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指南》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指南》1.ppt(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 读指南杜力维解读一解读一 指南并不是统一指南并不是统一“标尺标尺” 4岁孩子的母亲李女士,从网上看到了教育部出台的这部指南,也非常认真地看了全文。看完之后,她告诉记者,孩子在多数的教育目标里基本能达标,但因为孩子是早产儿,体质不是特别好,在运动能力上要稍弱一点,比如能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15秒左右等目标,她的孩子恐怕都无法做到。 孩子读大班的家长郑女士则认为,孩子在情绪控制上可能比较难做到指南里说的目标。 指南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尺。这次文件名之所用“发展指南”,而不是用“发展标准”,就是考虑到公众的心理,避免公众把它理解成为标尺。指南设定了36岁儿童身心具有普遍性的全
2、面和谐发展的目标,供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作为参照,但不是评判幼儿发展的“标尺”,成人不应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幼儿,也不可用一把“尺子”评判教育是否合格。 解读二解读二 部分教育目标是否定得过高?部分教育目标是否定得过高? 在健康领域“具有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目标里,要求34岁的孩子连续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5分钟,45岁不超过20分钟,56岁不超过30分钟。 “孩子肯定做不到。”对于这一目标,家长张女士说,她的儿子平时非常爱看电视,如果妈妈不在家监督,孩子会一直看;当大人提出不能继续看电视时,孩子会通过各种耍赖手段逼大人就范。 此外,还有健康领域的“34岁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4
3、5岁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活动;56岁未经大人允许不给陌生人开门”;社会领域的“34岁的孩子能说出自己所住的街道、小区名称;4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和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和景观;56岁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国家一些大事”,许多家长对照自己的孩子,感觉无法做到。 家长感觉孩子无法做到,其实是因为平时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没有跟上。她说,指南很强调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的培养。一是从小生活、作息要有规律,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是要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拿看电视来说,家长要让幼儿明白连续看电视时间太长,对眼睛有损伤;如果按要求做,以后还有机会看。如果纠偏有困难,可以采用
4、转移兴趣、做到就给予奖励等办法,让孩子明白耍赖是没有用的。家里其他成人对幼儿的要求一定要统一。 对于自我保护能力和归属感的教育目标,我们认为教育的生活化、活动性、具体形象是学前教育的突出特点,家长与幼儿园协作、共育,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渗透教育,是可以实现发展目标的。 解读三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有何副作用? 在科学领域,针对数学认知,指南要求56岁的孩子只需要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教育部官员表示,要反对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 不过,有的幼儿园学习内容远远超过这个标准,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比较常见。一家民办幼儿园负责人告诉记者,他的幼儿园会借用教具,让孩子掌握9999以内的加减运算。 幼儿园小
5、学化现象现在在很多幼儿园的确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家长望子成长心切造成的后果,再加上有的幼儿园也缺乏对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让学龄前的孩子接受了过度或是超前的教育。 “10以内的加减运算,看起来似乎要求很低,对孩子来说是在一个理解范围内的。”举个例子说,如果让孩子从一堆玩具中找出一块红色的正方形的积木,我们大人似乎非常容易,但对孩子来说,他就要经历一长串的思维操作过程,数学认知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思维,幼儿园要通过各种游戏和操作活动,使孩子把10以内的数的概念内化,在此基础上学习加减,而不是靠记住“几加几等于多少”的运算结果. 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危害非常严重,直接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不仅不利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学前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培养的方面会被弱化,全面和谐发展直接受到影响。因此教育部在指南中特别强调要反对小学化的学前教育。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