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37108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科学:进科学的“城堡”进科学的“城堡”【内容摘要】 科学课中最重要的不是科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真正达到探索、研究、学习的科学目标。科学研究有如一道“城堡”,而孩子们始终走在“城堡”之外。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开始了,不妨让我们在这载入史册的历史关口,重塑自已的教育理念,共同奋斗,切实带领孩子们走进科学的“城堡”,一起去领略科学研究中的那别样的美! 【关 键 词】 1、着眼点兴趣 2、手段问题 3、核心探究 4、形式合作5、媒介评价小学的自然学科转变为科学学科以前,我积极投入自然学科的教学也有三四载,但我心中一直有一种惶

2、恐,总觉得科学研究有如一道“城堡”,而孩子们始终走在“城堡”之外;没有多少孩子因课堂上的观察、实验而具有了自主研究的意识,痴迷于科学,进而影响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生活;孩子们一直接受着科学教育,却好似一直没有领略到科学观园里的景色;眼前的科学教育总好象如蜻蜓点水一般,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教室内新一轮的科学教育改革开始了,不妨让我们在这载入史册的历史关口,重塑自已的教育理念,共同奋斗,切实带领孩子们走进科学的“城堡”,一起去领略科学研究中的那别样的美!而实现这一愿望,我认为在引导孩子们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还要关注以下方面的思考。1、着眼点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那么如何从每课出发,激发学生的兴

3、趣则成为科学课的主要问题。少年儿童的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幼稚好动,周围的一切事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的。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得好:“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在课的开始就要激活主体,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我在教混合身边的物质时,在新课引入这一环节,我出示了一袋锦囊,请孩子们猜测:锦囊里面包着什么?有的孩子用眼睛发现有凹凸感,有的孩子马上用手去摸,发现颗粒有点小,有点圆,有的甚至用上了鼻子,试图从气味中发现什么线索这样就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求知欲作为一种动机,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相当大,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

4、内部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性探究反射,即求知欲得到了激发,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有位科学教师在教奇妙的指纹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1、“ 猜猜我是谁 ” 引入: A 、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玩游戏?接下来我们玩一个 “ 猜猜我是谁? ” 的游戏,出示课件。(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B 、同学们,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印。 C 、看到了吗?看不到,怎么办?老师从公安局借了一些东西,出示一把刷子,看清楚了,老师用金

5、属粉扫一遍,现在看到了什么? ( 指纹 ) 板书:指纹。这位老师在这一环节中,以游戏“猜猜我是谁”引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走进课堂教学。为了唤起学生研究和探索指纹的兴趣,老师通过“神奇的刷子”这一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公安人员常要用指纹破案,让学生初步了解指纹是独一无二的,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深入研究指纹的兴趣。总之,教师要努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在学生的思维和知识之间架设桥梁,学生就会发现科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感到学习是一种需要而不是负担,并在愉悦中获取知识。2、手段问题有问题,才有思考;有思考,才有探究;有探究,才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进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6、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之去进行探究活动,最终了解一些知识,学会一些技能。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培养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例如我在教混合身边的物质时,在导入“混合”这一环节时,我问学生“现在你们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一杯沙和一杯豆子,你们想研究什么?”他们思维很活跃,有的说:“我想研究豆子里面有哪些成分?”有的说:“我想研究豆子是怎样发芽的?”但更多的想研究沙和豆子混合后会怎样?有的甚至想到了沙和豆子混合后,再把它们分离出来又会怎样,是不是会发生变化?这样我就从他们提出的问题入手,自然而然地导入了“

7、混合”。而且,学生的兴趣非常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再说,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也已引出来了。又如教学分离混合物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今天啊,陈老师很不小心地把面粉和松子混合起来了,你们能帮陈老师想想办法吗?”学生们马上回答说:“我有办法把它们分离出来。”个个都积极动脑,踊跃发言。有的说用拣的办法,有的说用敲的办法,有的说用筛子筛的办法,有的说用镊子夹的办法大家各抒己见,思维活跃,主动性强。一位科学教师所教的五年级学生正在学习运动、方向和速度,学生被分为四人一组。组内的一位学生即材料管理员到材料台上取来一段绳子,一把剪子,一卷胶带和几个尺寸与重量各不相同的垫圈,每组学生要利用这些材料完成下述工作:

8、(1)建造一个单摆。(2)计算单摆在15秒内摆动次数。每组把测定的结果记在课堂数据表上。教师请同学们检查一下全班各组的数据,由于每组记录的摆动次数不一样,所以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的热烈讨论就开始了这个案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并没有向学生提问题,她只是为学生展开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设施,她指导学生活动的进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是学生通过做的活动而自己发现的。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才能激起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欲望!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探究!3、核心探究中科院院士王绶说:应当把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去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验,这个训练十分必要。基础教育的任务不

