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11157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7.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ppt(1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章 中世纪西欧的基督教文化,【学习要求】,学习本章,应了解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特点和中世纪西欧政治、经济、文化的基本样式。重点掌握基督教的发展。基督教是西欧中世纪影响最深远的宗教,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底色。,一、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 公元476年,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由北方侵入的蛮族日耳曼人的各个民族:法兰克族、西哥德族、东哥德族、伦巴德族等先后在西欧建立起一些“蛮族”王国。与此同时,欧洲大陆的蛮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渡海侵入不列颠岛。在将近

2、三百年的时间里,欧洲各蛮族王国连年战争,封建割据十分严重。直到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将法兰克分为三个国家,从而奠定了后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欧洲的国界从这时得到稳定,封建关系确立。,1中世纪历史,中世纪历史分期,初期(511世纪,4761095第一次东征) 封建制形成期,初期的前几个世纪,蛮族没有文字记载的文学。英雄史诗(812世纪) 中期(1215世纪 10951453东罗马帝国亡) 封建制全盛时期,骑士文学(1213世纪),城市文学(1315世纪) 末期(1517世纪中叶,1453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封建制度衰亡。,2、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 基督教是

3、西方文化的核心。在罗马帝国时期,在帝国疆域内发生了一件意义重大的文化事件,这就是基督教的诞生,随后在帝国境内传播和发展。基督教的兴起与传播,不仅对中世纪欧洲的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影响了整个西方文明的面貌。,罗马帝国的分裂,耶稣与基督教产生,基督教大约产生于1世纪罗马帝国东部的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一带。从公元前60年代起,巴勒斯坦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犹太人一直渴望重新获得独立,重新有一位如大卫那样的国王来统治他们,希望弥赛亚降临来拯救他们。此外,犹太人还直接揭竿而起,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在多次的失败后,一些犹太人认识到,犹太教必须得到改造,关注的中心要从严苛的律法转向人类的拯

4、救。于是,耶稣应运而生。,耶稣其人,耶稣是否确有其人,历史学界历来存在争议,因为当时的罗马历史著作中从来没有提及耶稣。不过,在大部分西方著作中,耶稣还是被看作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他的早期事迹主要依据圣经新约全书的四大福音书。 耶稣出生于公元前后的某年(一说公元前第4年,现在的公元纪年虽以耶稣诞生之年算起的,但这是由于6世纪一位僧侣的计算错误而造成的),传统基督教神学观点认为耶稣生于伯利恒,而历史学观点则认为耶稣生于加利利的拿撒勒。他的父亲是木匠,叫约瑟,母亲叫玛利亚。父亲死得较早,他继承父业以木匠为生。当时他的家乡盛行的是犹太教,他也是犹太教徒,到耶路撒冷朝过圣。,耶稣生活的时代异常动荡,犹

5、太社会正发生重大变革。这时罗马帝国征服了犹太人的国家,犹太人不甘心受奴役,一次次起来反抗,但都被镇压下去。在罗马人的高压和拉拢政策的诱惑下,犹太教徒发生了分裂,形成各种派别,但没有一种派别有能力领导犹太人的斗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犹太教的教义和戒律异常苛刻,严重束缚了教徒的积极性,同时也妨碍了犹太人吸引其他被压迫民族加入反抗罗马帝国的行列。这时的犹太教需要一次改革,才有可能领导反对罗马人的斗争。,耶稣就是这样一位企图改革犹太教的人,但在他已经有一个人在传播新的教义,这个人就是耶稣的表兄施洗者约翰,他在旷野向犹太人劝勉悔改,宣传犹太教需要改革,并且预言上帝将要派重要的人物降生,比自己重要千百倍

6、,为耶稣宣讲教义打下了基础。施洗约翰用很简单的语言向群众讲道,凡皈依他的人他都为其举行洗礼,意思是洗去他们身上的罪行。耶稣受施洗约翰的讲道所吸引,到约翰那里去,接受约翰的施洗。通过这次洗礼,耶稣大概开始认为自己是上帝选定来拯救以色列人的弥赛亚(救世主)。耶稣在公元26年至公元30年间开始传播他的宗教学说。 耶稣受洗后不久施洗者约翰被捕并被处死。但耶稣无所畏惧,展开了广泛的传道活动。耶稣主要在犹太下层人民中传教,深入村落与普通人共同生活,巡回讲道。讲道地点也不限于犹太教的会堂,路旁、地边都可见到他讲道的身影。讲道内容也不以经文为唯一根据,而是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人们说明上帝已经显现,正在建立自己的

