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第 9 页濛江镇中心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时间2017/2/14地点六年级办公室学科语文中心发言人吴月梅主题人生感悟参加人员 吴月梅 黄冬梅 胡海清 黄敏玲活动过程吴月梅: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黄敏玲:总体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
2、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黄冬梅: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胡海清:课时安排文言文两则 2课时 匆匆 2课时 桃花心木 2课时 顶碗少年 1课时手指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2课时集体备课成果修改完善后的教案1、文言文两则 第一课时 一、引读“单元导读”。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2.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二、简介孟子,导入新课。
3、 1.出示名言,指名朗读。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师问:大家知道这些句子出自何处吗?(孟子) 你对孟子这个人又有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学弈。(板书课题)“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三、范读引领,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个别难度的句子,对照译文多读几遍。同时圈出难理解的词语,在相应的地方标上注释或记号。 2.解决生字词。 y hng h zhu f y 学 奕 鸿 鹄 弓 缴 弗 若 之 矣 3.教师范读。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指名读、赛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练读,解决学生学习文言文难度通顺的困难。
4、四、研读探究,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提出疑问,讨论解决。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五、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想一想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2.学得结果怎么样?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六、再读课文,总结学法。 1.自由读课文,试着背诵。 2.想一想我们是怎样学习这篇课文
5、的? 总结:多朗读-看注释-懂句意-释全文-明道理 七、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品读名句,激趣导入。 1.出示孔子名句:“三人行,必的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3.学生自学课文。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 其: 为: 也: 如:
6、此: 乎: 始出: 小儿: 2.交流共议。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师追问:关于这句话,你还了解什么? 指导朗读:你想怎样读这句话?指两生读,评价,自读。 一儿曰:我已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引领学生理清两个小儿的观点。相机板书: 一儿曰:日出处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近者大而远者小乎? 一儿曰:日出处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则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理清两个小孩各自的理由,教师完善板书: 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说的?(视觉和感觉)一个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近,一个认为初升时离人远。同样的事物太阳,两个小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7、看来,看事物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决:判断。 孰:谁。 汝:你。 知:知识。 师小结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五、作业超市。 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2.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请你用科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吧。 2、匆匆 一、导入新课1播放钟的“嘀嗒”声,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感受。2介绍朱自清,引入课题。二、自学交流1、 检查自学情况2、 小组交流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作者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三、精读指导1尝试读段,指导学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指导读书
8、方法。(1)引导学生品读句子,抓关键词语,交流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情感体验。(2)师生互动,读议结合。(3)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的特别之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反复朗读。(4)回顾、总结品读的方法,鼓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过程中迁移运用。2迁移运用,自主阅读。根据学情,确定全班交流的句段。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读中体会感情,读中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板书: 2、 匆 匆 朱自清 叹时光飞逝 悔碌碌无为 劝珍惜时光 3、桃花心木一、揭示课题,交流资料1、揭题板书,齐读课题。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有关图片和文字,补充介绍。3、同学们一定
9、很想知道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写了些什么内容,就让我们一读为快吧!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桃花心木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以学生自愿报名的方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检查指导生字新词的朗读。(2)交流问题,小结:一种树桃花心木,一个平凡但却古怪的种树人,蕴含着耐人寻味的道理。下面,就让我们捧起课本细细品味吧!三、品读课文,质疑解疑1、细读,准备介绍文中的桃花心木和种树人。2、启发交流: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桃花心木这种树,也结识了一位举止奇怪的种树人,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句子来描述,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介绍。
10、3、种树人奇怪的举动使大家心中满是疑惑,如果老师就是这位种树人,就在你面前,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呢?4、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有一箩筐的问题想问种树人,看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这么容易枯萎吧?”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心中深深的疑问。5、同学们一定急于解开心中的疑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位种树人,听听他是怎么回答的。6、自读种树人说的话,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7、同桌两人分角色扮演作者与种树人,通过对话解决刚才的问题。四、潜心会文,领会主旨1、种树人朴素的话语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让我们受
11、益匪浅,作者听了种树人的话,更是领悟到了深刻的道理。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2、默读,启发思考:同学们能理解吗?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所了解的名人事例来体会句子的含义,有困难的地方可在小组里展开讨论。3、交流汇报:(由于学生阅历尚浅,教师可通过课件简单补充张海迪等人的事迹,以加深学生对此段话的理解。)4、小结引读:这段话,作者由树的成长想到了人的成长,多么富有哲理啊!你们喜欢吗?那就请你有感情地读读吧!五、回归课文
12、,深化感受1、种树人的一番话,给了作者,也给了我们不少启示。而当初仅及膝盖的树苗,如今又怎样了呢,课件出示“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2、假如你就是如今长成大树的桃花心木中的一棵,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自己的感受:对种树人说;对已枯萎的同伴说;对一起成长的伙伴说;对前来散步的人们说) 小结:同学们,温室中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考验,屋檐下的小鸟飞不上广阔的蓝天,在逆境中自强不息,是成才的一条通路。板书: 桃花心木(借)种树 (喻)育人找水源 不 经受磨炼扎根 确 独立自主长成大树 定 努力成长 百年 4、顶碗少年 一、导课,板书课题
13、。 二、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小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三、交流探究,汇报展示。 1、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简要介绍即可。) 2、展示课文的朗读情况。(可以小组集体朗读,也可个人朗读,选读内容不易多。) 3、小组交流探究以下问题,完成后汇报展示学习情况。画出第2段中直接描写顶碗少年表演顶碗的语句。作者抓住了哪些令人惊羡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第3段、第6段中对顶碗少年完成最后一组动作时又是如何描写的?看到少年的这些动作,你有什么感想?(在文中画出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4、面对两次表演的失败,顶碗少年有着怎样的表现?(把文中描写顶碗少年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一说。) 结合观众
14、们的表现,你能想像他当时的心理活动吗?试着写一写。(把文中描写观众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 5、当顶碗少年两次都失败后,.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6、少年的第三次表演开始了,如果你是场下观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当看到少年成功地完成了这个动作,你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7、思考:你认为顶碗少年最终获得成功靠得是什么?他给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启迪?你受到了什么启迪?(先把文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四、集体交流,教师总结。 你认为顶碗少年是一个强者吗?为什么?你认为一个真正的强者
15、应该是什么样的?你如何去做一个强者?板书上: 顶碗少年 失误努力失误努力成功5、 手指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词语;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板书填空题,让学生寻找出答案。三、自读课文,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标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2、自主学习,思考问题: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点?读书标画相关语
16、句。3、汇报交流,体会道理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指出每根手指的长处和短处:(1)大拇指:短处:姿态不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只有一个关节;长处:最肯吃苦。(2)食指:短处:姿态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长处: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机敏。(3)中指:短处:养尊处优,做事名义上参加,实际并不出力;长处:地位最优,身体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线优美。(4)无名指和小指:短处: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长处:体态秀丽,秀丽可爱,在丝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强,有用武之地。4、适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根据手
17、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四、品读课文,体会写法。1、指生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3、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其中五个分别演五根手指,展开五指争功的辩论,每组重点说自己的好处,批评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组当裁判组,最后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4、你觉得作者喜欢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写果真“却无爱憎在其中”吗?5、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为什么?板书: 5手指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食指: 不窈窕,工作复杂 根根团结有力量中指: 养尊处优,工作略为扶衬无名指和小指:秀丽可爱,能力薄弱备注 通过集体备课的研讨,实现了“以人为本、各尽其才、资源共享”的教育理念。因此节省了时间,减轻我们语文教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为我们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空间,把原来需要备整本教材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一两个单元上来,致使每一课时都成为一节展示课、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