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8326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第 8 页有序建构“方格子里的世界”“方格子里的世界”是孩子们眼中的世界、笔下的世界,却往往也成了孩子们最害怕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有点大,有点乱,常常会让他们没有头绪,所以这个“方格子里的世界”正等待着我们教师去有序建构。观察思考构思习作教学序列化设计“今天写什么?”是让许多学生困扰的问题;“今天让学生写什么?”同样也困扰着许多的老师。不管是上作文课还是向学生布置作文时,教师们常常为没有合适的内容而苦恼;而许多学生更是因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对习作产生了畏惧心理。尤其是在习作起步的中年级,如果教师没有规划好习作教学的序列,学生一开始就遭遇了习作的

2、拦路虎,很可能失去习作的兴趣。所以长期以来,大家往往这么认为:语文教学,最难教的是作文,尤其是中年级的作文。纵观目前的习作教学,最大的缺憾可能就是“无序”。教师和学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习作上,但是习作教学相对于阅读教学来说,仍存在着随意性及无目的、大操练的倾向,缺乏一定的训练序列。在阅读教学中,不论是教材编排的单元体系,还是教师重组的单元体系,学生的阅读都是有主题、有序列地进行的。然而习作教学就并不如此了,一个单元一篇习作,一篇与另一篇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平时的练笔(如日记、周记之类)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教师好不容易指导成功了一篇,换一篇内容学生又无从下手了。尤其是对一些写作能力不太强

3、的孩子来说,往往还没有反应过来,一次练习的机会就过去了,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开始探索习作教学的序列化设计,并在自己所执教的中年级进行主题式习作教学的研究。“主题式习作教学”是指: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连续完成几篇习作的过程。这种“主题式习作教学”能较好地解决目前习作教学的“无序”问题。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加系统、有序地达成习作教学的目标,而且更加符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一个主题,几篇习作的练习,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找到习作的窍门,采撷到自由创作的硕果,感受到进步和成长的快乐。实践探索进行主题式习作教学尝试一、主题的选定:与阅读共生,与教材并行,与生

4、活同步。对于“主题式习作教学“来说,主题的选定是至关重要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主题”是指“单元式主题”,它的范围应该是比较宽泛的,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形式结构方面的。无论是哪一个主题,它的选定首先应该是基于中年级学生学习要求和学习能力的。1、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的主题。学生在开始习作时,对习作的内容、结构,甚至一段话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都很难把握。而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题材选取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因此,在选择习作主题时,可以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需求点,精心

5、选择一些读写结合的主题。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让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在中年级可以着重进行对“范段”的仿写,帮助学生了解段的构成,提高构段能力。例如,我根据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第4小节的构段特点(“原野热闹非凡”是这一段话的中心句),确定一次习作教学的主题“围绕中心句写段”。这一主题的第一篇习作我让学生围绕中心句“午间的操场热闹非凡”来写段。因为三上是的习作起步,学生还有点摸不着北。我作前指导他们观察,习作中指导学生如何选取合适的典型活动(如打篮球的同学,跳长绳的同学,做游戏的同学等)来写出操场上的热闹。为了让学生把刚学会的这种构段和表达方式进一步熟悉,能初步掌握这

6、种“总分”的结构和“并列”的句式,我又让学生在这一主题下进行了第二篇习作:围绕中心句“超市里真热闹”来写段。学生有了前一次习作的经验,通过亲自的观察体验,在超市里发现了许多典型的热闹场面,习作就有自己的特色了。在此基础上,我把这一主题继续深入。因为适逢中秋节,我让学生在周记中进行同主题的第三篇习作:从“中秋晚会真精彩”和“家人团聚真开心”中任选一句作为中心句写段。跳出了“热闹”这一关键词,习作的难度增加了,但仍是“围绕中心句写段”这一主题,在前两篇习作的基础上,学生写的有章有法了。并且在这同一主题的习作过程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生活的多彩,写作素材的可丰富性。因为即使是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

