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务信息化技术方案建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务信息化技术方案建议.doc(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 政务信息化产生的背景及意义1 政务信息化的含义政务信息化,从理论上说,就是工业时代的政务(即传统政务)向信息时代的政务(即现代政务)演变的过程。具体说,政务信息化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以及对政务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来提高政务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节约政府开支,改进政务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全方位地向社会民众提供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的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政务信息化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第二
2、,政务信息化处理的是和政权有关的公开事务,除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第三,政务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政务信息化是指主要为了迎接信息的到来,利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技术,对传统政务管理和公共服务进行改革。主要是相对于商务信息技术。政务信息化包括三方面的基本任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建设、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建设重点业务系统,其中最艰巨、最复杂的是统一的数据环境建设。2 政务信息化发展现状推行政务信息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政
3、务管理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支持各级政企履行职能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信息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可阻挡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电子政务不仅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构成部分。政府作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者和推动者,积极顺应发展趋势,主动融入发展潮流,把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和政府管理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规划政务信息化服务体系,构建云模式的政务信息化平台,我国政务信息化逐步进入实践应用期。3 政务信息化需求理解建设政务信息
4、化对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增加政府管理服务的公平公正及透明度、提高反腐倡廉的能力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3.1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首先,通过政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使传统的部门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同级、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进行整合,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3.2 促进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在网络社会,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的源泉,政府不仅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而且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因此,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建设电子政务等信息化平台,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
5、共享,必将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3.3 实现政府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信息化可以使人力和信息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配置。随着人才和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政府的行政和管理主要靠知识和智力。政府信息化的发展使政府工作人员面临着更多的知识和智力的压力,促使他们不断地去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的素质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各级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使国家数据库中不再仅仅是死气沉沉的作用甚微的文字和数据,而是可以为社会所用、成为创造价值的富有生命
