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特岗教师沈阳面试小学数学说课稿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630592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特岗教师沈阳面试小学数学说课稿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22年特岗教师沈阳面试小学数学说课稿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特岗教师沈阳面试小学数学说课稿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特岗教师沈阳面试小学数学说课稿 .pdf(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百分数的应用说课稿一、纵横联系,说教材百分数的应用二是位于北师版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内容,主要内容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 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百分数一般应用题及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

2、理的解释,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百分数问题;能试图探索出解答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的方法,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体验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中的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特征及解答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二、设计教具,说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尽管本节课的知识如用小黑板展示,效果也许还可以,但多媒体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境的加入会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将例题、习题通过课件的形式来呈现,同时这也有助于例题间的比较。】三、激发参与,说教法1

3、、情境创设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阅兵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我在上课伊始,就创设了国庆大阅兵的场景,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自主探索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应有之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节课在新知的获得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动手画、动脑想、动口说,去探究新知,使学生获得较准确的知识。3、联系生活法: “数学教学要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最终要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社会生活。”因此,我在导入新课、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弹性练习的各个环节尽量用学生熟悉的例子来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4、激励评价法

4、: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我在学生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发现有独特见解的,都给予激励的评价,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四、自主探索,说学法新课程不但倡导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着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1、转化法:学生在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时,学生能结合百分数的意义,把知识转化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帮助理解新知识。我给予了及时的肯定,并说明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多加利用。2、比较法: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出现了

5、两种方法,学生就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7 页3、合作交流法:在获得新知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在小组中分工明确,提高了学习效益,使学生的智力得到最佳的开发,树立的主人翁的意识。4、反思法:方法注重反思,学生才能学得牢。在课将结束,学生对自己的获得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取长补短。五、着眼互动,说程序。(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上课伊始,就创设了国庆大阅兵的场景,激起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用由学生依照提供的两个数据来编应用题,

6、并予以解决, 起到了复习上节课内容的作用。然后引入课题:百分数应用二,并板书课题。(二)、相互合作,探究问题: 1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我及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问题例 1. 在建国 60 周年的阅兵中,空中梯队有20 个,装备方队比空中梯队多25% 。装备方队有多少个?2、讨论分析,理解问题。既然是要帮助李刚,就及时说明帮助的原因是“一时没能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把问题集中,让学生分组研究。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可提示学生结合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和百分数一般应用题,画线段图对问题进行分析。画线段图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方便学生发现数量

7、关系的方法。教师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下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既做到了师生的互动,又能及时发现找到结论的同学,到前面板书线段图。(画出线段图)3、找到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根据上面的分析,列出式子。再结合线段图,让学生找到第二种解法。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分数应用题,会想到把空中梯队看作单位1,百分数就是100% ,装备方队所占的比例就是125%.找到两中算法后,教师补充说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那种算法解题都可以。(三)、加强训练,巩固新知。完成闯关的三道题。(四)、联系实际,拓展思维。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自编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

8、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 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找最小公倍数说课稿一、说教材。找最小公倍数一课是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发现、归纳的基础上认识并建立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过程。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课标要求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

9、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建立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该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意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47 页义”、“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又是学生学习“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因而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本册教材的核心内容。本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借鉴前面的学习方法学习后面的内容是本课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特色,这样设计不仅使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10、时掌握一些学习方法,这些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对于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立我以下的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与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建立。教学难点:运用“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 独立思考可以使每个人深入的探究、冷静的分析; 小组合作,可以

11、更全面的思考,解题思路得以发散。三、教学具准备:印有月历纸。四、具体的教学过程:我设计的总体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感悟、理解、应用、巩固。教学流程 :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教师谈话 : 从 11月 1 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 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 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公园玩。(小黑板出示: 小兰一家和一张 11 月份的日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请学生相互议论后,教师提示:同桌两位同学可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同学找小兰妈妈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学找小兰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结果合起来对照一下