7、统治,天国即将来临,号召大家悔改。耶稣的追随者众多,紧随他左右的叫使徒,其余的叫信徒。,耶稣的早期学说引起了犹太上层和罗马人的恐惧和惊慌。当时,在犹太人中占主导地位的犹太教派别是法利赛派,是传统犹太教最坚定的维护者,他们向当时的罗马总督告密。当局以30块银币收买了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人犹大。在逾越节的晚餐上,耶稣已指出他是卖主之人,他便提前溜走,并立即去给敌人引路,犹大领了一队兵,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犹大走在前头,直奔耶稣,以亲吻耶稣为号,把耶稣拘捕,并控以“自称为犹太人的王”的罪名。罗马总督将耶稣抓获后,将其钉死在十字架上,这是当时罗马对下层民众施行死刑的一种方式。时年为公元30年。,

8、耶稣死后,门徒四散。这些门徒很快又聚集在一起,重新鼓起勇气,因为他们认为耶稣已经死而复生,他复活的具体时间是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第三天。这些门徒就是基督教最早的教徒,这时的基督教叫原始基督教。 几百年后,即公元325年的一次基督教的大会(尼西亚公会议)上,把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3月21日至4月25日之间)定为复活节,是纪念基督死后复活的节日。复活节是基督教仅次于圣诞节的重要节日。,基督教的传播,保罗是耶稣的12个使徒之一,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二个使徒之一,另一个是彼得。 保罗在基督教的历史上是仅次于耶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最重要的功迹是进一步改革基督教,使它在整个罗马帝国传播。 原始基督

9、教产生后,其信徒主要是贫苦群众,具有强烈的反抗情绪,罗马帝国统治者、犹太教的顽固派、犹太上层都极其仇视它,它的发展面临着很大困难。基督教能否发展成世界性大宗教,如何使它跨出犹太人的范围向整个罗马帝国传播,这个关键性的任务是由保罗来完成的。,妨碍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其他居民中传播的原因,是基督教还没有完全摆脱犹太教各种繁琐的规定,比如割礼,非犹太人无法接受。此外,还有一些敌视非犹太人的教义,如认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即上帝选定要上天堂的人,而其他的民族都不是,这带有明显的歧视非犹太人的性质。,他在犹太人中传教,不要求他们行割礼,只要诚心相信基督都可入教,使非犹太人入教的事变得很简单。 他还抬高

10、了基督的地位,使他从犹太人的弥塞亚变成上帝的独生子,基督为了救赎人类,降生人间,然后上十字架,用自己的血为人类赎罪,通过他的死而复活、升天,使人类得到救赎。总之,保罗为基督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打下了基础。 在公元45年至65年之间,他多次长途跋涉,将耶稣的学说从小亚细亚传播到希腊,最后传播到罗马。保罗大概在公元65年罗马皇帝尼禄大肆迫害基督徒时被处死。,同时,其他一些使徒也开始将传教活动扩展到巴勒斯坦以外的地区,比如耶稣的大弟子彼得传说到过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的领导人,并在那里殉教。当时在埃及、小亚细亚、希腊、高卢和西班牙也先后建立了一些教堂。,基督教被定为国教,初生的基督教有两个鲜明特点。一个

11、特点是朴素的社会平等思想,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皆有罪,上帝救人人。另一个特点是对富人和统治者的痛恨。因此,遭到了一次次的迫害。 然而,在3世纪,罗马内战频仍,民不聊生,原有的宗教信仰发生了严重危机,许多人纷纷皈依基督教,其中包括许多富人。这些富人有文化和组织能力,很快成为基督教的中坚力量,基督教也由此发生了质变,不再反对富人和统治者,而是更强调爱人和顺从。到了3世纪末,基督教徒的人数已达到统治当局难以镇压的地步,当局只好作出妥协。在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成了基督教最有力的支持者。,罗马帝国当局改迫害为利用,公元313年,君士坦丁颁布了“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本

12、人后来也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 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国教,基督教完成了从一个地方性的非法宗教到整个罗马帝国国教的转变。,围绕耶稣的节日,圣诞节: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多数教会定为12月25日。 受难节:耶稣被钉十字架是星期五,以后基督教将每年复活节前的星期五定为受难节。 复活节:耶稣被钉死十字架的第三天复活,基督教将每年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复活节。约在3-4月间。 降临节:耶稣复活后第四十天升天,第五十天差遣圣灵降临,门徒领受圣灵,开始传教。每年复活节后第五十天为圣灵降临节。,政教合一,在中世纪,基督教会企图将封建制度神圣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政教合一

13、的统治形式,即教皇对世俗政权也有最高权力,王权和教会共同统治。文化特点则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罪恶感文化,鉴于基督教的原罪说,有西方学者提出欧美文化属于罪恶感文化,与日本的耻辱感文化相对。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在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一书中指出,欧美文化是以罪恶感为基调的文化,罪恶感文化靠内心的服罪来行善。“在一个荣誉意味着无愧于自己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的民族中,一个人即使在无人知晓自己的不端行为的情况下,也会为罪恶感所烦恼,而且他的罪恶感确实可以通过供认罪恶得到减轻。”,古希腊与中世纪宗教比较,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与古希腊的无神论世界观形成鲜明的对照。 古希腊的宗教

