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9986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五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微专题5.2 差异性-二轮地理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Word版含解析-第 - 13 - 页微专题 差异性【知识精析】一、一个概念自然带1形成2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自然带的分布和变化与气候类型密切相关,具体分析如下:(以北半球为例)二、两个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性)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抓住三个关键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对应关系: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见下图,以北半球为例)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因素:自然带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与山体所在纬度、

2、山体的相对高度、山体海拔相关,具体如下图所示: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分布高度:一般来说,向阳坡高于背阴坡,这与向阳坡热量条件优于同一高度的背阴坡有关;迎风坡高于背风坡,这与迎风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风坡有关。具体如下图(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为例)所示:2.注意五个问题受水热组合条件影响,自然带呈“水平延伸,垂直更替”;高山、高原分布明显。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而言,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6 ,因此,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类似于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布,但并不完全一致。(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时基

3、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随山地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可能会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山地垂直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同一自然带,随纬度增高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4)山地中自然带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同一自然带内水热状况相似。(5)山体所在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山体海拔越高越复杂,海拔越低越简单;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越大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越简单。四、山地垂直自然带分析与判读(1)影响垂直事象的因素分析:垂直事象的分布取决于山地热量及其与水分的组合,对水热组合状况起着深刻影响的山地位置和山体性质是决定垂直事象性质和结构的基本因素。纬度位置影响不同的

4、垂直事象类型;海陆位置:山地的距海度(指距水汽源地的远近)不同,垂直事象的性质和结构也有区别;山麓的海拔高度,决定了山地水热组合的初始状况,也决定了山麓事象的性质;山顶与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山体性质(山体高度、山脉坡向、坡度与走向以及局部地形等)也影响垂直事象的分布。(2)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判读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顺序: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与山体所在地区自然带从低纬向高纬的水平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判读基带或山体所处的热量带:基带与当地同纬度水平自然带相同;根据基带名称确定热量带。如珠穆朗玛峰南坡(28N附近)的基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判读南北半球:南北半球常常用到

5、阳坡与阴坡的概念。阳坡靠近低纬度一侧,热量条件好。如温带、寒带地区北半球南坡为阳坡,南半球北坡为阳坡。方法主要有:a.根据自然带数量判读:一般阳坡多于阴坡;b.根据同一自然带分布的高度判读:一般阳坡一侧高。判读自然带数量的多少:一般山体所在的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如乞力马扎罗山(3S,海拔5 895米)就比文森峰(78S,海拔5 140米)自然带数量多,珠穆朗玛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数量多。五、雪线1.概念: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线,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2.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温度(热量或纬度)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降水因素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呈负相关地貌因素坡

6、度大,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偏高;阳坡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线位置偏高,阴坡则相反季节因素一般地,同一山地的雪线,夏季高、冬季低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都会使雪线上升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3.分析与判读 (1)分析全球山地雪线山地降水越多,雪线越低;气温越高,雪线越高,因此全球山地雪线的分布曲线呈马鞍形,即在副热带山地雪线最高,然后向南北两侧降低。夏季气温高,山地雪线较高;冬季气温低,山地雪线较低。(2)分析同

7、一山体不同坡向的雪线山体坡度越大,雪易下滑融化,雪线高;阳坡气温偏高,雪线位置高;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分析时要注意影响雪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如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3)分析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因素对雪线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升;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造成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上升,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4)影响雪线分布高度的因素及雪线高低的判读六、非地带性(地方性)的判断思路1非地带性的判断判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

8、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规律判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2.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现象。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所示:因素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理想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苔原带、针叶林带无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地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科迪勒拉山系西侧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伸,南北更替

9、,呈狭长条状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洋流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南半球副热带地区的大陆西岸森林带或草原带热带荒漠带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岸针阔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范围特别广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水分昆仑山

10、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河水灌溉【素养提升】一、选择题(2016全国乙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 m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1.A2.C第1题,气温升高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

