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15页).docx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95149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15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15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15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尹昌衡西征的过程、原因及影响毕业论文-第 15 页目 录摘要1引言2一、尹昌衡之生平 2二、西征过程及中缀8(一)西征之过程9(二)西征节节取胜原由探析13(三)西征的中缀13三、关于西征胜败问题的争辩16四 、西征之影响19结束语25参考文献27总结与体会28致谢辞28摘 要尹昌衡是民国时期的四川都督,虽然他从政时光短暂,但,做出的贡献却是巨大的。例如:平定“12.8成都兵变”、促进川渝统一、领导西征等。由于尹昌衡所领导的西征经历时间较短,活动范围仅为川边地区,加之尹昌衡不久后又被袁世凯囚禁,因此,这一本该彪炳史册的历史大事件,逐渐的为世人所遗忘,为历史所忽略。为了纪念尹昌衡及他所领导的西

2、征,特将尹昌衡西征作为了本文的主题。【关键词】尹昌衡 西征 过程原因 影响Abstract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Yin Changheng was the governor of sichuan, although his political time was short, but his contribution was great. Such as: squashing 12.8 chengdu mutiny, promoting sichuan unification,Leading western expedition ,and so on.As

3、the western expedition suffered a short time,and the scope of activity only was edge of sichuan,The worse more,Yin Changheng had been prisoned by Yuanshikai later. Therefore, this should have made history of historical events gradually been quietly forgotten,ingnored by histroy. To commemorate YinCh

4、angHeng and the western expedition,especially made YinChangHengs western expedition as the theme of this article. keywords :YinChanghengWestere xpedition processreason influence 引 言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部,地缘上处于“亚欧大陆桥”的位置,因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元代起,中央政权就直接设置机构管理西藏地区。到了清代,出于“尊黄教以安众蒙古”的政治需要,将黄教(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一个首领达赖喇嘛,封为西藏宗教领袖,命其与

5、驻藏大臣和班禅喇嘛一同管理西藏地区。到了清朝末年,由于清王朝的日益衰败和帝国主义势力侵入西藏,达赖与清政府逐渐发生矛盾。由此,达赖喇嘛对清王朝渐生异心。1911年,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并成功的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这时,在英帝国主义的煽动下,西藏发生了动乱。藏军先后攻占了乡城、定乡 ,阻隔了川藏交通;又攻陷了江卡、 乍丫、 稻城、 三坝、 南敦等处 ,理塘、 河口、 盐井也相继失守 ,巴塘、 昌都被围数重,川边全境未被攻克者 ,仅 “八县而已”。西藏动乱迫使驻藏川军由拉萨经印度返回了内地 ,至此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的直接联系暂时中断。在此情况下,新生的民国政府,出于种种因素考虑,最终,派遣四

6、川都督尹昌衡西征,平定藏乱。一、 尹昌衡之生平尹昌衡(1884-1953),原名昌仪,字硕权,别号止园,彭县升平乡(今彭州市升平镇)人【1】。因其体魄魁梧,身高过人,人称“尹长子”。尹昌衡自幼胸怀大志,忠贞报国,在其15岁时,便写下一首感言诗:“五月初五吊屈子,赤心报国感沧生,吾辈无志终身恨,挥刀除魔定乾坤。” 【2】清光绪二十三年(1902),尹昌衡考入成都四川速成武备学堂,三年后,被川督岑春煊保送日本留学,宣统元年(1909),尹昌衡从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回国,由广西巡抚张鸣岐委任为广西督练公所编译科长兼陆军小学堂练习(一说是任监督)。宣统二年(1910),尹昌衡由广西返蓉,任四

