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14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827188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18.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14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14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14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149页).doc(1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第 147 页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二、考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四、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课前预备:教师请学生代表将一张白纸张贴在黑板中间,其上面用无色酚酞试液书写。 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在白纸上,观察其现象,发现会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课中活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评析):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完成趣味性化学实验,激发全体学生探究问题的好奇心,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爱好。 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导语和彩页插图,边阅读边思考,感知化学的魅力。 教师提问我们已经首次阅读预习化学的序言部分,你有哪些收获吗? 阅读教材P

3、141、化学的发展史2、化学学科的研究范围3、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实例吗?4、怎样学好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你如何学化学?课后活动学生1:教材中所示的精美图片都与化学密切关联, 学生2:以上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非凡材料产生的奇妙景象。 学生3我们小组交流之后,发现化学世界的无奇不有,领略化学的魅力。揭示课题 投影展示课题启开化学之门即化学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巡礼多彩1、 描述用火柴点燃一支蜡烛的过程、现象。2、 你认为如何才能学好化学?五、板书设计: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 化学发展史: 火的利用 道你顿 阿伏加德罗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侓 元素周

4、期表2、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以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一、2、六、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二

5、、考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三、学困点和易错点: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1、实验准备2、备课预习教材课中活动一、物质的变化变化与性质的不同:变化是指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固有的能力、特征演示实验1-1水沸腾演示实验2研磨硫酸铜块状固体 仔细观察实验并总结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1、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结论:无新物质生成2、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结论:无新物质生成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演示

6、实验1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演示实验14 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联系: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一般在描述时会带使动词)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物质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 理解、记忆3、形成蓝

7、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后立即产生蓝色沉淀。结论:有新物质生成4、产生大量气泡,固体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有新物质生成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理解、记忆朗读教材P8第二、三段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与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的区别”讨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了解、理解、记忆阅读教材P89理解、记忆理解、记忆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等观察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并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小结理解、记忆书后练习时用阅读教材P9,实验1-2仔细观察,正确描述自我小结,查漏补缺课后活动讨论与交流:氧

8、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1、完成课后作业2、你有哪些方法区别O2和CO2?3、如何鉴别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六、板书设计: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联系: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化学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区别:是否有

9、新物质生成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等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2)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3)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10、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3、情感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再次了解化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3)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二、考点:1、二氧化碳的特性 2、氧气的检验 3、蜡烛燃烧的探究、产物的检验 4、蜡烛燃烧熄灭后白烟的成分 5、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比较 6、排水集气法三、学困点及易错点: 1、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2、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实验准备备课1、预习2、学生配合实验预习课中活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

11、的重要途径实验探究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反应前 关注物质的性质 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硬度、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观察2、反应中 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阅读教材P11-12,了解理论与经验的关系观察并总结点燃前的蜡烛总结:固体、刺激性气味、质软、不溶于水 课中活动点燃蜡烛 观察蜡烛燃烧前发生哪些变化,蜡烛燃烧火焰分几层,各层有什么特点,拿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拿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把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3、反应后 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讨论吹灭蜡烛,观察,试着点燃白烟观察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试着

12、写出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总结实验探究的的一般步骤、学习化学的特点实验探究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实验探究的步骤:1、猜想与假设: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分进行猜想2、收集证据:查阅书籍、网络资料3、实验探究:收集呼出的气体2瓶,收集空气2瓶 ;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插入燃烧的木条,观察;向两瓶不同气体中分别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振荡向两瓶不同气体中 ,观察;向一片干燥的玻璃片上哈气观察先产生白烟,再燃烧,火焰分三层,内层最暗,外层最亮火柴梗由内向外,越来越黑烧杯内壁有水雾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产生白烟,白烟可

13、以点燃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反应物写在箭头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学习化学的特点:1、反应前 关注物质的性质2、反应中 关注物质的变化的过程3、反应后 关注对结果的解释的讨论阅读教材P14,“探究”15段了解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猜想与假设1、2、3、.收集证据:1、查资料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越浑浊二氧化碳气体越多2、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 水蒸气遇冷会凝成液滴.现象:1、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慢慢熄课中活动4、得出结论:总结实验结论5、交流评价:探究实验报告书写小结灭,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迅速熄灭说明:空气

