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第 9 页追求“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课堂需要突破,停止了突破,就停止了探索和发展。突破有起点而无终点,在突破前进的路上还需要总结和反思所经历程,有时甚至还需回到原点(目标)上去对照、把握。但回到原点不是简单的回归,更不是倒退,而是在回到原点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象,寻求一种平衡,酝酿新的突破。“极高明而道中庸”,从这意义上说,平衡实质上是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识和准确把握,是课堂的深入和突破,是一种高明的境界。当前语文课堂尤其是生成性课堂。 所谓生成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是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一
2、种理想评价。渐进的教学过程是个多层次、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百地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或无意、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要比预定的、计划的生动、活泼、丰富的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的、计划的教学程序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生成和动态转化的过程。然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没有导向的自由生成,而是有方向、有目标的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尽管他表现的是那么的丰富多彩、不拘一格。目前,由于徜徉在新课程大潮中的教师对“生成”
3、本质的理解存有偏颇,导致有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迈向极端,正需要寻求和把握平衡。课堂现象:小学苏教版语文第五册北大荒的秋天教学片段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描绘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图片,结合课文的描写,充分体验了北大荒秋天小河的净美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小河里能游泳吗?”这一问题引起了许多学生的议论,执教老师也深感意外- 随后教师人性化地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 生:因为我看见小河里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水要清,要干净。 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
4、么了呢? 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 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小河里到底能不能游泳呢? 生1:我认为不能。因为“我想河底肯定会有许多小石子,有的是尖的。我曾经就在这样的小河里扎破过脚,所以在这样的小河里游泳是会有危险的。 生2:这是深秋的小河,那时天气已经凉了,游泳的话会生病的。 生3:文中说: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这么美的小河,下去游泳肯定会把他污染的,我有点舍不得。 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 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 生:
5、(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 师:还敢吗? 生:(学生用手摸摸头,有点难为情地)不敢了。缘由聚焦: 在我校的语文研讨课中初听到这个案例时,我颇感新奇。学生当时那种天真的表情、热切的向往、无奈的遗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样的教学亮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萌生了是有必要好好演绎一番的。可细细一琢磨,问题就出来了:案例中我们并不否认教师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大胆质疑、探究交流的做法,因为毕竟最后学生也弄懂了北大荒秋天的小河不适合游泳的原因,通过引导也打消了学生想游泳的念头。不过,那么美的小河,形奇、水秀、环境美,学生想游泳也不失一个真实的想法。然而,事实上一个如此奇丽的一个自然风景区有人
6、游泳显然不妥,教师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了,并尝试着通过对话让学生深谙其理。可教师引导到最后,铭刻在学生心中的又是什么呢?不是美的向往,而是畏缩和无奈的回避北大荒秋天的小河连小朋友最爱的游泳都不能,因为有尖尖的石子要刺破脚,凉意袭来会感冒,这样的小河有什么好的?更值得质疑的是教师最后的补问:“你还想游泳吗?”、“你还敢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恰恰证实了这一点。本来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河的美丽,并由此而产生赞叹、向往之情,何缘适得其反呢?综观案例,我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这是对发展学生个性的正确引领吗?此类问题是否都如此讨论,才算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呢?人们在寻找原因的时候往往感到
7、扑朔迷离。其实,教学目标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为起点,我们在课堂进行中,有必要回到原点去需求平衡,刷新突破。可当生成产生时,如果教师只想方设法否定这种在他看来几乎是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那其引导也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进而只会破坏了语言文字的感悟,乃至导致人文情怀的失衡。策略探讨应用哲学平衡论认为:宇宙是一个自发、矛盾、有序循环的整体。整体中的矛盾双方都有首先趋向自身平衡的本性,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消灭对方而独立存在。对立面的存在有利亦有弊,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从这一哲学观点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