7、川督练公所军事编译科长。尹昌衡能诗文,善辩论,性豪放,广结交,才华出众,胆略过人【3】,因此,他在川军中声望较高,颇受推崇。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后,四川于11月27日,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宣布独立自治。12月8日,发生成都兵变,尹昌衡平定了兵变,并在各方代表的支持下就任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随后不久,又设计擒杀了有屠夫称号的赵尔丰并整编了赵的巡防军,以上这些举措使尹在川中的地位迅速巩固起来。1912年4月27日,成渝两军政府正式合并,于成都成立“四川都督府”在张培爵的积极推举下尹成为四川正都督。据 民立报 载 ,张培爵在推荐尹昌衡时 ,曾电南京政府称 正都督一职 ,非雄才大略者 ,不能胜

8、任 ,培爵推举尹昌衡为蜀军正都督 。”【4】 同年四五月间,达赖十三世及西藏上层分裂势力在英帝国主义的煽动下,发动“叛乱”,忠贞报国的尹昌衡于 1912 年 5 月 12 日电民国政府 ,告称西藏事急 ,认为 “藏亡则边地不守 ,边失则全国皆亡” 【5】,“目前办法派遣川滇劲旅 ,背城一战 ,川边由昌衡巴塘一带防军 ,兼程西进”。【6】最终 ,南京政府批复了关于尹昌衡西征的请愿 ,任命其为西征军总司令。1912 年 7 月 ,尹昌衡率师西征 ,所向披靡 ,仅三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川边乱事。正当尹昌衡要进军西藏时,西征却被迫中缀了。之后,尹昌衡被袁世凯骗至北京,由于尹拒绝协助袁世凯称帝,因此,被加

9、以“危害川省人民利益”的罪名判刑九年。1916年,黎元洪任总统时,尹昌衡才被释放,之后,尹又被段祺瑞,徐世昌羁留北京两年,1919年,尹昌衡才辗转回到重庆,这时,时任川军总司令的刘湘等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川的利益,威逼尹昌衡归隐,并要其公开发表一个声明。不久 ,尹昌衡的 归隐宣言 在重庆各大报刊刊登 , “昌衡从此不党南以谋北 ,亦不党北谋南” 【7】此后,尹昌衡便隐居于成都忠烈祠街,从此,潜心著书,不理政事。1953年,尹昌衡病故于重庆。二、西征经过及中缀(一)西征之过程西藏地方局势不断恶化,但民国政府对于出兵平叛顾虑重重,最终在“川边动乱欲演成燎原之势 ,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川滇军民的强烈要求下

10、”【8】尹昌衡才得以率军西征。1912年7月上旬,尹昌衡率川军从成都出发,西征军共计八团,因,“器械不备,师皆未练,饷亦无储”【9】,乃以朱森林团为前锋,尹昌衡自率三营为本部,分南北两路,兼程西进平乱。具体计划为:朱森林率所部两个营及先遣部队陈步三一个营为南路,由打箭炉直趋理塘,副官刘瑞麟率蒯书礼营为北路,经甘孜进援昌都,而尹昌衡所率三营本部,则留驻雅安,以便随机应变。朱森林以南路臧军势力强大,设防坚固,力请集中兵力于南路,尹昌衡不允。朱森林行至打箭炉后,以军孤势单为由,不肯前进,尹昌衡遂单骑飞奔至打箭炉,动员军队前行。尹审时度势,迅速做出安排,命南路军分两路并进。8月,被尹昌衡破格提升为北路

11、督队官的刘瑞麟,率蒯书礼营由打箭炉出发,日行百里,往攻道坞(今四川道孚)北路军沿途扬言尹都督率十万军队亲征,即将到达。臧军闻讯,不战而溃,道坞、瞻对(今四川新龙)之围遂解。于是,刘瑞麟便令边军牛运隆部守道坞,刘筱廷部守瞻对;令杜培基,刘赞廷率部从间道援巴塘;刘瑞麟自率所部及顾复庆、时传文、朱宪文等营援昌都。当时,驻守巴塘的顾占文部约四百人,被围三月有余,粮弾将尽,水源断绝,情况危急,待援军到后,采取内外夹击之术,巴塘才得以解围。刘瑞麟率部突然逼近昌都,臧军不意其来的如此之快,皆弃城逐。防守昌都的彭日升率所部三百人出城追击,缴获辎重无数,并俘臧军首领呼图克图。与此同时,南路朱森林各营也完成了他们