6、力的无价之宝。也只有在政府信息化的前提下,真正意义上的网络社会和一体化才能够形成并发挥作用,信息的共享也才不是一句空话。 3.4 实现政府职能的动态化透明管理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可以使政府信息化的管理呈现出一种动态和透明的趋势,有利于加强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和反腐倡廉,使信息的发布和反馈能够及时进行,为政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可能。政府上网后,政府通过网络宣传了各种政策,扩大了服务职能,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这有利于遏制进而消除官僚主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便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4 政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原则系统建设遵循以下指导原则。1)先进性原则充分利
7、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主流技术,使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系统的先进性应体现在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界面、业务处理方法、系统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2)规范制度原则在系统设计的同时,也为将来的业务流程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3)标准化原则规范性、标准化是一个大型系统建设的基础,也是系统和其他系统兼容和进一步扩充的根本保证。在系统建设之前应有明确的统一的数据采集规范和质量标准。整个系统的规范标准的制定完全遵照国家规范标准和有关行业规范标准。4)规范业务完整性原则通过整合流程,对于业务进行中的特殊情况能够做出及时、正确的响应,保证业务数据的完整性。5)易用性原则
8、方便上网客户浏览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后台管理人员的负担,做到部分业务的自动化处理。6)开放性原则 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以支持符合国际标准和业界标准的相关接口,可以和其他相关信息系统联网和通讯,支持标准的应用开发平台,具有良好的移植能力。7)安全可靠性原则 系统采取全面的安全保护措施,具有防病毒感染、防黑客攻击措施,同时在防雷击、过载、断电和人为破坏方面进行加强,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对接入系统的设备和用户,进行严格的接入认证,以保证接入的安全性。系统支持对关键设备、关键数据、关键程序模块采取备份、冗余措施,有较强的容错和系统恢复能力,确保系统长期正常运行。8)可扩充性和灵活性原则系统
9、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各个功能模块间的耦合度小,便于系统的扩展。9)稳定性原则一般稳定性是指系统的正确性、健壮性两个方面,本系统是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且系统管理的数据量大,数据的使用并发性强等,这些特点对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方面系统在提交之前应该反复测试,把错误减少到最小程度,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健壮性,在发生意外情况下,能够很好的处理并给出错误提示,并且能够得到及时的恢复,减少不必要的损失。10)兼容性原则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和旧的数据库系统建立连接时充分考虑兼容性,做好适配工作。二、 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1 建设目标
10、政务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将有助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从粗放式、离散化的建设模式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使政府管理服务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的运作方式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转变。1.降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难度长期以来,各地的电子政务普遍存在各自为政、资源分散等问题。尽管信息难以共享的根源在于电子政务机制问题,但云计算能从技术上降低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难度。通过政务信息化系统,政府部门可以共用相应的基础架构,实现政务系统之间的软硬件共享,提高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扩大信息共享范围;软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有利于促进各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业务系统的整合,为各部门业务协同创造条件。2
11、.提高各区域政府行政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各地区政务信息化系统实现政府软硬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政府将在不拥有软硬件资源的情况下享受信息服务。因此,政府部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本部门的业务运转,从而减轻政府行政负担,使政府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效率。同时,在部署了以云计算为技术支撑的政务信息化系统以后,后台信息的烟囱式部署方式的壁垒将被打破,从而实现电子数据的统一共享,这对前台服务界面的统一打通有着重要意义,将使得电子政务统一化不再停留在前台展示层面,而切切实实的实现电子政务服务的高效和统一,老百姓在使用电子政务服务的时候,不再只是从纸质服务到电子服务的变化,而是真
12、正意义的一个窗口办所有事情,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效率,以及老百姓的幸福感,从而助力政务信息化的建设。3.强化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政务信息化系统的容错机制结合有效的控制、配置和管理,使之具有更好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集中化、全局性的安全管理、安全配置、安全设施部署等都将有效提升电子政务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4.加强云计算相关产业的培育政务信息化系统涉及电子信息产品研发制造、数据中心集成和运维、云计算应用服务等产业,产业链涉及范围广泛,带动性强。建设政务信息化系统,有利于政府部门抓住云计算革命带来的有利机遇,以云计算应用、专业服务等为切入点,引进和培育各地区云计算及相关产业,进而带动电子信息产业
