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主要思想(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418902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的主要思想(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老子的主要思想(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的主要思想(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的主要思想(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子的主要思想-第 6 页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在对待旧制度的态度上,与孔子有所不同。孔子站在继承与发杨殷周、尤其是西周文化的立场上,以继承西周文化为己任,并在旧文化中增添了新内容,使之适应新时达的要求。例如在天道观上,一方面续宣扬西周以来的天命论,认为“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但是另一方面,他不再强调上帝的人格形象,而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为天并不发号施令,四时百物则自然地运行生长。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孔子完全强调人为的作用,说:“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这就进一步限制了天的权利范围,强调了人的作用,消弱了人的绝对权威性。再如在对待西周以来的由

2、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上,孔子极力主张维护传统的礼乐制度,提出“立于礼”、“以礼让为国”等思想,同时又主张对礼乐要进行必要的改造,反对徒具形式的虚伪礼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就是说,礼制是随着时代的不同,既要继承又要改变。孔子为了挽救礼乐制度,特别提倡用“仁”的思想来充实“礼”的内容。认为没有仁爱的思想,就谈不上礼乐。他提倡“礼,与其奢也,宁俭”的思想,即认为礼节仪式与其奢侈,不如节俭为好。礼节仪式不在于繁多,而在于能否体现仁爱的思想。在对待传统的礼义文明态度上,老子则与孔子不同。老子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说:“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认为

3、礼已是人民手中虚伪、欺诈的工具,成了祸首。至于仁义,老子认为它只是在纯朴大道废弃之后产生的东西。老子认为,只有“绝圣弃智”才能“民利百倍”,只有“绝仁弃义”才能“民复孝慈”。但老子并没有完全抛弃传统文化,抛弃礼乐仁义的思想。老子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可见,老子并不一概否定礼乐文化。如老子主张“绝仁弃义”,同时又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这是要求去掉虚伪的仁义,而提倡真实的仁义。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由此,老子激烈抨击礼教的虚伪性,但并没有完全否定传统礼义的作用,

4、不过只是把礼义仁爱放到了他的“道德”思想之下,置列于次要的地位加以保留。老子提出的以“道”“德”为核心的文化思想内容,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道论宇宙本原论与宇宙生成论老子是中国历史上从宇宙观的高度考察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第一位思想家。中国上古夏、商、周三代的社会是上帝神学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犹如西方的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样。在中国历史上,首先起来用新的宇宙观来代替上帝神学统治的是老子。在天道观上,老子要比同时代的孔子和稍后的墨子进步很多。孔子要求人民要“知天命”、“畏天命”,并没有能最后冲出西周以来传统天命论的束缚。而战国前期的大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则仍然坚持天有

5、意志能赏善罚恶的思想。就墨子承认天有意志这点讲,他的思想落后孔子。但墨子又不同意孔子的天命论而鼓吹“非命”,他对天命论进行了批评,认为天命论是古代暴君创制出来的,“非仁者之言”,并从感觉论出发,论证了“命”是见不到听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有的。可见,不论是孔子还是墨子以及他们的“天命”和“天志”论,都没有最后冲破传统天命思想的束缚。老子他大胆地向传统天命论进行了挑战,否定了天志说和天命说,提出了天道自然说。他把天地一样都当作自然的东西。“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说天地没有仁爱的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看待。天地都没有什么神秘的超自然的力量。为进一步探求天地的起源和整个宇宙的本原问题,老子立足

6、现实的宇宙万物的观察,由今而推至古,再从古以推演出今的思想方法,终于提出自己全新的宇宙观即以“道”为核心的宇宙本原论和宇宙生成论。在这一个新的宇宙起源说上,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两段话是一个意思,但前者是从今推古德思维方法,后者是从古推今的思维方式。古人要揭示宇宙起源的秘密,就必当先从现实的天地万物出发,然后推测到遥远的古代。“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命题老子从现实存在的万物出发,认为宇宙有一个开端,一个起源,这个开端不能是有形有象的具体存在物“有”,只能是“有”的对立面无形无象的

7、“无”。这就是老子思维的终极点。老子提出这个终极点后,反过来又从这个终极点推演出万物产生的途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设想“无”生“有”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和谐之气,才生养出各种万物。这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万物或“无”生“有”的整个过程。对于“道”的形象和性质,老子作了如下界说:道是无形无象的。“视之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博之不得,名曰微。”夷、希、微三者都表示“道”是一种无形无象无任何行迹的东西。道是无为无欲的。“道法自然”,自然者无为也。无为即指无有目的、无有意志、无有欲望、无有作为,所以说道“常无欲、常无欲”,是自然存在的东西。

8、道是柔弱的。“弱也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然而正由于它的柔弱所以才能战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的性质与道的性质有相类似的地方。道是虚静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是虚空的,永远不会充满。“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道是静止的,万物是运动的,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但最后都要复归本原的道,复归到虚空静止的状态。道是无名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任何一种名都有自己特指的对象,都有一定的限制。而道是无限的,没有任何规定性,也就不能用有限的名来称谓,所以只能是无名的。如果道也有限制,有一定的规定性,那

