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二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弃疾词二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辛弃疾词二首精品导学案(含答案解析)-第 13 页架桥以后东村与西村之间隔着一条小河,由于这里没有桥,两村的人往来都得绕很远的道。这时,有个热心的年青人,用家里的横梁在河上架起一座独木桥,方便了行人。这很使东、西村的人高兴了一阵子,也称赞了一阵子。但三天以后赞扬声变成一片埋怨声:“哼,一根木头也算是桥?”“平时走过它还要摇三摇,碰上雨天叫人怎么过?”“要是孩子、老人”“再譬如说扛一袋、拎一包什么的”“骑自行车的就更没办法!”微感言: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赏读:为学之道,再没有比接近良师更便利的了。一个好教师,胜过万本书。尊师敬师,拜师求学,是求知的捷径。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赏读:打了胜仗
2、不骄傲,打了败仗不埋怨。打了胜仗不骄傲,是因为胜利来自战术的高明,不值得自己骄傲;打了败仗不抱怨,是因为知道了自己失误的地方,不能再怨天尤人。不骄、不怨,有利于继续战斗。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赏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一、作者视窗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一生力主抗金。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
3、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作品集稼轩长短句。代表作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二、写作背景青玉案元夕:此词写于哪一年虽无定说,但最早也要在乾道、淳熙年间。大约写于他被迫退休于江西上饶之后。此时距靖康之变已有四五十年,而划江割据局面依然。敌虏仍隔岸肆虐,虎视眈眈,令志士仁人寝食难安。词人投笔从戎,弃家投南,实指望南宋当朝厉兵秣马,挥戈北征,收复失地。不料当局不思恢复,只图偏安;不念国破,只颂月圆;一心粉饰太平,灯节糜费无度。真个“直把杭州作汴州”。词
4、人空怀壮志,请缨无路,回天乏术,只有“世人皆醉我独醒”之痛苦。幼安以深长的艺术语境,含蓄言情曲笔抒志。词中创造的艺术境界亲切生动,寓意隐而不露,似有若无。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亦增其强烈、永久的魅力,令人思索不已。王国维先生论及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三种境界时,就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第三境界,比喻凡事须经艰苦跋涉,往往“踏破铁鞋无觅处”,最后才能“得来全不费功夫”。鹧鸪天: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其后方比较空虚,北方被占区的人民,乘机进行起义活动。山东济南的农民耿京,领导一支起义军,人数达二十余万,声势浩大。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
5、辛弃疾,也组织了两千多人的起义队伍,归附耿京,为耿京部掌书记。辛弃疾建议起义军和南宋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战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们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宋高宗。高宗得讯,授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授辛弃疾承务郎。辛弃疾等回到海州,听到叛徒张安国杀了耿京,投降金人,义军溃散。他立即在海州组织五十名勇敢义兵,直趋济州(今山东巨野)张安国驻地,要求和张会面,出其不意,把张缚置马上,再向张部下宣扬民族大义,带领上万军队,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过淮水才敢休息。到临安把张安国献给南宋朝廷正法。辛弃疾这种忠心为国、智勇过人的传奇般的英雄行为,在封建社会的文人中是绝无仅有的。这首词的上阕写的就是上述作
6、者这段出色的经历。本词是他晚年家居时,碰到客人和他谈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从青年到晚年的经历而作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淳熙二、三年间(11751176),词人提点江西刑狱,驻节赣州,书此词于造口。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辛幼安词条云:“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祐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因此起兴。”此一记载对体认本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陈寅恪论再生缘亦谓:“维系人心,抵御外侮所以为当时及后世所传诵。”故史称隆祐“国有事变,必此人当之”。建炎三年,西路金兵穷追隆祐,东路则渡江陷建康、陷临安,高宗被迫浮舟海上。南宋政权存亡危急之秋。故当稼轩身临造口,怀想
7、隆祐被追至此,“因此感兴”,题词于壁,实情理之所必然,罗氏所记大体可信。三、基础梳理1字音识记(1)宝马雕车()(2)黄金缕()(3)蓦然() (4)阑珊()(5)旌旗() (6)菩萨蛮()(7)娖() (8)银胡(9)髭须()(10)锦襜突骑()答案(1)dio(2)l(3)m(4)ln shn(5)jn (6)ps(7)chu(8)l(9)z(10)chn j2词语释义(1)玉壶光转:_(2)笑语盈盈暗香去:_(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_(4)燕兵夜娖银胡:_(5)却将万字平戎策:_(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_(7)江晚正愁余:_答案(1)精美的彩灯(2)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
8、身上散发的香气(3)稀疏,零落(4)整理,在此是“取”的意思 (5)拿(6)可惜(7)使我悲愁。愁,使动用法3名句背诵(1)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此三种之境界:_,_,_,此第一境也。_,_,此第二境也。_,_,_,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2)_,更吹落、星如雨。(3)蛾儿雪柳黄金缕,_。(4)却将万字平戎策,_。(5)_,毕竟东流去。答案(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东风夜放花千树(3)笑语盈盈暗香去(4)换得东家种树书(