12、的既定任务。陈步三的先头部队先在河口击败臧军,又于8月12、14收复了麻盖宗、剪子湾、西俄洛三要塞,继而又向理塘进逼,围攻理塘的藏兵闻风溃逃。此时,川军西进尚不足三月,就以破竹之势收复了打箭炉、巴塘、昌都诸地。这时,尹昌衡令顾占文守巴安,刘瑞麟守昌都,分援江卡、察雅、盐井等地;又以所部胡良佐一营,从中路援巴安,以肖衍贵一营清河口拒敌,边地悉定。正当尹昌衡准备挥师入藏,彻底肃清藏乱之际,以袁世凯为首的民国政府则多次电告尹昌衡,严禁其越过四川边境,入藏平叛。这件事,在尹昌衡的西征纪略中也提到了“未行,会京电十余至,皆严阻勿越边界一步。”【10】至此,尹昌衡领导的哄哄烈烈的西征就中断了。(二)西征节

13、节连胜原由探析尹昌衡自1912年7月率师西征以来,一路所向披靡,不到三个月就平定了打箭炉、理塘、巴塘、昌都等地,基本恢复了川边地区的秩序,对于尹昌衡出战连连告捷的原由,大致归为以下几方面:首先,西征符合大多数藏族人民的意愿。康藏地区的叛乱是英帝国主义策动和操纵达赖喇嘛及其封建统治集团发动的, 是违反藏族人民意愿的,民心向背有利于尹军。【11】藏族封建势力倒向达赖一边,与清朝末年,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在藏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土司即原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有着莫大的关系。“由于赵尔丰的改土归流政

14、策危及到他们的统治,加之受封建亲英分子的指使,于1912年5月也发动了叛乱。”【12】以期恢复昔日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这一行为,违背了大多数藏族同胞的意愿。而西征军的总司令尹昌衡却一面宣传民国五族共之宏愿,一面宣传“本都督此番提兵进藏,为保护尔等宗教而来,拯救尔等喇嘛而来” 【13】百姓闻之,皆“争呼万岁”,纷纷投诚,于是出现了“军民共和”的大好局面。这就为西征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其次,西征得到各族军民的鼎力相助。西藏叛乱后,滇、粤、鄂三省多次电中央,援助川军进藏平叛,特别是滇军,收复了盐井。当时的东方杂志九卷5号载:“民国元年九月初十,云南派军协征西藏,由殷司令承瓛督率进剿,本日丽

15、江商会通电报告,滇军于八月二十六日夜进攻盐井县,即时克服。滇军的出兵对尹军的平叛起了积极声援作用。”【14】另外,在西征伊始资源匮乏之时,冯国璋主动电尹昌衡,“国将军即日西征,特送上3000人的德式最新装备”【15】而中央政府在财政拮据万分之际,也尽力支援西征,“托人向陆韵秋就近筹款十万元,集资接济。”【16】从而使西征有了物质的保障。第三,尹昌衡的个人才能,也是西征节节取胜的原因之一。首先是其出众的军事才能,尹昌衡早年留学日本,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阎锡山是同学,阎锡山对尹昌衡的评价很高。“牛顿(尹昌衡喜欢在树下看书,便有了这么一个外号)确实英雄,然锋芒太露,终虞挫折,危哉惜哉。”【17】可见

