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心理学(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学、心理学-第 27 页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第一章 1.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中教和高教) 2 1623年,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还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中教) 夸美纽斯是捷克的宗教改革家,一生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教学论(1632年).(中教)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夫”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年)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中教) 3.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出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想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中教) 4. 当代教育学的状况
2、(问答题) (中教)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 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5.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中教) 6.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其代表人物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中教) 7. 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发生在奴隶社会.(中教和高教) 8.P56 封建时代的关键特征?(中教) 1)教育的目的在与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
3、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是普鲁士,时间是1754年; 2)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3)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教学方法不断出现; 4)师生关系民主化; 5)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9.P62 现代教育的特征(中教) 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2)现代教育的生产性;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 第二章 学校应具备那些条件(中教) 1)有与学生数量想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有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 3)有按规定标准配置的教学仪
4、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 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一学制虽经正式颁布,但并未实行.(中教) 最终于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该学制首次规定中小学的六三三制22, 并一直延续至今.(中教) 3.P87 沟通是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中教) 4.P92 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高教) 1)行政管理方法 2)法律方法 第三章 1.P108 在柏拉图的儿童发展观中,儿童发展的目标及个性的差别,早已由人生来的自然素质所决定了.他认为上帝造人是采用了金、银和铁三中不同的材料.(中、高教) 基督教的“原罪说”成为一种典型的儿童观.
5、(中、高教) 2.P109 环境决定论,洛克的“教育万能论”(中教) 3.P113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著名论断.(高教) 4.P117 儿童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与规律?(中教) 1)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2)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4)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是个别差异性) 5)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第四章 1.p131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中、高教)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
6、 P133 荀况进一步把师纳入了“天、地、君、亲”的序列(高教) 2.P135 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中、高教) 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 a.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b.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 a.教师必须具有教育理论知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b.教师要具有观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c.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d.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3)职业道德素养 a.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在教师岗位上无私奉献 b.热爱学生,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集中体现 c.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7、“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3.P139 案例分析(中教) 从内容上看,在较低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这是一种教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它是如同父母对子女的关怀和爱抚的那样的情感.从较高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是理解感和尊重感,这是教师对学生年龄的增长、自主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所产生的不同于成人的需要、愿望和情感的尊重与理解的情感.在更高层次上,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期待感,它是教师期望学生获得较快进步和成长的情感,是教师对学生未来成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体验. 4.P142 教师资格四个要件(高
8、教) 1)必须是中国公民 2)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第五章 1.p155 教育的地位和目的(中、高教) 教育的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2.p159 不同的教育目的论(中、高教) 1).神学的教育目的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认为“今生只是永生的准备”,教育目的正是为人皈依上帝,获得永生的准备 2).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社会学家涂尔干也说:“正如我们的身体凭借外来的事物而获得营养” 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 4).教育
9、无目的论- 代表人物主要是杜威 3.p166 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中教) 1).教育目的的确定受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 2).教育目的的确定受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制约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 4).教育目的的确定一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 4.p175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 第六章 1.p184 在社会性功能之中,德育的文化功能是学校德育政治、经济功能中的中介(高教) 2.p188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任务和主要内容 (中教) 德育
10、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的教学目标,德育内容则是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 199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所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是如何表述的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基基础。 德育内容实际上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我们认为,从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德育内容应当包括三个主要的层次: 1).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2).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11、 3).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等 2. p193 斯皮而曼认为,智力因素主要由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两项因素组成 (选择) (中教) 3. P197中小学智育的主要任务与内容(中教) 1)传授知识 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2)发展技能 所谓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技能不仅是指对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和对认识活动的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 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 4. P209 中国教育史上蔡元培先生倡导的“以美育代宗教说”,实质上是美育的超美育功能认识的一个代表。(中教) 5. p210 美育的任务(高
