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学设计(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学设计(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九单元溶液复习教学设计-第 4 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教学设计)责任学校 设计教师 日期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分三个课题。第一课题介绍了溶液的一些初步知识,其中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物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等。主要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体系。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第二课题是以物质的溶解度为核心展开的,主要从定量的角度介绍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限度。学生通过活动与探究,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
2、念,加深对溶解现象的理解。第三课题围绕溶液的浓、稀展开,引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并结合这一概念进行一些简单计算,初步学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三个课题密切相关,逐步深入,这样的编排比较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2、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2)加深对溶液、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3、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
3、系,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引课明标(2分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回忆并讨论。思考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自学探究(15-20分钟)1中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有哪些?(5分钟后提问,并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中的填空) 课件展示一、溶液概念:分散到里,形成就是溶液。特征: 性; 性。溶液中 叫做溶质。溶质状态: 态、 态、
4、态。 叫做溶剂。溶剂 水是常用的溶剂,但等也可以做溶剂。二、溶解过程:(1)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降低。(3)当吸收热量=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三、乳浊液1、概念: 叫做乳浊液。2、乳化功能:能使油脂分散成,而不聚集成。学生活动分组讨论:课题2、3中有哪些内容?各知识点的相互关系如何?(老师引导学生梳理)3、课题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并完成课件中的填空)课件展示(三)精讲点拨(8-10分钟)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向一定量的里加入某种,当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向一定量,叫做不饱和溶液。3、相互转化五、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
5、1)概念:,某固体物质在里所溶解的,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曲线概念:表示物质的 曲线。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温度下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 。溶解度曲线2、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这种气体在压强和一定时,溶解在时的气体体积。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含义: 之比。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3溶液的稀释:溶液稀释(浓溶液与水混合或浓溶液与稀溶液混合)时,稀释后溶液里所含溶质等于稀释前各溶液里所含溶质质量之和。思考完成观看屏幕回答问题观看思考回答观看小组交流由此获得的信息。在导学案上补充小组中没有想到的信息并思考。计算交流讨论规律总结交流讨论观察、回
6、答交流、举例二到三名学生到黑板板演,其余在导学案上写生生之间修改错误交流讨论完善知识结构图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夯实基础。通过本环节增强学生合作意识,野外求生技巧,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对溶液基本概念的有关知识进行回顾。通过对获得信息的总结,将单元内容串起通过本环节能提高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够从典型例子中发现规律,感受化学服务于生活的宗旨。通过总结,有助于学生区分和识记。进一步明确溶解度概念,加强初中知识的衔接。通过有代表性的的溶解度曲线的阅读,并通过找错加深印象。通过自然的引导、加强对中考热点问题的练习。通过整节课的复习对本单元知识归纳,增强分析归纳综合能力。(四)达标训练(5-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达标练习(见导学案),之后反馈检查。思考、练习、回答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五)小结提升(3分钟)通过学习,说说你有什么收获、启示或发现?引导学生从知识上、方法上、价值观上总结归纳。思考,回忆学习过程,归纳整理知识将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