16、尹的才干确实出众。1909年,尹于日本士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回国后,尹由广西辗转回到四川,受到当时四川都督赵尔巽欣赏。一次,新军十七镇进行对垒演练,赵尔巽指定尹昌衡为中央裁判,尹在这次演习的评讲中对双方指挥官提出批评,赵尔巽和参加演习的军官为之折服,尹被调升为编译局总办。武昌起义后,四川于11月27日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宣布四川独立,尹昌衡任军政部长。12月8日,军政府各要员在东校场检阅军队时,被前四川都督赵尔丰操纵的第十一营带头闹事,后一队巡防军又拥进东校场吵闹、开枪,现场一片混乱,军政府都督蒲殿俊等相继逃遁,而尹昌衡则凭借其过人胆识及出众的军事才能,平定了12.8成都兵变,后又用计擒

17、杀了有“屠夫”称号的赵尔丰。这些事,使得尹昌衡的声望越来越高,以至于“藏族人民,都认为尹昌衡是亲自捕杀赵尔丰的人,畏其威势,望风慑服,故尹行军极为顺利。”【18】其次,尹昌衡西征战略战术得当,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1、 兵分两路 ,南路重兵出击 ,北路避实就虚。因 “南路无咫尺干净土 ,节节皆夷防 ,甚坚 ,尚悉由坚而攻 ,昌巴之间非三越月不能至 ,而北路将乱 ,夷犹未整 ,势如枯朽 ,北定而南惊 ,利孰大焉”。 192、重兵守昌都、打箭炉。“如南边有事 ,则以北边为本攻 ,南为后劲 ,昌、炉夹击之。南路有事,则南为本攻 ,北为后劲,昌、炉夹击之,全边无事,则出昌都之兵 ,以向两藏”203、在进

18、军西藏途中 ,尹昌衡也注意恩威并施 , “以言语联络感情 ,以保教结合僧侣。伺机取消各路土司 ,派员分头设治 ,力保宗教 ,纳降抚顺 ,招纳散兵 ,乘机取胜”。 21 第四,西征军英勇奋战,不畏艰苦,团结一致。“边军初出阨,久战知形胜,闻都督至,皆死战。刘赞廷至于七村连战皆捷,巴围遂解,时城中仅剩数日粮,弾皆尽。”22“巴安被围三越月,顾占文集诸军殊死战,诸夷环之数周,众数万,绝其水道,据高山临之,占文兵只四五百,日募壮士溃围出夺诸险,恒以一当百,百计攻之不下,占文见食尽,已决守孤城致死,泣告诸军,至是围解,前后斩获数千首,原野为腥,寇皆退西道。”【23】“彭日升之守昌都也,兵不满三百,寇居高

19、凭寺墙临之昌都门户得以保全,皆其力也。至是围解,仅余粮三石也。”【24】正是由于这一系列因素,才使得西征能够节节取胜。(三)西征之中缀正当尹昌衡节节取胜,与滇军会师于澜沧江之际,民国政府突然下令停止西进。究其原由,大致为以下几方面:其一,英帝国主义的外交压力。英帝国主义对于川军入藏平叛,一直横加干涉。英帝国主义见西征军节节胜利,唯恐汉军一旦入藏,将对其侵略行经产生巨大阻碍。于是“急电北京英国驻华公使,找袁世凯交涉,以承认袁世凯的民国政府为条件,迫使袁召回尹昌衡。”【25】1912年8月17,英帝国主义又公然向中国政府提交了八一七备忘录,否定中国在西藏地方的完全主权,“以不承认新中华民国和断绝经

20、由印度的中藏铁路交通相要挟。”【26】迫使袁世凯最终妥协。其二,国内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后,复辟帝制的阴谋行经越加明显,引起了革命党人的强烈不满,当革命党与袁世凯的矛盾不可调和之际,爆发了二次革命,至使全国讨袁之声四起。在这种情况下,尹昌衡警卫团长张煦鼓众响应熊克武,背尹昌衡起事。袁恐尹昌衡联通蔡锷滋生事端,并且,“北方蒙边危机,无暇南顾藏事。”【27】此外,这时的经济状况也不容乐观,清末,由于帝国主义入侵,我国经济状况江河日下,至中华民国建立,经济形势更趋艰难,无力支持西征军费开支,以至于尹昌衡多次电陈中央政府筹措银饷。“汇款一节,仍肯俯允,万一汇兑不通,可否以政府名义,