13、的跨越发展。5.实现信息化项目的集约化建设在政务信息化环境下,可以将信息技术资源交给专业的云服务商管理,由服务商提供需要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服务等,政府根据按需付费的原则定制需要的信息服务。这为政府带来了两大好处:一是政府不需要投资建立数据中心和大型机房,购买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从而节省建设费用;二是信息软硬件资源交给专业的云服务商管理,政府不再负担信息系统维护和升级,节省了运维费用。6.提高电子政务部署效率政务信息化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政府实施新的电子政务工程时,不必购买额外的软硬件,而是利用已有云基础设施,快速部署系统,提高电子政务应用部署速度。开发者在一个平台上构建和部署应
14、用程序,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部署效率。2 总体技术架构从整个系统架构的角度来讲,政务信息化系统由基础网络、基础云服务资源、应用及数据支撑平台、政务应用和服务门户五部分组成,如上图。基础网络:基础网络包括运行政务信息化系统所需的机房运行环境,以及计算、存储和网络等设备。机房的部署按照功能分区设计,主要分为计算区、数据库区、存储区、云平台管理区、出口互联区和安全缓冲区等区域。基础云服务资源:基础云服务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负责对底层硬件资源进行抽象,对底层硬件故障进行屏蔽,统一调度计算、存储、网络、安全资源池,并提供资源的统一部署和监控。并且也包括完整的IaaS、PaaS和SaaS三层云服务和其他本地
15、服务。应用及数据支撑平台:主要实现基础云服务资源和政务应用的桥接,主要包括信息资源服务,数据库服务,数据共享交换服务,大数据服务和应用支撑服务等。政务应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具体服务,是和我们最紧密相关的,应用层主要进行信息处理。而我们的政务应用层主要包含电子政务平台、在线教育系统、舆情检测系统、基本通信方案、数字城管系统和政务网站等展示给客户的应用。服务门户:服务门户是指使用该系统的各类用户,包括移动用户和静态用户,它们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通信,从而完成所需的工作。包括公务人员,企业,公众等多种角色。3 政务应用层功能模块介绍3.1 电子政务平台3.1.1 建设目标电子政务平台模块的设计目
16、标是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水平。通过电子政务平台,将民众最关心的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公众问题进行电子化网络化,利用高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电子政务系统总体规划图电子政务平台模块主要需求点如下: 使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使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重新构造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协调,使企业和居民能够更好的参和政府的管理。3.1.2 方案概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府内部信息交换运行在内部的高速网上;政务公开和网上交互式办
17、公的内容,运行在政务外网和互联网上。系统要确保任何时刻内部局域网和政务外网均处于物理断路状态,但同时也能将外网资源可控地采集到政务内网,从根本上保证内部局域网系统的安全性。如下图所示:图3-2:电子政务平台网络模型3.1.3 系统功能电子政务基本实现功能包括:(1)网上信息发布。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要对现有的政府主页进行重新设计和构建,使其能为辖区内的法人单位、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并直接在网上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提供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这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是实现业务部门重组和业务流程优化的重要手段。实现办公自动化是电子政务的首要目标,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前提。要按照政府
18、的统一规划,使政府各个主要机关和部门实现办公自动化。(3)实现网上交互式办公。实现可以在网上每周7天、全天24小时办事的电子政府。用网络安全技术作为信息安全保证,具有安全、可靠、保密和不可抵赖等特点。(4)各个政府部门资源共享、协同工作。即在各个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多个部门网上联合办公,在企业和公众看来,整个政府是一个虚拟机构,有统一的办事入口和办事出口,支持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运行控制。政府信息资源可以供全社会共享,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3.1.4 系统特色(1)利用MPLS VPN等技术,在政务网的网络平台上为各个机关部门内部提供虚拟专用网(VPN)服务。VPN是为了保障政务信息网纵横
19、方向安全、畅通地进行信息互联和开展业务的基础。通过VPN,机关部门可以在政务网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上获得IP网络业务,并合并数据、语音和视频业务。(2)公共的应用:政务信息网的所有用户、所有部门都有权限访问电子政务的相关应用。(3)外网的应用:面向Internet 的所有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电子化、网络化服务,以及区域内政府工作人员访问因特网的应用。由于外网的安全性较低,因此和内网进行了物理隔离。(4)利用宽带IP技术,实现网络对语音和多媒体业务的良好支持。(5)利用有效的网络管理平台,保证网络运行可靠,提升效能。3.1.5 系统价值电子政务平台建成了基于连接各级党政机关的高速宽带政务网络系统,提
