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发热患儿的治疗及护理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6页正常体温正常体温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所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腋窝 36-37 C 舌下 36.3-37.2 C 直肠 36.5-37.7 C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6页体温升高体温升高 过热过热 ( (体温体温 调定点调定点) )生理性体温生理性体温 病理性体温病理性体温 发热发热 ( (体温调定点)体温调定点)) )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体温升高:体温上升超过正常值的0.5 调节性体温升高调节性体温升高被动性体温升高被动性体温升高现在学习的是第
2、3页,共36页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一一) ) 发热发热概念概念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6页(二)过热(二)过热 概概 念念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6页发热与过热的比较发热与过热的比较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6页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发热?下列哪些情况属于发热? 5km长跑后,测体温40 流行性感冒时,测体温38.5 甲亢患者,测体温39 3岁小孩,受到惊吓时,测体温38 中暑时,测体温40 疟疾时,测体温41生理性体温升高生理性体温升高过热过热发热发热生理性体温升高生理性体温升高发热发热过热过热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6页
3、 引起小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外在因素: 小儿体温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二、内在因素: 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6页感染性感染性各种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水痘、风疹、各种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水痘、风疹、 菌痢、伤寒均可伴有发热。菌痢、伤寒均可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败血症、皮肤感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中耳炎、败血症、皮肤感 染、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
4、也会引起发热。染、尿路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也会引起发热。非感染性非感染性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均可有发结缔组织病如风湿热、儿童类风湿病、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等均可有发热热小儿脱水热、药物热、暑热症、肿瘤、白血病以及颅脑外伤后的小儿脱水热、药物热、暑热症、肿瘤、白血病以及颅脑外伤后的中枢性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中枢性发热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6页 37.538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6页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体温体温调定点调定点 下丘脑体温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中枢皮肤血管皮肤血管收缩,散热收缩,散热寒战,产热寒战,产热 体温体温
5、 VSA负调节负调节正调节正调节POAH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6页发热对小儿机体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对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6页对能量代谢的影响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产热是机体耗氧量增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加快的产热是机体耗氧量增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加快的 过程。体温每升高过程。体温每升高11,基础代谢率提高,基础代谢率提高1313,从而,从而 使糖、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加快。若持久发热,使糖、肪、蛋白质的代谢速度加快。若持久发热, 营养物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患儿就会消耗自身营养物质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充,患儿就会
6、消耗自身 的物质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的物质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 严重者可因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而导致死严重者可因营养不良进一步降低机体免疫力而导致死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6页新生儿1由于新生儿棕色脂肪少,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又不完善,故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非感染性发热较为多见。而当严重感染时,体温则往往不升。婴幼儿24此期患儿生理功能发育相对成熟,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接近成人。发热时患儿可伴有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免疫力低,极易感染疾病,
7、其早期症状均为发热,并且该年龄期的小儿脑的兴奋系统与抑制系统的动态平衡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高热惊厥,加之本年龄期小儿消化功能差,易发生吐泻及食欲不振,造成体内液体不足。学龄前期3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6页治疗病因治疗查出病因、明确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分全身和局部感染)对症治疗发热患儿卧床休息,适当补液,供足够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降温 2、诊断性治疗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冬眠疗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6页酒精擦浴:用酒精擦浴:用30% 30% 50%50%酒
8、精重点擦抹上酒精重点擦抹上述冷湿敷部位及四肢皮肤述冷湿敷部位及四肢皮肤, ,但不擦胸腹部但不擦胸腹部世界卫生组织不主张酒精擦浴世界卫生组织不主张酒精擦浴温水浴:适用于四肢循环不好温水浴:适用于四肢循环不好( (面苍白、四肢凉面苍白、四肢凉) )的患儿。水温的患儿。水温373738,38,用大毛巾浸湿后用大毛巾浸湿后, ,包裹包裹患儿或置患儿于温水中患儿或置患儿于温水中, 15, 1520min,20min,或根据或根据体温情况延长时间体温情况延长时间, ,做完后擦干全身。做完后擦干全身。冷盐水灌肠冷盐水灌肠: :婴幼儿用冷盐水婴幼儿用冷盐水150150300ml,300ml,儿童儿童用用300