12、,就可以很快找出小兰爸爸和妈妈共同的休息日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成以下板书: 妈妈的休息日: 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 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 :12 、24 其中最早的一天 :12 (以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倍数”的实体模型,让学生借助“日期”这一具体有实际意义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思路。)(二)激思引探,教学新知: 1. 几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学: 从“妈妈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们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别引出“4的倍数”、“6 的

13、倍数”、“4和 6 的公倍数”、“4和 6 的最小公倍数”的概念,教师修改并完成板书: 4 的倍数 :4 、8、12、16、20、24、28 6 的倍数 :6 、12、18、24、30 4 和 6 的公倍数: 12、24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7 页其中最小的一个: 12 师:教师:为什么要打省略号呢?(因为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不可能写出一个数的所有倍数)师:请你仔细观察妈妈和爸爸的休息的日子又什么特点?(引出4 的倍数和 6 的倍数, 并板书)师:在 6 的倍数和 4 的倍数中,你觉得哪些数字比较特别呢?

14、(引出4 和 6 的公倍数)师:其中最小的一个是12。(引出最小公倍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修改板书,让学生亲身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能帮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 2 、及时练习师:认识了那么多关于倍数的关系,我们就来用一用。完成(试一试)。(三)巩固练习 1、书本练一练的第一题 2、书本练一练的第三题 3、书本练一练的第四题。 4、判断题(1)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2)两个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两个数的公倍数

15、是无限的,而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此题从整体上挈领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对各项知识进行抽象的比较、类比,进而推理、概括,对知识有深入完整的理解。学生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用数学语言进行合乎逻辑的讨论与质疑。(四)课堂小结:学生回忆整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条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整节课的设计,我通过四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来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的理念。我主要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等方法,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过程中获得知识。找因数教学设计,自己改编说课稿课题:找因数课

16、时 安排第五课时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2在 1100 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点 :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 :在 1100 的自然数中, 能运用多种方法, 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学情分析 :这节课以拼图活动为切入点, 让学生在拼图中探索找因数的方法,学生都会很感兴趣的, 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这也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接触乘法,对“因数”这个名词已有初步的认识。这

17、节课结合拼长方形列算式、找因数,学生很容易接受。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7 页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 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活动一 :合作探究。(学生用 12 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教师巡视)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师: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师:你能把

18、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生: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师:那么,这 6 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师:算式一样的可选择其中的一种说出来。生:112=12 26=12 34=12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 12的因数有哪些呢 ?生 1:有 1、12 、2、6、3、4。师:12 共有几个因数 ?生:6 个。师:谁能按顺序说出来 ?生:1、2、3、4、6、12。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活动二 :勇于尝试师:同学们用刚才学的方

19、法,能否分别找出9 和 15 的因数呢 ?(学生一边拼长方形,一边找9 与 15 的因数)师:9 的因数有哪些 ?生 1:9 的因数有 1、3、9。师:15 的因数有哪些 ?生 2:15 的因数有 1、3、5、15。师:9 和 15的因数中哪几个因数是相同的?生 3:1 和 3。活动三 :比本领看谁找得快师: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现在看看谁找得快,请同学们做课本第 9 页的练一练的第 1、2 题。(投影展示 1、2 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活动四 :画一画,找一找。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拼长方形找因数,现在能不能在小方格中画出长方形找因数呢 ?请做第 9 页的第 3 题。(学生独立

20、完成。 教师让 1 名学生到黑板上的小方格中画,并把因数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活动五 :应用找因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个性化教学思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47 页投影:48 名学生排队,要求每行的人数相同,可以排成几行?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排队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师:谁能介绍不同的排队情况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排法呢 ?师:同学们想一想,一共有几种排法呢?生:一共 10 种排法。师:同学们想一想,这种排队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生 1:每种不同排法的数都是48