12、教)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第七章 1. P219 在课程的各种理论中,哲学对于课程的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高教) 2. P234 一般说,可以将课程计划(教学计划)称为课程的宏观结构,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称为课程的具体结构。(高教) 第八章 1. P262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高教) 2. P263 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中教) 3. P266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体系?(中教) 1)直观性原则。陶
13、行知先生说的“接知如接枝”,正是这个道理。 2)启发性原则(启发自觉性原则、自觉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高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8)因材施教(定义、基本要求、案例分析、简答)(高教) 4. P277 这种模式反对教师中心,注入知识,主张“学生中心的教学”,“学习的自由”。(中教) 5. P278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高教) 6. P280 对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中、高教)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2)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14、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D ) A教育理象B 教育事实 C 教育规律 D 教育问题 2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 A普鲁士 B 法国 C 英国 D 日本 3在世界上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是(B ) A卢梭 B 赫尔巴特 C 夸美纽斯 D 康德 4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B ) A达尔文 B 孟禄 C 勒图尔诺 D 特朗里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崽会打洞,此观点属于(D ) AB辐和论 B 环境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D 遗传决定论 6教育万能论的提出者是(B ) A华生 B 洛克 C 皮亚杰 D 杜威 7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称为( C )
15、 A钦定学堂章程B 壬寅学制 C 癸卯学制 D 壬戌学制 8现代社会之前,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 B ) A班级授课 B 个别教学 C 集体教学 D 复式教学 9实行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因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C ) A不平衡性 B 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 阶段性 10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C ) A狄尔泰 B 梅伊曼和拉伊 C杜威D 卢梭 1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的劳动具有(A ) A示范性 B 创造性 C 艰巨性 D 复杂性 12教育工作的核心是(B ) A教学原则 B 教育目的 C 教育方法 D 课程设置 13我们通常说要交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所揭示
16、的道理是( D ) A教师应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 B 教师应严于律已 C教师应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D 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科知识,精益求精 14倡导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学者是A) A蔡元培 B 梁启超 C 席勒 D 奥尔夫 15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B ) A涂尔干 B 卢梭 C 夸美纽斯 D 杜威 16认为智力因素主要由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组成的心理学家 (B ) A斯腾伯格 B 斯皮尔曼 C 帕金斯 D 吉尔福德 17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C ) A教学 B计划 C 沟通 D 规章制度 18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前提(A ) A生产力高度发展制度 B 教育的普及 C 生活水平的提高 D
17、 社会关系 19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接知如接技指的是在教学中要遵循( C ) A量力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直观性原则 D 巩固性原则 20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了( B ) A暗示教学法 B 非指导教学法 C 探究研讨法 D范例教学法 21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A) A杜威 B 卢梭 C夸美纽斯 D 涂尔干 22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C ) A德育原则 B 德育功能 C 德育任务 D 德育内容 23在对学生评价时,教师采取在群估中进行对比的方法,这种评价称为( C) A正式评价 B 绝对评价 C 相对性评价 D 非正式评价 2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C
18、 ) A1995年 B 1993年 C 1986年 D 1980年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于(C ) A1985年 B1986年 C 1993年 D1995年 26在咨询中,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咨询取得成效的( B ) A根本前提 B 必要条件 C 基础 D 有效途径 27学生对咨询和咨询者产生信任的基础是( D)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 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 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8国家规定要获得教师资格,必须经过教师资格认证才考试,符合一定的专业要求,这样的要求是一种(A ) A绝对评价 B 相对计价 C 正式评价 D 非正式评价 29被称为
19、现代教育测验之父的教育家是( A) A桑代克 B 赖斯 C 罗杰斯 D 布鲁斯 30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对学生印象和看法属于(D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 正式评价 D 非正式评价 31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成是多样的,属于教育领域内的的法律救济是(C ) A行政复议制度 B 行政诉讼制度 C 教师申诉制度 D 民事诉讼制度 32西德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模式是( C ) A社会类教学模式 B 发现学习模式 C范例教学模式 D 信息加工类的教学模式 33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D ) A隐性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学科课程 34学生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C ) A
20、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B 建设一支学生干部队伍 C培养健康的集体與论 D 树立正确的共同目标 36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的典型表现形式是(C ) A综合课程 B 陷性课程 C 活动课程 D 学科课程 2009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一)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_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C) A.培根 B.夸美
21、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2.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就是(A)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3.“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_特点的体现。(D) A.公益性 B.生产性 C.未来性 D.终身性 4.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A.学校绩效 B.办学特色 C.管理体制 D.评估标准 5.儿童身心发展中呈现出先头部后躯干和四肢,先发展大肌肉和大骨骼再发展小肌肉小骨骼,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特征。(B)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6.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C) A.家庭 B.社会 C.学校 D.个人
22、主观努力 7.我国于_年确立了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B) A.1980 B.1985 C.1995 98 8.持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是_的观点。(C)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A) A.享用性功能 B.教育性功能 C.发展性功能 D.生存性功能 10.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具有育德、促智、健体之功能,这是美育的_功能。(B)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循环性 D.超美育 11.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教育家(D)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23、D.布卢姆 12.我国教科书长期采用的是(C) A.审定制 B.自由制 C.国定制 D.合作制 13.将心理咨询的临床疗法引入教学领域,创立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是(A) A.罗杰斯 B.布鲁纳 C.布卢姆 D.赞可夫 14.为了将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统一起来而提出了(B)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5.小班教学通常班级人数规模在(C) A.50人以内 40人 25人 D.10人以下 16.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D) 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 C.集体的巩固阶段 D.集体发