9、5)青山遮不住文本感知1青玉案元夕这首词借描写元宵夜赏灯的热闹情景,讽刺南宋朝廷偏安江左、不思进取的行为。亦借一位不慕繁华、自甘淡泊的美人,隐喻词人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2鹧鸪天这首词深刻地概括了一位抗金将领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词人无比悲慨凄凉的沉痛心情和怨愤之情。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此词表达作者对中原未能恢复的沉郁心情,驱敌救国理想不能实现的抑郁、苦闷和深沉的爱国情思,并坚信驱逐侵略者、收复中原、雪洗国耻总会实现。结构图示青玉案元夕 鹧鸪天对比悲慨凄凉怨愤之情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师生探究一、辛弃疾青玉案和李清照永遇乐都是写元夕的,试比较二者在立意和表现方法上的异同。提示1.在立意方面,
10、辛词既写在元夕之夜苦苦搜寻意中人的执著与悲喜莫名之情,同时又托意中人这一形象言志,表达一种自甘淡泊、安于寂寞、坦然自信之襟怀。李词则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一种饱经丧乱之人所产生的迷茫痛苦和孤寂悲凉。2表现方法上,辛词先是用浓重之笔墨写元夕之热闹,后用白描笔法写搜寻意中人之事。而大肆渲染铺垫只为结句服务,前后呼应,笔触细腻而用意良苦,大起大落,跌宕生姿。李词在艺术上除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相济、俗中见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二、请分析鹧鸪天词中抒情主人公的
11、形象。提示这首词以短短五十多个字,概括了一位抗金名将的悲剧遭遇。他青年时参加领导抗金义军,擒获金军将领带义军南下,威武雄壮,战功赫赫。然而皇上没有抗金决心,又畏惧起义军,义军被遣散,让义军半途而废。主人公处处受投降派的掣肘,报效国家的壮志难酬。多少年后,感叹年老不能回到青春、岁月虚度的可惜,可又不甘心年老,言外之意有壮志未能抛却之意。之后以鲜明、典型的形象,突出主人公的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文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广极端沉痛的地步。总之,本文主人公文武全才,应有大的作为,由于昏君与投降派的干扰,壮志未酬,实乃悲剧英雄的典型,其悲慨程度使人扼腕不已。三、菩萨蛮主要用了什么表现
12、方法?请细加分析。提示本文用比兴手法,极写深沉之爱国情思。它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之极高境界。眼前景,不过是清江水、无数山,心上事则包举家国之悲、今昔之感种种意念,而一并托诸眼前景写出。显有寄托,又难以一一指实,但其主要寓托则可体认,其一怀襟抱亦可领会,此种以全幅意境寓写整个襟抱、运用比兴寄托又未必一一指实之艺术造诣,实为中国美学理想之一体现。具体比兴之处如:“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在词人心中,此一江流水,即行人流不尽的伤心泪。当建炎年间四海南逃之际,不知有多少难民伤心落泪,痛不欲生。由此,此情此景又象征存亡危急之秋。同时,一江行人
13、泪中,自然也有词人之悲泪,所有炎黄子孙之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无数青山,词人既叹其遮住长安,又说它遮不住东流水,则其所喻当指敌人。在词人潜意识中,又指投降派。“东流去”,以江水东流喻正义所向,不可遏止,势不可挡。“江晚正愁余”句,又描绘出一暮色苍茫又具封闭式意味之境界,无异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写照,而暗含起笔之郁孤台意象,可谓妙极。四、请细细品味下列加的词语的含义。宝马雕车。 意气,鞍马光照尘。笑语盈盈。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提示香满路:豪门富户之人前去观灯,其身上的衣饰之香,车马之香,洒满道路,指意气之盛,富贵之势。骄满路:指掌权之后的宦官内臣的骄横神气,骄奢蛮横飞扬跋扈,不可一世之态充
14、满道路。暗香去:本指花香,此指观灯女子们身上散发出的香气,意指众多女子装饰一新,衣香袭人;也暗指美人,即众多美人来来往往。暗香盈袖: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暗香盈袖既烘染了雅淡如菊的情怀,也隐含了“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的夫妇暌离之感。名句品评(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品评在众多的仕女中苦苦寻找意中人千百次却没有发现,忽然回过头,却见心上人正娉娉婷婷、淡泊安静地站在灯火稀少的地方。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景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他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
15、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2)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品评此句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春风不染白髭须”,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在春风中却不能由白变黑。年纪老大,青壮年时期一去不复返了;美人迟暮,英雄易老,喟叹一生的宏愿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词人无比悲慨凄凉的沉痛心情和怨愤之情跃然纸上。一个“染”字,运用移就手法,无比形象,让人心酸感叹。(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品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写无数青山虽遮住长安,终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东流。此处青山,作者似有所喻,喻指敌人,则东流之水喻祖国一方。无数青山虽遮住长安,但遮不住东流水。
16、东流之江水喻指正义的方向。“青山”能遮住行人的望眼,使他望不见“长安”,但是江水顽强地向东流去,毕竟是“青山”所遮不住的。两句用比,抒发了爱国志士和人民自始至终不放弃恢复的强烈情绪,表达了词人和广大爱国者对抗金恢复的坚定意志。考点链接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一、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