21、 的因数。生 2:每种排队的方法和拼长方形一样,都是利用了找因数的方法。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利用找因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三)应用拓展。(媒体演播 :春天到了,同学要去一块长方形的空地上植树,学校一共运来64 棵树苗,怎样栽树苗才能合理美观呢?)师:同学们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师:谁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把这一道题总结一下呢?生:先把 64 的因数全部找出来,它们分别是1 和 64,2 和 32 ,4 和 16,8和 8,然后看看哪两个数拼出来的是长方形,再看看哪两个数拼起来的最合理美观。师:这位同学说得真棒 !鼓掌。(四)总结与评价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

22、么呢 ?(五) 练习设计 :1、找一找,填一填。1 2 4 7 8 12 16 24 32 24的全部因数:32的全部因数:既是24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2、说一说下面的数各有几个因数。5 16 2 11 9 19 ()个()个()个()个()个()个(六)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九页练一练的第4 题。(七)、板书设计找因数112=12 121=1226=1262=1234=1243=1212 的因数有 :1,2,3,4,6,12 教学后记 :在找因数的时候要教给学生一对一对的找,这样可以作到有序,不丢不落。但在有序的问题上,学生的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去引导,教给学生方法。以便为后面学习质

23、数和合数打下基础。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47 页百分数的应用(三)说课稿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28、29页的百分数的应用(三)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在五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以及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相关知识;此外,在学习本课之前,教材还安排了百分数的应用(一)、(二),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材在本课开始出示了笑笑家的家庭消费情况表,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推理、验证的思维过程后,再设计了一系列的实

24、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分析认知目标: 1)、学会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了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把利用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这课的重点,把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解决问题作为该课的难点。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会主动地

25、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被动,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和评价。教法、学法分析教法: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维目标,我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法、类比法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让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境使教学效果锦上添花,将例题、习题通过课件的形式来呈现,有助于例题间的比较。教学过程分析一、情境导入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动的

26、思维特点,课件出示笑笑妈妈在家做记录的画面,创设故事情境:在家里,一般是同学们的妈妈负责日常开支并做一定的记录笑笑的妈妈也是一样的,今天,我们要利用百分数的知识来解决笑笑妈妈遇到的一系列消费问题。揭题:百分数的应用(三)这样的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探究新知1、发现问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47 页课件出示教材 28 页笑笑家的消费情况表, 引导学生观察有关数据, 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合作、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会有很多发现

27、,这里我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着重引出:食品支出在下降,其他支出在增加,说明了生活越来越好。学生可能对这一现象的理解很模糊,我让学生自学课本第29 页的“你知道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2、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问题: 1985 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 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提出要求:你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解答吗?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意识与能力。(2)探索并理解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学生经过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28、后, 不难找到线段中的数量关系,我指名回答并板书:食品支出 - 其他支出 =210 问: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标准量”后用方程解答,师相机板书: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 X元。65%X 35%X=210 30%X=210 X=700 (3)归纳小结让学生说说遇到这种题型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师再归纳小结。(4)问:你们想想还有什么方法吗?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小组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这道题还可以用算术方法解决,最后让学生列出算术方法并进行解答。这样的设计,既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又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教学思想,而且给学生增加了探究的空间和乐趣。同时,也让

29、学生体会到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巩固应用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习题,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提高,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第一个层次(基础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8 页中“试一试”的第一题,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比较两题之间的异同,独立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加深对百分数问题的理解。第二个层次(综合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9 页中“练一练”的第 1、2、4 题,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意,寻找等量关系,然后列方程解答。引导学生将题中的“二成”转化为百分数。第三个层次(提高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9 页中“练一

30、练”的第 5 题,鼓励学生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并解答,培养学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四、总结评价1、学生归纳总结在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2、师作适当的补充和评价。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47 页此环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历一次再学习,再巩固的过程。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三)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210 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 X元。65%X 35%X=210 30%X=210 X=700 本课的板书直观易懂, 学生能直接理解题目里