24、展成熟和和谐阶段 17.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A) A.班主任 B.班委会 C.共青团 D.少先队 18.现代学校的心理咨询与辅导起源于_美国的“指导运动”。(D) A.17世纪末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早期 D.20世纪初期 19.咨询者通过为学习者创造适当的学习条件,设计合理的行为程序、提供强化及设立模仿的榜样等方法调节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这是咨询方法中的(B) 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游戏和艺术活动的方法 20.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B
25、) A.难度 B.可信度 C.效度 D.区分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比古代社会学校体系更完备和更先进的地方体现在以下方面:(AB BCDE) A.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B.创办幼儿园并纳入到学制中 C.创办实科中学、工科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 D.产生了各种类型的成人教育 E.创办了一批现代大学,形成了从学前到高等教育的完备的学制系统 2.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若干问题,即(ABCE) A.学校应该达到
26、哪些教育目标 B.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C.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D.采用哪些教育方法和手段去实现教育目标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具体结构以单元形式为最适宜,其结构包括(BDE) A.目标 B.主题 C.情景 D.任务 E.评价标准 4.学校咨询活动要取得成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BCE)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个别学生,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5.在法律上,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属于(CD) A.干预与服从 B.责任与义务 C.教育与被教
27、育 D.管理与被管理 E.监护与被监护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师P128 2.美育P206 3.教学模式P261 4.学生集体P309 5.标准化测验P365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P9 2.国家如何实施对中小学的管理和监督?P94 3.学校对儿童身心发展作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P99 4.简述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P113 5.你认为一节好课是怎样的?P305 6.我国教师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有哪些?P402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结合当前实
28、际论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该如何贯彻落实?P175 2.讨论法有什么特点?它与探究-研讨教学方法在运用上有什么不同?P288,2932009年江西省教师资格全真模拟题及答案(二)1名词解释 1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景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者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2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3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独立思考和行动
29、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4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规定了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5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1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 2班级组织: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根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
30、有计划地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它既是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又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单位,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4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5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1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的统一综合。 2
31、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 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的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4教育国际化:一是教育为社会国际化发展培养人才,二是教育本身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 5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1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的教育。 3学生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
32、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方面所发生的量、质、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与结果。 4个体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 5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一是教育的规模、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终身教育的观念关照学校教育。 1学生道德认知测评:是以学生道德认识水平即个体对道德规范和道德范畴及其意义的认识为对象所进行的评价。 2教育信息化:一是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化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 3国家课程: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4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
33、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5全民教育:一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二是全面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三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 论述题 1举例说明校本课程的利弊。 答、(1)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2分 (2)优势:校本课程更具地方特色,更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点;校本课程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逐步完善的过程,教师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经常修订校本课程;
34、使用校本课程能够使教师获得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校本课程鼓励和吸收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4分 (3)弊端:课程编制的权利下放给教师和学生以后,必然扩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课程的差异,加剧了学校与学校之间教育质量的不平衡;部分教师可能缺乏开发 发校本课程的专门理论和专门技能;所耗费的教育资源明显高于实施国家课程的需求;在教师流动比较频繁的学校,流动教师无法正常参与校本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修订及质量追踪,这势必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和连续性。4分 2你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1)设计教学的能力 (2)表达能力 (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教学机智 (5)反思能力
35、(6)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7)创新能力 论述题1说明并分析教育行动研究的过程。 答、(1)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2)分析问题 (3)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策略 (4)实践尝试行动策略 (5)反馈与评价行动结果 (6)总结 2举例说明讲述行为误用的表现及其策略。 答、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 (1)过短的时间内呈现了过多的新知识。 (2)讲述时间太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限。 (3)讲述内容缺乏组织性、逻辑性。 (4)讲述不顾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识准备作想当然假设。 (5)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地理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教育策略:(1)语意准确,语词恰当,语速适中。 (2)讲述学生不太熟悉