9、300500ml,500ml,冷盐水温度为冷盐水温度为2020左右。左右。物物理理降降温温原原则则冷湿敷法冷湿敷法: : 用温水浸湿毛巾或纱布敷于患儿用温水浸湿毛巾或纱布敷于患儿前额、后颈部、双侧腹股沟前额、后颈部、双侧腹股沟、双侧腋下及、双侧腋下及膝关节后面膝关节后面, ,每每3 35min5min换换1 1次次每隔每隔202030min30min量量1 1次体温次体温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6页安乃近安乃近阿司匹林布洛芬对乙酰氨基对乙酰氨基酚酚柴胡注射液柴胡注射液复方氨基比林复方氨基比林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6页如何选择退热药? 阿 司 匹 林是一种古老的退热药,1899年开始使用
10、,其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大,主要为胃肠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其最严重副作用是瑞氏综合征,病死率为30%。英国明确规定,16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目前该药在国内儿科也趋于淘汰。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6页如何选择退热药? 对 乙 酰 氨 基 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其退热效果与剂量成正比,但剂量过大会引起肝毒性。该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4-6小时服一次。代表药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6页如何选择退热药? 布 洛 芬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副作用少,适用于感染性疾病所致高热,每6-8小时服一次。代表药为布洛芬混悬液、托恩
11、口服溶液。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6页如何选择退热药? 柴 胡 注 射 液为中药柴胡提取物,副作用少,但该药退热作用叫慢且弱,可作为退热的辅助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不佳。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6页如何选择退热药? 复方氨基比林(安痛定)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强效退热药。该药若在短期内反复多次注入本品易致急性颗粒性白细胞缺乏症险。对某些患儿来说,本药可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皮疹等副作用。此外,如注射本品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容易虚脱。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6页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加强病情观察,定时测量体温,一般4次/d,高热时至少应1次/4h,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
12、为12次/d。注意发热类型、程度及经过,同时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 3、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栏或适当约束,注意安全;高热惊厥时注意防止舌咬伤,立即配合医生予以镇静等处理。 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6页护理措施4、降低体温,腋表温度38.5时可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有冰枕、冰敷、温水浴、醇浴、冰垫等。行降温措施30分种后应复测体温。5、休息及环境护理:应特别重视患儿的休息,提供患者合适的休息环境,如果发热时间过久,温度过高,会使患儿体内营养物质及氧的消耗大大增加,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应让患儿多卧床休息。室温维持在1822左右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新
13、鲜,定时开窗通风。 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6页 护理措施6、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配现用。7、饮食护理:患儿发热时,新陈代谢加快,营养物质的消耗大大增加,体内水分的消耗也明显增加。同时,发热时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功能明显减弱,因此,不宜多食油腻、辛辣之品,应平衡营养膳食,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发热时呼吸快,蒸发的水分多,因此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3000ml/d为宜。多喝水还可促使多排尿,通过排尿有利于降温和毒素的排泄,最好饮用温开水,有利于出汗。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6页护理措施8、做好口腔护理 高热时唾液分泌
14、减少,口腔粘膜干燥,这时口腔内食物残渣容易发酵,有利于细菌繁殖,可能引起舌炎、牙龈炎等,要及时清洁口腔,最好每次进食后用盐水漱口。 9、皮肤护理: 高热退热过程中会大量出汗,要做好皮肤护理,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物,衣被不可太厚,可用温毛巾擦试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10、灌肠护理:灌肠插入深度不能太浅,太浅容易造成药液外溢,影响疗效,灌肠保留1h以上。如灌肠后不久即排出,可按上述剂量补灌1次,最好在患儿睡眠前给药。灌肠时药液应缓慢灌入,肛管拔去后要用纱布按住肛门口片刻,以免药液流出。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6页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6页护理中护理中 新生儿: 一般不用退热剂,多采用物理
15、降温,如头部冷敷、开包散热(注意保暖)等即可奏效;认真查找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的症状体征。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6页护理中护理中 婴幼儿:1、体温在38 以下时,让患儿多饮温开水,如末梢循环差,四肢凉时可先保暖;2、体温在38.5以上周身无汗时,遵医嘱使用退热剂,同时仍需给患儿多饮开水,以免液体不足造成大汗后虚脱;3、如使用退热剂仍不退热或体温继续上升,周身无汗,超过4h-6h,可重复使用退热剂;如在4h内,可给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 同时可适量服用镇静剂,以免发生惊厥。如患儿体温在38.5 以上,但头部、躯干有汗时,则不要包裹太多,并多饮水,体温可很快下降。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6页护理中护理中 学龄前期: 此期小儿对疾病有一定的抵抗力,一般病情较轻,高热惊厥少见。此期患儿基本能配合治疗,因此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热经治疗后很快降至正常。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多饮水,进清淡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发热时可适量使用退热剂或中药。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6页护理中护理中 学龄期: 卧床休息,嘱患儿多饮开水; 给予必要的精神安慰,向患儿家长解释疾病性质,使家长消除恐惧心理,避免家长不良情绪对患儿产生负面影响。关心体贴患儿,减轻患儿痛苦及恐惧感; 根据病情给予抗炎及对症处理。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6页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