14、中含氧气量较多,呼出气体中含氧气量较少2、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化不大,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二氧化碳量较少,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量3、玻璃片上有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份较多总结:空气中O2含量呼出气体中含O2含量空气中CO2含量呼出气体中含CO2含量空气中水分含量呼出气体中含水分含量自我总结所学,查漏补缺,提出质疑课后活动整理本课题的探究活动记录, 填写实验报告复习完成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 点燃前:白色(或红色)固体,质地软,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2、 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发光、放热,有

15、少量黑烟,黄色火焰,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3、 熄灭后:冒白烟(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可以燃烧,熔化的石蜡又凝固。反应表达式: 石蜡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二、 对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高。三、实验探究的方法1、猜想与假设 2、收集证据 3实验探究 4、得出结论 5、交流评价七、教学反思: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 2)了解化学实验室的规则。 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掌握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

16、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相结合,讨论总结实验基本操作要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的教育2)初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实验准备备课1、预习2、学生配合实验预习课中活动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

17、品期望你利用他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补充】:蒸发皿、坩埚钳、石棉网、锥形瓶、烧瓶、水槽、燃烧匙、试管架、试管刷、漏斗、长颈漏斗等化学实验仪器 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二、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药品取用的原则: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拿药,应用药匙或镊子拿取2、不得品尝任药品的味道阅读P17阅读P151-152,了解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阅读P18第二段、“资料卡片”,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了解并记忆“药品取用的原则”课中活动3、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实验用剩的药品的三不准一要做:1、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2、用剩的药品不能随意丢弃3、用

18、剩的药品不能带出实验室,4、用剩的药品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药品取用原则:1、注意节约药品2、在没说明用量时,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12ml其它:1、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天平上直接称量2、实验中要注意保护眼睛三、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实验】1、用药匙、纸槽取用粉末状药品 2、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2、液体药品的取用【实验】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2、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3、用滴管取用少量液体四、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内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2、给物质加热【实验】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五、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仪器2、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双手捂

19、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后导管内有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了解并记忆“实验用剩的药品的三不准一要做”了解并记忆“药品取用原则”阅读P18-19“固体药品的取用”记忆“药匙、镊子”练习:块状、粉末状固体的取用阅读P19“液体药品的取用”了解1、倾倒液体的注意事项2、“广口瓶、细口瓶”3、量筒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4、滴管使用的注意事项练习:液体的取用,滴管的使用阅读P20,了解“酒精灯的使用”了解、记忆“酒精灯使用的三绝对”阅读P21,了解“给物质加热”阅读P22连接仪器装置了解,练习操作并记忆“、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课中活动六、洗涤玻璃仪器自我小结阅读P2223 ,了解“洗涤玻璃仪器”学

20、后自我整理,并完成P24练习课后活动复习并完成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复习、预习、记忆相关化学式、文字符号表达式六、板书设计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介绍试管、试管夹、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滴瓶、铁架台(包括铁夹和铁圈)、烧杯、量筒、二. 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三.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 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2、 液体药品的取用 (1) 液体的倾倒 (2) 用量筒取用液体 (3) 滴管的使用(二)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给物质加热(三)洗涤仪器 (四)连接仪器装置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五)托盘天平的使用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右盘.( 左物右码)七、课后反

21、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初步对物质进行分类4)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2、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2)学习运用观察、实验、收集资料、从日常生活经验进行总结等方法获取信息3)运用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变成自己的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

22、)逐步树立关注社会、热爱大自然、为社会进行而学习化学的远大志向二、教学重点、考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物质的分类;空气中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以便能很快适应化学课的教学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1、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的准备2、指导学生长代表完成演示实验预习学生代表完成实验的准备课中活动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一、空气的组成汞+氧气氧化汞2Hg +O22HgO氧化汞汞+氧气2HgO 2Hg+O2结论:

