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谈起(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谈起(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小学数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谈起-第 6 页小学数学论文数学论文操作,给“思维”一个跃动的支点 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谈起【摘要】“思维始于动作”,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在体验中感悟知识的由来,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思维,以顺水推舟的方式演绎教学过程。避免机械的动笔强化训练,实现轻负高效的目的,让学生真正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没有作业的负担,相信会给学生带来更快乐的学习生活,留下更深刻、更美好的童年记忆。【关键词】有效操作 直觉思维 逻辑思维 创新思维 逆向思维 函数思维 解放作业 最近几个学期市教育局对五、六年级定期进行了抽考,为了能使学生在抽考中取得好成绩:或许多订几
2、套练习本,进行强化训练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或许多挪用几节非抽考的技能课,进行非法占用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途径;或许起早摸黑加班加点,进行死搬硬套是一种比较实在的做法可是,思来想去,这些不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方法,不但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也加重了老师的工作负担,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方法。因此,我在实践中,深深地思考着,不断地摸索着,大胆地实践着。我想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动手操作,启迪学生的思维,达到解放作业的目的。一、拉一拉 培养直觉思维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有效的操作
3、体验,学生就会在脑中留下深深的知识烙印,胜过千百遍的强化练习。所以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课的开始就让每位学生拿出长方形方框“拉一拉”的操作情境。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做一个长方形。师:捏住长方形的对角,使劲往外拉,一直拉到底。师:你有什么发现?生1:对角的大小没有变。生2:四条边的长短没有变,中间的空隙变小了。生3:四条边的长短不变,就是周长不变;中间的空隙变小了,就是面积变小了。 周长不变,面积变小的抽象知识,教材安排在练习课中进行拓展延伸。然而实践证明,学生在拉的过程中,都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方框的空隙变小了,也就是面积变小了。所以这样的置前处理,并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学习难度,因为对
4、学生来说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根本不需要学生用周密的思考,合乎逻辑的语言来证明他,无形中加强了学生的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认识事物的特殊方法,其特点是直接解决问题或得出真理。学生有了良好的直觉思维,不但能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而且也能提高其正确率。所以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变小的这个知识难点,无须任何言语,无须动笔练习,就迎刃而解,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最大的解放,老师也是最大的解放,因为改作是最辛苦的,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二、量一量 训练逻辑思维美国华盛顿一所学校的实验室里,一进门有这样三幅横帘:“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可见
5、“做”数学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创设了“量一量”的情景。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量出你需要的数据,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你量了哪些数据?生1:我量了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然后把他们相乘。生2:相邻两条边相乘是长方形的面积,而并非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师:哪来的长方形?生3:因为刚才我们捏住长方形的对角往相反方向拉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生4:把长方形拉成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变小了,到最后变成了0。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邻边相乘。以往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侧重点是底乘高的推导过程,而并不涉及为什么不能直接邻边相乘,怕开放过度,乱了阵脚。邻边不能直接相乘的道理,而我却觉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
6、么不能直接底乘高”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能用周密的思维,有条理地讲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能邻边相乘的道理,这是学生认识的高级阶段。这都有赖于老师独具慧眼,对教材有独到的认识;这都有赖于老师别具匠心,对预设有足够的把握;这都有赖于老师潜心研究,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创设了简单而又高效的操作情景:让每一位同学亲自把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使学生具备了丰富的操作表象,借助表象学生能清晰地、连贯地进行推理。因此,学生的逻辑思维于无形中得到了训练。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一些基础知识的巩固,重点知识的拓展,抽象知识的突破,根本不需要机械的重复练习进行巩固,大大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7、。同时也迫使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去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三、剪一剪 激发创新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所以,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过程时,我并没有进行有力地说教,而是通过“剪一剪”的操作活动进行。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既然不能邻边相乘,那应该怎样计算?生(全班脱口而出):底乘高。师:为什么?怎样去验证?生(自发地疑问):我可以用剪刀剪一剪吗?师:当然可以。生(1):我把平行四边行沿着高剪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
8、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生(2):我把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成两个梯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我会算,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也会算。生(3):我沿着高刚好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也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生(4):老师我知道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一半。生(5):老师我梯形的面积也会算了。师:怎么算?生:因为我会算两个完全一样梯形的面积,所以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就是除以2行了。师:如果不能拼成长方形,你也会算吗?生:当然会,因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肯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们刚才已经学会了平行四边形的面
