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1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9980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1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1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第 19 页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一、立意:主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1、中心思想要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做到表现的内容能正确反映生活;2、中心思想要集中;所谓“集中”,就是文章要集中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3中心思想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在文章中要明确地表明自己对待某;有位同学写我们院这篇作文,他挨家挨户地介绍每;1如何审题;1)正确理解题意;七年级作文指导专题讲座一、立意:主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主题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好比是人的灵魂,军队的统帅,主宰着全篇,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因素。1、中心思想要正确所谓“正确”,就

2、是要做到表现的内容能正确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能用正确的思想去认识、分析发生在你们周围的一些事情。反之,中心思想就是错误的。2、中心思想要集中所谓“集中”,就是文章要集中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品质,或说明一个道理,或歌颂某一方面的新风尚。中心思想集中,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篇文章不要多中心,叫人看了不知你到底要表达什么。3中心思想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在文章中要明确地表明自己对待某种事物的态度和立场,表明自己爱什么,恨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态度要明朗,不能含混不清,也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连自己都不知道要说明什么。有位同学写我们院这篇作文,他挨家挨户地介绍每家有几口人,多大年纪,

3、干什么工作。这样的文章叫人看了,不知他到底要说明什么。问他自己,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无中心的作文。1如何审题1)正确理解题意要认真仔细地研究题目,弄清题目所规定的范围是什么,找出题目的重点词,以便在作文时突出重点。比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由三个词组成,“一件”限制了数量,只许你写一件事,不能多写。“难忘”限制了内容,只能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事”限制了文章体裁,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个题目的重点词是“难忘”。因此写这篇文章就要围绕难忘和怎么难忘去写。又如:一件新鲜事要想正确理解这个题意,关键是正确理解“新鲜”的意思。如果同学们认为这个“新鲜事”是指

4、“第一次发生”的事,“少见”的事,“从未发生过”的事,那就狭隘了,选材面也就太窄了,几乎没什么可写。因为,这种事在身边太少见。其实,某些事虽然很普通。但对某个家庭、某个集体、某个人来说却是第一次,实际情况是新鲜事。另外,有别人于常情,有别于常理,出人意料的事也是新鲜事。婚礼是常事,但老年人婚礼却是新鲜事;青年人跳街舞是常事,但老大娘跳街舞就是新鲜事(2)搞清写作范围要既准确又最大限度地把题目不限制的范围搞清楚,这对于开阔选材思路,选择典型、新颖的材料有重要作用。还以一件难忘的事为例,它没限制的范围是什么呢?它没限制这件事发生时间和地点,没限制这件事的人物,也没限制是哪一件难忘的事。又如,有的同

5、学看到他(她)值得夸奖这个题目,就会马上闪现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关心集体、热爱学习这几个概念,认为做到这几方面的人就值得夸奖。其实,这就是没有最大限度地弄清“夸奖”的内涵和范围。热爱祖国、知书达理、知错就改、爱护公物、廉洁奉公、尊老爱幼、心胸开阔、各敢于斗争、身残志坚、公私分明、志向专一、艰苦朴素、孝顺长辈、信守诺言、 1不骄不馁、平易近人、不谋私利、不耻下问、心灵手巧、技艺超群、文明礼貌、工作负责、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聪明勇敢难道不值得夸奖吗?我们在审题时,能做到这点,就不会感到题目限制太死,太难写了,就会写出很多新颖的内容来。(3)辨明写作体裁要认真辨明题目对文章体裁提出的要求,这是写作

6、文时安排段落层次的重要依据。比如: 一件难忘的事是写一件事的记叙文,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段落。我的老师二三事是写一人几事的记叙文,可以按不同的内容安排段落。春游北海是游记,可按地点变化顺序安排段落。我的一天是写事的记叙文,可以按时间顺序安排段落。2审题的方法(1)分析法作文题通常是由几个词语组成的。审题时,先弄清题目中包含几个词语,逐词推敲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再进一步搞清这些词语之间是什么关系,全面比较,明确主要内容、修饰语、中心词,明确写作范围,抓住重点进而准确地理解题意。例如珍贵的礼物是“珍贵的”、“礼物”两个词语组成。“珍贵的”是限定说明“礼物”的,因此,“礼物”就是要写的对象,“题眼