31、的数量关系,形成完整的解题思路 , 激发学生的潜力。百分数应用一说教学过程有些啰嗦,删除点一.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在“百分数的应用(一)”中,通过具体情境,学生学习了“增加百分之几”的意义,本节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增加百分之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已经充分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和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根据我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已能够较准确的掌握数量关系。而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从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讲是一致的,所以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解决此类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32、为:1、进一步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队百分数意义的理解。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具体含义,弄清数量关系。二.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施之教,贵在得法”。教学方法运用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新课标指出,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重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我主要采

33、取了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同时,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以下的学习方法掌握新知: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2、抽象概括法,让学生通过抽象,概括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3、互助学习法,在互助合作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优化教学过程, 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三、充分练习,巩固新知。具体教学过程如下:三. 教学流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34、 - - -第 9 页,共 47 页(一)、激发兴趣,唤起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在上课伊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心。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最现实的心理成分,是一种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因此,唤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所以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抓住近期举国上下同时也是孩子们都在高度关注的抗震救灾话题为切入口,配合图片展示来展开我的谈话:同学们,最近我国发生的举国上下都为之哀伤的事,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是啊,在地震中许多鲜活

35、的生命在瞬间消失,许多老人和孩子从此无依无靠,许多人家园被毁无家可归,多少美好的愿望被彻底粉碎。但,我们不怕,因为在灾难面前我们无比的团结!温总理说“多难兴邦”,相信我们一定会更坚强!我相信,我的这段话一定能抓住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的传授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学习就失去了味道。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材设置做了适当改动,使本节课的情境设置均以抗震救灾为主线,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当学生情感充分

36、调动起来后,顺势进入第二个环节。(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这时,我出示一组情境图片,告诉孩子们,现在灾区的人们都要住在帐篷里。在一个帐篷加工厂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日夜加班。工人们说: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批制作 4000顶帐篷的任务,现在正在赶制第二批制作4800 顶帐篷的任务。这时,我把问题抛向学生 :你能不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求百分数的问题?在这里我之所以没有直接出示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于是,本环节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就是想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

37、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学生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 通常能提出三类问题: 第一类:第一批任务是第二批任务的百分之几?第二批任务是第一批任务的百分之几?第二类:第一批任务是总任务的百分之几?第二批任务是总任务的百分之几?第三类 :第二批任务比第一批任务多百分之几?第一批任务比第二批任务少百分之几?如果学生提问不全,则老师可参与提问。前两类问题可让学生直接列式,这样既复习了旧知,也为下面难点的攻克做好了铺垫。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重点解决第三类问题,同时引出课题 :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 能放手就放手。 ”关于 “第二批任

38、务比第一批任务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下面的环节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去解决。这样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遇到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予以帮助,同时也鼓励学生做完后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同桌分享,如果不会也可向别人请教。这样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意识,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法。在全班交流的环节, 这两种方法都要让学生充分发言,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导”的位置上,放手让学生说,最后总结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要理解问题的实质含

39、义:究竟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 1”。本环节的设计既拓宽了解题思路,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抽象概括能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0 页,共 47 页在充分练习过“谁比谁多百分之几”后,再来解决“谁比谁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学生的知识迁移起来就要轻松多了。此时我再来推出第二个问题“第一批任务比第二批任务少百分之几”,请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是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然后再解答。这样在反复叙述和练习中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接着,我对例题又进行了如下改编:1、帐篷厂为灾区赶制帐篷,先完成第一批制作4000 顶帐篷的