9、就不能成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道”原指道路,可引申为法则、原理、规律等。这里老子为什么要把宇宙的本原称为“道”呢?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更高度地抽象化,使之脱离具体事物的“道”,把“道”看作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总则。这样老子也就把“道”分成了两类:一是指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道,属于一定事物的法则,称作“非常道”,即不是永恒存在的道;一是指存在于万物之先的宇宙万物的总根源总法则,这样的“道”是“常道”,是永恒不变的道。非常道是离不开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而常道是抽象的,脱离了有形有象的具体事物,因为是无形无象的。这样常道其实也就脱离了万物一种绝对的“理”(即法则)的存在。那么老子的“道”究竟是

10、“理”还是“物”的存在呢?当他在强调道是“常道”,是脱离万物而存在时,道成了一种纯理的存在,但纯理有无法生出万物,所以当他强调道能生出万物时,又把道看成一种物,一种混成之物。就此来看,老子的哲学尚带有原始性与素朴性。二、德论物性论高亨先生说:“德者万类之本性也”。也就是说,德论即无论性,是讨论万物本性的。老子讲“德”,归结起来至少包含这样几种涵义:1、宇宙本原的“道”的德性,一般称为“玄德”。2、体现了“道”的圣人之德性,亦称之为“玄德”。这是由于他的德性与“道”的德性一致的缘故。3、天地万物的德性,一般称之为德,如天之德、地之德、人之德等等。但这些具体事物的德性,老子也把它们称之为天之道、地

11、之道、人之道等等。在这里,天道和天德、人道和人德都是同一层次的概念。德不仅有“玄德”与一般德性的差别,还有厚薄之分,上下不同,有德与无德的差异等等。“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是说,上德的人不表白自己有德,所以他实有德;下德的人总好表白自己没有失德,所以他实无德。玄德与一般天地万物的德,其内容又是不一样的。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而玄德是道的或体现了道的圣人的德性则是同一的。至于玄德的内容,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指“道”的德性,是无为顺其自然的。“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就是说,用智慧来治理国

12、家,这是国家的灾难,不用智慧来治理国家,这是国家的福德。常知治国的法则,就叫“玄德”。这里的玄德是指圣人的德性,圣人的德性就是实行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也就是顺应自然,所以圣人的德性也体现了道的德性。天地万物的德性,则与宇宙的本原道的德性是有区别的。天地万物各有各的德性,然而虽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德性,但来源是共同的,即都是获得了宇宙的本原道的结果。“德者,得也”。就是得“道”而形成自己的本性。违背了道,就会失去道,使自己缺失了德性。以此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德性。三、主静论以静制动的动静论老子认为,宇宙的本原“道”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道所产生的万物存在状态是运动的。道虽生养万物,却不宰制万物,随顺万物

13、自然生长,所以道无需有所作为,永远保持着自己虚静的状态。这就是“道”微妙的德性。万物则与道相反,时刻处在运动中。“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也,又况与人乎?”万物处于千变万化之中,不可能永恒,所以万物是变动不息的。但万物的运动始终都有一个归宿的地方,“夫物芸芸同,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这就是说,万物众多而且生长茂盛,但各自都要复归到它的最后归宿,复归到静止的状态。复归到静止状态,就是复归到了性命之所在,也就回到了自然的状态。这里静是根本,是永恒的;动则是非根本,不是永恒的。这就是老子的主静说。老子还讨论了动与静的关系,认为动本身不能制止动,只能静才能制

14、止动。“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胜热,清静可以天下正”。用以说明,静能战胜急躁,静能战胜炎热,清静无为而治可以成为统治天下的君长。老子在动静关系上是主张以静制动的。在政治上他提出了君主无为的统治理论。四、无为论圣王论无为思想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为是宇宙的本原“道”的根本法则,是道的德性的主要内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无为”而言。所谓“无为”就是无目的、无意识、无作为、无欲望的,说“道”是无为顺应自然的。也因为道的无为,所以万物能自然生长,所以道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的德性是无为的,人间具有最高德性的圣人是体现了道的德性的,因此圣人也

15、应当是无为的。老子所讲的圣人,是他理想中人间最高统治者。所以老子讲圣人无为而治就是讲君王的统治思想,后人常把老子的无为思想看作是“君人南面之术”是有道理的。“静胜热,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上德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只有统治者自己实行清净无为而治,不扰乱下民,老百姓才能自己安定,归于素朴纯真,从而达到社会的治理,即达到所谓“无为而无不为”的目的。“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认为老百姓的智慧多就不好治理,统治者治理百姓也不能用智慧。不然