7、表现的生活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片段一:“午间的操场热闹非凡”午间的操场热闹非凡。成群的女生拿着麻绳,开心地跳着牛皮筋,发出了啪啪的响声。身强力壮的男生正生龙活虎地打着篮球,像是姚明的球技一样厉害。还有一群低年级的小朋友在运动器材那儿玩滑滑梯呢!片段二:“超市里真热闹”超市里真热闹。原先超市门口的一排排推车,现在都快没有了,我好不容易才在墙角推到了一辆。走进卖场,只见人山人海,喇叭声、促销声,时起彼伏。货架上的月饼看得我眼花缭乱,有豆沙的、杏仁的、蛋黄的我推着车小心翼翼地随着人流慢慢走,生怕一不小心会踩到别人的脚。2、对教材作文进行拓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习作主题。在一册教材中,都会安排78次

8、习作内容。这些习作中,有些与本单元的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得很近,学生在生活中有一些类似的经验。教师就可以适当拓展,把一次习作拓展为一次“主题习作”,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抒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习作6 的内容是:写一种喜欢的文具。这是学生初次接触状物类的文章,需要一个学习和巩固的过程。而学生身边的“事物”又非常丰富,教到习作6的时候正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瓜果飘香。于是,我确定一次了习作主题“状物”。第一篇习作就是教材内容:写一种喜欢的文具;第二篇是集体观察后习作:写一盆菊花;第三篇是:写一种喜欢的水果。教材中的习作还有一些是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或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

9、,会发现学生掌握起来的难度较大。对于教材中这样的习作内容,教师也可以适度拓展,通过“主题习作”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习作目标。例如,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1 的内容是:看图写话。学生对这个内容非常感兴趣,更关键的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于连环画的看图写话习作都较困难,出现的问题有几种,如:叙述过于简单,每幅图上的内容只有1、2句话交待;想象不够合理,或者想象内容过多而忽略了图中内容;每一副图上的内容叙述地清晰合理,但是图与图之间没有连接,段与段之间没有过渡。因此我安排了一次主题习作:看图写话。第一次习作写书上一组图的内容:孙小圣游园。第二篇习作写老师补充的一组图,内容和中心与第一组

10、图非常相似:知错就改的小猪。第三篇习作依然是看图作文,但主题内容与前两篇完全不同:换座位。知错就改的小猪一个大晴天,小猪早早地起了床,穿上了衣服,戴上了太阳帽,高高兴兴地去公园玩。玩了一会儿,小猪觉得肚子有点饿,便拿出香蕉来吃,他三下五除二地吃完了一个香蕉,随手就把香蕉皮扔在了地上。公园保洁员大象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他跑过去先把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又严肃地对小猪说:“你这样乱扔垃圾是不文明的。”小猪满不在乎地说:“你真爱管闲事。”大象听了气呼呼地走了。小猪继续吃它的香蕉往前走。突然,他看见了前面的小熊猫踩到了路中央的一块西瓜皮,重重地滑倒了。小熊猫揉揉自己的屁股说:“好疼啊。”小猪看见小熊猫这

11、样痛苦羞红了脸,他想:小熊猫被西瓜皮绊倒了,我扔的香蕉皮也会绊倒别人啊!看来大象说的是对的。小猪扶起小熊猫,还把那块脏脏的西瓜皮扔进了垃圾桶。他想:我以后再也不能乱扔垃圾了。3、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在观察体验中确定习作主题。语言研究专家周建设教授认为,言语生成是一个由客体到意象,由意象到词语,由词语到句子的过程,即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形成意像,再由意像和传递意像的词语组成句子。小学生的书面言语生成也是符合人类言语生成的一般规律的。只是在小学阶段,尤其在低、中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客观世界或虚拟世界反映到学生脑中更多是一种图像。学生书面言语生成是一个从客体到图像,从图像到词语,从词

12、语到句子的过程。小学生的言语生成越容易,生成的语言也就越丰富。而图像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当学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联系起来之后,学生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享受而并非负担。因此,选择习作主题时就必须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头脑中存在大量图像的内容。一方面,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生活,从中发现主题。另一方面,可把选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由学生来提供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例如,进入冬季后,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冬训和冬季小型竞赛的活动,学生们每天跑得开心,跳得激情,人人都参与运动,爱上了运动。因此,我和学生商量后确定了习作的主题“冬季运动”。每天伴随着轻松激昂的音乐,学生们都跑得小脸红扑扑的,不亦乐乎。