21、电商陆韵秋君,就近借款,聊济目前。”【28】,“昌衡、培爵与财政司、军政两届职员,再三研究,设法罗掘,川省每月只能担任十余万两,不敷甚巨,应垦大总统念及边藏关系大局,电令各省都督量力分担此项军饷,以期士饱马腾,不至中途哗变。”【29】,“数月以来,设置既增,机关亦大,南北两边均需重兵,兵则日减,械则日好,减而不增,耗而不补,势日就危,故以资震慑,军费不免扩大,加之前所欠军饷,需四十万银,方足以资分配。【30】从上面引文可以看出,袁世凯政府确无力支持西征。其三,民国政府治藏策略发生了变化。孙中山在与袁世凯会晤时就说到“自尹司令进藏迄今数旬,虽无失利,然伤人耗财 ,究属得不偿失。且达赖背叛之原因,

22、大半受外人之运动所致。故收拾西藏 ,亦须由运动着手 ,施以种种政策,如诱以爵位,饵以重币等类。若徒恃征伐,不惟无济,且恐坚其外向之心。”【31】 孙中山的策略最终被袁世凯所采纳,于是政府就以政治政策为主,军事平叛则不再是唯一手段了。其四,川滇两军渐生隙,无力共进。川滇两军随着西征的深入,渐生矛盾,最终无力共进平叛。尹昌衡认为“兵须精,不须多,谋在一,不在众。川军作战,有耗二十万输运之兵,倍于作战,犹时有不给,故知滇军不可骤入。”【32】。而蔡锷则上报中央“川军肆行抢掠,至藏民阴结江卡番匪,又有张委通译叶玉春及川军撤差从弁郭继中等为之伥,大肆抢掠。”【33】后尹昌衡电中央,“查滇军对川屡挟野心,

23、前往自留,纯用诡谋攻击;今则初污川军未度宁静山,又云蛮人畏伊,及川军无纪律,甚至大肆谩骂。兹突生此事,显系阴谋,纯无公理。”【34】最后,中央回电两都督,“总之川滇谊关唇辅,该督等务应协商妥善,以维大局,万不宜任所部将领,互争功利,别生事端,至坏边局,取讥全国,贻笑外人也。”【35】虽有中央从中协调,但川滇两军之已不可补救。正是在这一系列原因共同影响下,轰轰烈烈的西征才冲冲的结束了。三,关于西征胜败问题的探析对于西征胜败问题的争辩,史学界由来已久,一些观点认为,尹昌衡领导的西征,摧毁了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阴谋,稳定了川边局势,因此,认为西征乃胜利之举;与此相对的观点则认为,西征是失败的,因为其并

24、未实现平定藏乱的目标。对此,本人以为,对西征成败问题的评价,不能只从其结果上来判断,更多的应该关注其历经的过程,具体来说,应从从西征军的物质条件,所处环境,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等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1912年7月,尹昌衡率领二千五百名征西军从成都出发西征平叛。应当注意的是,1911年11月27,四川独立,成立大汉四川军政府;12月8日,发生“成都兵变”,紧接着22日,又用计诛杀“屠夫”赵尔丰;直到1912年4月2ca7,川渝两军政府才合并,至此,四川才算真正统一。这时据尹昌衡出师西征尚不足三月,并且,这时的中央政府,财政状况不容乐观,所以,西征是在“裹粮尽绝,器械不备,师皆未练,饷亦无备。”【36

