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0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 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因。培养学习愿望,有助于巩固学生集体,加强集体主义情感,促进互相帮助的志趣。每一个教师集体的任务,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培养这种情感,并把它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质量,提高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思想水平,其保障正在于此。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61-162页阅读感悟 通过阅读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进行了思考:第一,善于营造“偷说”的学习氛围 , 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优美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身心舒畅,精神焕发,从而促使学
2、生表现出一种积极,乐学的情绪,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开展愉悦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 , 让学生都 能够参与到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优化过程中来,为我们的学习能够 拥有优 美的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从而把自己学习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清晰和魅力。第二,开展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融洽和谐的关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而逐渐流行起来的。利用这种学习形式,能够轻松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三、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学生正处认知的初级阶段,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学科具有相对的抽象性与系统性,学生很难建立直观认知,而是需要借助形象事物来获取
3、大量的感性认知,再通过思考与思维抽象出数学问题,这样才能达到对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与掌握。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构建,实现学生由苦学到乐的转变,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第四、 在合适的时机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这个特别的关键,对于学生的鼓励很重要,特别的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的热情。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小学的任务就是逐渐地使儿童养成不仅在体力劳动中而且在脑力劳动中克服困难的习惯。应当使儿童懂得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本质,那就是:要努力地开动脑筋,要深入地钻到事物、事实、现象的各种各样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细节和矛
4、盾中去。无论如何不要让学生感到一切都轻而易举,不知道什么叫做困难。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要同时培养脑力劳动的素养和自我纪律。摘自:给教师的建议第173页阅读感悟 每个学生都想进步,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可对于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来说,他们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形成了逃避心理,畏惧心理,最终对学习完全失去了兴趣。因此,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学习,首先要恢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而恢复兴趣,最关键的,是要让他们找到成功的感觉,在成功的体验中,找回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同样朗读一篇课文,对待一般学生,要求他们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读好课文,而对学习障碍学生,只要求他们能读正确就行了,只要他们读对了
5、,就及时给予肯定,让他觉得自己也是行的。当然,也不能永远停留在低要求的层次上,当学生有了进步,就要及时提高要求,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教育的灵魂是爱。不管对什么学生,爱心远比任何教育方法都来得重要。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总是比较自卑,对自己没信心,这就更需要老师以融融的爱心,照亮孩子的心房。有了爱心,然后要有耐心。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一个掌握学习的概念,他认为:只要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的时间只是比别人要来得多而已。所以,我们必须对他们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了耐心
6、,然后要有信心,当学生达不到我们的期望,千万不要灰心,只要我们坚信学生能行,给学生以期待,学生就会从我们的信任中收取积极的信息,形成积极的动力。最后,还要有乐观的心态。既然是属于学习障碍儿童,对他们的教育就不可能象一般学生那样轻松,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努力一定会有效果,千万不能消极的对待,放任自流甚至放弃。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我们用什么充实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用什么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它能把我们的形象深印在孩子的心灵中(人类真正美好的形象)。这种力量
7、就是爱,它就是人类伟大的精神财富。让我用自己的生活来创造这种财富吧,它存在于父母的心灵里,即可用以教育孩子的爱。阅读感悟 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苛刻了?我们的语言是不是太刻薄了?我们的脾气是不是太急躁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太粗暴了?是啊,我们“恨铁不成钢”,我们“爱之深”,但表现出来的却往往是“责之切”。训斥、挖苦、讽刺等处罚学生的事不是时有发生吗?至于罚课业、罚站、罚跑、罚劳役等变相体罚,更是被一些老师奉为最后的法宝。诸如此类“只给好心,不给好脸”的爱,学生岂能接受?不要以为,燃烧自己,就一定能温暖别人、照亮别人。你给学生一枝花,学生不一定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你给学生一块冰,学生却会感觉到冬天的严
8、寒。让我们牢记克鲁普斯卡娅的话:“光爱还不够,必须善于爱。”首先,要善于关心爱护学生。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
9、扶志”,品行上“扶德”,心理上“扶健”。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
10、象。每当我想到,在许多学校里,在教室的最后排,还坐着一些好象被遗弃的落伍生和留级生,他们心情郁闷,性情暴躁,或者对知识毫不动心的情况时,我就不能不感到一种由衷的痛心。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怀着冷酷的心情,对知识毫无兴趣地走出校门!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阅读感悟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都客观存在着一小部分“学困生”(即所谓差生)。差生,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甚至于行为习惯也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长期在集体中受到冷淡与歧视,缺乏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不仅影响个人进步,也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1、如何对待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成为科任教师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 严中有爱,用心感化。 学困生犯了错误,我就会对他们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结果他们依然我行我素。他们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为什么对我苦口婆心的教育无动于衷?慢慢我总结出原因:就是我不了解他们,他们感受不到我的爱。于是我放下架子,同他们谈话时,以平和的心态,用手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在语气、动作表情上,都充满对他们的鼓励和信任,宽容和接纳,对他们的错误给予足够的改正机会,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老师严厉中充满关爱,领悟教师的一片玉壶冰心。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从心理接纳你,从而知错改错,振作精神,增强主动求知意识,将