23、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的1/5,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阅读P26第一、二自然段,了解拉瓦锡关于空气组成的研究,了解拉瓦锡所做的实验总结拉瓦锡关于空气组成的结论记忆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课中活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注意事项:1、红磷一定要过量,便于耗尽瓶内的氧气2、装置气密性一定要良好,防止漏气3、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防止热量、瓶内气体逸出现象: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水被倒吸入集气瓶,吸进的水约占瓶子体积的1/5水被倒吸的原因:红磷燃烧耗尽瓶内的氧气,使瓶内压强小于大气压,所以水被压入瓶内瓶内剩余的4/5气体主要为氮气,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

24、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白色)4P+ 5O2 2P2O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二、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的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各物质保持自己的特性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料阅读P27“实验2-1”,仔细观察图2-3了解实验注意事项,思考1、红磷为什么一定要过量 2、装置气密性为什么一定要良好 3、为什么要等到装置冷却后才打开止水夹仔细观察实验,归纳实验现象,思考:为什么水会被倒吸入集气瓶中?思考:瓶内剩余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这种气体有哪些物理、化学

25、性质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的文字(符号)表达式了解并记忆阅读P27倒数三、四段,了解空气的成分了解并记忆空气的成分阅读P27倒数一、二段,了解纯净物、混合物练习:P32“练习与应用”阅读P28、29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课中活动1、氧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2、氮气 食品保护防腐气的要求: A、无毒无害 B、价格便宜 C、不与食品发生反应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制霓虹灯四、保护空气1、三大空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2、空气污染物的分类 有害气体 烟尘3、空气染污 a汽车尾气 b工厂废气 c矿物燃烧产生的气体4、三大污染气体 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 (酸雨)

26、 一氧化碳(CO)(有毒)自我总结完成课后习题总结:空气中各成份的主要用途阅读P30、31了解“保护空气、空气质量日报”自我总结,查漏补缺完成课后习题课后活动1、复习(翻看一遍教科书)2、完成课后练习复习完成课后作业六、板书设计 课题1 空 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 汞+氧气氧化汞 氧化汞汞+氧气拉瓦锡关于空气成分的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占4/52、“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的注意事项:红磷一定要过量;装置气密性一定要良好;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水倒吸入集气瓶,集气瓶水上升约1/5体积。(3)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4P+5O22

27、P2O5(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体积。(5) 氮气的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等。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4纯净物与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等都是纯净物。(2)、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料1、氧气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2、氮气 食品保护防腐气的要求: A、无毒无害 B、价格便宜 C、不与食品发生反应3、稀有气体(惰性气体)制霓虹

28、灯四、保护空气1、三大空气污染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2、空气污染物的分类:有害气体 烟尘3、空气染污 A汽车尾气 b工厂废气 c矿物燃烧产生的气体4、三大污染气体 二氧化硫 (SO2)二氧化氮(NO2) (酸雨) 一氧化碳(CO)(有毒)七、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 氧 气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 3)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 4)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及动手实验的能力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

29、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3)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4)学习运用实验与理论相互联系的方法5)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2)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3)逐步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辩证观点4)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欣赏实验现象的美,逐步认识到氧气使世界充满了美二、教学重、考点:1、氧气的化学性质。2.培养学生主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的完整和准确性。3、培养学生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步认识物质的能力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 1、氧气的性质 2、有关的实验以及实

30、验现象的描述 3、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四、2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1、复习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空气2、预习第二单元 氧气3、准备实验,指导学生代表完成演示实验1、复习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空气2、预习第二单元 氧气3、学生代表准备实验课中活动判断下列物质:空气、海水、氮气、五氧化二磷、红磷、氦气中,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思考:氧气的性质决定用途, 氧气有哪些性质?一、氧气的物理性质纯净物:空气 海水 混合物:氮气 五氧化磷 红磷 氦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阅读P33,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并总结课中活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

31、溶于水,液氧和固氧均为淡蓝色【实验】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硫俗称硫磺,是一种黄色的固体硫 + 氧气二氧化硫S + O2 SO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中的一种,它能溶于水,请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减轻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实验】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木炭黑色固体 木炭+ 氧气二氧化碳 C + O2 CO2【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注意事项:1、铁丝除锈后盘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火柴快烧尽时伸入集气瓶,防止火柴过长消耗瓶内的氧气3、集气瓶底事前一定要放注量的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3Fe +2O2Fe3O