20、供数据、语音、视频传输的统一网络平台,全面满足政府办公需要;建成的党政机关信息交换中心,实现区、镇各级党政机关间公文信息传递、交换、处理的电子化;建成电子政务认证中心;统一标准建立了政府公文电子信息资源库,实现公文等信息的充分共享和广泛使用;建立覆盖各级党政机关的公共信息平台,在网上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一站式”电子政务服务。3.2 在线教育3.2.1 建设目标建设在线教育系统推动企业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在线教育平台即在线培训系统是实施在线培训,在线教育的工具软件,一个运用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可以定制和扩展的远程网上教育学院。它通过简单易用的课件、试题导入和制作功能帮助政府、行业或企业快速组
21、建自己专有的知识库体系,并提供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计、培训计划管理、培训过程监控及考核评估等功能帮助客户高效地实施员工培训和考核任务。3.2.2 系统功能1) 流媒体部分流媒体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大的功能:首先,它支持支持多个教室的视频同时广播:多个视频流可以同时向不同的教室广播。用户可以在这些教室中进行切换,观看不同授课实况。其次,支持服务器端的广播数据备份:在流媒体服务器中能够将数字化后的流视频数据备份存贮以便为日后的视频点播服务。如图所示:实时授课通信服务多点控制实时音频实时视频视/音频同步视频音频处理共享白板共享文件共享应用协作处理整个流媒体部分具有以下特点: 独有的带宽
22、识别技术可在不同频宽下以不同速率观看视频。 全屏显示:学员可将讲稿(PowerPoint、Word、Excel)和电子白板放大到全屏显示及恢复到正常页面。下载文档:教师可上载预先制作好的档案(包括Word, Excel, PowerPoint, jpeg图片等等);学员可以点击此处下载该节课程的学习文档,进行在线学习。 电子白板:教师端和学生端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实时做板书,所有学员可同步观看。学生端做板书的权限由教师事先设定。 在线提问:教师可以在线上即时提问让学员实时提交答案;问题可以是多选题&是非题;在线实时的测验,以达到随时测验的效果。 讲稿共享(PowerPoint、Word、Excel
23、):教师打开或关闭讲演稿窗口;教师可以通过荧光彩笔对讲演稿进行上色,标记重点;教师可以对内容重点用标志符号打标记;教师可以用板擦擦除所有标记。 授课过程记录:实时授课过程储存,以便日后进行点播。 上课学员列表:详细列出参加该课程学习的在线学员名单;教师可从名单中选择学员进入BBS私人聊天室,在线的相互交流。 举手申请发言:学员通过举手向教师申请发言,教师批准后即可语音提问。 语音互动控制:使用VOIP技术,提供教师和学员、学员和学员之间语音的互动;教师可设置学生讲话权限,将课堂切换成单向直播教学或互动交流课堂。 文字交流:提供在线文字讨论的功能,也就是一般所熟悉的聊天室的功能。 指定权限:教师
24、可指定学生上课时使用的功能权限,其中包括注释、白板、远程控制及麦克风等。 指定角色:教师可指定学生上课时使用的角色权限,其中包括教师、学生及演讲人等。2) 综合学习系统综合学习系统:主要是提供教育者(或教师)将教学内容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存放在点播服务器上,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按照章、节、知识点等自行注册学习或由管理者定义教程替学员统一注册。由于参和网络教育学习的学员各自素质水平并不一致,他们没有一个统一的起点,能力参差不齐,因此,综合学习系统必须能够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学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子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课程定制功能:学员可以选择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学员通过
25、自身的情况,以及个人爱好,通过浏览系统的课程库,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和相对应的学习方式; 学习过程记录功能:系统设计自动跟踪客户端操作轨迹记录学员课堂学习过程,并提供统计分析数据,为学员个性化指导提供基础,通过记录学员的知识点学习,分析学习难度,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 客户端文字标注:利用独特的客户端技术,在通行浏览器的基础上,提供及具个性化的标注功能,学员可以像传统的纸介教材一样进行圈点和标注,并能够进行记录,任何时间再登陆都可再现; 课堂笔记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笔记进行记录,浏览复习时可再现。综合学习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学习系统根据学习历史记录和能力估计,选择学生没
26、有掌握或是没有学习过的教学内容,这些学习内容是和当前学生能力最接近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认知单元为最小单元,一个认知单元就是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一个知识点,针对这一个小知识点所展开的教学内容称之为一个认知单元。每个学习阶段,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认知单元。其次,是在学习内容的组织上,系统将根据对学生估测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风格,选择最适合学习者的内容呈现方式。3) 测试系统测试系统主要是提供针对培训内容的一个测试功能包括:自动试卷生成、学员自测管理、在线考试、自动评卷、成绩查询、和在线解题辅导。整个考试(测试)流程如图所示: 自动试卷生成功能:主要是将某门培训课程的试题资源按照一定的培训测量理论加