40、任务后,第二批任务比第一批多了800顶。第二批任务比第一批多百分之几?2、帐篷厂为灾区赶制帐篷,先完成第一批制作4000 顶帐篷的任务后,第二批任务比第一批多了800 顶。第一批任务比第二批少百分之几?在这里,我采取了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比较、区别中熟练的掌握解题方法,即无论条件怎样变化,都要先弄清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学生的分析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思维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让学生充分感知过各种题型后,课堂教学进入第三个环节。(三)、充分练习,巩固新知“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下面,我继续沿着抗震救灾这一主线设置情境,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41、。在练习的设计上,我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和开放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练习,以求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形成技能。第一组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我校学生积极参加为灾区捐款活动。其中五年级捐款 870 元,六年级捐款 900元。(1) 五年级捐款数比六年级少百分之几?(2) 六年级捐款数比五年级多百分之几?比较这两个答案,相同吗?为什么条件相同,问题改变后得数不同?2、判断 :男生比女生多 20% ,女生比男生少20% 。第二组 :石家庄药厂某车间工人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加紧制造灾区急需的药品,原来每天生产 200箱,现在每天生产 350 箱,生产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原来 7 天完成的任务现

42、在 4 天就能完成,时间缩短了百分之几?第三组 :请你为你的同桌出一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第一组是基本练习,以学生为灾区捐款为情境来设计,同时通过两个答案的对比,让学生对单位 “1”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印象深刻。第二组习题的情境设计为灾区人民急需的药品,在问题的设计上难度加大了,需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组请学生互相出题的目的是要检验学生对本课例题的理解程度,不仅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通过判断别人出题是否正确的同时锻炼了辨析的能力。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本节课我力求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在合作中发展,体现

43、数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作为教育者的我更加注重在数学课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教育,尽可能的使数学课堂凸现人文精神,使每一个孩子能力得以提高,情感得以升华!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星期日的安排”说课稿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1 页,共 47 页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星期日的安排”。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68页的内容“星期日的安排”。2、教学内容所处的地位: 本节主要教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

44、加、减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知识既是分数加、减运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3、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情。4、教学重难点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难点: 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理解分数中的剩余问题。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分数加减法的第三课时,因为前面学习了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应用异分

45、母加减的知识,因此,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三、设计理念1、注重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主动让学生参与。2、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并且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3、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四、说教法和学法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 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

46、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再组织讨论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整个教学过程,基本上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主动探究解决问题”为基本模式展开的。五、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共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双休日你们都在干什么?你想知道大家都在干什么吗?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课一开始,

47、教师通过本班学生“星期日安排”情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学习作好铺垫。第二个环节:提供探索机会,经历学习过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47 页1、活动一:学生独立感知问题情景,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观察(“星期日的安排”情景图)师:你观察到了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得出一个具体的“星期日的安排” ,通过星期日三种形式的安排,引出了问题。 然后围绕提出的 “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展开讨论和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学生的

48、合作意识。2、活动二:引导参与,探究怎样列出算式师:同学们,如果要计算留在家中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怎么列算式呢?现在就来试一试怎样列出算式。全班交流。教师适时提醒把全班学生看作整体“1”,并作为总数进入运算。围绕总数“1”的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确算式的算理。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本题涉及的是分数中的剩余问题,其理解比整数要困难得多,首先把教学重点放在算式的讨论与交流上。分数问题中,单位“1” 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知识点,也是课堂教学中应重点确定的问题,因此,适时为学生提醒单位“1”是本节课突破难点的关键点。3、活动三:自主探索,具体的运算过程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

49、的爱好,任意选择一道算式,试一试如何计算。(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师:谁来汇报自己探索的过程?学生通过计算、比较、讨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这样让学生从多种角度去学习计算方法,知道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联系和区别,在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学生们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第三个环节:实践运用,内化新知1、计算(出示 2 道算式,先由学生独立计算,个别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时要注意运算顺序)2、解决实际问题(出示练一练第70 页的第 4 题)第四环节:总结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

50、那些数学知识?学会总结学习所得,是数学课的一项必要的技能训练项目,此处要有意识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归纳出来,即:1、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2、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3、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4、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说课稿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三个部分完成说课。一、说教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以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清楚了其特征及底和高的概念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