注 意力不集中、 幼稚、 行为滑稽、 智力或纪律缺乏, 手术后 大小便失禁。 ” 8 今天的神经科学更进一步认识到, 前额叶是大脑的 中枢, 几乎涉及所有的心理功能, 且功能广泛复杂, 包括 记忆、 语言、 智力、 人格、 判断、 分析、 思考、 操作等等。所 以不仅精神病患者切除前额叶会安静下来, 而且精神正 常的人也会安静下来, 因为他的高级精神功能被根除 了。有评论道 : “用白质切断术消除精神分裂症/抑郁 症的症状, 仿佛前抗生素时代, 对于受到严重创伤的肢 体所做的截肢处理。在某种意义上, 截肢可以降低( 脓毒) 败血症的可能, 从而尽量保住人的性命, 而前额叶切除术 可以让患者停
26、止伤人或自伤, 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多麻烦。 但是, 与截肢者仍能保留/代偿部分运动功能不同的是, 人类思维活动的中心是无可替代的。一旦前额叶与其 他脑区的联系被切断, 患者的高级思维活动将被破坏, 没有人格和尊严可言, 几乎成为行尸走肉了。 ” 9 前额叶皮质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 符征等 医学与哲学2012 年12 月第33 卷第12A 期总第466 期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Dec 2012, Vol33, No12A, Total No4669 除了手术本身的负效应外, 规范的缺失加重了悲剧 的发生 。“这一手术的临床适应症被定义的相当贫乏, 而且它的副作用可能是严
27、重的。不活动, 反应迟钝, 注 意力下降, 迟钝的或不适当的行为, 去抑制性等效果导 致了一个结论: 治疗还不如不治疗。更糟的是, 许多没 有资质的从业者也在执行前额叶切除术, 而且是在未消 毒的情况下, 这进一步增加了风险, 有时甚至是致命的 后遗症。 ” 10 整个手术的方法和条件从今天的角度来 看, 都是十分粗鲁的。当时的这些手术都是不可视的, 因为没有影像学等辅助检查手段 。“在不用任何麻醉 药物的情况下, 用电惊厥使患者短暂丧失意识; 在不采 取任何无菌措施的情况下, 赤手空拳进行操作; 在没有 任何定位手段的帮助与验证下, 全凭感觉和经验进行手 术的全过程。 ” 9 这一手术给无数
28、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与精神打击, 其中有两位患者的经历最为典型。第一个是 John F Kennedy 总统的姐姐 Rosemary Kennedy。她在 1941 年 惨遭弗里曼的手术, 术后精神虚弱几乎不能说话, 经历 了长期而严重的精神和身体上的残疾。另一个是早期 的好莱坞女明星 Frances Farmer, 由于性格暴躁, 在她母 亲的授意下, 被做了前额叶切除术, 多年后她重返社会, 已是一个目光涣散、 神情呆滞的中年妇女。 因为手段野蛮、 并发症严重以及缺乏明确神经生理 依据, 前额叶切除术逐渐受到严厉的指责和批评。早在 1944 年就有人评论道 : “前额叶切除术的历史简短而又
29、剧烈。它的过程一直被视为野蛮和奴化的参照。 ” 3 1947 年瑞典精神病学家 Snorre Wohlfahrt 认为它对精神分裂 症患者具有 “毫无疑问的危险性” , 而且它 “太不完美, 我 们正面临着侵害精神失调的慢性病患者的危险” , 所以 “精神外科手术在探索它的精确的指导和禁忌方面已经 失败, 而且这种方法在许多方面必须被很不幸的看作是 粗鲁和危害。 ” 3 1948 年, Norbert Wiener 做出了更尖锐的 批评 : “前额叶切除术目前成为一种时尚, 但事实上 很可能并没有使照顾患者更容易。我对过往的实践的评 价是: 杀死他们会使照顾他们更容易。 ” 3 在社会上, 出
30、现 了 飞越疯人院 、 禁闭岛 、 美少女特工队 等一系列 艺术作品以此为背景, 谴责这一实践的野蛮与愚蠢。经 过艺术加工与传播 , “现在前额叶切除术已经臭名昭著, 连这个名词本身都显得那么畸形和怪异, 人们一提到它, 就会想到巫师、 狂人和邪恶的魔法。 ” 11 由于上述因素以及精神疾病的治疗迈进了合成药 物时代, 到 1970 年, 大部分国家禁止这一手术。1967 年 2 月, 弗里曼最后一次实施手术。由于他的一些患者 在术后因脑出血而死亡, 他最终被禁止再做这种手术。 自此一直有呼吁, 要求诺贝尔基金会取消因为莫尼兹开 创前额叶切除术的颁奖, 但基金会拒绝采取行动。 4自我批评的医学
31、 到此, 一个恐怖的医学实践终于在谴责声中走进了 历史的阴影, 我们得到了一个警告: 诺贝尔奖疗法也可 能是一些人的噩梦。科学认识总是逐步前进的, 因此认 识过程总是不可避免片面性。然而, 更重要的威胁来自 部分科学家的狂妄与自负 在认识不完整的情况下 就肆意拿来对人进行操作。从切除阑尾到手术治疗近 视, 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中屡见不鲜。所以波普尔评论 道 : “没有别的例子比医学技术更能说明我们是怎样通 过消除错误而前进的事实了。实际上只有当医学技术 学会了自我批评以后, 它才成了医学科学, 并且通过批 判地修正医学教条而取得了伟大的进步。 ” 12 现实的教训令我们反思, 正如“神经伦理学的兴