13、围绕这一主题的第一篇习作就在其中酝酿了:晨跑。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的确,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学生每天都在晨跑,我就每天引导他们观察,并说说自己在晨跑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慢慢地,一篇篇生动有趣的晨跑就跃然于学生的作文本上了。在第一篇习作的基础上,学生渐渐地有了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于是冬季小型竞赛中的“接力赛”又成为了这一主题下的第二篇习作内容。晨跑可以天天观察,但接力跑只有一次,只能一次观察;不过它带给学生的生活体验更深刻,更能让学生激情澎湃。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有了更强的观察能力,有了第一篇晨跑的指导与同伴分享,接力赛的写作也没

14、有原本那么困难了。“冬季运动”主题下的第三篇习作内容是:跳长绳。跳离了“跑”的取材,学生的生活依然存在,依然丰富,而学生掌握的观察技巧和些跑步时的一些语言表达都可以借迁,这为他们的第三篇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晨跑我们每天第一堂课结束后多要进行晨跑。由于是慢跑,同学们的姿势各种各样。有些调皮的同学像一只螃蟹,横着在队伍里跑来跑去;有的把手臂放在身体的两侧,就像一只小鸟在飞来飞去;还有扎着辫子的女同学,辫子一甩一甩的,就像是马尾巴。跑了几圈后,有的同学觉得有些热了,就脱下外套交给朱老师。渐渐地,朱老师手上的外套越来越多了,远远望去,朱老师就像一个衣服架子。晨跑真有趣,还可以强身健体呢!“习作以主题

15、为先导,与阅读共生,与教材并行,与生活同步。”是主题式习作教学有效整合的目标导向。二、操作策略:整体规划,调控频度,螺旋递进1、注重“主题习作”的整体规划。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要克服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就必须构建习作教学的目标序列。因此,在进行“主题式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每一个主题内的教学内容,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结构化”的习作体系。也就是说教师应该对于学生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主题习作”进行一个整体规划。只有把一学期的习作教学看成一个整体,系列化设计自己的教学,才会真正把握住习作训练点,使学生习作由浅入深,知识指导看得见,能力训练

16、可操作。首先,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根据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制定好本学期“主题习作”的总体目标和次数。这里要说明的是,一个学期的习作教学并非全部以要“主题习作”的形式开展,而是可以把“主题习作教学”作为主要的形式,一学期大约安排6、7次。同时,教师可根据课程标准对三、四年级学生不同的习作要求,先制定出本学期习作教学的整体目标,再规划出一系列能较好的达成这些目标的主题方向。例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

17、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根据这样的总目标,教师在三年级习作中可以安排这样一些主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主题;为学生创设习作情境的主题;给学生提供可效仿的学写句群的主题等等。其次,教师可以在本学期作文教学总目标的框架下,通读整本教材,了解本学期的学生主要活动,然后,根据上文所述的选定主题的方法,进行有效地整合,规划出一些具体的习作主题。例如,三上可根据北大荒的秋天一文中的段落特点,设计习作主题“围绕中心句写话”;四下可根据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中对爱因斯坦的外貌描写,设计习作主题“片断练习之外貌描写”;三下可根据教材中习作一的要求进行拓展延伸,设计习作主题“看图写话”;还可根据学

18、校科技节的安排,设计习作主题“走近科学实验”等等。并且,在对一个学期习作主题的整体安排中,教师可以兼顾阅读教学、习作教材和学生生活这三方面的情况,使学生的作文更贴近生活,更符合规范。另外,教师不仅可以对一个学期的习作主题进行整体规划,还可以对每一个主题所采取的不同的指导课型进行策划。这些多样的课型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更加乐意参与其中。例如,有的主题习作可以采用“口语交际课”,让学生通过说、议、评等课内活动,教给学生一些实用而有效的交际知识,培养说话能力;有的习作主题可以采用“活动作文课”,让学生玩一些游戏,如“画鼻子”“吹气球”“吹泡泡”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观察,观察后表达。有的习作主

