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道路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修复道路施工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态修复道路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场地找平夯实碎石垫层砼垫层弹线、分格、定位铺结合层砂浆铺块料压平、拨缝扫缝养护一、施工前的准备1详细熟悉设计文件:学习和领会设计思想,注意设计文件中所采用的各项技术指标、图集,有疑问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并进行确认。2根据总工程进度计划及现场各种情况,编制详实的工程施工方案。3、现场准备工作3.1在进行土方地形的施工时,应在地下管道埋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3.2水、电通至现场,并能正常使用,施工便道通畅无阻。3.3各种材料的现场准备、运输、存放、保管工作。二、施工放线1、方格网测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上各种建筑物、道路、管线,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与施工现场总平面
2、图,先选定方格网的主轴线、面全面布设方格网。2、道路中线测设:将线路中心线位置测设到实地上并做好相应标志,主要内容有:测设中线上的交点和转点,测定线路转折角,测设曲线主点等。2.1直线道路的中线测设:参照图纸设计中的放线图用直角坐标法,通过经纬仪、钢尺测设出各段道路中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线路三主点,以及转折角复测无误后,定桩。2.2曲线道路的中线测设:用经纬仪、钢尺、标杆等工具,采用直角坐标法,每间隔3米测设一个中线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对照图纸复测无误定树桩。3、道路摊铺边线的测设3.1直线道路:根据设计中道路的宽度,测设道路边线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然后连接成线,即为道路边线。3.2曲
3、线道路边线测设:根据道路宽度,在各个中线点垂直于曲线切线的直线上定出边线点,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即为道路边线。三、修筑路槽1放平桩(横向样槽):道路边线设定后,在路槽内开挖横向样槽,间距以35米为宜。放平桩后还应放纵向样槽,即在路槽中心和两侧沿线纵向开挖样槽,以便于施工人员准确施工。2开挖:平桩放好后,先由松土机沿路槽边缘线,按螺旋形驶路线,由一侧开始逐渐将全路翻松,翻松后的渣土由推土机以十字形或三字形推土方式,将渣土推到路肩上,直至将路床按设计要求挖深。3修整:路槽挖出后用路拱板进行检查,经过人工修整适当铲平或培填至设计标高要求。路槽范围内的管沟等应分层填土夯实。4碾压:路槽修整后用蛙式打夯
4、机或压路机碾压,直线路段由路边逐渐向中心,曲线路段由弯道内侧向外侧进行,以便随时掌握质量,碾压至规定密实度无明显轮迹即可。四、基层施工本工程道路基础施工内容主要为碎石垫层、C15砼垫层1、碎石施工1.1工艺流程检验碎石质量铺筑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1.2对级配碎石进行技术鉴定。1.3碎石材料铺前,碎石最好根据材料的干湿情况,在料堆上适当洒水,以减少摊铺粗细分离的现象。虚铺厚度随颗粒级配,干湿不同情况,一般为压实厚度的1.2-1.4倍。1.3.1平地机摊铺:每30-50米左右作一标准断面,宽1-2米,汽车或其它运输工具把碎石料运来后,根据虚铺厚和路面宽度按每个料应铺面积进行卸料。然后用平地机摊铺
5、和找平。平地机一般先从中间开始下正铲,两边根据路拱大小下斜铲。由铲刀刮起的成堆石子,小的可以扬开,大的用人工挖坑深埋,约刮3-5遍即可。1.3.2厚度相等的木块、砖块控制摊厚度,随铺随挪动。砂砾摊铺要求均匀,如发现粗细颗料分别集中,应掺入适当的砂或砾石处理。1.4洒水:摊铺完一段(约200-300米)后用洒水车洒水,用水量应使砂石料全部湿润又不致造成路槽发软为度。用水量一般在5-8%。1.5夯实或碾压:洒水后待表面稍干时,即可用10-12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每分钟60-70米,后轮重叠1/2,碾压方法与石块碎石相同。碾压1-3遍初步稳定后,用路拱板及小线检验路拱及平整度,及时去高垫低,一般掌
6、握宁低勿高的原则。找补坑槽要求一次打齐,不要反复多次进行。如发现个别砂窝或石子成堆,应将其挖出,重调整级配合后再铺。碾压过程中应注意随时洒水,保持砂石经常湿润,以防松散推移。碾压遍数一般为8-10遍,压至密实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1.6找平和验收:1.6.1施工适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1.6.2最后一层压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2、砼施工按设计材料比例、配制、浇注、震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即时开始养护。养护期通常为7天左右。五、 路面铺砖施工1、试拼:在正式铺设前,对块料板块应按图案、颜色、纹理试拼。2、弹线:在主要部位弹出互相垂直的控制十字线,用以检查和控制块料板块的位置,十字线可以弹在混凝土垫层上,并引至路边。 3、基层处理:在铺砌块料之前将混凝土垫层清扫干净,然后洒水湿润,扫一遍素水泥浆。4、控制要点 1)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各层的强度和密实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结合应牢固。 3)变形缝的宽度和位置、块材间缝隙的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符合要求。 4)不同类型的面层结合以及图案应正确。 5)面层不应有裂纹、脱皮、麻面和直砂等现象。 6)面层中块料行列(接缝)在5cm 长度内直线度的允许编差,应满足规范要求。 7)各层厚度对设计厚度的偏差,在个别地方偏差不得大于该层厚度的10%,在铺设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