14、观念是淡漠的,多神的,一个城邦信奉一个神或英雄,是多神论,以至无神论,古希腊是自由思想的故乡。 中世纪神学统治禁止人们的自由思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崇拜,窒息了古希腊文化对人性的歌颂,阻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三位一体的崇拜,宗教神学的两重性,1. 排斥科学与包含科学的因素。把违背教义的学说都视为异端邪说,布鲁诺就是因宣传日心说而被罗马教廷烧死在鲜花广场。僧侣术士的炼金术和炼丹术,总结了大量化学和药物学知识。 2. 禁锢人类思想与对多种文化现象保持宽容的态度,兼收并蓄。比如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建筑样式,发展了宗教音乐并最终导致了近代音乐的产生。 3. 为统治阶级服务与成为被压迫者的斗争工具。

15、在今天,宗教情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要,注重于超越一切的圣洁和庄严,专情于悲壮的牺牲和献身精神。,基督教派别,基督教分为三派: 东正教:正教,分布在东欧一带。 新教:中国习惯称基督教,分布在英、美、德、北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天主教:公教,分布在意、法、比、西、葡、匈、波、美、拉丁美洲。,天主教统治,在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统治,指的是天主教,它成为西欧各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并把哲学、政治、法律等,置于天主教神学的控制之下,还设置异端裁判所(1220年建立),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企图将封建制度神圣化,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形成政教合一的统治形式,教会和王权共同统治,教皇对世俗政

16、权也有最高权力。,宗教裁判所,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政治,西欧封建社会的基督教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王国”,它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和各级法庭,不可能再接受西欧各国皇帝或国王的调遣,而是与他们分庭抗礼。当然,名义上教会只能掌管精神权力,世俗权力是国王的事情,所以教会一般也不否定国王的权力,只是它不让国王们干预自己的事务。中世纪的教会有所谓“两把剑”的理论,说的是上帝把两把剑交给教皇,一把剑是治理灵魂用的,由教皇掌管,另一把由教皇转交给皇帝或国王,由他们来治理世间犯罪之用。这里,教会不否定皇帝或国王的统治权,但又认为教皇高于他们,因为上帝的剑是交给教皇转交的,而不是相反。,宗教裁判所,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政治,

17、教皇拥有批准皇帝、国王们婚姻的权力,不经教皇批准的婚姻是无效的。各国间有什么争执往往由教皇来裁决,甚至一些贵族也喜欢把争端上诉至教皇的法庭。教皇势力鼎盛之时是13世纪上半叶,他甚至可以任意罢免世俗君主。,十字军东征,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大败拜占庭军队,随后占领了小亚细亚的大部。 1095年,拜占庭皇帝向罗马教皇请求军事援助。 于是,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莱蒙特召开宗教会议,号召各阶层居民都到东方去夺回“主的坟墓”。他许诺凡参加远征的人都可赦免罪孽,死后可升入天堂。他还用挑逗性的语言叫人们到东方去发财,说耶路撒冷是世界的中心,土地肥沃,象天堂一样,人们到那儿去可以把这块流着奶与蜜的土地夺过来

18、,成为自己的产业。,十字军东征,当时的西欧封建化刚刚完成,社会动荡,又由于长子继承制的推行,无继承权的非长子失去生活来源,乐于出去冒险。对于他的号召,与会者不断报以“这是上帝所愿”的呼声。 各地贵族和普通教徒立即响应,迅速汇集成一支讨伐穆斯林的军队。这些人将十字架形的布条缝在自己的衣服上,被称为“十字军”。这以后,成千上万的西欧人奔赴巴勒斯坦,十字军东征就此开始。,十字军的装束,这些队伍有的是骑士组成的,但有的是普通百姓组成的乌合之众。有的地方全村人都出走了,拖家带口,人马嘈杂,车辆拥塞着道路,几乎毫无作战能力。这些人在路上缺吃少穿,常靠抢劫维持生活。 第一次东征从1096年开始到1099年结

19、束,历时3年。来自法兰西北部和意大利南部的贵族组成了三支军队,穿过西欧到达君士坦丁堡,然后借道君士坦丁堡越过小亚细亚,攻克了安条克。随后继续南下,最后占领了耶路撒冷,并将全城洗劫一空,并大肆屠杀居民。,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最著名的行动是攻陷了基督教城市君士坦丁堡,十字军东征路线图,历史学家对于究竟有多少次东征存有异议,其实,整个十字军东征是一个延续200年的过程,可以说,在这200年里,西方不断有基督教徒成群结队赶往东方增援。十字军的暴行引起了地中海东部各国人民的坚决反抗。埃及阿尤布王朝的创立者萨拉丁于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1291年,埃及军队攻克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宣告了这一罪恶运动