27、以组织,为测试试卷的生成提供试题素材,并为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提供学科结构的支持。测验试卷的就是要根据测试的目的,自动从试题库中抽出试题,组成符合教师考试意图的试卷,根据考试的目的不同,可以有智能组卷、相对评价组卷、绝对评价组卷等三种成卷方式,另外,还可以在同一要求下,生成不同的A、B卷,以防作弊。 学员自测管理功能:根据学员的自测结果,将疑问以及不清晰的内容用答疑的方式提交给系统,并反馈给教师或者张贴到讨论室。 在线考试功能:主要在学员培训过程中,对学员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让学员在线对教师生成的试卷进行答题,在考试过程中对学员答题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控,在需要时锁定系统,不允许学生进行和测试无关的
28、浏览,控制测试时间,到时自动交卷。 自动评卷功能:系统对学生的试题完成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完成时间、试卷完成情况,对于客观题目进行自动判分,主观题目由教师来评分,同时还可以显示正确答案。 成绩查询功能:在学员考试结束以后,通过教师和系统进行评卷结束后,学员可以在线查询自己考试成绩,形成成绩单,并提供成绩单打印功能。该成绩将记录到数据库中备查和方便以后统计分析使用。 在线解题辅导功能:在学员考试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在线考试答疑,对学员的考试题目进行讲解,同时,学员可以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通过在线或者是离线的方式提交给老师,要求老师给予讲解。教师可以创建相关考试的答疑室来集中讲解试题或回答学
29、员提问。4) 协作系统协作系统主要是为教师跟学员,以及学员和学员之间提供一个方便和功能强大的交流沟通渠道,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论坛子系统可以按学员类型或培训课程内容的不同设立不同的专门讨论区,学员通过登录根据自己的要求和权限在不同的区域内以发帖子的方式进行讨论沟通。 每个讨论区将由系统管理员授权的相关的版主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论坛还可以设定相关的敏感话题和字词,过滤掉恶意用户的帖子。可以设置论坛区域的内容合法检验,可以要求用户发贴时必须进行审核后才能发布。 可以对学员的每个帖子进行分析,统计出每个帖子的大小、发布时间、点击和回应人数。根据点击次数回应人数的多少自动生成每个讨论区的精华帖子
30、。 同时可以统计在线的学员人数、显示学员名单。 统计讨论区的个数,并按指定项目排序。强大的检索功能,学员或者管理人员能够按作者、主题等关键字搜索帖子,来查看自己想查看的信息。3.3 舆情监测3.3.1 建设目标建设舆情监测系统为正确的舆论导向提供指引。建立舆情监控系统,整合互联网信息采集技术及信息智能处理技术通过对互联网海量信息(微博、社区、论坛等)自动抓取、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专题聚焦,实现用户的网络舆情监测和新闻专题追踪等信息需求,形成简报、报告、图表等分析结果,为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做出正确舆论引导,提供分析依据。3.3.2 系统功能1) 舆情概况通过舆情产品后台的数据采集,完
31、成对舆情数据的自动过滤、自动抓取、自动关键词属性提取,将舆情内容以文字、图形、图表的形式全面展现出来。2) 舆情分析1、舆情走势根据指定的日期范围和页面类型,展现舆情数量的发展趋势。2、类型分析根据指定的日期范围,对舆情所出现的页面类型进行分析。3、媒体覆盖根据指定的日期范围和页面类型,对各媒体出现的舆情数量进行分析。4、关键词根据指定的日期范围和所关注的内容,展现舆情中出现的关键词的数量。3) 敏感舆情1、负面分析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页面类型以及所关注的内容,分析负面舆情数量走势、页面分布以及媒体分布。2、负面数据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页面类型以及所关注的内容,展现所有负面舆情内容。4) 微博
32、舆情1、微博数据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微博类型,展现所有微博内容。2、微博走势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所关注的内容,分析微博舆情数量走势。3、微博覆盖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所关注的内容,分析四大微博中的舆情数量的占比。4、负面微博跟据指定的日期范围、所关注的内容以及微博类型,展现所有微博舆情内容。5、数据中心提供数据的综合展示功能,包括从新闻、论坛、博客、微博、视频、平面媒体抓取的正面、中性、负面的文章,产品支持分类阅读,可以按照时间进行检索内容和自定义查找。3.3.3 系统特色对网络热点事件、重大事件、负面舆论全面监测,关键词重点匹配信息自动归类,智能过滤水贴、广告等无用信息,7*24小时全网和指定
33、网点的信息采集,锁定重点传播媒体,做到全面、及时和准确的掌握。3.3.4 系统价值舆情服务系统将舆情监测、分析、通知报告融入整个舆情软件系统中,提供网络平台相配置的舆情系统,形成系统管控、人工分析和技术、信息、数据三大要素有机结合的舆情综合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精准、便利的舆情服务系统解决方案。1、舆情危机预警通过敏感信息监测和排查,及时发现舆情危机,制定舆情危机应对机制。2、把握舆情网络环境了解内外部环境,对各类的新法规、政策、新闻舆论等因素做出及时反应。3、获取关联信息了解舆情关联领域信息状况,监测舆情动向,发现并跟踪潜在的危机。4、实现准确应对监测舆情变化,科学研判传播热点、公
34、众反应、宣传效果。3.4 政务通信3.4.1 建设目标建设基本通信系统解决内部通讯和日常办公需求,将企业桌面办公电话和政府内部移动用户组成一个综合专用通信网来进行通讯,并整合邮箱、移动会议电话、短信业务、彩铃业务专网、呼叫中心等来完成内部办公的难度,降低工作成本,增加工作效率。3.4.2 功能介绍基本通信解决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内部通信及办公需求而提供的应用和服务。(1)VPMN政府内部移动用户组成一个专用通信网,政务工作人员通过预先分配的短号或现有移动号码均可以进行语音接续,并且网内用户通话享受优惠资费。VPMN实现了政务工作人员间便捷、安全、智能的移动语音沟通。(2)综合VPMN将政府桌
35、面办公电话和政府内部移动用户组成一个综合专用通信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之间除通过正常拨打既定的号码进行通讯外,还可以通过拨打预先分配的短号进行通讯。网内用户的呼叫,享受优惠资惠。考虑到当前通信规范,此种方式,要求固定电话为铁通号码。(3)专用APN利用移动网络,为政府客户提供端到端专线接入服务。典型应用为:政府部门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各类智能设备)在经过认证后,通后专用无线通道接入政府的数据中心,终端和数据中心之间进行必要的数据传递,如政府移动办公应用。(4)集团彩铃政府部门人员可在指定时间内的被叫回铃音将是政府设定的铃音,相关铃音可以定制、更新。(5)集团短信/办公短信作为政府日常
