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18863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第 9 页第一章复习提纲一、物理学1、定义:研究力、热、声、光、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对人类社会的贡献:物理学每一次重大发现都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二、物理实验:1、三个实验:说明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2、长度的测量 (1)工具:刻度尺 (2)单位(主单位:米 m):1m=103mm=106m=109nm 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 (3)刻度尺使用规则:三 认:a零刻度线 b量程 c分度值五“会”:a会选:合理选用不同精确度刻度尺和合理选用不同量程刻度尺b会放: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应紧贴被测物体c会看:读数时

2、,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d会读:除准确读出分度值数字外(准确值),还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数字(估计值)e会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误差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产生的原因: a测量工具不可能绝对精确,外界环境对测量仪器也有影响b观察、读数不可能绝对准确c实验原理或方法不完善减小误差方法: a采用精密仪器,并改善周围环境 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c改进实验方法(5)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测多算少法、化曲为直法、滚轮法、平移法、公式法3、时间测量(1)单位(主单位:秒 s):1h=60m=3600s 大单位化小单位用乘,小单位化大单位用除(2)工具:机械表

3、电子表停表 (3)时间的估测三、科学探究(科学的核心)(1)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e.分析与论证;f.评估;g.交流与合作(2)钟摆快慢:与摆重、材料无关,只与与摆长有关第二章复习提纲一、声音1、声音的产生 (1)声源:振动发声的的物体 (2)原因:声音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1)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2)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进行传播 (3)声速: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340m/s

4、二、乐音的三要素 1、响度(也叫音量或声量) (1)定义:人耳感觉到声音的强弱 (2)取决因素:响度跟声源振动幅度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响度跟距离声源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 (3)单位:分贝 dB , 人耳听觉下限 0 dB 2、音调 (1)定义:声音的高低 (2)取决因素:音调跟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单位:赫兹 Hz(1 Hz也就是每秒振动一次),人耳听到声波范围20 Hz -20000 Hz (4)弦乐器音调:弦越长,音调越低;弦越粗,音调越低;弦越紧,音调越高 3、音色(又叫音品) (1)定义:声音的感觉特性。 (2)

5、取决因素: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有关三、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超声 (1)定义:振动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2)应用:声呐、B超等 2、次声 (1)定义:振动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2)危害:损伤人类器官,破坏建筑物 3、噪声 保障听力90Db 保障工作学习70Db 保障休息50Db (1)定义:使人们感到厌烦、有害身心健康的声音 (2)控制措施:消声、吸声、隔声第三章复习提纲一、光的传播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传播速度:真空中传播速度c=3.0108m/s 光年9.461012 km 水中传播速度2.25

6、108m/s 玻璃中传播速度2.0108m/s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两角、一点) 2、光反射的分类:(1)镜面反射 (2)漫反射 3、反射光路具有可逆性 4、面镜 (1)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实验 成像原理和特点: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虚像 应用:潜望镜等 光路图:光线为实线、其余为虚线、镜后线为虚线、光线带箭头(平面镜所成的虚像为虚线) (2)球面镜 凹面镜 a光学性质:会聚光b成像原理和特点:成倒立、放大、虚像 凸面镜 a光学性质:发散光

7、b成像原理和特点:成正立、缩小、虚像三、光的折射 1、折射条件: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 2、折射定律: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在两种介质中),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三线、两角、一点)传播速度大介质中的角(如空气)传播速度小介质中的角(如水) 3、折射光路具有可逆性四、透镜 1、凸透镜 (1)定义: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 (2)特点:对光有会聚作用,有两个实焦点 (3)光路图:过心不变,平变斜,斜变平(斜线必经实焦点) (4)成像:一焦分虚实,二焦见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正立放大虚像物像同侧不能成像倒立放大

8、实像物像两侧倒立等大实像物像两侧倒立缩小实像物像两侧 (实像与物分居透镜两侧,能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与物同侧,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凹透镜 (1)定义: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 (2)特点:对光有会发散作用,有两个虚焦点 (3)光路图:过心不变,平变斜,斜变平(斜线反向延长交于虚焦点) 3、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过焦点的光线。4、眼睛与视力矫正 (1)眼睛: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2)近视:晶状体太厚,成像在视网膜前 矫正: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3)远视:晶状体太薄,成像在视网膜后矫正:利用凸透镜来矫正5、透镜的度数=/6、光学仪器

9、(1)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小于时,成正立、放大、虚像 (2)显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焦距小,目镜焦距大,物体通达物镜成放大实像,处在目镜焦距内,通达目镜再放大,成为眼睛看到的虚像 (3)望远镜: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焦距大,目镜焦距小,物体通达物镜成放大实像,处在目镜焦距内,通达目镜再放大,成为眼睛看到的虚像五、光的色散1、实验的探究及原理:三棱镜的折射2、白光(太阳光)可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3、光的三基色和颜料三原色光三基色组合成不同的颜色颜料三原色组合成不同的颜色 4、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无色透明物体可以让各种色光透过 有色透明物体主要透过同