8、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成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亦有弊,所以我们努力追寻着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一、放大生成 在插问追索中寻求平衡上述案例中,当学生突发生成“北大荒秋天的小河能游泳吗?”时,教师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对这一生成性问题作了放大处理,试图在追问中寻求平衡。“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小河到底能不能游泳呢?”从预设的起点看,“北大荒秋天的小河能游泳吗?”这个问题似乎与本课的教学目标关系不大,教师的追问、生发,使得整个教学与目标相去甚远。可从师生对话和引导结果却不难发现,学生不但没有足够地去品味、涵咏文本语言,而且连最
9、起码的、蕴涵文中的人文情怀也从学生心中被刷除了。从这一现象透视分析,生成性作放大处理前,首先,要直觉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其次,要巧妙设计,估计追问的角度和效度;再次,不能不讲究追问的力度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有效。案例中教师顺着学生的质疑追问,看似没什么不妥,其实随着追问的深入,我们显然可以感觉到教师心中只想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压根儿就忘了预设的教学目标,或者说也没意识到将生成的知识、思维、情感等如何有效地纳入到开放的教学目标中,导致预设与生成失衡,使生成引导步入误区。所以,当对生成作放大处理时,我们有必要回到原点,观照预设的教学目标、精设追问点,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
10、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知识、新的想象、新的情感中寻求一种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酝酿新的突破。二、缩小生成 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迂回突破中寻求平衡再看北大荒的秋天的教学,当学生提出“小河能游泳吗?”时,教师追问作放大性处理,但由于问题本身与目标相去甚远,加上教师也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一个有效的放大点,处理结果不尽人意。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委婉拒绝,搁置生成。当然也可以缩小处理,当教师下意识地问学生:“你为什么想到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因为小河很美”时就可以巧妙地将生发的重点落到“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小河的美?”上,这样
11、一来,将“小河能游泳吗?”这个与文本关系不大的问题,缩小成为一个与文本密切关联的生成点,引导学生从文中去寻美、读美、品美。那么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回避“小河能游泳吗?”这个学生关注而期待的问题就不了了之了呢?不是的,当学生对小河的美有了充分感受后,会由衷赞叹它的美丽,进而迸发出向往之情,教师不妨抓住时机,话锋一转,回到这个问题上去:“是呀,这么美的小河谁不想去游一游呢?可是,同学们那么美的小河,那么干净的河水,那么亮丽的自然风景区,你忍心去游吗?”学生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对小河的赞美、向往之情定会溢于言表。教者再继续乘胜追击:“就用你们的朗读把你们此刻的感受表现出来吧!”我想这样引导的结果,学生会打
12、心眼儿里更加喜欢、呵护小河,留在心中的也不再是无奈的畏缩,而是无限美好的向往。这是一种平衡后的突破,更是一种突破后的升华。所以,对生成作缩小处理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必要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中对生成有效点化,不断地充实、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三、搁置生成 在委婉拒绝中寻求平衡课堂教学要讲究效率,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从这一层面上看,生成有时需要搁置,在委婉中拒绝寻求平衡。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五册的军神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他来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治疗,为了不让麻醉药损伤自己的脑神经,
13、他拒绝使用麻醉药,并在手术过程中数医生的刀数-课堂上,我和学生满怀崇敬的心情追忆着那段艰苦的岁月,怀念着那位曾为革命立下赫赫战功的英烈。同学们纷纷被刘伯承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向刘伯承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我爸爸是一名眼科医生。我听他说,眼睛是非常精细的一个器官,他带给身体的那种疼痛是们的身体根本无法承受的。上次我的眼睛里面张了一个小疱去切除时,上了麻醉药我都觉得疼。更何况那么多刀的大手术呢?万一流血过多昏死过去或者因为难以忍受疼痛动了一下,影响了手术,导致双目失明,情况不是更糟吗?所以,我觉得刘伯承同志这么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我打心眼里佩服这位
14、学生思考的深度以及表达的勇气。我面带微笑地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地告诉学生:刘伯承同志的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之所以这么做更衬托出他的那种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他热爱的祖国,他忠诚的革命事业的英雄气概。这样处理,既对学生心存的疑问给以圆满的解答、使文章中心的揭示显得水到渠成,更是对学生价值观的理想提升,课堂教学散发出浓浓的人性芬芳。课后我反思,当学生提出意外问题时,不能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应该是在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而正面引导,搁置生成,寻求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生成性的课堂应是冷静的思考与热烈的交流共同奏出的和谐乐章。课程专家指出,新课程改革应该把握平衡。在开放的历程追寻中,要抛弃“裹着小脚走路”,但也得谨防“矫枉过正”。要正确地把握开放式教学的尺度和精髓,其中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犹为重要。总之,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每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开放,不是“形式的中庸”,而是艺术的平衡。让我们善待生成,为生成推波助澜,共同营造生态和谐的新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