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浅淡小学低段数学中的验算教学(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浅淡小学低段数学中的验算教学(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浅淡小学低段数学中的验算教学-第 6 页小学数学论文莫让“验算”流于形式浅淡小学低段数学中的验算教学【摘 要】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重视验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实践证明:学生其实没有把验算当做一种内心的迫切需要,他们只有在“白纸黑字”铁的要求面前,在老师的强迫要求下,才会迫于无奈的运用规定的方法进行验算,因此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势不可挡。从教师转变观念,重视验算教学;耐心指导方法,形成验算技能;教师严格训练,将验算进行到底;激励评价,激发验算兴趣;常备草稿本,增强验算意识;家校协作,促进习惯养成这六方面着手,就小学数学中如何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做一些探讨。【
2、关键词】 低段数学 验算教学 习惯养成缘起:你真的验算了吗?这是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中三名学生的解题过程,期末考试前已教学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学生都按要求进行了验算,可是验算的结果呢?这是一种“假冒伪劣的验算”。这也是期末考试中一名学生的解题过程,考试前已教学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且考试时笔者提醒学生可以用画图验算,可是全班27.5%的学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笔者在监考中发现学生基本上都回头看过这题,既然老师提醒了要验算,学生也回头注意了,甚至可以说“验算”过了,为什么错误率还这么高?在班级里到底验算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笔者对班级4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验算
3、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调查一:你在什么情况下会验算?调查:对学生验算情况的调查统计表:经常验算偶尔验算从不验算题目没要求,老师也没要求,你会验算吗?4.3%31.9%63.8%题目没要求,老师要求,你会验算吗?61.7 %21.3%17.0%题目有要求,你会验算吗?76.6 %14.9%8.5%【分析】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其实没有把验算当做一种内心的迫切需要,而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要求去执行,执行题目的要求、老师的规定等。他们只有在“白纸黑字”铁的要求面前,在老师的强迫要求下,才会迫于无奈运用规定的方法进行验算。调查证明了如果题中一旦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大多不会“过此一举”自觉验算,他们只把验
4、算当做“花瓶”,没有把它作为计算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调查二:你是如何验算的?1、关于计算题的验算调查:对计算题进行验算时,你是怎么验算的?把你存在下列现象的序号选出来:A按照验算方法,不管对错,直接抄计算得数。14.9%B凭着自己的直觉,按照验算方法,重新计算得数,也不管得数是否正确。66.0%C重新仔细看题目,按照验算方法,认真计算得数,再观察得数是否正确,最后确定答案。19.1%【分析】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去验算了,就如上面举例的三位同学的作业,他们都是为了验算而验算,两次结果不一致,也不去理会,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已,这种形式上的验算,是对作业缺乏一种自我负责的态度,不
5、仅影响了作业质量的提高,而且干扰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2、关于解决问题的验算调查:对解决问题进行验算时,你是怎么验算的?把你存在下列现象的序号选出来:A粗略看一遍题目,看一遍算式,认为自己做的就是对的。31.9%B认真读题,仔细检查列式、计算是否正确。 42.6%C认真读题,划出重点句、词,并利用画图等方法验算。25.5%【分析】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验算方法掌握还不够,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我看过题目就是验算的现象。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解决问题的验算方法多,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教师必须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正确率。从以上的
6、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产生了这样的思考:1、教师忽视验算教学,验算成形式在审定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进行了修改,分三步教学,其中最后一步回顾与反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验算的教学,但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觉得这一环节费时而不够重视,甚至觉得没必要,最终教师没有验算意识,学生更没有验算意识。教学中,教师通常会提问:你会验算吗?在学生答“会”之后,教师就会常规性地让学生自主探索验算的方法并交流达成共识,可是如此一来,很多学生会仅仅认为这只是类似于口算、估算等的一种计算方法与技巧,自然会在课后练习时出现不作深入思考就匆匆提笔并草草作罢的状况,错误也就在所难免。老师对验算的不重视,严重影响
7、了学生的观念,无形中扼杀了学生验算习惯的养成,验算流于形式。2、验算方法不到家,验算成走过场学生在计算时,总会犯一些错误,对于验算更是如此。好不容易掌握了加法的验算方法,减法的验算方法却又是问题倍出。例如:竖式计算“2 4 6 + 3 5 7”并验算。错误一: 错误二:如此错误种种,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验算的方法没掌握,而是学生只注重了形式而忽略了验算的本质。3、验算时间不保证,验算成空谈平时教学中,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进度问题等,课堂上根本不会留给学生验算时间。低年级学生年级小、贪玩、自觉性差,看到别人玩,想着怎么样最快速度完成作业,有的玩就好了,哪里会想到要去验算。课堂上、课外的验算时间都