20、的结束。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封建主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它给东方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使拜占廷文明走向衰落,使地中海东岸文明遭受野蛮践踏,战争造成了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山河残败。,基督教与西欧封建经济,最初西欧在封建分封制下实行庄园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庄园制衰落,货币地租的流行和城市的发展,西欧封建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西欧中世纪在文化方面的另一重要创造是大学的诞生,全世界现代大学制度都从此而来。 在中世纪早期,受教育的主要是贵族和僧侣,教师也主要集中在修道院和教堂里。但到了12世纪,欧洲教育的主要中心,是位于城镇中的主座学校。1179年,教皇下令所有的主座

21、教堂,都应该留出一部分收入供养一位学校教师,以便免费指导所有希望上学的人。教皇认为,这一措施可以培养更多的教士和管理人员。,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主座学校起初只对教士进行基础培训,让他们识文断字即可。随着教会和世俗政府的发展,它们需要更加训练有素的官员,因而,学校课程的范围扩大了,其中就包括拉丁文法和写作。其方法是学习某些古罗马的经典著作,诸如西塞罗和维吉尔的作品,这些著作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人们试图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这一现象被某些学者称为“12世纪的文艺复兴”。,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大学的产生也是中世纪盛期教育繁荣的一个表现。大学是对高深研究进行

22、指导的机构。从1000年到1200年,西欧最早出现的大学主要有四所,它们是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萨莱诺大学(Salerno)、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Bologna)、法国的巴黎大学(Paris)和英国的牛津大学(Oxford)。,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以神学和文科为主。在中世纪,大学文科的科目包括拉丁语语法、逻辑学、修辞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音乐。萨莱诺大学是从医学专科学校发展而来,仍以医学教学为主。博洛尼亚大学则以教授罗马法和宗教教规而闻名。 在1200年以后,欧洲又有许多大学涌现,如英国的剑桥大学、法国的图卢兹大学、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那不勒斯

23、大学、西班牙的帕伦西大学和葡萄牙的里斯本大学等。据统计,至1500年时,欧洲实际存在的大学总共有79所。,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大学逐渐建立了标准的教学课程和学位制。在大学经过4年的基本的文科的学习后,还要学习拉丁文法、修辞学、逻辑学,如果通过考试,就可以获得学士学位。为了确保职业生涯中的地位,人们往往还要再花几年的时间获得更高的学位,比如文学硕士、或法律、医学或神学博士。要获得硕士学位,就必须再用三四年学习数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要获得博士学位,则要进一步地学习。攻读神学博士尤其艰苦,到中世纪末,要获得巴黎大学的神学博士学位,首先要花8年左右的时间攻读神学硕士学位,再花1

24、2-13年攻读博士课程。在40岁之前获得神学博士学位的人凤毛麟角。,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1、大学的产生与发展 大学对西欧中世纪社会和文化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仍然不可否认,它的学术研究和思想交流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右图为牛津大学的校徽),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2、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产生之前,基督教思想中占统治地位的是教父学。其代表是奥古斯丁(354430),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并且把教父学进一步系统化了。他曾担任北非的希波主教,潜心研究基督教,著作有忏悔录、教义手册、上帝之城、三位一体等,特别是忏悔录和上帝之城被基督教会奉

25、为最重要的经典,他本人也成了教父学的最高权威。,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2、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在中世纪,西欧的学者花费大量时间,试图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思想,与基督教教会早期一些神学家的论点进行调和。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类的理性,教会的神学家们却坚持信仰,中世纪哲学家试图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关系,或用古希腊哲学家的逻辑工具,来为求证神学的原理服务。这种融合了古希腊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的哲学,通常是一些学者在教会学校或大学里讲授或研究的,因此叫做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2、中世纪的经院哲学 最伟大的经院哲学是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约1225-1274

26、年 )。阿奎那最重要的著作是反异教大全(又称哲学大全)和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阿奎那深信人类理性和人类经验的价值,更重视人类参与自身救赎的能力。由此,他创立了一套新的哲学和神学体系,他也被教会封为圣徒,他的著作仍然是现在神学院的必读书。现代罗马天主教会的哲学,被认为是根据托马斯主义的方法、信条和原则进行传授的。,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3、中世纪的西欧的艺术 在中世纪,西欧的建筑、绘画和雕塑都是为基督教服务的,建筑艺术集中在教堂的建造上;绘画描述的都是圣经人物和故事,主要为宣传教义服务;雕塑也主要是神像和圣徒像,利用偶像来引导人们的信仰。尽管如此,中世纪还是留下了不少艺术