11、,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吸收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可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2题,该山坡2 0003 000 m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 0003 000 m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根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2 0003 000 m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测该地土壤含水量低,

12、地表径流量大。(2016海南高考)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完成34题。3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A东北坡 B西北坡C东南坡 D西南坡4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A温带荒漠带 B温带草原带C热带雨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016新课标)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57题。5

13、.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 B降水量C积雪厚度 D植被覆盖度6.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 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 D冬季风力最大7.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 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 D太阳辐射减弱5.C本题用排除法解答,大气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山地不同海拔降水量也有所不同,温度和降水又同时影响山地植被,只有积雪厚度与海拔基本无关。故选C。6.D长白山纬度较高,冻害一般发生在冬季。西北坡冻害高发是因为处在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较大。故选D。7.C 由于全球变暖,长白山雪期退后且缩短,植被缺少积

14、雪覆盖,致使冻害加重。故选C。 (2016全国丙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89题。8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9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2015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 B南岭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11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

15、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水分C海拔 D热量 (2016江西诊断)叶是植物的物质能量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其形态生长特征是对环境中的光、温、水、肥等生态因子综合适应的结果。根据植物叶面积与光水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可以预测不同光照与湿度条件下植物叶片的最佳大小。图1为植物叶面积与光水的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图,图2为不同光照和湿度组合条件下植物的最佳叶片大小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据图1,判断最佳的叶面积为()A甲 B乙C丙 D丁1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不变,在有光条件下,叶片随湿度的降低而减小B如果湿度不变,在湿润条件下,叶片随光照的降低而减小C在沙漠地区,植物叶

16、片小,以减少太阳辐射和蒸腾失水D在热带雨林区,植物叶片大,以增加太阳辐射和蒸腾失水12.C据图可知随着叶面积的增大,植物蒸腾耗水持续增大,而光合收益增长到峰值后降低,所以最佳的叶面积为光合收益与蒸腾耗水相差最大点,故选C项。13.B 读图可知,如果湿度不变,在湿润条件下,叶片以中等光照最大,故选B项。(2017河南八市联考)下图为位于42N附近的我国某山地北坡自然带谱分布图。读图回答1415题。14.该山地为()A天山 B小兴安岭C长白山 D阴山15.该山地1 800 m以上的岳桦林是一种匍匐状生长的森林,以下不属于其生长习性的是()A耐旱 B耐寒C抗风 D耐贫瘠(2017牡丹江模拟)下图为某

17、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16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17图中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A高山草甸 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 D高山针叶林16.D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17.B 图中7月等温线为3 、有雪线经过,则间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带。下图中甲地位于天山北坡,丙地位于天山南坡,回答1819题。18图中丙处山麓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 )A森林 B草原 C草甸 D荒漠19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 )A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

18、地域分异规律 B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2016兰州模拟)读世界某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图,回答2021题。20该山地位于()A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B南半球中纬度地区C北半球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纬度地区21该山地迎风坡的盛行风是()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C西风 D东南季风20.D 读图可知,落叶阔叶林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上限高于北坡,因此南坡为阳坡,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山麓地带为耕地和牧场,耕地和牧场之上为落叶阔叶林,由此可知山麓地带的原始地带性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林,因此该地区应位于中纬度地区。综上可知,D选项正确。21.C由

19、上题可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可排除A、B选项;若该山地地处季风区,山地南坡应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排除D选项。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224题。22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南部 B华北地区北部C西北地区西部 D西南地区东部23山地苔藓带在南坡位置较高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高,且为背风坡 B气温较高,且为迎风坡C气温较低,且为背风坡 D气温较低,且为迎风坡24该山地未出现积雪冰川带,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 B气候干旱C海拔较低 D坡度较小读某区域降水分布图,完成2527题。25.影响区域自然带变化的因素是()A热量B水分C地形 D土壤26.区域植被最有可能是()A森