7、”就是“珍贵”,作文重点在于揭示这件礼物为什么是珍贵的。比如:一个熟爱学习的同学它由四个词语组成。“一个”限制了范围,只能写一个人。“同学”限制了人物,只能写自己的同学,不能是其他人。“热爱学习的”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同学”,“一个”、“热爱学习”是对同学的限制,也是对这篇作文规定的内容。(2)比较法把意思相近的几个文题加以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一种重要的审题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理解题意。比如,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我喜欢的一个人,你就可以想出我尊敬的一个人和它比较。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的记叙文,并且都要求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那么不同点呢?“喜欢的人”,一般写自己的同学或晚辈;“尊

8、敬的人”,必须是自己的上级或长辈,或者是那些英雄、模范。这样一比较,题意就理解准确了。再如,看到我的语文老师这个题,可以自拟我的老师这个题与之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出题目是要求写“语文老师”而不是其他老师了。(3)补充法为了给同学们以更大的选择余地,往往题目出得带有一定的选择性,这样也就增加了审题的难度。遇到这类题目,可以在原题的基础上适当地增加些要素,便能看出题意。例如雨夜中,初看不易把握,如果你在题彰加上“这件事发生在”或者加“他(也可是“我们”等人称代词)在”,题目就成了这件事发生在雨夜中、或他在雨夜中了。也可以在题目后加“的故事”、“的一件事”,使之成为雨夜中的故事、雨夜中的一件事等,题意

9、就明朗了,也就容易下笔了。 另外,有些文题是半命题,文题的意思并不完整,这时就需要用补充法审题。例如我的,补充的对象可以是人,如我的老师;可以是物,如我 2的语文书;也可以反映兴趣方面,如我的爱好。这样题意就具体明确了,也有了重点。补充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便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内容。 比如:我喜欢遇到这种事情况,就要认真思考,在这个题目之下,都可以写什么,再从中找出最熟悉的内容来写。可以写人同学、小伙伴可以写物玩具、文具、日用品等;可以写景公园、日出、日落、雪等;可以写动植物树木、花草、小动物可以写活动参观、游览、队会等3审题的基本要求(1)审清对象例如:这次活动印象深,这篇作文的一个片断是这

10、样写的:我们小队来到军属张奶奶家,我和小明把早就准备好的对联贴在屋门两侧。几位队员扶着张奶奶看对联,一张张喜笑颜开的小脸簇拥在她身旁,张奶奶那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进屋后,小红他们把一幅印着山村新貌的年画贴在墙上。张奶奶拉着我的手说:“你们想得真周到!”这位小作者是审清了对象,认识到题目要求是写活动,不是写人或写别的事。再如老师来到我们家,对象应当是写事,不是因为题目中有“老师”空虚词就认为是写人;友谊其对象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事;让人高兴的变化的对象是要求写出一种变化,那么写人、事、景、物的变化都可以。(2)审题范围审题时,还要明确题目对我们所选择的材料在时间、空间、数量及人称等范围

11、上有哪些限制。快光的双休日、夏夜、晨雾等题目对时间有限制;爱在班级、路边等题目在地点上有限制。例如发生在家里的一件趣事有一位同学写了他们全家正要吃饭时,忽然发现了一只老鼠,于是全家一齐捉老鼠。这是“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而且有“趣”,符合题目要求。这是因为小作者审明了“范围”。(3)审准重点重点是文章要表现在主要内容,或主要内容的主要方面。审重点最好是找“题眼”。题目中往往有关键词语,这个关键词语就是题眼。例如一件趣事中的“趣”,爱在班级中的“爱”都是题眼,写作文时应重点写。例如,有位同学写篇作文怪老师。小作者就紧扣题眼“怪”字从“怪”的几方面进行生动的描写。一是布置作业少,题目怪,十之八