17、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
18、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二、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
19、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一、延伸阅读愚蠢比可怜好春光明媚的一天早晨,和煦的阳光撒满大地,晴朗的天空万里无云,无怪乎看见一位等汽车的老人拿着一把很大的黑伞时,安德鲁斯先生会感到惊讶了。他问老人:“你认为今天会下雨吗?”“不会下,”老人答道,“我想是不会的。”“那么你带雨伞遮太阳吗?”“不是,我干吗要拒绝春天的太阳呢!”安德鲁斯先生迷惑不解地瞅了瞅那把伞。“我老了,腿脚也不灵便了,”老人忙着解释,“可我不愿旁人看着我拄着手杖,说我是可怜的老头;于是我就用雨伞作手杖,睛天也带着它。二、写法迁移角度一 诗歌鉴赏题目:
20、选取文中一首诗歌,对其进行鉴赏。角度自定,题目自拟。500字左右。示例 青玉案元夕中“那人”形象品析辛弃疾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多慷慨激昂之作,但风格多样,婉约含蓄的青玉案元夕也同样出色动人。此词写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花千树”喻万灯齐放;“星如雨”喻满天焰火;“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整夜狂欢。“我”在“众里寻他”,找心目中的人儿,对坐着宝马雕车、穿着“黄金缕”、插着蛾儿雪柳、笑语盈盈香满路的富贵人儿不屑一顾,千百次苦苦寻找,满怀失望之际,“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暗淡)处”。词中那个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的女性形象最是值得品味(古语无“她”字,
21、“他”兼指女性)。作者用两层比衬手法来描写她:灯火辉煌的场景正衬笑语盈盈的观灯妇女,而对孤高的“那人”来说则是反衬;对观灯的富贵人家妇女的描写也是对“那人”的反衬,突出了人物的形象。杜甫诗“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把“佳人”放在冷落“空谷”的背景里进行塑造;作者把“那人”放在热闹的场景里反衬突出,各有千秋。此词写于作者被逼退休之时,寄寓了辛弃疾心伤家国,却又不愿与南宋朝廷中苟且偷安的高官显贵同流合污,于热闹中甘于寂寞的高尚情操。梁启超评这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很可信。“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名句。后人用它来比喻学习、做学问的第二层境界:经过苦苦追寻,寂寞奋
22、斗之后突然获得惊喜的收获。说明只要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终能成功。 角度二 走近辛弃疾题目:请以“走近辛弃疾”为话题,写一段文字,自拟题目,自选角度。600字左右。示例 谁共我,醉明月?那离我八百年的南宋,在我脑中,晃来晃去,却只有“风雨飘摇,偏安江南”这类的字眼。然而,偏偏在这飘摇乱世,稼轩横空出世,剑吼西风的高歌猛进,放荡不羁的孤高疏狂,诙谐幽默的田园野趣,宏图难展的壮志未酬,细腻清丽的春闺春愁,无一不是稼轩笔下靓丽的风景。 初识稼轩还是初中,读的是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觉得真好,可又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心里喜欢,爱之诵之,出乎自然。读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仿佛鼻尖真真切切
23、地闻到那股沁人心脾的香气,竟是欲罢不能。于是,“辛弃疾”这三个字印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似乎是与这恬静、舒适的乡村气息夹杂在一起的。 再后来,到了高中。知识多了,对稼轩的了解也多了。知道他是个爱国词人,读他的破阵子。好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震撼了,可怜白发生,这是怎样的一种无奈与苍凉啊! 人总是善于遗忘的,正如王右军所说“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此后的高中,忙于高考,忙于奔波于数理化之间,对这个让我曾经倾心、曾经震撼的辛弃疾,渐渐地远去了,偶尔复习课文的时候读到“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之时,或是一笑而过,或是愣愣出神,心中泛起涟漪,却再也没有那种惊涛骇浪、汹涌
24、奔腾之感了。再见稼轩,便是大学了。坐在图书馆里,不经意地翻起一本宋词精选,又是不经意地翻到辛弃疾这里,我才惊羡,才震撼,往日的激情,顿时流入心中!“将军百战声名裂”,是否稼轩意气风发、聚众抗金的肝胆写照?是否也想“剑指三秦,一战东归”?雄心勃勃、壮志凌云的稼轩,依旧是铮铮男儿,到死心如铁。恨只恨,蛾眉有人妒,君王谗小人。稼轩,纵然你是补天的经纶手,纵然你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却也只得闲饮酒,醉吟诗,憔悴赋招魂,蘸着血泪写一句“儒冠多误身”!那古来三五个英雄中,稼轩你是否也在其列?平生意气,只换得衣冠人笑,难怪稼轩感叹“知我者,二三子”。那个沉闷堕落的南宋王朝,意气如稼轩者,天下有几人? 后人把稼
25、轩与苏轼并提,合称“苏辛”,且早有定论,“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如苏”。但就是这排山倒海的魄力,是我最喜欢的。甚爱他一笑人间万事的洒脱,好个“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此等气魄心胸,叫人倾倒,此等乐观豁达,叫人钦佩。不愧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爱酒。李白说得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酒是稼轩一辈子离不开的。犹记稼轩有一篇戒酒的词沁园春,开篇便呼:“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如此金刚怒目,大下决心,真是不易。然读到后来,稼轩一改开始坚决之心,竟与酒杯达成协议: 麾之即去,招之即来。哈哈,不觉莞尔一笑,好一个可爱的稼轩。 稼轩不仅与酒杯