27、精品,许多在今天仍然是西欧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3、中世纪的西欧的艺术 在中世纪艺术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建筑艺术。中世纪教堂建筑分为两种不同的风格,9-12世纪为罗马式建筑,12-15世纪为哥特式建筑。 大规模建筑教堂是从9世纪开始的,当时教堂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建筑的圆拱、穹顶和梁柱等建筑结构,而且建筑高度也像罗马建筑一样普遍不高。因此,这个时代的建筑风格被称为罗马式(Romanesque)。巨大和沉重的穹顶,使得罗马式教堂必须用坚厚的石墙去支撑,窗户也不能开得太大,以免影响墙壁的坚固,所以教堂内部显得比较昏暗。,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3、中世纪的西欧的艺术 但拱券和柱

28、子平实简明的风格,拱券呈半圆形,使得教堂显得庄严和肃穆。教堂内部较少用雕塑来装饰,主要的装饰品是壁画。教堂大门两侧和门楣上有一些雕塑,但人物造型通常比例失调,姿态也比较呆板。具有代表性的有法国的图卢兹城的圣塞尔南教堂(如下图)、德国的沃姆斯教堂、美因兹大教堂和意大利的圣安布罗索教堂、比萨大教堂等。值得注意的是,著名的比萨斜塔是教堂的塔楼,但与教堂本身是分开的。,基督教与西欧封建文化,3、中世纪的西欧的艺术 从12世纪中叶起,西欧教堂出现了新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与先前的罗马式大不相同,以致于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这种风格成了崇尚希腊罗马建筑的那些文人们的讽刺对象,他们戏称之为“哥特式”,意思是说,这

29、是一种属于日耳曼蛮族的建筑。然而,哥特式建筑实际上并不粗野,甚至可以认为是超越前人,最为优美的建筑风格之一。现在大受游人追捧的教堂建筑,许多都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最有名的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如下图)、夏特尔教堂、兰斯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英国的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等。,中世纪文化概述,被人们称为中世纪的西欧,其实呈现出来的并不仅仅是一种色彩,在时间长河里,它在不断地变化着。从5世纪到9世纪是西欧文明逐渐成型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在10世纪以后,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如经济复苏、城市重新活跃、民族国家形成、文化逐渐繁荣,中世纪进入它的鼎盛时期。而在这一阶段,封建制

30、度开始走向衰落,西方的文明史已经走到了近代文明的大门口。中世纪的西欧文明为西欧近代文明的腾飞准备了条件,没有中世纪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欧洲近代的厚积薄发。从这一意义说,中世纪的西欧文明是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容忽视和低估。,教会伦理,基督教伦理思想主要是新约部分。教会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有:爱、勿抗恶、禁欲主义、信仰等。 第一,爱和宽恕 基督教把爱作为调整人和神、人和人关系的道德准则。教会认为爱的原则来自神。神本身就是爱。上帝牺牲了自己的儿子耶稣替人类赎罪,说明神是爱人的,爱是人神相通的途径。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彼此相爱吧,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是实行爱的人,都是上帝的儿子,

31、来自上帝。凡任何人如不实行爱,就不会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翰一书第四章 “你们饶恕人,就必蒙饶恕。”(路加福音第6章),第二,勿抗恶,耶稣在登山训示中说: “你们曾听过,有人说:一眼还一眼,一牙还一牙。但是,我告诉你们:不要抵抗损害。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你便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如果有人来与你打官司,要得你的内衣,那么,你便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太福音第五章)这成为基督教的伦理名言。,第三,禁欲主义,基督教宣扬人的灵魂是肉体的主宰,“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翰福音第6章) 灵魂引导人服从神的诫命,从善,肉体则引导人从恶。肉体死后,灵魂将受基督的审判,信神禁欲的人可以上天

32、堂,反之则下地狱。因此在世须禁绝一切欲望和现实的物质享受,来世才有幸福。禁欲主义是教会伦理极其重要的道德原则。,第四,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信仰神是最高的美德,也是达到最高道德境界的惟一途径。人为神而活,人的最高幸福和美德是信仰神。 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信仰神,它是教会伦理最根本的道德原则,以上三条皆出自这一条。,教会美术,教会美术包括绘画和建筑艺术两大类。绘画多是描绘圣经人物,缺乏感人的力量。作者描绘的不是生活中的人物,而是想象中的神的代表,因而人物毫无表情可言,只是抽象的“精神”的象征。,哥特建筑,教会美术的最大成就是哥特式建筑,它是1214世纪流行于西欧多国的一种建筑艺术样式