25、】的状况下进行的。反观达赖方面,由于其叛乱行径得到英帝国主义的支持,所以,英帝国主义向其提供大量军械、物资赞助;并且,叛军以逸待劳,而西征军则是星驰赶往川边平叛,在这两点上,西征军都不如叛军。另外,川边地区,处于青藏高原边缘,虽海拔不甚高,但环境亦恶劣,“驰行五百里,雪深路不通。长鞭拂天天生风,行军六月胡雪中。六月胡雪似腊月,搔首四顾无东西。”。【37】“西征军欲往救昌都之朱彭年及被困之军队,不但交通杜绝,且地势险峻,无从前往,兵士又相继罹病。”【38】以上引文都反映出:川边环境的恶劣以及川军对川边环境的不适,在这方面,我西征军又处于劣势。以至于,在征战初期西征也处于劣势。虽然,西征军在“天时

26、”、“地利”方面都不及叛军,但是尹昌衡西征之举,却得到了广大父老的拥护。西征军出战之际,“父老子弟皆扬旗鼓欢呼,聚数万众,无不踊跃,虽女子亦歌出征曲,一时词人墨客作诗赠别者踵相接,蜀中风云俨然秦俗,极一时之盛。而车甲耀日,军容整肃。”【39】“西征所过,番民扶老携幼,戴醴酒加币伏道中,曰都督活我。”【40】西征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在于西征之举维护了国家利益,维护了广大人名群众的切身利益。西征军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长途跋涉,开往边地,分南北两路出击,很快“昌都保全,巴塘围解,理塘克服,贡党收复,三岩继定,同普以绥,从此三瞻,白玉稳固设防,稻坝、乡城一股可下,川边全境,指日肃清。”【41

27、】仅仅三月,就平定了川边地区。虽然,在川边平定后,在尹昌衡准备入藏平叛之际,西征由于种种因素,被迫中止了,但是,尹并未灰心,将入藏平叛的计划改为经营川边。尹昌衡经营川边两年,“除恢复了旧域之外,还添设了嘉黎一府,硕督、太昭、恩达三县”【42】由上观之,虽尹昌衡西征并未实现入藏平叛之愿望,但是中断西征也并非尹愿意的,西征中缀也不是他造成的,因此,用西征未实现入藏平叛作为理由,推出西征乃失败之举,我认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理性的,同时,对当年的西征军也是不公平的。毕竟,他们当年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收复炉城、巴塘、理塘等川边地区,使川边恢复宁静,这已实属不易。并且,西征这一举动,还震慑了藏独分子以及

28、英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野心。综上所述,我认为,尹昌衡领导的西征是一次胜利的军事行动。四、西征的影响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在这新旧政权更替之际,达赖集团趁我边防空虚,在西藏发动武装叛乱,与此同时,“川边各地也纷起响应之”,先后攻占了乡城、定乡,阻隔了川藏交通;又攻陷了江卡、乍丫、稻城、三坝、南墩等处;理塘、河口、盐井也相继失守;巴塘、昌都被围数重。“,川边全境未被攻克者,仅“八县而已”。43在此岌岌可危的状况下,仅上任三月的四川都督尹昌衡就主动上书中央,自请带兵入藏平叛,正是因为有尹昌衡这样爱国的仁人志士的存在,才使得西征军弃政府之软弱,壮军民之士气,最终在三个月时间里

29、,恢复了川边地区的宁静;同时,西征之举,也向英帝国主义表明:新生的民国政府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西藏问题,从而使其蚕食我国领土之野心不能得逞。所以,尹昌衡领导的西征,在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遏制西藏分裂,稳定川边地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首先,瓦解了英国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尹昌衡西征伊始,英国就恐其损害英在藏区的既得利益,于是,多次向民国政府就西藏问题提出抗议,千方百计阻止西征。1912年6月17,英驻华公使朱尔典就尹昌衡西征提出质询,22日外交总长陆征祥赴英使馆回复,称“川兵入藏,全为平乱,至希英国严守中立。”【44】。23日,朱尔典拜访袁世凯表示:“如果中国政府调兵入