19、题可以采用“佳作欣赏课”,如想象主题的习作可以让学生发挥大胆的想象,进行自由地创作,然后让学生在欣赏同伴佳作的过程中获得提高。总之,教师要有整体意识,对一个学期的“主题式习作教学”进行整体系列化设计。这样实施起来,才会目标更加明确,指向更加清晰,指导更加轻松,习作更有成效。2、调控 “主题习作”的频度。教师在“主题式习作教学”的操作过程中,要恰当地调控好教学的频度。因为尽管“主题式习作教学”有着众多的优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活跃的,可以在短期内对他们进行某个专题的特训,但不宜定向太久。所以,一个主题内的习作篇数不宜多过,一般以23篇为宜。这样,在一个主题下,23篇的习作能引导学

20、生去关注和聚焦某一生活,更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生活,并摸到一些写这类文章的门路。但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一个主题内的习作篇数也可以有适量的增减。比如在学生对某一主题的习作已经掌握较好的情况下,或者大部分学生对某一主题的习作暂时不太感兴趣的情况下,也可以把这一主题的习作篇数压缩为12篇。如果大部分学生对某一习作主题特别感兴趣,或者遇到某一个系列活动内容比较丰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主题习作”的篇数。例如,全班同学一起养蚕或养花,一起观察,因为这些活动持续时间较长,观察中会发现事物的变化较多,就可以把“观察日记”这一主题习作的篇数增加为35篇。另外,“主题习作教学”不仅仅是一种课堂习作形式,还应该与日记、

21、周记等其它的小练笔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否则这样的“主题习作”依然是断裂的;而且同一主题耗费的教学时间过长,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把课堂习作和小练笔结合起来,大约12周完成一个“习作主题”。这样,教师在指导、批改和讲评的过程中可以有轻有重;学生也既能较轻松掌握同一主题的习作,又能保持对不同主题习作的新鲜感和兴趣。3、关注“每个主题”内习作的螺旋递进。对每一次“主题式习作教学”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同一个主题内的几篇习作分别需要达成的目标,教师心中要非常明确。在一次“主题式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每篇习作之间应该既有联系,又有发展和提高。在整体上呈现出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趋势。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发现,

22、每一个主题的几篇习作指导的侧重点应该各有不同。刚进入一个新的主题时,学生的习作会有一定的困难,但这个时段也是学生的思维最活跃、最自由、最有突破性的时刻。此时如果教师做过多的习作前指导,给了学生一些范文和文章布局,就框住了学生的思路,容易使学生的习作呈现模板化、千篇一律的倾向。教师在习作前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打开思路,给予学生习作较大的宽松和自由度。学生在不受教师和同伴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创作,能呈现更多自我的、有生命力的语言和思想。而在这首篇习作中呈现出的丰富的资源不论是一些有新意的精彩的语段,还是一些不规范的叙述和表达,正是教师接下来的“主题习作教学”中可以利用的。所以,首篇习作的讲评应该是重

23、点。教师要极为细致地,应尽可能多的把学生习作中的问题呈现出来,点拨到位。但在修改的过程中,不要过多的牵制学生的思想,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尊重学生原有的想法,主要是让学生把语句修改通顺。在此基础上的第二篇习作,教师要重在习作中的指导,和习作后的修改。在第一篇习作完成和讲评的基础上,学生对这一主题的习作已经有了一定的方向。第二篇习作应指导学生写作规范文,让他们学习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进行规范、有序地书面表达。教师在学生习作中应该不断地巡视指导,要给予他们适切的点拨,帮助他们克服表达的障碍,揣摩用词等等。第二篇习作批改过后,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习作的情况进行及时地讲评,并提供优秀范文供大家学习,必要时还需指

24、导部分学生继续修改习作。应该说,这第二篇习作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书面表达的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的成功亦不是空中楼阁,第一篇习作的“地基”打在哪儿,打得多牢固,对它起着重要的影响。而在此基础上有可能进行的第三篇习作,应该就是美丽的“空中花园”了。这个花园有多美取决于教师的创造性,也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创造性了。建议第三篇习作可用周记等小练笔的形式进行。如果学生已经真正掌握了这一主题习作的基本要求,第三篇习作可以在同一主题内适当提高要求,或把习作要求稍作变化,让学生打开视野,拓展思路,多些尝试。当然也有可能因为这个要求提得较高,或因部分学生的灵活变通能力不够而建不成这美丽的“空中花