12、九有两种以上的解法,使我们听课聚精会神。后来,小作者看到了老师的备课本,发现老师在备课上真是下了功夫。这篇作文的确突出重点。4、怎样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呢?(1)一篇文章的中心不是靠写上几句表现中心的语句所能表示的,而是通过对人和事的具体叙述,使中心突出,从而教育人和感染人。(2)文章开头点明中心。一篇作文,可以在文章的开头开宗明义地点明中心,使读者一下子抓住要说明中心,使读者一下子抓住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然后再叙述事实。(3)文章结尾总括中心。一篇作文,在充分叙述事实以后,可以用言简意 3赅的语言,把中心总括出来。这样写,可以加深读者对文章的理解,更好地把握文章要说明的问题。(4)抒发感想点明中

13、心。在写人叙事的过程中,由于被叙事件的触动,我们会产生出相应的感想。如果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实地写出来,不仅能大大加强感染力,而且可以点明和深化所叙事情的中心。二、选材:俗话说“量体裁衣”。(1)、要围绕中心选材(2)、选材要典型所谓“典型”,就是要选择那些最有说服力、最有表现力的材料。要想选材典型,就必须掌握丰富的题材,这样才能通过比较选出最理想的材料。(各类型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3)、选材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新鲜、别致,不落俗套。那些“拣钱包”、“上车让座”等题材写的人太多,已经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了。如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估计不少人会写:为盲人带路、

14、给军烈属、五保户挑水、扫地,或是拾到钱归还失主之类俗套的事。一位同学开动脑筋,选择了帮助奶奶做“孙悟空看豆子”的事,写怎样用竹杆赶鸟看豆子。这样写使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小作者善于动脑,让孙悟空帮助看庄稼,真是一件令人人难忘的事。选材新颖的另一层意思是选材要赶“时髦”。所谓“时髦”,就是赶上时代的脚步,掌握时代的脉搏。小学生如果关心国内外大事,照样可以写出具有时代感的作文来。我们国家现在正进行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很多学生就能从农村的变化,家庭的变化,反映出改革的信息。抗“非典”,申办奥运等内容,不都在小学生的作文中有所反映吗?三、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

15、为载体。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在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的基础上,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作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第一,词语运用要生动。要精心选择、锤炼动词,力求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精心选用形容词,以期描绘出作文的妩媚;运用叠音词,增强文章的音乐美、意境美;运用色彩词语,使文章产生浓郁的画意和鲜明的节奏;选用四字短语,形成文章的整齐和谐美。第二,句式运用要灵活,做到恰当得体。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灵活搭配,交替使用,使语言变化多姿,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使文章文采飞扬、文气流畅;设问句设疑问难,增强读者兴趣;感叹句强化感情,深化文章思想内涵。第三,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生动美丽的比喻句,有助于说理

16、和描写,而且可以增加情趣,增添文采;气势恢弘的排比句,可以使文势增强,读来神盈气足;情感充沛的拟人句,浸透人文情怀,让人倍感亲切;引用诗文名句,将丰厚文章的文化底蕴,增强文章的文学韵味,更使你的文章神采飞扬。四、开头,落笔有神引人入胜知识点透视开头: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小巧、亮丽、引人注目,给人以先声夺人之感。好的开头要有利于围绕主题拓展作者的思想,有利于吸引和引导读者读完全文。为正文作自然的辅垫。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一般来说,从内容上讲,开头可以介绍人物,渲染气氛,说明背景,抒发深情,概括主题,呈现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从语言上讲,开头要简洁明 4快,不拖

