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6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007490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6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6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怀念母亲-第 6 页 教师备课录课题6、怀念母亲总课时2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总)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2、有感情朗读,感悟课文内容。3、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揣摩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揣摩重点句子,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课前准备1、搜集季羡林写的讴歌母亲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2、拓展阅读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

2、3、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学习1-2段,感悟作者对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感悟体会作者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母之情。课前准备搜集季羡林写的讴歌母亲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描述心中的母亲1、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 的母亲)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季羡林老先生被誉为国宝级大师,他对于自己的母亲有着极为深切与细腻的感情。今天,我们

3、就来学习他的抒情散文怀念母亲(板书课题)3、引导质疑: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生他养他的母亲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怀念母亲。先请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生母祖国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的母亲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课文句子读通顺。2交流哪些字词比较难读或者难懂,结合语言环境理解。(1)生字:挚寝频朦胧凄斑篇(组词读)(2)词语: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弃养 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甜蜜终天之恨 思潮起伏长眠孤寂可见一斑怅望伴随(3)理解:把它们放到句子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三、抓住重点语句,理解“生身母亲”1、作者六岁离开生母

4、,到城里读书,曾经三次回家,均为奔丧,最让他痛心疾首、刻骨铭心的是母亲的去世。课文一个词语告诉人们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弃养)【理解:婉辞,指父母死亡。】2、母亲死了,作者感到天塌了似的,心头充满了无尽的哀思与悲痛。划出最能体现作者对生母“怀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的句子及重点词,写上批注。【指导学习多通道:读划悟写】3、重点研读:(1)出示: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交流学法:理解重点词联系上下文(或联系作者生活及时代背景)A、理解“寝不安席”的意思【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B、联系上下

5、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是不是仅仅因为母亲的逝世? (2)出示: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A、联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工作后赡养母亲的愿望)、“终天之恨”。【 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也说“抱恨终天”。】B、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无法尽孝,心存自责、愧疚之情)(3)拓展阅读,畅谈感受: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A、“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B、“当我从

6、北京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该,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学生默读,交流感受。(4)小结感悟:母亲死了,作者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几十年痛哭流泪,终身悔恨,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有多么的深啊!再读第二段。3、联系后文,理解思母之情(1)联系作业本7(1):想象情景:小时候母亲对自己的精心照顾、在家辛勤操劳、焦急等待儿子回家(2)后来,作者出国留学,虽然远隔重洋,但是,对母亲的思念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让我们一起读读作者11

7、月18日的日记吧。(学生读日记。)(3)我们想象一下,我看到的房东太太当时会是怎么样一种神情呢?(板书:思母)(4)房东太太盼望儿子回家的神情,又勾起了他对母亲怎样的思念呢?作者说:(引读)“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板书:哭)(5)此时此刻,他感受非常深刻,他说:(引读)“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6)真是母子情深啊!失去了这样一位母亲,怎能不让儿子痛哭流涕、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呢?再读第二段。四、朗读文中的佳句,回想母亲1、摘抄词语,朗读课文1-2段,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爱。2、完成作业本1、2、6、7(1)设计意图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怀念的“母亲”

8、,一个是生身之母,一个是祖国母亲。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通过朗读课文,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入手,把握全文。培养学生理解和体验词语的能力。通过设置多通道,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体会句子含义,通过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引导学生通过

9、自由读、评读、赛读等读书方法,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第(2)课时教学目标重点学习3-7自然段,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句感悟体会作者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含的复杂的思国之情。课前准备拓展阅读赋得永久的悔、留德十年。教学流程一、回顾“亲生母亲”,感受敬慕1听写词语:崇高的敬意 真挚的爱慕 食不下咽 寝不安席 2用上面的词语,说说作者对生身母亲的爱。二、研读“祖国母亲”,感受怀念1、导入: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了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

10、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心中的怀念,相反,这怀念又增添了分量。自由朗读文章,从字里行间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怀念。2交流:(1)说说在作者的怀念中,又增添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2)思考: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刻伴随着对祖国母亲的怀念?选择1-2处批注。(3)重点研读【联系作业本7(3)】: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A、说说对“频来入梦”的理解。【母亲经常到梦中来】B、你知道“频来入梦”的原因吗?(作者旅居在外,对生身母亲、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两位母亲不断出现在作者的梦中。)感情朗

11、读(结合朗读第一段)(4)重点研读【联系作业本7(4)】: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A、质疑:“甜蜜”和“凄凉”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设计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所以觉得有点凄凉。【既然这思念是“凄凉”的, 季为什么又说这凄凉是“甜蜜”的呢?】设计想象说话: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凄凉:因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孤独一人,作者心中难免有一些凄凉。甜蜜:这是因为时常回忆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仿佛就在身边,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B、感情朗读(5)重点研读【联系

12、作业本7(2)】: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A、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怎么样的?(关爱孩子、思念孩子)B、作者为什么要写房东太太的事情?C、感情朗读。(6)重点研读: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A、理解【“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B、感情朗读。3、体会朝思暮想(1)读三、四则日记:作者想朋友,想亲人,想家乡,想祖国,白天想得难以忍耐,到了

13、夜晚就更深更浓了。读“天色阴得如黑夜。心里思潮起伏,又想到故国了。”(板书:朝思暮想)(2)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仅仅反映在这几则日记中,仅仅表现在刚到国外的这几天吗?(学生读“我从初到可见一斑。”)“可见一斑”是什么意思?(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窥一斑而知全豹)(3)这样的思念与热爱又伴随他度过了(十一)个朝朝暮暮感情朗读。三、呼应文章首尾,适度拓展1、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两位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伟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为引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2、拓展:这样的思绪可以在日记中找到许多许多,这样的情怀在心中很浓很浓。母亲成了游子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这是何等的魂系梦萦啊!出示句

14、子:我离开祖国已经10年了,我内心深处感到了祖国对我这个海外游子的召唤。离开时,我头也没有敢回,登上美国的吉普。我在心里套一首旧诗想成了一首诗: 留学德国已十霜,归心日夜忆旧邦, 无端越境入瑞士,客树回望成故乡。3、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开头与结尾,看看这两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并体会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小结特点:本文除了开门见山点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选用了日记和散文中的内容来表达情感。】设计意图在词语积累中又能灵活运用词语表达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重点要让学生理解:对祖国母亲的感情,其实与正是作者对自己“生母”的感情的一种迁移。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

15、键性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为学习课文打下情感的基调,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试着以作者的角度,用作者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蕴含于文字中的深深的母子之情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提高语言的感受力,丰富语言的积累,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和人文共振。给学生搭建充分自主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读书,让学生自己去悟情,实现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接纳。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抒情散文一个特有的写作特点:开头点题,提示文章的中心;结尾总结全文,再次提示文中的中心;首尾呼应,更是增强作者情感的表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并做到在习作中会灵活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