33、,法国是它的故乡。 哥特式建筑主要是教堂建筑,称之为哥特式教堂,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教堂的典范。,飞升的大教堂,哥特式教堂是中世纪的独特创造,充分体现了天主教的宗教意识,同时也多方面显示了工匠和人民艺术家的才智技巧。 哥特式教堂以尖顶拱券和垂直线为主,高耸、轻盈、富丽、精致,以努力向上飞升的气势为基本的审美特征,它体现了宗教的超脱尘世,引起了人的飘渺虚幻,向往天堂的情绪。 夏尔特尔大教堂的塔高115米。,佛罗伦萨圣母院,哥特建筑是中世纪的独创,也有将哥特风格与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相融合,表现出哥特建筑风格的多样性。意大利建筑家布伦内利将哥特建筑与罗马建筑样式结合,修建了佛罗伦萨圣母院,令世人瞩目。

34、,点击图片:播放视频,哥特式艺术流派,从为宗教服务的角度看,哥特式教堂给人精神上带来了巨大的威力。同时它也表现了人对现世生活的热烈追求,多种雕绘装饰既以圣经故事为内容,也以市民生活为蓝本,具有浓厚的生活真实感,有别于理想化了的古典艺术的典雅风格。,哥特雕塑,哥特式教堂的发展使相关的壁画、版画、雕绘、镶嵌画等艺术趋于繁荣,形成独特的哥特式艺术流派,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奠定了基础。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和十九世纪的罗丹等雕刻大师,都从哥特雕塑艺术中汲取了营养。,夏尔特尔教堂雕塑,弥撒曲,弥撒是天主教堂中最庄严的仪式,它再现了基督的献身。用面饼和葡萄酒表示耶稣的身体和血来祭祀天主。 弥撒曲是天主教在举

35、行弥撒时所演唱的复调风格声乐套曲。作为宗教音乐的艺术形式,存在了800多年。 从中世纪的宗教音乐中,产生了欧洲的传统,宗教音乐导致了欧洲近代音乐的产生。,巴赫弥撒曲,二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教会文学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侣,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 教会文学的表现形式:祈祷文、赞美诗、基督故事、圣徒传、梦幻故事、宗教剧等。,1 教会文学,本节内容,(一)圣经翻译 (二)旧约来源 (三)旧约文学内容 (四)圣经文学对欧美文学的影响 (五)圣经文学原型 (六)圣经文化精神,(一)关于圣经,圣经释义,圣经(Bible)一词源于希腊文blblia意为“

36、一组小书”,它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圣经不是这本书的本名,它是翻译成汉语时,按照中国人喜欢把重要、严肃的著作称作“经”的传统,把它称之为“经”,在前面加上一个“圣”字,以示尊重,由此有了“圣经”的通俗名称。,旧约,圣经(Bible)包括旧约全书(Old Testament)和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两部分。 旧约亦称希伯莱圣经,是犹太教经典,它是古希伯来人在巴比伦俘囚(前586年)后的500年中收集编纂而成的,称之为圣典。旧约绝大部分用希伯来文写成,它大致形成于公元前122世纪之间,在公元前62世纪陆续汇编成书。,旧约全书 13世纪手抄本,新约,新约是基督教经典,基

37、督教在公元1世纪下半叶到2世纪之间所写,它是用希腊文写成的,记载耶稣的生平,教戒以及使徒们的行事。基督教徒继承犹太教经典,取名为旧约全书,而把自己的经典称为新约全书。表明前者是希伯来人与上帝的立约,后者是基督徒与上帝的立约,两部经典通称圣经。,圣经的 核心实质,圣经的核心实质是认为人的生命和宇宙都是独一上帝所创造。根据基督教教义,旧约体现上帝的诺言,突出律法;新约则是诺言的实践,强调信仰。圣经作为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正典经书,在西方得到广泛的普及和传播。西方人代代相传,对圣经进行翻译。,圣马太 9世纪手抄本绘画,(二)旧约来源,希腊思想与希伯来思想,欧洲历史上有两大思潮影响着欧美文学的发展。这两大

38、思潮是希腊思想和希伯来思想。这两种思想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 希腊思想重视现世本位、人本位、肉的倾向、自然生活、自律、自立、理智等。 希伯来思想重视未来本位、神本位、灵的倾向、理想生活、他律、服从、空想等。 欧洲中世纪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不自由,强调自由思想的希腊思想遭到湮没,盛行的是希伯来思想。希伯来思想主要体现在希伯来文学总集旧约里。,希伯来人,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它是一个游牧民族,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动在幼发拉底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希伯来人向西侵入迦南(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的迦南人把入侵者叫做“希伯来人”,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指幼发拉底河)。强悍的希伯来人征服了

