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课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及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的几点反思(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数学课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及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的几点反思(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数学课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及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的几点反思-第 3 页数学课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及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的几点反思 -“走课”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参加了本校数学组的校本教研课例研讨活动。作为主讲教师之一,在各位数学教师的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走课”活动。通过“走课”及各位数学教师的评课,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也有很多收获,尤其是对于数学课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及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的收获很多,现反思如下:一、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就是数学课中的“好的开始”。要想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就要抓住以下几点: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兴趣了才能更快的投入学习;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简洁明了,不宜过长,便于学生的理解;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语气及教态,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问题的讨论。只有这几方面具备了,才能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引入新课时,我就是以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图片为切入点,然后引出2006-2012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的统计表,再由统计表引出条形统计图,然后通过学生用手在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参赛队伍条形统计图上比划参赛队伍的数量变化引出折线统计图。整个过程既激发了学生学
3、习兴趣,又引导学生复习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找准新知生长点,为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做好准备,同时还顺利引出了新课。二、 问题设计有效性策略。 1、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简到难,更利于学生的掌握。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时,我不是一开始就介绍折线统计图,而是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复习了统计表及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从而认识折线统计图特点,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后再分析折线统计图,最后画折线统计图。整个过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起点,然后逐步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所以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想一想:怎样能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用最简单的方式一步一步引
4、出来? 要使学生有一个知识接受的过程。 2、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时,我在复习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后,又追问了一个问题“条形统计图用什么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是为后面“折线统计图用什么表示数量的多少?”做铺垫的。所以教学中,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想一想:为什么设计这个问题?要使设计的问题有的放矢。 3、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情,不同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在本次“走课”活动中,我在三个班上课时都提出了问题“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对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在三个班中,学生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最先上课的是五三班,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5、,学生基础差一些,只有一两个学生举手,所以在后面上课时改为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完成,但在五一班教学时,问题一出来,就有很多孩子举手,使小组合作的有效性降低了。所以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想一想:这个问题有多少学生能答出来?学生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答? 要使设计的问题符合学情。 4、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在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时,当提问“请你预测一下,2013年参赛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时,学生们回答的数字都比2012年的参赛队伍数519支多,我顺势引导提问“我预测2013年的参赛队伍数可能是500,你同不同意?为什么?”这个问题一出,学生立刻安静了,马上开始想“为什么只能比2012年参赛队伍的支数多而不能少呢?”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整体发展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想一想: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掌握哪些知识?要使设计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提示。 总之,数学课堂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和问题的设计都是一门科学,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