36、办公的辅助手段,用于发送会议通知、工作情况反馈、邮件/公文提醒、会议服务等。(6)移动会议电话移动会议电话业务使政府开会无需面对面,相比较电话会议系统而言,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障碍,只要有移动电话在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可以加入会议或是发起会议,进一步降低了政务工作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办公效能。(7)政务专网电子政务的实现,网络是基础。政府专网的建设是通过运营商的基础网络连接各县、市、区政府机构,实现各类政府信息登记、交换、发布和资源共享。(8)呼叫中心呼叫中心是政府为了贴近群众,倾听民声,加强政府和市民的沟通,快速、有效地传达民情民意,解决市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而建设的以语音为主的多媒体接入系
37、统。目前各地政府已开始逐步统一使用,实现政府信息的统一共享、民声的统一受理、相关部门的统一协同。3.5 数字城管3.5.1 建设目标建设数字城管系统提升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综合指挥水平。综合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以数字地图和单元网格划分为基础,集成基础地理、地理编码、市政及社区服务部件事件的多种数据资源,以城市监管员和市民服务热线为信息收集渠道,创建城市管理和市民服务综合指挥系统,通过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构建起沟通快捷、责任到位、处置及时、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的监督和处置新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3.5.2 系统功能1) 呼叫中心模块呼叫中心是市监督中心下设的联系
38、窗口。呼叫中心的主要工作是受理来自城市管理监督员的城市管理事件报告或举报,然后对他们所反应事件或所举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对事件发生地点进行地图定位,经登记立案后传递给指挥中心派遣办理。呼叫中心受理的对象主要是网格监督员,社会公众则通过城建服务热线。城市管理监督员反应所管辖万米因此,“呼叫中心受理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呼叫中心人工坐席工作人员提供事件的受理、登记、立案、定位和转发等功能。单元内发生的城市管理事件。呼叫中心受理事件的途径分为:城市管理监督员上报,市级平台转过来的问题信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的方式报告一些发生的城市管理问题是城市管理监督员和社会公众最为常用的方式。呼叫中心坐席接线员通过
39、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记录反应的情况。城市管理监督员通过“城管通”(由市级分发系统)把问题情况,包含现场的照片、录音等多媒体信息报告给监督中心受理子系统。通过市级平台转过来的问题信息,由数据交换子系统转入受理子系统,在系统中处理过程中的发现、立案、反馈、结案信息再通过数据交换子系统返回市级平台。2) 协调工作模块“协同工作模块”是全面实现城市级网格化城市管理办公自动化,图、文、表、业务管理一体化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免维护性。通过协同工作子系统,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为全面和政府职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解决以前城市管理工作分工不明,部门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
40、畅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3) 城市部件在线更新模块城市部件在线更新系统基于用于在线编辑城市部件信息。首先通过相关专业部门(市政管委、园林局等,也可以是指定城市部件更新部门,如街道办事处等)获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然后由工作人员通过城市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将更新的部件按照部件类别输入到相应的部件图层。4) 地理编码模块地理编码模块是网格化城市管理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系统采用了地理编码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地理编码服务提供地址匹配等相应的功能接口,实现资源信息和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和给定地址的一致性,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系统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
41、词法分析、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空间数据库的内容报名行政区划库、地名库、道路库、门址院落库、楼座名库、小区库、企业事业单位库、突出建筑库、城市部件库等数据库,并通过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充。地理编码模块是网格化城市管理重要的支撑系统之一,系统采用了地理编码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地理编码服务提供地址匹配等相应的功能接口,实现资源信息和地理位置坐标的关联,建立起地理位置坐标和给定地址的一致性,在空间信息支持下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决策应用。系统通过对自然语言地址信息的语义分析、词法分析、自动和标准地址库匹配,确定出精确的地理坐标。空间数据库的内容报名行政区划库、地名库
