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四章 第四节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四章 第四节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Word版含解析-第 4 页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A.控制人口规模B.提高人口素质 C.控制经济发展速度D.禁止污染物的排放解析:人地关系恶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对资源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同时人类排放的生产生活废弃物增多,从而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数是从控制人口规模着手。答案:A 2.保护大气圈层的具体措施有()人口措施能源措施生态措施工程措施A.B.C.D.解析:保护大气圈层的目标应在一定时期内达到,以使生态系统自然地适应气候的变化,保证粮食生产不受威胁,并以
2、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发展经济,具体措施包括人口措施、能源措施和生态措施。答案:A 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制定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是()A.将大气中酸性气体的浓度降到最低水平B.将大气圈中温室气体的浓度降到最低水平C.将大气圈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一合理的水平D.将大气中臭氧的浓度稳定在一合理的水平解析: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中制定的控制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圈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一个安全的水平上,但是并不是越低越好。答案:C 4.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A.使用再生纸B.使用一次性筷子C.相互寄赠贺卡D.秋天焚烧树叶解析:再生纸是以废纸为原料生
3、产出来的纸张,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答案:A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完成56题。5.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解析:首先,要弄清曲线所反映的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征而改变。图中显示了某一城市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环境质量由优变差、又由差变优的过程。这是一个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过程,也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避免环境污染的过程。这是一条经济与环境发展由不协
4、调逐渐走向协调的发展道路。A选项明显是不能采取的策略。B项“自然解决”是不可能的。C项“杜绝建设”不可取,“杜绝建设”不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发展是第一位的,采取治污措施才是根本所在。D项是既要发展又不走弯路的正确认识。答案:D6.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解析:A项正确,因为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发展水平提高了,经济实力增强了,才能在财力、治污防污新技术、清
5、洁生产能力等方面予以保证。答案:A 7.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A.洋流改变了热量平衡B.厄尔尼诺引起了气候异常C.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D.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使投放海洋的饵料过多,引起藻类过度生长繁殖解析: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次发生赤潮,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向海洋排放大量污染物,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答案:C 8.目前,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人口压力的原因是()A.土地的有效利用率低B.人口基数大和人口增长率高C.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收入普遍较低D.环境破坏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解析:目前,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人口压力的原因是人口基数大
6、和人口增长率高。答案:B 9.关于森林资源,说法正确的是()A.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灌木为主的植物群落B.森林资源是林区各种植物的总称C.林区的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资源也是森林资源的一部分D.林区的野生生物不属于森林资源解析:森林是指覆盖大面积土地并以乔木为主体的植物群落。森林资源是森林和林业生产地域上的土地和生物的总称,包括林木、林下植物、野生生物、微生物、土壤和气候等自然资源。答案:C 10.下列各地区营造的防护林与其主要防护功能匹配正确的是()A.沿海防护林防止土壤沙化B.华北防护林阻止风暴潮肆虐C.东北防护林抵挡台风侵袭D.西北防护林防御风沙危害解析: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
7、态平衡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营造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然而,防护林的具体功能应与实际情况相对应,如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风沙危害严重,营造防护林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沿海地区防护林能抵挡台风、风暴潮的影响,因此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对待。答案:D 11.三种自然灾害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寒潮、霜冻、盐碱化B.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C.酸雨、臭氧层破坏、杀伤性紫外线透入D.森林减少、温室效应、海平面升高解析:森林减少,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增加,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明显,进一步引起全球气温升高,两极冰川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答案
8、:D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民垸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特有的聚落。通俗地说,民垸就是在湖泊、湿地和河道上围堤造地后,供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民垸首先受害。湖南、湖北两省受灾最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各个民垸。在洪水超过警戒水位且不断上涨期间,大约有占总数73的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1)修建民垸反映出来的人口方面的问题主要是_、_。(2)围湖造田、修建民垸对1998年长江洪涝灾害产生的不良影响是_。(3)洪灾过后,湖南、湖北两省均作出取消民垸、退耕还湖的决定,这一举措说明了什么问题?(4)举出当地一个类似修建民垸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_解析:江汉平原
9、、洞庭湖平原地区,人口过多导致人均耕地少,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人们不得不修建民垸。而民垸的修建只解决眼前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却降低了河道的防洪泄洪能力以及湖泊调节径流的能力。当发生大洪水时,首先受害的必然是居住在民垸里的人们。人们在修建民垸的同时,虽然获取了较多的居住地和耕地,但这种行为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完全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最后加快环境问题的产生。破坏这种关系的人们最终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将会受到更大的损失。因此,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即人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答案:(1)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耕地减少(2)降低了河道的泄洪能力以及湖泊调节径流的能力(3)说明了人类必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4)毁林开荒,开垦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