30、藏,扰乱地方,牵动大局,所有贡责唯中国是问。”【45】袁世凯答复:“民国政府因西藏动乱而出兵征讨,属当然权限内,断非他国所容置喙。”【46】后中央政府又向汇丰银行借款四十万,作为西征军费,并令尹昌衡从速前进平乱。1912年8月13,中央政府发表满蒙藏之主权五事声明,“民国对于各国侨民力任保护,各国不得借保护侨民为由,增加军队及分配驻扎军事。”【47】对于中国政府的强硬态度,英国极为不满,8月17,朱尔典正式向中国政府提出“五点抗议”,并在 9月7日 、12月14日 向外交部发出抗议,声称:如中国不答应,英国当以实力帮助西藏独立。12月23日 ,外交部回应了英国的“五点抗议”,第一,干涉西藏内政

31、,中国政府以英国无确凿证据予以驳回;第二,派兵西藏无节制,中国政府称,唯依据条约,驻扎必要之军队,维持治安而已,予以驳回;第三,要求改订新约,中方称,中英两国于西藏问题,无怀疑之余地,无需改订新约,也予以驳回;第四,称中国政府派兵阻隔藏印之通信。中方称并无此等事,予以驳回;第五,威胁不承认民国政府,中方称,中国政府被承认与否,全视中国政府之情况,与西藏无关,何用英国政府要挟,也予以回击。对于中方如此强硬之态度,英国始料未及,为了不丧失英国在西藏的既得利益,“翌年二月,7日,驻英公使当面向陆总长声明:该国政府并无占据之事,嗣后对于西藏严守中立,再有用兵之举,英国绝不干涉。”48之所以出现如此状况

32、,与尹昌衡在川边驻扎重兵有莫大的关系。英国政府除从外交上向民国政府施压外,也从军事上,“帮助”西藏独立。1911年12月8日,英军三百人窜入察隅南界德能村;1912年1月6日,英军千余人进占察隅的热巴、瓦带;1月16日,又命驻扎西藏之英军,自西藏向丽江前进。后在尹昌衡西征之际,又以保护侨民为由,派兵入藏。【49】1912年6月,十三世达赖返回亚东时,英外务大臣格雷,就如何助藏独立做了详细说明,“藏人能先将西藏华兵击败,并将其援军击退,则等至冬季,道路杜绝,英俄自有容喙之机会。至是而胁治北京政府,扶持西藏独立,非不能也。”【50】然而,其未预料到,尹昌衡所率之西征军,所向披靡,节节连胜,再加上,

33、中国政府在外交上的强硬态度,使得英国政府不得不收敛其分裂西藏之野心。1913年5月,英使朱尔典见外交总长称:“接该国外交大使爱德华二电:(一)前进拉萨军队已全部退出藏地。惟留一师团,命璞哈斯本德留驻藏印交界地方。(一)该政府绝不再派兵入藏。照中英藏约,尊重中国在藏主权,以保全英国在藏埠商权。”51其次,打压了藏独分子的野心。辛亥革命后,达赖趁国内局势未定之际回国,1912年5月,西藏分裂势力达赖集团于噶伦布谋变,召集靖西等处番兵万余,前往后臧江孜,包围内地之差遣军队,后又攻入拉萨,将驻扎南郊一寺院内的军队包围,激战数次,内地军队虽英勇善战,但弹药、粮食均告急,最终拉萨失守。【52】并且,在藏军

34、以破竹之势连败我军之时,达赖又谓藏人曰:“身着蓝色服者,即新国派来之官吏,尔等不得供应,唯乌拉仍当照旧供给。继自今,凡汉人递到西藏之公文、政令概勿遵从。苟其地据有汉人,固当驱除净尽,总期西藏全境,汉人绝迹,是为主要。”53与此同时,藏军乘机攻占了巴塘、理塘等地,势头甚猛。由于藏区情势危急,尹昌横终于1912年7月率所部军队,入藏平叛。尹一路恩威并施,藏军士兵多闻风而逃。1912年7月26日,联豫、钟疑又致电达赖,劝告他“和平了处”,并将中央调兵入藏及川滇军奉命西征的电文随函转抄。”【54】十三世达赖喇嘛观之大震,遂产生和谈愿望,于7月30日,达成了西藏地方与拉萨驻军停战协议。8月,尹昌横所帅西

