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浅谈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浅谈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语文:浅谈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第 8 页 “一花独放”亦是春 浅谈个性化阅读的有效策略 【内容摘要】每一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自己的思想方式和个性特点。而个性化阅读是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文本的过程,也是自主的、体验的、批判的阅读实践。【关 键 词】个性 阅读 策略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
2、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见的感悟。因此,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学,使课堂对话更有效。一、尊重,让个性化阅读更真实学生的个性差异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得尤为突出。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作品所反映的文化是丰富多元的,蕴含着或明显或含蓄的思想内容,学生由于性格气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能力强弱不同,生活经
3、验不同、知识积累不同以及关注的侧重点不同,他们解读作品的视角、审美所获得的体验也必然是不完全相同的。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并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才是阅读经验的真实反映。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一人一特色,一生一个性”的理想的个性化教育理念,让他们从学习中品尝到乐趣,成为一个用丰富的触角去感受美丽人生的人。如: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怎么读?”生1:我很感动,是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勇气。生2:我为小英骄傲,她真了不起,真勇敢看着学生们踊跃举起的小手,听着他们充满感情的朗读,我也陶醉其间。“老师,老师,我要微笑着读!”什么?我一愣!所有
4、的同学都不约而同转向了她小蝶,我们班平时朗读最有感情的一位小女孩。“微笑?你怎么能嘲笑小英?”“这时候怎么能笑话小英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小蝶:“小英虽然是残疾人,但我感觉到她心里是坚强的,她不要同学们同情她,她要别人不嘲笑她,要尊重她。我会对她微笑,因为我要和她做朋友,做她最好的朋友,我会尊重她。”随即,我转向了其他同学:“你们认为呢?有不同意见吗?假如你是小英,你愿意这样面对同学的微笑吗?”(学生们都小声议论起来)生1:老师,我也会微笑着读。因为如果我是小英,我会想:我是个残疾人,我害怕别人嘲笑我,害怕别人不和我玩,如果有小朋友和我玩就好了。生2
5、:如果我是小英我会想:有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像小蝶那样对我微笑,做我的朋友,我当然会开心了!生3:小蝶说得对,虽然小英是个残疾人,但她心里是坚强的,她不会向困难低头的。(热烈的掌声顿时响起)。师:看来,不仅同学们的掌声给了小英力量,而且你们微笑的力量更大啊。让我们一起把掌声和微笑送给小英!送给那些需要别人帮助和关心的朋友们!(师生感情朗读)是啊,真正的对话是真实的对话,是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保护学生提问、发表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在对话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即使学生有时说得不到位,甚至有些荒谬,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合理成分,看到学生积极
6、思维、大胆表达的优点,在指点中不忘将亲切的微笑、肯定的话语传递给学生。这样,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才会有增无减,对话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有时甚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感悟,让个性化阅读更开放启发学生的思维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主旋律,是教学艺术的核心。在教学中,只有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有效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全面、更深刻、更敏捷,才能使个性化阅读更开放。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的时机。在学生还没有进入“愤”“悱”之境的时候,即还未“心求远而未得之意”,或“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时,不要急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有些教师在学生未感知文
7、本之前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如“你认为这篇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触最深?为什么?对于结尾你觉得是否合理”此时学生往往以一种近乎急功近利的心理迅速阅读全文,而后开始寻找答案。虽然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但这却变成了压抑的阅读。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前设性地钳制和桎梏了学生的视界,使之“带着铁链在舞蹈”,他们的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如何飞翔?思想的野马如何驰骋?学生并未获得真正的心灵自由。偶然在听一位教师执教荷花一课时,为了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便有了以下的一段对话(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荷花怎么样?生:(脸无表情)荷花很美。师:你说得很对,还有谁来说呢?生:(声音很
8、低)我觉得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这种形态的荷花很漂亮。师:除了美和漂亮外,你们没有别的感受了吗?师:不要怕,大胆地说,再认真想想。生:我觉得荷花很多。师:对呀,其他同学怎么没有看出来呢?这样的教学情形我们可能并不陌生,学生只是粗粗地读了一遍课文,没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根本就未真正进入文本,教师就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对话。没有深入阅读和充分思考的基础,学生对课文中的形象、情感、意韵就缺乏丰富的感悟,硬要对话,学生也只能是说得肤浅。案例中的老师在教学荷花时,学生如果有了充分的读的基础,他们可能会由“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中的“挨挨挤挤”感悟到荷花那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样子,仿佛看到荷叶的青绿
9、而茂盛,一张紧挨一张的动感画面;由“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中的“冒”体会到荷花奋勇向上的那种冲劲,从“三种荷花”的不同姿态体会荷花惹人喜爱,产生忍俊不禁而想去摸一摸、闻一闻荷花清香的感这样,他们的对话就不会是干巴巴的“美”、“漂亮”,也不会是面目无情、索然无味。因此,只有在自由和愉悦状态下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师应当保证学生对课文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 ,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实践的机会,把“读”的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感悟,给学生“愤”“悱”的时间,使学生真正对文章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鉴赏。三、引领,让个性化阅读更深入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