10、样的色光,吸收不同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无色透镜红色透镜蓝色透镜绿色透镜白光白红蓝绿红光红红黑黑蓝光蓝黑蓝黑绿光绿黑黑绿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白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任何颜色灯光射到白色物体上,都跟灯光同色 黑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吸收各种色光。任何颜色灯光射到黑色物体上,都是黑色 其他颜色不透明物体吸收不同色光,反射相同色光。比如:蓝光射到黄色物体上,该物体黑色;黄光射到黄色物体上,该物体黄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白色物体红色物体蓝色物体绿色物体白光白红蓝绿红光红红黑黑蓝光蓝黑蓝黑绿光绿黑黑绿第四章复习提纲一、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实验

11、室用温度计使用规则 (2)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 a认清量程和分度值b玻璃泡与被测物体(液体)充分接触c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底部d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液面持平e不能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计数体温计:a量程:3542 b分度值:0.1 c构造特点: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的管叫缩口 d使用规则: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用前要拿温度计把水银甩下去寒暑表:a量程:-3050 b分度值: 13、温标:(1)摄氏温标:瑞典摄尔西斯制定 单位:摄氏度标准大气压下,纯净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沸水温度为100(2)热力学温标:英国开尔文(汤姆孙)制定 单位:开尔文 KT = 273 + t 互为相反的过程二、物态相互转

12、化1、汽化:把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吸热过程)(1)蒸发:只在液体 表面 进行 的汽化现象 蒸发条件: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蒸发 影响蒸发速度因素:a液体温度 b液体表面积 c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速度(2)沸腾: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特 点:继续吸热,温度不会升高2、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放热过程)(1)液化方法:降 温: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会液化 压缩体积: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也能使它液化互为相反的过程3、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吸热过程)难点:通过图像判断物体固液态(1) 晶体熔化:温度到达熔点、 继续从

13、外界吸热(但温度不变)(2)非晶体熔化: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继续从外界吸热( 温度升高)4、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1) 晶体凝固:温度到达凝固点、 继续向外界放热(但温度不变)(2)非晶体凝固:没有固定凝固温度、继续向外界放热( 温度下降)互为相反的过程5、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吸热过程)6、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过程)三、水资源1、水资源循环: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 大气中的水蒸汽冷却通过降水回到陆地和海洋(1)云:水蒸气上升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放热) (2)雨:小冰晶下落, 熔化成大水珠(放热)(3)雹:云中雨点遇到上升气流被带到00C以下高

14、空,凝固成 小冰晶,下落,再上升,反复几次,形成了雹(放热)(4)雪:水蒸气急剧降温,直接凝华成六角形的小冰昌(放热)(5)雾:地面水蒸气遇冷,液化成以尘埃为核心的小水珠(放热)(6)露:地面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花草树叶液化成小水珠(放热)(7)霜:冬天地面气温特别低,水蒸气凝华成细如粉尘的小冰粒(放热)2、水资源现状:(1)过量用水(2)可利用水资源太少(3)污染严重3、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1)合理利用水资源(2)减少污染气态固态液态第五章复习提纲一、质量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2、特征:质量与物体位置、形状、状态无关3、基本单位(kg): 1 t=103kg=106g4、测量工具:

15、(1)实验室:天平放:把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拔:用镊子把游码拔回0刻度处(难点:游码未拔回,测量结果偏大)调:按指针反方向调节平衡螺母(难点:测量结果左大右小)测:左物右盘(难点:左右互换 物体质量=砝码-游码),从大到小添加法砝码读:物体质量=砝码+游码+单位收:(2)常用:杆称、台称、电子称二、密度1、定义:单位体积物体的质量2、特征:不受质量、体操、位置、运动状态影响,受温度影响3、单位:1kg/m3=110-3g/cm3 1 m3=106 cm34、公式:p=m / v m=pv v=m/p(难点:三个数量相互转化计算题)5、公式灵活运用:判断实心或空心计算题(1)比较密度(2)比较质量(3)比较体积 三、物质的属性物质导电性与导热性相近1、物质的磁性: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南极S、北极N) 古代指南针司南2、物质导电性:(1)导 体: 容易导电的物体(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3、物质导热性:(1)热的良导体: 容易导热的物体 (2)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导热的物体4、物体的硬度:B HB F H 越右边的型号硬度越大,导电性越差四、新材料1、纳米材料:材料微粒小到纳米尺寸2、半导体材料: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单向导电性3、超导体材料:当温度降至某个温度时,物质的电阻变为0;可节约能源和材料4、隐性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