12、内心对老师的感激转化为持之以恒、勤于自学的决心。多细心耐心,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二、转变观念,平等对待。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的、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学困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学困生”更需要关心。对优等生来说,老师的爱是锦上添花,而对学困生而言,老师给予的哪怕一点儿关爱,都是雪中送炭,他们记忆最深刻,更懂得知恩图报。我们教师要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念来转化学困生,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13、。教师的教育方法欠佳不怕,可怕的是教师用歧视的眼光,偏见的做法,低估的言辞去刺伤他们渴望理解和关爱的心灵。所以,教师的言行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心理发展规律,体察学生当前所想所为,并换位思考,用爱心去感化,那么许多困难将迎刃而解了。三、鼓励表扬,挖掘闪光。 大多数学困生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对某个问题,尽管你反复强调,但他们仍没能记住,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对他们一点效果也没有。这样的“学困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来审视,假如这是自己的孩子,这些“学困生”,会发现他们也有很多可爱、可贵之处。“学困生” 并不是就没思想、没知觉
14、,真的就“无药可救”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学困生不等于是品劣生,其实,老师心目中的坏学生内心往往是很脆弱的,他们有时只是用一些行动来掩饰自己。相反的,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关心。其实,教育不一定要逼着学生全优,而是要因材施教。如果教师能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对他们付出真挚的爱,将他们融于集体这个赋予生气的大家庭中,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继而努力学习。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 我的学生学习时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
15、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观察、思索、谈论、感受劳动的欢乐,并为所创造的一切而自豪;为人们创造美和欢乐,并在这种创造活动中获得幸福;赞赏大自然、音乐和艺术的美,并以这种美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把他人的痛苦和欢乐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切身的事情一样对待他人的遭遇这就是我的教育工作的最高目标。阅读感悟滴,无不体现着老师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她创设的生活情境,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索活动中,他们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在整体中感知,比较中顿悟,应
16、用中升华,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智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都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实践。给学生赋以现实的有价值的学习材料,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老师联系杭州市供水能力发展情况的信息和某运动服装店49月份游泳衣销售量这些生活事实,使学生经历了观察、推理、尝试、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成功提取有效信息,形成数学问题,并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二、以活动为基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数学教学
17、的“过程性目标”。这个目标表明,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完成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任务,而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突破以往数学教学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发展。本节课正是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学习“折线统计图”的过程。教学中,先是“直观感知”老师出示的折线统计图的观察交流活动,接着是学生“尝试操作”折线统计图的合作交流活动,最后是“发展和应用”阶段的总结活动。而这些活动都是在一个让学生“经历”、让学生“体验”、让学生“探索”的思想指导下完成的。如:在“尝试操作”折线统计图这个活动中,老师只是一个旁观
18、者,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新课标提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并能根据统计得到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而不应该象过去一样,把教学定位为统计的知识技能。本堂课大胆改革教材,由老师提供的“杭州市供水能力发展情况”这一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景作为统计教学的开场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老师让学生观察各种统计图,请学生做科学家给统计图命名来揭示课题。在制作折线统计图时,改变了以往由老师画学生看的局面,而由学生自己操作,自主探究折线统计图的制作要领。然后,老师对统计图的制作要点进行小结,使学生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掌握了知识技能。最后的课堂总结部分
19、,设计也比较新颖。以往的老师在课堂小结时总会问学生:“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这个问题。而本堂课的老师却设计了一个既与这堂课知识有联系,又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堂小结。以学生给自己在本堂课中的心情指数和收获指数画折线统计图这一活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 姓名:刘艳利读书内容: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书海拾萃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阅读感悟 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在学校里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主要也就是教师说,小学生说话的机会相对少,说心理话的机会更少了。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理
20、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思想交流。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爱。学校提倡“多鼓励、表扬学生”,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快乐的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表扬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不构成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家长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尊重与适当限制相结合,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具有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讲友谊、爱探索等特点。因此,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第 9 页教师读书笔记(暨业务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