9、积计算。生:老师,我三角形的面积也会算了,因为我刚才把平行四边形沿着对角线剪,剪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师:现在就请你们来算一算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生1:我会再画一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生2:我会再画一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其中一个梯形的面积也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学生通过剪一剪,真正解放了他们的“手”,发展了他们的“脑”,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思维,因为大部分学生想到了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又发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因为学生想到了用多种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
10、成长方形;同时也引发了他们的构造思想,因为学生想到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剪一剪”的活动,爆发了学生无限的创造力,激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几乎完成了整个单元的教学,学习效率相当高。这种高效率的学习方式置身于具体的操作情景中,学生的脑子里自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会记住面积计算的方法,所以,根本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所谓的公式,也根本不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因为学生有了深刻的操作体验,并把这种操作体验进行了内化,形成了自己的方法。学生完全从可以作业堆里解放出来,那怕他忘了面积计算的公式也无所谓,因为过程无法在他的脑子里删除。谁不曾记得:通过剪一剪,可以把平行四边形
11、拼成长方形;谁不曾记得:通过拼一拼,只要沿着高剪,都能拼成长方形;谁不曾记得:通过画一画,可以再构造一个相等的三角形或梯形,从而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操作体验是永恒的记忆,是轻负高效有效的途径。四、围一围 发展逆向思维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如果学生缺少特殊的、操作性的思维能力,那么是不可能掌握概念的。他认为操作性的具体思维更能促进知识的理解,也更能突破知识的难点,突显知识的重点。所以“同底等高面积相等”在本节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知识,我请学生亲自在钉子板上“围一围”进行教学。师:请同学们在钉子板上,围出几个底边是4个格子且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有个同学围得特别快,马上就围好了3个。)师:你为
12、什么围得这么快?生1:因为我是相同的底边。生2:老师我觉得无法确定,因为另外一组底边和高不是不相等吗?生1:只要其中一组底边和高相等就可以了,不一定就是要两组都相等。(他的回答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赞同。)师:我们也学一学其中一条底边重合,很快地围一围。并且同桌检查围得对不对。在很多公开课上,大部分老师都是直接出示同底等高的几个图形,只是让他们用眼睛去观察高相等,这只能满足少数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的学习需要,其实对于一些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理解只是暂时的记忆,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只有在操作中,他们才会有深度的思考,灵活的思维,自发的疑问,自主的辩驳。比如:学生想到了另外一组底边和高不相
13、等,怎么能比大小呢,在自由的争辩中,学生掌握了底和高要相对应的知识内涵。底和高相对应是本节课必须要落实的知识重点,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出示两条高和一条底或者两条底和一条高,请学生进行计算,显得非常枯燥和呆板。所以,咱们要真正读懂孩子,发挥他们爱“玩”的天性,掌握他们以具象思维为主的特性,进行切实有效的操作活动。淘汰不必要的纸笔训练,学生自然而然会从作业堆里解放出来,从而使数学学习变得既简单、轻松、快乐,同时又高效、灵活、深邃。正所谓“思维之花开在手上”。五、变一变 渗透函数思维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用学生自己的身体和感官同时作用于客体,并将操作的外部活动所得
14、到的信息进行内化,从而使实践活动中的记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这无疑是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在课的最后,我又一次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师:拿出刚上课时摆出的平行四边形,和同桌比一比谁摆出的面积大?师:你是怎么比的?生(1):因为底相等,我比一下高就可以了,高矮的面积就小。生(2):我不能摆出比同桌面积还要大的图形。师:你们会吗?生:我会,只要把高变到最大就可以了。师(出其中一个示学生的长方形):你会变一个比这个图形还要大的面积吗?生(摇摇头)1:这个我不会了,不过除了长方形其他我都会把它变成更大的。生2:我知道了,当它变成长方形时,面积就是最大的。生3:我还知道,拉到底面积就是最小的,变成了0
15、。师:拿出刚才的平行四边形学具,摆一个面积最大的平行四边形,然后把它慢慢变小,直到最后变成0为止。 有关最值问题,学生到了初中才开始学,乍一看是非常抽象的知识,然而,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能非常直观地感知到最大值和最小值,并没有任何学习难度,因为我们已经化抽象为直观,从而轻而易举地渗透了函数思想,为以后的教学作了充分的准备,大大减轻了学习负担。因为学生亲身经历了变化的动态过程,相信他们的记忆是永不磨灭的。同时也为当下的教学减轻了负担。因为面积的变化,在很多公开课看上,都是老师自己演示而已,这样对学生来说始终是抽象的,并没有达到知识延伸的目的,也没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美国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
16、让学生从做中学。”这个“做”并非简单的学具操作,而是老师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传授知识;这个“做”并非简单的肢体行动,而是老师在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的思维训练,这个“做”并非简单的减少作业,而是老师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进行着解放作业的研究。真正实现在操作中突出知识的重点;分散知识的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以操作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操作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达到轻负高效的目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充分证明了有效操作是轻负高效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 肖川 名师作业设计经验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 郑国平 数学思想:数学课堂活的灵魂 小学教学参考2010.43 曹树华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