8、得不到保证,那么验算只能是我们的空话。4、自我感觉良好,无需验算经常发现学生一拿到作业或试卷就会大喊后悔,他们认为“我这题肯定做对了,不用检查”,这些小朋友觉做完作业后自我感觉良好,把老师的强调、父母的叮嘱抛到脑后,而大喊后悔的也是他们。5、学生惰性心理严重,验算不到底每个人都有惰性,何况是孩子,如果题中没有明确要求验算,学生绝不会“多此一举”自觉验算。探寻:怎样让验算成为一种习惯!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重视验算教学,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习惯。验算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正确性的有力保证,更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已经势在必行。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根据教
9、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一定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我们的教学也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让验算成为一种习惯?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一、教师转变观念,重视验算教学1、做好示范,耳濡目染。低段是学生习惯形成的初期,一种习惯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正确的示范,我们老师应该带头,给学生留下一个正确的示范。我们老师在讲解例题、板演练习、批发作业、个别辅导时,都应做出认真验算的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做完题就应该及时演算的思维定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自己的习惯。三年级正是计算教学的初期,各种计算混合在一起,计算准确率不高,
10、笔者在课堂上讲例题及练习时就有意的将每道题的验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如182,以前经常有小朋友算成6,笔者在算到这题时有意在黑板上写上口诀“二六( )”“二( )十八”“三六( )”,这样长期的示范,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就能养成自觉验算的习惯,比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更有效。2、常“唠叨”,潜移默化。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扭转教材上有检验要求的就检验、无检验要求的就略过的现象。不管是例题教学,还是反馈学生的练习,不断提醒学生,看自己有没有漏单位、关键句分析了吗、计算正确吗等等。经常性的“唠叨”,促使学生形成自觉演算的习惯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检验的方法。必须把检验作为学生解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逐步养成自觉
11、验算的良好习惯。只有教师转变观念,把验算教学落到实处,验算习惯的养成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二、耐心指导方法,形成验算技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就要使学生掌握验算的技能。小学低段数学的验算主要出现在计算题和解决问题中,验算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计算题的验算 (1)规范格式,培养仔细看题习惯。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对各方面的把握往往做不到那么全面,容易出现漏做题,看错题的情况,再加上同一道式题内加、减、乘、除计算方法不同,学生就容易受思维定势干扰而出现计算错误。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再读一遍题,再校对一下数字,再看一下运算符号等等,如检查竖式计算时,可用16个字概
12、括:“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查计算,四对得数。”久而久之学生也了解了这类的题目该如何检查。所以检查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方法的指导。(2)利用估算,提高验算兴趣。教师要适当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商等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有些错误用估算验算法很容易发现,如:在检查1982296是否正确时,让学生采用估算的方法。在学生独立估算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各自的方法。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估算,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既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同时便于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方法,检查平时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养成自我发现、自我矫正的习惯,在发现错误的过程中,找到估算验算法的优越性。当然,估算只能发现
13、计算中的明显错误,并不能代替计算和验算。只有估算、计算、检验相结合,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3)仔细笔算,培养验算习惯。笔算步骤多、较复杂,因此每完成一次计算,都能用适当的方法回头望,以确保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要培养学生的验算意识和能力,交给学生验算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如交换法。在进行加法验算时,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把它们再加一遍,看得数是不是相同;在乘法中,也可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相乘,再比较他们的结果。再如逆向法。进行加法验算时,运用所求的和减去一个加数,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在减法中,用所得的差加上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尤其是除法试商难度大,应提醒学生做
14、完除法再回头用乘法估算商的合理性。如:23926,把26看做30试商,商8,这时则需要回头估算258=200,还多39,还有1个26,商应是9。这样不断的坚持,才能让验算成为习惯。2.解决问题的验算解决问题的验算方法多种多样,同一道题也不止一种验算方法,学会它,掌握它,尤其要养成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教师要立足长远,着眼素质,既要帮助学生学会验算的方法,又要一如既往地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对低段学生而言,下面几种方法比较常用。(1)顺向代入法。顺向代入法就是把计算出的结果代入题中的条件,看和题意是否相符合。如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根据题目算出照片的张数28+16=4