39、迦南人,逐渐定居下来,创造了希伯来文字。,今日地图,巴比伦之囚,希伯来人在公元前10世纪,包括两个部落联盟:以色列和犹太部落联盟。这两个部落先后经历了扫罗、大卫和所罗门三王统治,在所罗门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分裂为以色列(前922722)和犹太国(前922586)。公元前722年,以色列被亚述灭亡,前586年,犹太国被巴比伦打败,从国王到工匠,五万余人被俘至巴比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从此,以色列和犹太国都不复存在。,约书,所谓的“约”,是相传上帝与犹太人订立的3次“约”。犹太教把它称做“约书”。后来基督教认为耶稣降生后,神和人又订了“新约”,故把从犹太教承袭下来的经典称旧约,而把

40、基督教本身的经典称新约。,三次立约,相传上帝与犹太人订立了三次“约”。 第一次立约是上帝与挪亚订立。不再毁灭世界。 第二次立约是上帝和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订立的,规定犹太人信奉耶和华是惟一的神。 第三次立约是上帝和犹太英雄摩西订立的,制定了犹太教徒必须遵守的“十诫”。,上帝与人第一次立约,点击图片:播放视频,摩西十诫,1.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神,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不可侍奉这些偶像,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4.工作劳碌六天,第七天要安息,5.要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害人,10.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妻子、仆婢、牛驴及其他一切。,点击图片:播放

41、视频,旧约契约律法观,与上帝订约是犹太教的核心思想。它以神人契约的方式,表现人人契约的实质。摩西十诫固定了上帝和选民之间报答与忠诚的信仰联系,目标与实行的义务和责任。 西亚处于欧非亚三大洲的交通要塞,中世纪商业贸易发达,契约观念和律法规则渗透人们生活。,点击图片:播放视频,(三)旧约文学内容,(1)神话传说,旧约共有39卷929个篇章,从文学角度看,其内容可分为五部分: 创世纪 1至11章,创世神话:亚当夏娃失乐园 ,挪亚方舟 12至36章,希伯来传说 37至50章,希伯来史诗,上帝造物,创世纪中,关于世界和人类创造的神话写得最为精彩。相传,上帝耶和华用六天时间,创造了日月星辰,天地海陆,飞禽

42、走兽,又用泥土造了人。第七天上帝休息。 人类做礼拜,感谢上帝。因此星期天又称礼拜天。,点击图片:播放视频,美术作品创世之初,美术作品创世之初: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艺术家布莱克的作品,诗集欧洲的扉页插图。上帝飘拂的发须如火焰,俯身朝向混沌的下界,手中劈出闪电,将光明与黑暗分开,气势宏伟。,美术作品缔造者圣父上帝,美术作品缔造者圣父上帝: 13世纪法国圣经的道德教谕一书插图。画中上帝手持圆规,正在全神贯注地创造大地、洪水、日月星辰,并将它们有序化。,上帝造人,第一个被造出来的人是亚当,上帝将他安置在东方的伊甸园中,用他的肋骨造了女人夏娃,让他们结为夫妻。,肋骨说,女人由男人的一根勒骨创造,在中世纪成

43、为人们普遍信奉的真理。这是一则典型的男性神话,具有男尊女卑的性别意识。 至今,还有人以肋骨说贬低女性。如果女人真是男人的一根肋骨造的,男人就该比女人少一根肋骨,说明男人天生就是残疾人,没有女人完美健康。,米开朗基罗创造夏娃,解剖尸体,文艺复兴时期,比利时的医生韦塞利违反宗教教规,偷来男女尸体解剖,一根一根数肋骨,发现男人和女人的肋骨都是12对,24根。解剖学上的这个发现使人对上帝造人说产生了怀疑,动摇了宗教神权统治的地位。为此教会诬陷韦塞利是巫师,没收了他的全部财产,判处死刑。,始祖亚当与夏娃,亚当与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吃智慧果。这是人类始祖做出的自由选择,他们为此付出代价,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44、来到人间。,点击图片:点播视频,失乐园,死亡是人类不可逾越的局限,古人用失乐园的神话来表现人类不能永生的困惑。 失乐园意味着人类生命的真正实现,男女有了性事,亚当夏娃生了该隐。 该隐的意思是“得”,亚当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人类不得永生,但是通过繁衍后代,特别是男孙,延续宗族。犹太文化的重男轻女源于此。,美术作品上帝裁决亚当,美术作品上帝裁决亚当:布莱克作品。上帝和亚当的发须、火焰、马鬃、和马尾都以波浪曲线构成,显示激烈、流动的不安定感,加强上帝的震怒和亚当的恐惧。将上帝的御座描绘成火的战车,这是画家的独特想象。,美术作品逐出伊甸园,美术作品逐出伊甸园:米开朗基罗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