35、征军之二营于河口大败藏军,并围攻理塘藏军,一时间前藏秩序大乱。在尹昌横所帅西征军之强势攻击下,达赖无路可走,只能议和。先是派人赴新疆,通过督军袁大化向北京民国政府提出汉藏恢复关系的五个条件;后又派人赴打箭炉与尹昌横谈判,并以“臧与汗满蒙回平等为前提,承认西藏领土在中国政权之下。由以上种种观之,尹昌横西征节节连胜,乃达赖主动求和之主要原因,若非西征连连告捷,西藏分裂势力必将一发不可收拾。所以,尹昌横西征对于打压藏独分子的分裂野心,起到了极为关键之作用。第三,维护了川边地区的安定。尹昌横领导的西征,符合大多数民众的意愿,乃人心所向之举。于是,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复了打箭炉、巴塘、理塘、昌都等川

36、边地区,使得这些地区免受藏乱之苦。此外,尹昌横进军川边之后,也积极采取措施来安抚民众,化解川藏间的矛盾。尹“一面取消土司,分期设治,纳降抚顺,宣布恩施,又招集散兵,保护宗教,踏勘矿地,招徕商民。”“释虏而吊之,不戮一人,反赂而周之,不取一芥。”【55】“乃自为师,建佛堂于康定,召诸寺明经巨僧,论普渡真诠,听者皆感叹流涕,于是三边风动,怀远,盐井及玉树,三十九族,争逐臧吏请降,两月间不战而格者千里,藏军达赖不能军,”【56】此外,尹昌横在川边的建设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他在川边原有旧址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县府,官职,以加强对川边的管理,同时又极力促进川边经济发展,军政皆整,使得川边呈现出了和谐的景

37、象。尽管轰轰烈烈的西征,未能实现尹昌横的宏图大志,但他在极大程度上粉碎了英帝国主义分裂西藏的阴谋,缓和了川藏关系,维护了川边的安定,震慑了藏独分子,因此,尹昌横领导西征,功不可没,而西征本身也是一值得今人缅怀的壮举!参考文献:1 3四川省彭县志编撰委员会.彭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89527邓永安.立志报国的尹昌衡J.流金岁月西南历史文化名人4 隗瀛涛 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 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63056 西藏研究编辑部.民元藏事电稿藏乱始末见闻记四种M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 7 ,7 8434754周伟洲 ,周源.西藏通史民国卷

38、M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2008. 7.9.268.2591019202223243639尹昌衡西征纪略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成都四川大学2010184 186185186185185185.184.1841114黎仕明,陈明.尹昌衡西藏戡乱J.四川大学学报.200412军事科学院.中国近代战争史M. 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401315214445465051塔娜,喜饶尼玛.尹昌衡西征评述.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1632333435西藏研究编辑部民元藏事电稿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54.9

39、2.94.94.9717田文一尹昌衡与阎锡山的同学之谊J 稗官野史20061825冯有志西康史拾遗M 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23623726周源再论西姆拉会议J 中国藏学200427郭卿友.近代藏事通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82829民元藏事电镐M. 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54.5630 秀璋.民国汇报A.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14431 孙中山全集.(第2 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2.452 37 尹昌衡.西征诗抄.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

40、202.20338 朱绣.西藏六十年大事记. 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16240 尹昌衡.止园自记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19441 李静轩.尹昌衡西征纪要J.四川文史资料选集.198242 尚秉和.辛壬春秋四十八卷.西藏篇M 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2324347 周伟洲.周源.西藏通史民国卷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9.26848 卢秀璋.民国汇报A.清末民初藏事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489495253史礼绶.中英关于西藏问题交涉之始末.M .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164.164.1655556 尹昌衡.止园自记M.任新建.何洁.尹昌衡西征史料汇编M2010.195.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