10、被引导的创造。”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并不排除教师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真正的对话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才会敞开互动交流。在对话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话,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放弃引导的职责。如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更深地感悟文本,一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想想诗人可能为什么而“愁”。生1:游子漂泊在外,“愁”是思乡之“愁”。师:说得有道理。生2:在这清冷的夜晚,诗人倍感孤独,他想起了温暖的家,他多么想现在就和家人团聚呀!可路途这么遥远,何时才能到家?诗人怎么能不愁
11、?师:是呀,他当然要愁。(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生3: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复杂,可能诗人此时穷困潦倒,因冷而不能入眠,他 盼望太阳快点出来,结束这寒冷逼人的秋夜,这就是愁的原因。师:(微笑着)你认为张继是一位不坚强的诗人?是这样吗?生3:有些诗人本来就多愁善感:见叶落而伤心,睹草枯而落泪。世间万物都有可能引起诗人的伤感,使诗人愁绪不断,难以排解。师:噢,原来如此片段中,教师的本意是想看看哪位学生对“愁”的理解最好,但教师没有说,也没有让学生讨论,当“生3”说出自己的见解后,教师若不加以引导学生的理解也许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有所偏离,此时。教师虽对学生的见解感到有点意外,但以敏锐地判断认识到学生独到见解的
12、价值,教师及时反问了一句“你认为张继是一位不坚强的诗人?”学生修改(或补充)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使学生的见解不至于和诗意相悖,也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此时的引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交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与超越。可见,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敏锐地判断学生对话的质量和价值,并相机进行引导尤为重要。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如此不失时机地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才能保证对话的有效性。四、创造,让个性化阅读更精彩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把“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之一。在学生独特体验被充分尊重的情况下,学生会饱尝个性思想被肯定的快乐,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意识,
13、发挥他们个性化的创造潜能,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语文材料来自生活,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体悟角度,有差别地解读文本,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阅读的再创造。多元解读就是要确立个体的解读观点,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个性解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体验,让个性化阅读闪耀创新的光芒。个性是语文的生命,对于语言文字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只要尊重原作,完全可以各抒己见。因为有时给学生一种体验,一份感悟和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一颗健康的心灵远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为重要。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为
14、了让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的慈祥可亲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我便引导学生反复地朗读竺可桢爷爷和小孩子的对话,师:“此时,你觉得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生1:“爷爷非常关心杏花的生长情况。”生2:“爷爷看到杏花开了,很开心!”师:“把自己当成竺可桢爷爷,读读看,能还能体会出什么?”“我觉得此时爷爷感到非常遗憾。”小潇的回答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看着同学们疑惑的眼神,他又继续说:“竺可桢爷爷虽然看到杏花开了很开心,但他也感到很遗憾,因为他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的时间。”师:“是啊,那么你从竺可桢爷爷的遗憾中能感受到什么吗?再把自己当作那位小孩子,读读看,你又体会出什么?”体验,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鼓励
15、学生通过各自独特个性化的视角去体会,去解读文本。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交流情感,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2、辩论,让个性化阅读充满创新的激情。捕捉课内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通过辩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内涵的理解,形成个性化的体会和感悟。如:课文三顾茅庐中,当学生读到“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时,有学生质疑:“我认为诸葛亮翻身的时候已经醒了,后面他是在装睡考验刘备有没有诚意。”师:“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你们觉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我引导孩子们展开辩论。生1:“我认为诸葛亮是装睡,因为他是个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人,刘备来请他出山,
16、他怎么会不知道呢?”生2:“我觉得诸葛亮不是装睡,因为我平时睡觉时也会经常翻身,课文这样写没什么特别的意思。”生3:“我也觉得诸葛亮不是装睡,因为课文后面说他是悠然醒来,说明了他刚刚睡醒时的样子。”课堂的活力在于创新,而创新则在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只有引导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才能使课堂充满创新的激情。个性化的阅读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每个教师都应该积极、耐心地俯下身来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一双热情、冷静、智慧的眼睛去发现,珍视每一朵富有个性的小花儿,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尽情地展示阅读教学的魅力。“一花独放”,尽情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也可以给春天带来无限生机,“一花独放”亦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