32、4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的验证)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质量,生产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记忆反应的文字表代式和化学方程式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红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记忆反应的文字表代式和化学方程式阅读教材P34,了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了解并记忆注意事项仔细观察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记忆反应的文字表代式和化学方程式问题:为什么硫、木炭、镁条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3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以上的实验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观察下列化学表达式,有什么特点4P+5O22P2O5S + O2 SO2C + O2 CO23Fe +2O2Fe3O42Mg+O22MgO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缓慢氧化:自我总结完成P36“练习与应用”思考并回答阅读教材P34351、反应物都有两种2、生成物都只有一种3、反应条件都是点燃4、反应物中都的氧气阅读P35倒数第三段,总结“化合反应”理解并记忆“化合反应”,并用三个字归纳阅读P35倒数第二段,了解氧化反应思考: 化合反应与氧

34、化反应的区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阅读P35,了解缓慢氧化自我总结完成P36“练习与应用”课后活动1、完成有关作业2、复习“空气”3、预习“氧气”1、完成有关作业2、复习“空气”3、预习“氧气”六、板书设计课题2 氧气一、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气体;相同条件下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液氧和固氧均为淡蓝色二、氧气的检验: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三、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硫与氧气的反应: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都产生有刺激味气味的气体。文字表达式:硫+氧气二氧化硫 S + O2 SO2集气瓶底预先装少量水的原因

35、: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2、木炭与氧气的反应:现象: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文字表达式:碳+氧气二氧化碳 C + O2 CO23、铁与氧气的反应:(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文字表达式: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3Fe +2O2 Fe3O4集气瓶底预先装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防止产生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归纳小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程度比空气中燃烧要剧烈。四、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

36、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特点:多变一,是基本化学反应类型之一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3、缓慢氧化物质与氧气发生缓慢的、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腐败等。七、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 取 氧 气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2、过程与方法:1)学习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2)学会边实验、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

37、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2)保持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浓厚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逐步认识用实验去验证化学理论,从而知道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化学离不开实验二、教学重点、考点 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2、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3、分解反应。4、反应原理三、教学难点、学困点及易错点: 1、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2、催化剂的概念的理

38、解 3、分解反应。4、反应方程式四、3课时五、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1、实验准备2、学生代表实验准备1、复习“氧气”2、预习“制取氧气”3、学生代表完成演示实验的准备课中活动硫、木炭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什么叫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一、实验室制氧气1、药品:高锰酸钾(KMnO4)(暗紫色)、氯酸钾(KClO3)(白色)、过氧化氢(H2O2)(无色)回忆并回答了解记忆课中活动2、用KMnO4或KClO3制取O2的装置注意事项:1)用KMnO4制取O2时试管口放棉花,目的是防止KMnO4粉末进行导管2)试管口向下倾斜,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引试管炸

39、裂3)实验完毕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3、实验步骤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药品定:固定装置,装水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固定在药品的正下方加热收:待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收集气体(刚冒出的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防止氧气不纯)离:把导管从水槽中撤出(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熄:熄灭酒精灯(第六步和第七步不能颠倒,否则水槽内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4、氧气的收集方法1)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2)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5、收集好的氧气的放置方法盖好玻璃片瓶口向上放置6、氧气的验证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7、氧气的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

40、入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阅读教材P37 了解用KMnO4或KClO3制取O2的装置的特点的注意事项了解并记忆用KMnO4或KClO3制取O2的实验步骤了解并记忆了解并记忆记忆课中活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KMnO4 K2MnO4 + MnO2 +O2二、催化剂实验:过氧化氢分解实验示意图(1)、(2)、(3)(4)(实验前称量MnO2的质量)、(5)(1)、(2)(3)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4)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5)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2H2O2 2H2O+O2把(5)中反应后的液体倒掉,再向其中注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重复多次实验(5),观察现象倒掉反应后的液体,洗净、干燥剩余的固体并称量,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阅读教材P38“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仔细观察实验并总结:(1)、(2)(3)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4)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5)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