45、画巨作的一部分。人物惊惶,容貌猥琐,以此突出“堕落”的主题。,米开朗基罗逐出伊甸园,挪亚方舟,上帝看到人间充满罪恶,要用洪水把世界毁灭,重新创造人类。他让心地善良的挪亚制造方舟,跟其他一些生物躲进方舟,逃避洪水浩劫。洪水过后,天上出现彩虹,这是上帝告示人类,洪水不会再发,愿挪亚的子孙繁衍昌盛。,点击图片:播放视频,(2)历史文学,共10卷,包括约书亚记,士师记,撒母耳记上下,列王记上下,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西米记。它们是以色列和犹太立国和亡国的历史。这些历史书表现出散文的特色,既有史实,又有传说故事和诗歌,具有文学价值,和我国史书相似。,所罗门断案,列王记上第3章记载所罗门王审案是一个著名

46、的故事。两个妓女都争抢一个男婴,说他是自己亲生。所罗门就吩咐说,拿刀来,把孩子劈成两半,两个妇女各一半。孩子的亲生母亲心痛孩子,就说:“求我主把孩子给那妇人吧,万不可杀他!”另一妇人说:“这孩子既不归我,也不归你,把他劈了吧。”所罗门认为不忍杀孩子的是他的真正母亲。把孩子判给了她。,美术作品所罗门断案,17世纪法国普桑作品。画面左右对称,所罗门和两个母亲构成稳定的三角形,是典型的古典派画风。所罗门的形象威严肃穆,有如耶稣。,法 普桑 所罗门断案,中西文学平行比较,灰阑记:两个妇女争一个孩子的故事,在中国也有,叫灰阑记。即在地上划一圆圈(灰阑),谁能从圈中拽出小孩,小孩就归谁,真正的母亲不想伤害

47、自己的亲骨肉,就放弃拽小孩。县官将孩子判给真正的母亲。 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通常喜欢举所罗门断案和中国灰阑记的例子。表明中西文学有相同的题材,值得研究。,英雄参孙,参孙的故事见士师记,他是以色列部落的士师(军事首长),从小具有超人的力量。他的力量来自头上七条发绺,所向无敌。腓利士人收买了他的情人,趁他熟睡时,割去头发,剜去双眼。他被铁链套着牵入神殿戏耍。他双手抱柱头,摇垮神殿,与3000敌人同归于尽。 参孙后来成为著名的文学形象,英国诗人弥尔顿写了悲剧诗力士参孙。,美术作品参孙和大利拉,美术作品参孙和大利拉:17世纪荷兰画家威尔夫的作品,画作以灰暗的罗马风格建筑为背景,参孙熟睡在大利拉的膝头上

48、,没有丝毫惊惶。大利拉冷静地剪下参孙的头发,她的裸露的上身泛着白光,冷艳醒目,表现了一种残酷的美。,美术作品参孙被剜去双眼,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作品。伦勃朗的历史题材作品擅长表现故事中外在动作的激烈冲突达到顶峰的一瞬间。参孙被剜去双眼突出的是参孙的右眼正插入一把刀,鲜血四溅,他的手脚抽紧,表现出巨大的痛苦。大利拉被这幕血腥场面吓倒,拼命向帐篷外奔逃。从中可以看出伦勃朗对于人在痛苦中的肉体反应有敏锐的观察。,圣桑歌剧参孙与大利亚,圣桑歌剧参孙与大利亚:根据圣经士师记13-16章改编,是法国作曲家圣桑(19351921)最重要的歌剧作品。圣桑在剧中运用主导动机的手法,以固定的旋律音型来描绘剧中

49、人物的情感。本片是1998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出版,由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多明哥和俄罗斯歌剧演员女高音鲍罗蒂担任男女主角。,点击图片:播放视频,(3)先知文学,共15卷,从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下15卷。所谓先知是先知先觉的社会思想家和改革家,他们生活在以色列受苦的年代,看到社会的黑暗和种种弊端,于是假托上帝的名义,以宣讲“神谕”的形式奔走呼号,揭露社会的不平。在形式上,它采用比喻、象征、寓意等手法来针砭时弊。,但以理书,先知文学的代表作是但以理书。作者借历史上亡国被俘又被放回复国的事件,隐喻当时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小说的贯穿人物是但以理,他是一个献身祖国解放事业的志士,他在马卡比家族的领导下,于公元前165年夺回耶路撒冷,建立了马卡比王朝。,(4)诗歌,共10卷,包括抒情诗和哲理诗。雅歌是以爱情为主的抒情诗集。雅歌各诗,多用女子口吻,少数用男子口吻,以表达爱情。它们多数是个人咏叹和祝愿,有的篇章是男女对歌。诗中的爱情既自由又坚贞,热烈奔放,诚挚坦率。没有宗教色彩。 “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