25、园”,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三篇习作。(建议,对一些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继续修改第二篇习作)三、“主题式习作教学”的评价方式:自我反思,生生互动,家校共促。教师如果在习作教学中采用“主题式教学”的方法必将会对传统的习作评价方式带来变革:1、“主题习作”的评价需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反思者。任何学习都有一个反思的过程。有了这种反思,就能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优化学习方式。在习作教学中自我评价的意义,不仅在于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习作水平,完善自己的习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26、而“主题习作”这一形式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在同一个主题中,学生可以根据相似的习作要求,通过2、3篇的习作,不断地揣摩写法,获得进步。前一篇习作无论成功与否,都能为下一篇习作提供借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边接受教师的帮助,一边在教师的点拨中反思评价自己的习作,下一篇习作通常都能有进步。而通过同主题内几篇习作的对比,学生更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享受到成长的快乐。所以在“主题习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试着让学生给自己的习作打分。例如:教师给学生的第一篇习作打分,然后让学生试着自批第二、第三篇习作。学生可以参考老师给第一篇习作的分数来打分,并且找找自己比前一

27、篇习作的进步在哪儿,自己写写评语。应该说培养学生在主题习作中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是一个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过程。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习作过程的快乐,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提高习作的兴趣。2、“主题习作”的评价要调动生生间的互相评价和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伴是学生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伴之间的多向交流。同伴之间的协作更方便。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在“主题习作”的评价过程中就需要生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对同一主题内的习作,学生不仅能针对自己的几篇习作进行纵向比较,还能和同伴的习作进行

28、横向比较。因此,在“主题习作”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评价的力量,让学生在生生学习中获得发展进步。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成立习作评改小组,一组有34名同学组成。一篇习作完成后,学生可以在自评的基础上让组内同伴打分,并提出修改建议。一个主题的习作完成后,组内的同学可以把所有习作都放在一起学习,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同学,评选出这一主题习作的一、二、三等奖作文。因为是小组内评选,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奖,每个人都能发表建议,所以学生在阅读他人习作的过程中会特别地用心:学习精华,也关注不足。这对每个学生习作的进步是很有帮助的。最后,教师还可以把一个习作小组当作一个整体进行评价,鼓励小组中的同学互相帮助、

29、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就在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和人生态度。3、“主题习作”的评价需要教师、家长共建交流展示平台。教育是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打破校内、校外的界限,这不仅体现在习作的过程中,也应体现在习作的评价中。教师可以建立“多元互动评价”,与家长一起,共同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教师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习作在教室里找到一个合适的展示场地,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由家长对学生一个主题内的习作进展进行评价和鼓励。例如,教师可以把一的习作的主题作为一期板报的主题,让每个学生把自己在这一主题中写的最满意的一片作文布置上墙。教师也可以把教室的一角布置成习作园地,每

30、一个习作主题就是一期,让每个小组获奖的或进步最大的的作文上墙展示。教师还可以让家长参与到主题习作的评价中来,让家长帮孩子打出一个主题中最好的一篇作文,上传到班级网页,并且可以对自己孩子或其他孩子的习作进行跟帖留言这些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搭建的展示平台,都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句教育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通过自我、同伴、家长和老师的多元互动的评价,对学生进行激励,创设了愉悦的情境,也激发了孩子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同时孩子们也不断感受到探索和成功的喜悦,他们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上进心也会不断地增强。遐思展望探索小学习作全程序列化整体设计以上所谈的都是“主题式习作教学”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初探,其实这一习作教学方式在各个年段都可以适用。我觉得探索小学习作教学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小学习作全程序列化的整体设计。“主题式”“结构化”是改变目前习作教学弊端的一剂良药。无论是指导学生如何观察,还是指导学生进行片段描写;不管是指导学生掌握表达的顺序,还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材甚至教会学生如何进行习作审题,都可以作为一个习作的主题进行序列化的教学。只是这些序列都需要根据习作教学的年段目标,有计划地统筹安排。可以想见,如果我们的习作教学也能向我们的阅读教学一样,形成单元,形成主题,形成序列,孩子们“方格子里的世界”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