26、有协议,更与鸥鸟是同盟。带湖新居游览之时,与鸥鸟结盟曰:“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不但要与鸥鸟结盟,更要鸥鸟带来白鹤,好一个不知足的稼轩啊! 恨只恨此生无缘,不能与先生把酒一杯,共话人间万事空,共笑沙鸥满身愁,共与沙场秋点兵。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此生不能与您相醉明月,不能与您塞北江南,华发苍颜,真乃人生一大憾事耳!(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A旌旗(jn)恫吓(dn)楔子(xi) 锲而不舍(qi)B慨然(ki) 栈道(jin)憧憬(chn) 人影憧憧(chun)C肄业(s) 嗫嚅(r)
27、阑珊(ln shn) 相濡以沫(r)D老妪(y) 伛偻(u)倦怠(jun) 缠绵缱绻(qun)答案A解析B项“栈”应读zhn。C项“肄”应读y。D项“伛”应读y。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5分)A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B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C却将万字平戒策,换得东家种树书。D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答案B解析A项风凤。C项戒戎。D项必毕。3下列选项中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5分)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人们都在尽情地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他千百度
28、”,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B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此句中申明“叹今吾”的主要内容。“春风不染白髭须”,草木经春风的吹拂能重新变绿,人的须发却不能在春风中由白变黑。年老了,青壮时期一去不复返了,喟叹一生的宏愿再也没有实现的机会了。一个“染”字,运用拟人手法,使词人无比悲慨凄凉的沉痛心情和怨愤之情跃然纸上,让人心酸感叹。C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平戎策”,指作者南归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论、九议等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很有价值的抗金意见书。上万字的平戎策毫无用处,倒不如向人换来种树书,还有一些生产上的实
29、用价值,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政治现实?最鲜明、最典型、最生动的形象,突出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突出了他一生的政治悲剧,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为深刻、极端沉痛的境界。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喻指虽然收复中原困难重重,但爱国者绝不放弃追求,历史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爱国者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答案B解析“染”运用的是移就手法,而非拟人。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5分)在12月4日结束的第四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_,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暖冬的明确标准,气象专家提到的“比多年平均值
30、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生态环境形势如此严峻,主要是_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_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根本转变。A协议定性由于/由B协约定量由于/由C协约定性由/由于D协议定量由/由于答案D解析“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这里是指一种文件。“定性”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定量”则是测定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定量”。“由”可以
31、与“造成的”搭配,“由于”不能。阅读与鉴赏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20分)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辛弃疾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1)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10分)答:_(2)指出“听我楚狂声
32、”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词人借它们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思?(10分)答:_答案(1)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两个典故分别出自论语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前者以楚狂接舆的典故,表达了词人抗金复国理想无人理解的悲愤;后者以陶渊明自况,抒发了词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怀。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20分)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唤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淳煕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在词人笔下,青山、明月是怎样的形象?(10分)答:_答案貌似傲慢却又充满情意的青山,高洁而又善解人意的明月,是诗人想象中理想人格的化身,没有世俗偏见,高洁、正直而又纯洁,是作者被贬独游时的知音。(2)简要分析“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复杂思想感情。(10分)答:_答案“夜夜”表明非止一夜,“听读”写明月默默地听着词人读离骚。词句表现词人被贬独游时的孤独、忧愤,对明月相伴的感谢之情以及和屈原一样的矢志不渝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