42、、道路库、门址院落库、楼座名库、小区库、企业事业单位库、突出建筑库、城市部件库等数据库,并通过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进行相应的扩充。5) 监督指挥模块为配合城市网格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使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实现,在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设立了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便于监督中心和有关领导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区范围内城市管理的状况和相关信息。大屏幕监督指挥系统设在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通过网络接入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远程指挥。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掌握城区各个社区或万米单元的城市部件信息、事件处理信息、案卷信息、评价信息等全局情况,还可以对每
43、个社区、监督员、部件等个体的情况进行查询。结合网格化城市城市管理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大屏幕系统的显示区域可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包括地图显示区、案卷滚动信息区和详细信息显示区。其中地图信息区主要显示全区整体地图具体包括行政区划图、万米单元图、部件分布图、城市管理事件分布图、城市监督管理人员位置分布图和当前办理的城市管理事件处理情况和评价信息。案卷滚动信息区能够实时统计反映全区各个社区情况包括每个社区的在办案卷数;滚动显示正在办理的每个案卷的详细文字(或表格)信息;详细信息区是指监督中心和有关领导查询到单个事件、社区的详细信息,包括详细评价、监督员位置、案卷办理情况等。6) 综合评价模块通过建立城市管
44、理综合评价模块,可以实现完善的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可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管理监督机制,具体包括:一是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对城市管理监督员、专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城市部件、市容环境情况的监督;二是指挥中心、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对其部门内部人员的监督;三是城市管理各专业部门对本部门执法人员工作情况的监督;四是对四级责任主体的监督。从而使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7) 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模块“基础数据资源模块”供系统管理人员使用。利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模块,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调整系统使之适应于用户需要,并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地变更系统配置,无须软件开发者的干预,充分赋予了用户自维护、自发展、自适应的能力。利用
45、“基础数据资源模块”,系统管理员可以设置每个使用人员权限;可以配置使用地图数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添加图层和地物,每类地物相应的属性信息等等。系统管理员可以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修改应用模型,避免了使用数据库系统本身工具进行系统维护,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系统管理人员无需了解系统数据库的具体结构和实现,就可以正确地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和系统和数据扩展。使用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地理信息所需的图形数据,各图层定义以及所包含各种地物要素定义均可定制,系统可提供缺省的适应城市管理需求的图层和地物名称,用户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图层和地物定义进行定制和扩充,每类地物均可定制相应
46、的属性信息。8) 视频监控模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实现功能有:视频图像播放、视频源选择、监控探头调整控制等。视频图像播放:播放数据格式要求能播放支持城市现有的视频数据压缩格式,最终播放图像显示在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的大屏幕和PC终端上。视频源选择:系统可方便的在电子地图上选择需要调用查看的视频源,方便的查看相应的视频信息。监控探头调整控制:实现对监控探头的调整控制。通过调整监控探头,实现视频图像的放大、缩小,还可以实现监控探头的方向调整。9) 数据接口模块数据接口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市、区平台事件、部件监管数据接口市级平台向区平台分发网格监管员发现的问题,包括照片、录音、表单,区平台上市平台反馈核
47、实立案数据、处理反馈、核实结案数据。(2)市、区平台基础数据分发更新数据交换接口部件基础数据接口:市网格化平台部件数据通过本接口下发到区级平台;区级平台更改的部件数据通过本接口汇总到市级平台。地理基础数据接口:市网格化平台地理信息数据通过本接口下发到区级平台。区级平台不修改地理信息数据。(3)市、区平台移动数据照片、录音、表单分发接口城管监督员和区监督指挥平台有通话、短信、数据三种类型的通讯。建立数据和短信2条数据通道。在市级平台建立移动通讯网关,短信和数据通过移动数据分发服务分发到各区的监督受理中心。城管监督员和区监督受理平台直接建立语音通话渠道,不通过市级转接。(4)移动GPRS接口 GPRS主要完成和手持移动终端的通讯,包括照片收发,部件数据收发、录音上传。(5)移动短信接口实现短信的收发功能。包括任务下发,通知下发,调查结果上传,上岗登陆,下班注销等。(6)手机定位信息接口主要应用如下:监督员定时上报位置;查询指定监督员当前位置;查询指定区域内,监督员分布。(7)和市局信息接口和各局信息中心部件信息交换作为预留接口;拟增加和交通信息中心平台预留接口。3.5.3 系统价值1) 统一平台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