17、泥带水,不要让人不知所云;从结构上讲,开头要和文章的主体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和结尾遥相呼应,开合有度。作文题目:我的父亲。一、直接开头法(开门见山)1、扣题目,表观点、情感。(前面的各种写物、写景)我的校园“在九江的东南,有我可爱的校园。”我的爸爸个子矮矮的,背微驼,走起路来一巅一巅的,象个瘸子.这是一种学生用得最多的开头法,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这种直通通的开头,往往容易使文章显得平淡。下面介绍四种鲜活的开头法。二、用经典句子开头1、用诗词开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2、用俗语开头。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18、.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纠纷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还可用用对联、用成语开头等等。三、用声音开头。1、用歌声开头。“笑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快深夜十一点了,我的爸爸还是电脑前扯起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在网上唱歌,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真是好心烦啊,明天还有语文考试.2、用响声开头。“皮哒,皮哒。”深夜静寂的楼梯里响起沉闷而懒散的脚步声,一定是我的爸爸打麻将回来了,可能这次又输得很惨.还可以用对话、用琴声、用风声、用雷声等等,凡是可以出声的都可以用来开头。四、由一种东西想到另一个东西开头。(联想开头法)每次放学回

19、学,看到停在楼下的一辆破旧的永久牌自行车,我就想起了我的爸爸。他就是用这辆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的.五、用结果开头法。(倒叙法)我们全家人正在吃晚饭,我的爸爸一边吃一边看电视。他突然站起来,发疯似地大叫:“中了,中了。”原来他中了500万的彩票。全家人跳啊,笑啊,哭啊,大家高兴得手脚不知往哪儿放才好。我的爸爸对彩票着迷要从十年前说起.六、以描写开头以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描写开头,也可描写事情中一个场景,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品质。朋友“月色如纱,轻轻地泻在窗台上,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炎热的夏天,在青色的河堤上,一个身影,佝偻着身躯,背着破旧的篓子,总在地上把白色的垃圾不断拾进去。最敬佩的

20、人七设问式。开头就提出问题,或引起读者注意,或激发读者思考,或造成悬念 5引人入胜;今天,老师大发雷霆,班上又乱哄的,又出了什么样的;这7类方法可以派生出多种方法,用好了这些方法,作;五、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围棋对弈中棋局终了前的;文章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结尾;1、篇末点题;常见的作文结尾:;1自然式;2照应式;3引申式;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4抒情式;5评价式;六、过渡;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引人入胜。今天,老师大发雷霆,班上又乱哄的,又出了什么样的事?这7类方法可以派生出多种方法,用好了这些方法,作文的开头就会变得容易起来,作文就能抓住人,就能写得活灵活现、丰富多彩

21、。五、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围棋对弈中棋局终了前的收官阶段,一招不慎,可能导致全局的失利。古人把好的文章结尾称为“豹尾”,足见结尾在一篇文章中的力度和重要性。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多说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淡了文章的主题。文章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水到渠成,自然而然。2照应开头,浑然一体。3卒章显志,画龙点睛。4抒发感情,动人心弦。5含蓄委婉,余味无穷。6展望未来,寄意深远。要

22、想写好文章的结尾,应树立整体观念,根据文章思想内容灵活巧妙地选用适当的方法,尽可能在写作过程中使结尾既符合文意,又能创新并显现出个性特色。结尾1、篇末点题常见的作文结尾:1 自然式。事情结束了,文章也结尾了。如麻雀的结尾:“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 带着它走开了。”2 照应式。结尾或点题,与文题遥相呼应;或与开头相照应,收拢全文。如颐和园的结尾是:“颐和园的景色可真美啊!”与开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首尾照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3 引申式。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如高大的皂荚树的结尾:“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23、4 抒情式。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 一起”。5 评价式。结尾对人物或事物进行总结、评价,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如狼牙山五壮士的结尾:“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六、过渡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它可以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七、照应俗语说前后呼应波澜生,写文章也要注意照应。照应就是文章中在前后相应的部位上的观照、呼应,指的是在文章的某一个地方提到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东西或一个问题,可以不作详细叙述,只作简单交代。然后,在后面的适当地 6方