32、 起” 一文所述 , “在对人的大脑进行操作的时候, 究竟怎 样做才是正确的操作, 是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治疗, 是 对大脑颇受欢迎的而不是令人担忧的入侵? ” 13 这正是 努力发展神经伦理学的意义之所在。 参 考 文 献 1Berrios G E The Origins of Psychosurgery: Shaw,Burckhardt and Moniz J History of Psychiatry, 1997, 8( 1) : 61 81 2Kotowicz Z Gottlieb Burckhardt and Egas Moniz: Two Beginnings of Psyc- ho
33、sugery J Gesnerus, 2005, 62( 1/2) : 77 101 3 AnonLobotomy EB/OL 2012 10 28 http: / /en wikipedia org/wi- ki/Lobotomy 4Rowland L P Walter Freeman s Psychosurger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A Cautionary Tale J Neurology Today, 2005, 5( 4) : 70 72 5Freeman W, Watts J W Psychosurgery:Intelligence,Emotio
34、n and Social Behavior Following Prefrontal Lobotomy for Mental DisordersM Illi- nois: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1942: 337 6The Nobel Foundati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49 EB/OL ( 2009 11 13) 2012 09 15 http: / /nobelprize 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1949/index html 7佚名
35、脑前额叶EB/OL ( 2011 03 26) 2012 09 15 ht- tp: / /www hudong com/wiki/% E8% 84% 91% E5% 89% 8D% E9% A2%9D%E5%8F%B6 8Leland E H, Campbell R J Psychiatric DictionaryM 4th ed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438 9王晓东 前额叶二三事 EB/OL ( 2009 08 02) 2012 09 18 http: / /blogsciencenet cn/home php? mod = spa
36、ceuid = 262915do = blogid =247053 10 Mashour G A, Walker E E, Martuza R L Psychosurgery:past,present, and future J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005, 48( 3) : 409 419 11 佚名 敲入脑袋的冰锥EB/OL ( 2008 01 27) 2012 09 15 http: / /epaper oeeee com/C/html/2008 01/27/content_376330 htm 12 波普尔 科学知识进化论M 纪树立, 编译 北京: 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987: 前言 13 李建会, 符征 神经伦理学的兴起J 哲学动态, 2011( 4) : 85 90 作者简介: 符征( 1979 ) , 男, 河南南阳人, 博士, 讲师, 研究方向: 生命伦 理学。 通讯作者: 李建会( 1964 ) , 男, 河南西峡人, 教授, 研究方向: 生命伦理 学、 生物学哲学、 认知科学哲学。 收稿日期: 2012 10 08 修回日期: 2012 11 15( 责任编辑: 赵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