16、,百姓会仿效统治者的智慧犯上作乱,只有“不以智治国”,才是“国之福”。“治大国若烹小鲜”,为此老子提出治理天下的最好原则莫如一个“啬”字。“啬”即是指爱惜精神,不用或少用智慧,实行无为而治的意思。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并不是要求最高统治者什么事都不做,整日拱手静默。首先,老子的无为而治是针对儒、墨、法诸家所提出的“有为”政治而发的。儒家崇尚礼治仁政;墨家重尚贤政治;法家推崇法治。老子认为这些都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认为政治。“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在这里,

17、老子明确看到了智慧和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祸害的一面,希望能反古还朴,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显然这又是一种不现实的幻想,无法实现,因为社会毕竟是前进的。其次,老子的无为而治,还包含一个重要原则。“江海所以能为百国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要统治者表示出谦虚的态度,坚持与人无争的思想,也就是所谓“不敢为先”而能“成其先”,“无为”而能“无不为”的道理。对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老子认为大国就像处于水的下流,对待小国应当自表谦下,这样才能得到小国的依附。反之,小国对待大国也只能谦

18、逊,才能得到大国的宽容。再次,老子的无为学说中,包含了“有为”的方面。“图难乎其易也。为大乎其细也。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散也。为之于其末有也,治之于其末乱也。”在这里老子的思想十分深刻,充满了辩证思想。老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这种向往,毕竟是一种倒退的、保守的、反历史主义的空想。 五、柔弱论以柔克刚的策略论 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脆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里是说,不论人体还是草木,坚强了

19、反而会走向死亡,只有柔弱者,才真正具有生命力。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现象中,可以发现初生的婴儿,虽然柔弱,但却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初生的花草树木,虽然幼嫩,但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老子要求事物永远保持柔弱,不要发展壮大的思想,有违事物发展的规律。但是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的思想,则是解决社会斗争问题的一种策略和原则。为了实现少花或者不花力气就达到夺取和治理天下的目的,老子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斗争策略。1、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老子主张不论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都必须采取“后发制人”的原则,“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也是“以守为攻”的策略。同时老子引用古代兵家的话

20、“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尺而退尺”,就是主张在战争中要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坚决反对情敌盲动的做法。“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其先”的策略思想,运用在政治斗争中,他主张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采取“后其身”的做法。认为圣人必须“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样才能统治好人民。这些都是老子为最高统治者提供的一套:君人南面之术。这种柔道政治,对于巩固君王统治,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老子要求统治者做到自谦,容人,做到“自知之明、不居功自傲、不自以为是”的建议,是十分有见地的。2、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老子认为要做到“柔弱胜刚强”,必须避免与敌人作硬拼的斗争,而应采取迂回的斗争策略。这里老子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哲理。3、

21、曲则全“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多,多则惑。”老子主张弱者要战胜强者,还应采取以曲求全,以屈求伸的策略。这里老子深刻表达了“物极必反”的哲理。他认为,为防止事物向反面转化,避免走极端,须常常让自己处于虚曲的状态,有功成身退的思想准备。六、相反相成论辨证论老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辩证法大师,尤其他提出的治理社会国家的策略中,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思想与以柔克刚的策略,表现尤为突出。老子认识到事物的对立双方相互转化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思想的哲学命题。首先老子认识到了相反的东西能相互转化的道理,对立的双方不是割裂的,而是互为存在条件的。如老子所说:“故有无相似,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

22、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等等。其次老子还进一步认识到矛盾双方能相互作用,是以其对立的方面存在为前提条件的。如老子所说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埔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等等。“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者,善人者之资。”这里老子把本来相互排斥、对立的两种人相互补充吸收的关系揭示了出来。就是说,善人可以成为不善人的老师,善人也可以不善人的教训来借鉴自己。“反者道之动”,老子不仅考察了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还看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法则。告诫大家要“知足”,不应过度追求,否则容易走极端而适得其反。七、涤除玄鉴

23、直觉认识论与主静思想相联系,老子在认识论上提出了静观的直觉主义思想。老子认为世界本原的道是无形无象绝对虚静的东西,不能通过感觉和理性思维来认识,所以对道的认识必须使自己的心境保持绝对虚静的状态,达到心与道合一的境地。而要达到虚静的心境,则要让自己处于无知无欲的境地。要做到无知无欲,不能用已知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道,而是要清除一切思虑,舍弃一切思维活动,也就是所谓涤除玄鉴,让自己心保持虚静心理状态。八、素朴、谦下论伦理价值论老子虽然反对儒家的礼乐仁义思想,但也宣扬“道”和“德”的伦理道德思想,即主张无为、无欲、质朴、谦下的思想。1、主张敦厚素朴,反对浮华轻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

24、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2、主张谦虚处下,反对骄傲自大“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认为,圣人应该谦虚谨慎,不能骄傲,也不能居功自傲。而是要让自己处于谦下的地位,不表现自己,永远保持自己谦和的美德。3、主张少私寡欲,反对自私多欲“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认为,人的私心多了,欲望多了,就会产生社会的纷争。所以只有少私寡欲,才能被民众的认可和拥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