36、的新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呈现“先行组织者”,以明确知识的内在结构性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试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观点。 答、(1)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4)师生关系的品质 2(1)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社会规范失控、文化的商品化、城市化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人口流动问题社会)(2)学校教育失误问题(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个别教师素质差、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3)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联系实际 1试述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答、(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2)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4)要
37、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2举例分析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答、(1)生理成熟期提前 (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 (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增多 1试述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答、(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2)适应与超越问题 (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4)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2在知识经济时代学校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答、(1)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做到: 首先,正确认识创新与全面发展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第二,创新是人的自由活动。第三,正确理解
38、创新和守旧的辨证关系。第四,要把握创新的正确导向。 (2)学校教育要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应做到:5分 第一,培养科学精神。第二,增强社会责任感 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1)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2)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3)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4)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5)教育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功能3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有哪些? 答(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4)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4学生的失范
39、行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校园暴力触目惊心(2)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3)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4)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1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和发展的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简评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答、(1)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这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教育就不能满足社
40、会的需求。因而教育目的只能从社会的需要出发, 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主要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目的从社会出发,满足社会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4)但过分强调人对社会的依赖,把教育的社会目的绝对化,完全割裂人与社会的关系,极易导致教育对人的培养,只见社会不见人单纯把人当做社会工具,而不是把人作为社会主体来培养,造成对人本性发展的严重束缚和压抑。 3描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 4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趋势。 答、(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
41、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1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答、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2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答、(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 4简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区别。 答(1)从目的上
42、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2)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3)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 (4)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1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答、(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授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者(4)
43、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 (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 2简述活动指导的策略运用。 答(1)学生活动方案的设计(2)学生活动基本条件的提供(3)自主活动的引入(4)自主活动的促进 (5)成果交流的组织 3简析班级组织的结构。 答、(1)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3)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4)班级组织的规模 4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答、(1)倡导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1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答
44、、(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流(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2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 答、(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 3说明并分析核心课程的利弊。 答、(1)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3分 第一,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 第二,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相当强烈的内在动机。 第三,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和改造社会。 (2)核心课程的主要缺陷:2分 第一,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
45、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锁碎或肤浅的。 第二,学习单元可能被搞的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第三,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而且还可能背离家长对课程的期望和高等院校对课程的要求。辨析题: 1、教师专业化是指获得教师资格证。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师专业化是指把教师视为一个持续发展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的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其专业水平,使其逐渐达致专业成熟的境界。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达到专业的成熟,即成为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而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只不过是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 段
46、的一种标志,并不能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最终目标。 2、有教师认为,对教育目的不一定要把握,只要对教学目标把握。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要求。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而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是对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所以,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的,而教育目的又是通过具体的教学目标来实现的。由此可见,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也是建立在对教育目的的把握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把握了教育目的,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 3、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