15、4(张),再把数据44、28分别对应照片、画片代入“照片比画片多16张”这个句子,看是否符合这句话,如果符合则正确,若不符合,则错误。又如“公园里有黑天鹅24只,白天鹅的只数是黑天鹅的3倍。白天鹅有多少只?”或“公园里有黑天鹅24只,黑天鹅的只数是白天鹅的3倍。白天鹅有多少只?”这两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在做时经常出错,如果采用顺向代入法验算,很快就会发现对错,同时提高了正确率。(2)逆向倒推法。把解决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把原题中的一个条件作为问题,进行逆推解答。比如:长青小学有一块周长为28米的长方形苗圃,苗圃长8米,宽多少米?(2828=6(米)。检验时可编写:苗圃长8米,宽6米,周长是多
16、少米?(8+6)2=28(米),如果与原题条件一致则解答正确,若不一致,则错误。(3)重做检验法。 重新检验法是对低段来说是比较好用而常见的,但这种检验法需要对学生读题能力、理解能力等提出要求。首先要求学生要认真读题,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逐字逐句、逐符号地读,边读边记边理解。再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如“一共”“还剩”“增加” “比多”比少” 是的倍”等,弄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等。最后检查题目中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单位名称是否一致。(4)估算检查法。在今年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先估一估,计算结果大约会是多少,结果会在什么范围,并问一
17、问学生是怎么想的。这样如果考试所剩的检查时间不多,就可以把最后计算出精确结果与估算结果相比较,即节省了时间,又到达了验算的效果。如:有的同学算出汽车的平均时速为15米,爷爷的年龄8岁等。这些答案估一估就知道不符合实际了。估算是一种高效率的体验方法,要提倡学生广泛应用。(5)画图验证法。画图验证法适用于几何图形的题目,如用2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边长为45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架,还剩下多少厘米长的铁丝?首先画一个正方形,通过画图,学生就可以发现原先自己的列式20045是错的,而应该是200454。三、启用多种形态,强化验算习惯1、教师严格训练验算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有一个长期训练积累的过程
18、,需要教师持之以恒,要从低年级抓起,做到常抓不懈,经常给学生讲述验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强化他们的验算意识和验算能力,让他们对验算产生兴趣,从而使自己的验算方法更加高明。2、常备草稿本正确的验算是正确计算的保障,也是追求质量的保障。学生都备有自己的草稿本,有的没有草稿本,则随便在桌面、课本、作业本上、手心里或张破纸上就算了。不少学生认为草稿本上的验算是计算的“附属品”,无论书写好坏,能算出结果即可。,因此草稿打得乱七八糟,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导致抄在作业本或试卷上时容易抄错,如“7”写成“1”、“6”抄成“0”等现象。我要求学生准备统一的草稿本,规范书写,让学生验算时统筹合理的安排地方
19、,细致工整的书写,并在每次作业和考试之后回收草稿纸,视草稿纸的质量给卷面加减分。久而久之强化学生的验算习惯。比如学习应用题时,学生往往分析方法学的很好,可计算却错了,所以每次批改作业时,每个学生我都要看两个本子:课堂作业看过程,草稿本看计算情况。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只要“会做”就好了,计算错了是小问题,等发现孩子在计算多位数乘法时,居然还要借助口算,再着急就晚了。所以,我要求学生从小就应养成这样的观念:“会做的我得把它全做对,错那么一点点都是可惜的,是不应该的。”为此必须养成自己给自己检查对错的习惯。只要人人有了这样的严谨态度和自觉性,那就学什么都不怕了。通过老师日积月累的督促,慢慢地学生也会养成
20、验算的好习惯了。有的学生在考试时为了避免错误,把草稿打在考卷的空白地方,方便检查。我对这样的方法及时进行表扬,学生也从中尝到了甜头。经过一段时间,课前准备好验算本成为一种习惯,而正确使用验算本也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3、激励评价数学计算比较枯燥,尤其是验算更是让学生“深恶痛绝”。因此,在培养学生验算习惯和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善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验算的积极性。对于在练习、作业中主动验算的学生和验算草稿纸工整细心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可以是口头表扬或者在作业本上批阅简单的激励性语言:“你的验算习惯很好,相信你能保持下去,你一定是一个自觉、认真的好孩子。”“你对作业的负责态度值得我们
21、大家学习。加油吧!”“你能利用画出的线段图,验算出计算结果是正确的,真是一个会思考的学生!”等等。对于未养成良好验算习惯的学生给予提醒、监督。“你的细心、耐心+验算习惯一定能让你减少错误,不信试一试?”“验算能帮助你检查出错误、改正错误,提高正确率。”等等。教师生动的评价语令学生情绪高昂,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让验算成为学生对自身行为的内在需要。4、家校协作一般认为312岁是儿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认识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孩子的求知欲望强烈,容易接受成人对其行为的训练,所以家长应特别关注与培养他们的习惯。平时,家长应监督指导子女自己认真检查作业。通过这种“家校协力”的手段,课
22、内课外、校内校外共同施力,促使学生进行验算,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验算的习惯。总而言之,学生学会了正确地验算,不仅能检查出解题结果是否正确,还可以提高自身的解题速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好的习惯的养成必将是好的思想和可行的方法相结合并持之以恒的结果。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让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让学生们一生都享受它的利息吧!当然,要提高学生的验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学生、家庭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余明秀.莫让“验算”流于形式J.新课程中旬.2011.3林群谦.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验算教学的思考. J.课堂与教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