20、林 B草原C荒漠 D森林草原27.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年降水少,气温日较差小B因远离海洋而降水较少C冬半年处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D全年干、湿两季明显(2017年山西省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冰川平衡线高度是冰川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置处的海拔高度,冰川物质平衡变化是冰川对气候变化直接的反应。下图示意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19622006年变化。读图,完成2830题。28. 19622006年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趋势是( ) A后退、变厚 B后退、变薄 C前伸、变厚 D前伸、变薄29河源1号冰川分为两只冰舌的时间约为( ) A 1962年 B1986年 C 1993

21、年 D2006年30图示冰川平衡线的变化,说明( ) A冰川大致向北变化 B冰川变化速度逐渐减慢 C冰川消融较多,物质积累为正值 D冰川积累区面积缩小,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30D 依据图中指向标可以看出冰川大致向西南变化,选项A错;随着时间推移冰川平衡线的变化向高海拔推进,说明冰川变化速度逐渐加快,选项B错;由冰川平衡线的含义可知冰川消融较多,冰川平衡线上升,也就是是冰川上年物质积累与年物质损耗相等位置处的海拔高度变高,则物质积累为负值,选项C错;冰川积累区面积缩小,说明气温高,融化量多,末端后退或冰崖变缓,故选项D正确。【知识拓展】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雪线以

22、上年降雪量大于年消融量,降雪逐年加积,形成常年积雪(或称万年积雪),进而变成粒雪和冰川冰,发育冰川。 雪线是一种气候标志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决定于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条件。高度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降低,反映了气温的影响。二、综合题31(2016上海地理)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海南岛地理简图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3、(4分)31.【解析】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图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地处背风坡地带,水分条件较差,呈现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参考答案】现象: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季雨林景观,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32.下图示意“新疆部分地区环境及景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如图甲)(1)丙山峰北坡下半部分

24、布着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高山草甸带等四个自然带。请根据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按图乙中顺序,依次写出各自然带的名称,并分析自然带的形成原因。(2)在丙山峰高寒荒漠带平坦的山坡处,常出现由大小不一碎石组成的高山流石滩(如图丁),请运用外力作用的原理推测流石滩的形成过程。(3)季节性积雪是牧人的生命线,牧人常说:“羊群是被雪线牵着走,不是牧人。”请分析原因。(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参考答案】(1)山地针叶林带、山地草原带、高山草甸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山地迎风坡,大西洋暖湿气流带来丰富降水。(2)地表岩石受到强烈温差变化(

25、或冻融)的风化作用,发生崩解和破碎;受到冰川和冰雪融水等外力侵蚀后;并被(冰川、冰雪融水、重力等)搬运到地势比较平坦的山坡处堆积而成。(3)从盆地到高山,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气温和水分条件或水热条件或气温和湿度条件)垂直差异大,雪线会随季节变化而升降。每到春夏来临,随着雪线不断上升,高山草甸带水热条件适宜,牧草生长茂盛(或高山草甸带气温升高,湿度增加,牧草生长条件改善,牧草丰富),气候温和,羊群等被赶到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当秋冬季节来临,雪线又不断地下降,高山草原牧草被积雪覆盖(或水热条件不宜牧草生长,或气温降低,湿度减小,不利于牧草生长),且高山草原上的气候寒冷,气温较低,牲畜无法生存,羊

26、群被赶到相对温暖的山麓牧场越冬。或夏季山上较为温暖,牧民在高山草甸带放牧;冬季高山寒冷,牧民到位于山麓的山地草原带放牧。(4)距离远(时间短);地形复杂,高差大;沿途畜牧生产保障条件差;容易遭受自然灾害(雪灾、冻害、旱灾、风灾等)的威胁;导致牧草不足,牲畜掉膘(减重)、疾病、甚至死亡,使畜牧业产量下降。33(2017课标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

27、,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地表温度高,融雪早,蒸发历时长。从而可得出阳坡

28、地表温度高、湿度低。第(4)题,依据材料“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可知,从2300米至2600米,海拔高度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适应生存到物种种类减少。根据山地垂直地域差异规律可知,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参考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