9、仅仅是知识的积累,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否真正实现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教师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因此,科学教学的最好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索,体验未曾经历的独特经历。例如我在第一个班上我看到了什么这一课时,我们采用小组形式对学校的树木进行观察,刚开始时场面热闹、学生

10、们围在一棵大树周围左瞧右看、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叫组长们把所发现的现象登记起来,但大约几分钟左右,有一部分的同学认为已发现完了,开始无所事事,学习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课后,我前思后想,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不行,所以在第二个班观察大树前我提出采用竞赛的方法,把全班分成8个小组,每组针对一棵树进行观察,在小组内每人一张记录纸,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后,再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在每一个发现后都注上谁是发现者,小组共发现多少。回到教室再评出“小发现家”和发现最多的小组,在这种双激励下的观察活动,既避免了热热闹闹的场面又避免不够专注观察的现象,学生观察的兴趣也因为竞争激励而持久不衰,新发现层出不穷,“我发现榕

11、树的树根长到树干上”“我发现这棵大树的裂纹比那些小树的大”“我发现树叶上有一小块白色的膜,是虫的家吗?”“我听到了树叶在对我说悄悄话”等,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智慧的火花不断燃放,学生充分地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探究的热情高涨。探究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是听之任之,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对科学探究的能力有限,教师给予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感受,在学生感到乏味与无助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激励与引导,使学生对司空见惯的事物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从而发现事物的内在本质,这是十分必要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曾经

12、说过:“学校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那就是学生离开学校许多年之后,还留在学生大脑中的那一部分东西。” 而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并为学生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因此在科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本身,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4、形式合作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是一个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改变以示范、讲解、演示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学生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这样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情感

13、态度与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时也使实验能力相对弱的同学,得到及时的辅导和帮助,获得锻炼与提高。 教师把具有思想性、开放性、操作性强,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完成,必须发挥集体智慧才能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自发的相互合作。如教学做沙盘时,虽然每个学生都有学具材料,都能自己做沙盘,但是,要想做的布局比较准确、合理,而且又比较精致,那就不是一两个同学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这就迫使学生们自发的结成合作小组,有的负责观测学校布局,有的负责画出平面图,明确校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树木的位置,有的负责准备所需材料这样课下的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课上各组同学再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剪,有的负责粘,有的负

14、责布局,基本上一节课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而且沙盘模型做的还挺精致。又如在研究“混合身边的物质”实验中,各小组自各儿领取材料,并且小组内材料员、操作员、记录员、监督员、汇报员等都分工合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学生开展小组比赛,激发了学生协调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这种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人,使每个人都负有责任,改变了学生合作时无所事事,督促一些不自觉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习,同时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的合作与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学生在展开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去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每个组的

15、情况做到心中有数。5、媒介评价新课程倡导激励性评价,要求教师通过评价保护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科学课中,无论是对勇于尝试动手动脑学科学、乐于合作和交流的学生,还是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操作技能的学生,教师都会及时给予表扬;而对那些有创意的方法和策略、能证实假设或预测的学生,教师更会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说得太漂亮了”、“说得太生动了”成了教师脱口而出的评价激励语。然而,这就是科学课教师的激励语吗?只要稍加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太漂亮了”、“太生动了”是一种情感性的评语,而“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是一种人格上的赞扬。作

16、为科学教师在科学课上使用的评价语应该有别于其他课程,讲究评价语言的客观性,做到就事论事,如采用“你听得真认真”、“你表达得这样清楚流畅,太好了”、“你观察到了这么多的现象,真了不起”、“你考虑的真全面,采用的方法很好”等等。提倡学生科学评价自己和别人,教给学生从独创性、科学性、实用性等角度评价自己的活动,使学生对自身的优缺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利于激励学生发扬成绩,改正缺点,及时地评价与调整自己的意识活动进程。实现自我矫正,并不断地逾越自己。使学生永远涌动着不竭的生机。如:在教一杯水的观察时,我发给每个小组一张课堂发言记录卡,一张最有价值的问题报告单,每发言一次画一个“”,提出一次有价值的问题

17、画一个“”这种评价有效地提高了每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在自评、互评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站在新课改的风口浪尖上,我要继续远航,虽然这期间会有“暗礁”、“险滩”还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和问题,但我还是要努力的探索,因为科学课中最重要的不是科学结论,而是引导学生经历和寻找得出结论的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真正达到探索、研究、学习的科学目标。参考资料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教育部, 2001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罗雅萍,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4月浅议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性教学,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月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 5 页小学科学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