24、,对于前面的伏笔加以点明或详述。这一伏一应,形成了文章的前呼后应,使全文的内在线索伏而不露、明断暗续、结构严谨、脉络贯通,浑然一体。 照应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题文照应。这是指文章或全篇或部分与标题相照应。题目常常被人们称为文章之眼,作品之窗。文章内容或是借题发挥,或是紧紧围绕着题目所明示的人、事、景、物、情、理进行叙写、辨析、抒情。题目与正文照应,犹如日月合璧。2首尾照应。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开难起,结难收。一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往往在于起笔和收笔。3前后照应。它是指行文中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唤和照应。

25、有了前后照应,前后内容的联系就会变得紧密,行文就会自然,文章就会结构严谨,脉络畅通。八、如何安排层次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就是通过具体地记叙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要使记叙文有鲜活的动态感、鲜明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就要格外精心地安排文章的层次结构。通常在安排文章层次结构时运用如下几种形式: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安排结构;按事件的特定关系安排结构。另外,前后的衔接、勾连、照应、过渡等,也是不可忽视的。特别

26、值得一提的是过渡,过渡句段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它们既是对上文的小结,点明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可见。九、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文章不单薄?换言之让我们的笔下丰满起来?这里送给同学们四个字:虚实结合。具体意思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既要真实地把正在发生的事写清楚,同时也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适当巧妙地融入一些与正在发生的事件相关的内容。因此,这里的实,就是对真实的正在发生的事件的叙写;这里的虚,指的是与此相关的回忆、背景、联想、想象,甚至是一些特定的心理活动等十、抑扬要想把事情叙述得引人入胜,就要有波澜、有起伏,也就是所谓有抑有扬。记叙文中的抑扬有三种。

27、一是欲扬先抑,为了肯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贬抑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扬而抑,先抑后扬。抑的目的在于扬,暂时抑下是为了扬起得更高,以产生震撼力。二是欲抑先扬,为了否定某人或某物,先用曲解的态度赞扬它和否定它。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为抑而扬,先扬后抑。扬的目的在于抑,暂时扬起是为了重重抑下,进而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十一、描写描写是作文当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中人物描写又主要包括语言描写、行动描写。行动描写是指对人的行为、动作的描写。行为,一般是指人物整体的活动、运动、反应或行动。如:学习、支持、训斥、袭击等。动作,是指全身或身体的一部分的活动。如

28、:跑、跳、撞、推、拉、打、抓、踢、踩等。行动描写不仅要写人物在做什么,更关键的是要写人物是怎么做的。怎 7么做就要求把人物具体动作一一描绘出来。由于人物的行动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因此,行动描写就要善于抓住人物具有特征性的动作,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行动描写要注意:(1)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气质和性格特征,避免笼统和一般化。(2)要准确、鲜明,写出动作的连贯性。十二、议论:议论,画龙点睛耀华章什么是议论?说白了,议论就是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者某一人物谈论自己的看法,也就是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使文章的思想更深刻、主题更显豁。其运用一般有

29、如下三种形式:一、用在文前、文末,揭示主旨。这是记叙文中运用议论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往往是写一个事件,然后在文章结尾运用议论,揭示这一事件所包含的意义、道理以及对生活的启示等。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这样。二、用在文中,过渡有力。在记叙文中,为了在过渡时既总结上文的主要内容,又使下面的展开更有力,作者往往使用议论句,来承上启下。如张晓风的行道树: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三、叙议结合,时时点题。在记叙文中,作者为了把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地告诉读者,影响读者,往往在记叙的过程中,夹叙夹议。如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多处运用议论,表明自己的追求和品质。十三

30、:抒情:抒情,震撼人心的力量情是一篇优秀作品的灵魂,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作文的终极目标是以情感人。古人所谓的披情入文、一切景语皆情语都是对抒情的最好阐释。抒情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前者是作者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直接表达出来,后者是借助描写、叙述等表达方式把作者的内心情感自然地流露出来。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抒情的方式包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等。十四:细节、文章的细胞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地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有助于描绘典型环境,有助于表现作品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