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pdf

上传人:C****o 文档编号:3626620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中考化学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初三的同学们都已进入了紧张的毕业前的总复习工作。我的意见基本可分为三大部分,一个是态度, 一个是策略,另一个是方法。九年级化学所学内容多,时间紧,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如何有效提高复习效率,提高化学成绩,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将从几个方面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问题,让大家形成正确的观点。一、合理安排时间,把握初三复习计划的节奏在初三学习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学课程还没有结束,老师一般都会安排好教学时间将课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学生应该给自己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可按教学书籍( 课本 ) 、考纲和综合模拟练习三大板块予以安排,注意每一板块的侧重点。( 一) 新课以

2、教材为主,注重阶段性 。因为化学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特殊性,因为化学从初三才开始学习,而此时其他的学科可能都相继进入复习阶段,因此我要特别强调化学的新课学习。学习新课时,学生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按层次补缺和提高,有些同学在上新课时,往往只注重自己的埋头学习,不注意老师的相关讲解,结果往往是时间花得不少,但学习成绩不理想。( 二) 训练以考纲为主, 提高针对性。 考试都以考纲为主,一般考试不会偏离考纲,学生的复习应该围绕考纲,考纲就是复习的标尺,我们在复习时要对考纲的有关要求十分熟练,一般说来,老师在

3、复习某一知识点时,会提醒学生在中考中对这一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训练时就以这作为训练的标高,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同学,他对某一个或几个问题十分感兴趣,因此做方面的题十分来劲,但是至于说,中考对这一知识具体是什么要求,他也说不上,这是往往导致学生花的时间不少,学习成绩仍不理想。( 三) 模拟以综合为主, 提高实用性。 综合模拟这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的环节。学生应该多做练习、善于总结,做对的方法是经验,不对的方法和思维过程则是教训。将自己平时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然后在不同阶段再回头做,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的效果,学生中传说:“错题是个宝,想得高分少不了”,因此我们

4、要充分重视错题的诊断作用和指导意义。二、掌握科学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好的方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重视方法等于提高复习质量,重视方法就是提高效率。在复习阶段,由于时间少,任务重,因此我们不仅要计划好本学科的复习,而且要分阶段,分层次地复习提高。我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 回忆重现,使知识巩固化这个阶段的化学复习要以教材为主,教材是命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是命题依据。所以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全面复习基础知识,清理考点, 做到把知识点掌握得“如数家珍”,应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顺理成章”,反之,在做题时就会感到“反应迟钝,无从下手”。复习时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1、归纳整理

5、,提炼深化。一般说来,初中化学可以分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对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要: 理清概念、吃透原理,形成系统。一些概念和原理容易混淆,建议考生采用对比复习,如分子和原子、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等。另外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时要整体把握关键性词语, 弄清楚使用范围和条件如质量守恒的理解就要从适用范围和守恒条件等方面来把握。对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注重梳理, 变零为整, 织成网络, 反复运用。 元素化合物这部分知识是初中阶段的考查重点,一定要熟练到位。另外实验部分如常见实验仪器、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制备、混合物的分离及提纯、常见物质的鉴别等基础实验内容要做

6、到熟练掌握。关于化学计算,复习时把握计算实质和常见题型,总结规律和技巧。2、强化记忆,理解贯通。对于有些基础知识必需加强记忆如: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物质的颜色、溶解性、物质的性质及相关实验的现象、金属活动性顺序等。而基本概念和原理不能死记,必须理解透彻,只有理解才会融会贯通,才能在考试中顺利解决问题。( 二) 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化学生学习初中化学时普遍感觉到知识比较散、知识点比较多, 所以复习时看起来准备得很完整,到考试时却总发现有些知识出现漏洞。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重查漏补缺,使知识完整化。 如学习物质时常涉及到物质的检验,如果一处一处来记,就会感觉到很散,那么我们不妨总结出来几种常

7、见物质的检验方法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硫酸、盐酸等,这样就会使知识完整如:物质的鉴定 ,根据物质特有性质确定是否为该物质,一般须将被确定物质一一检验出来。鉴定时主要依据一些特殊离子,因而必须对一些特殊离子的鉴定较熟悉,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而物质的鉴别,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将组内各物质一一区分开来。物理方法:根据组内各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进行鉴别。如: Na2SO4溶液与 CuSO4溶液 ( 颜色 ) CO2与 NH3( 气味 ) 浓 H2SO4与浓盐酸 (挥发性 ) 化学方法:利

8、用组内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鉴别。a酸碱性: 同组内物质的溶液酸碱性若不同,可借助紫色石蕊试液区分。如:盐酸、 NaCl 溶液、 NaOH溶(紫色石蕊试液) b特殊离子法说明:气体; :沉淀。同样我们经常看到有很多涉及到物质制备的试题,同学们也往往感到有困难,那么我们不妨在复习时加以总结,综合起来,如有关物质的制备方法:只有在复习时不断地总结,才能使知识无漏洞,才能使知识完整。( 三) 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能由此及彼,由某一信息源可以多方面的获取不同的信息。如:通过如下的化学方程式H2+CuOCu+H2O,可能很多同学仅此获取一点信息,但是如果你学会以此为线索就可以联系出很多

9、的知识,我们知道,一个化学方程式而言,可以反应出其反应物的性质,生成物的可能制备方法,那么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氢气可以还原氧化铜,具有还原性,同样氧化铜具有氧化性,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氧化铜可以与同样具有还原性的一氧化碳和碳发生类似的反应。同时我们还可以得知,可以通过氢气与氧化铜发生的反应来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取铜和水,当然这只时可能的制法,在实际中是否用到,我们又要综合考虑操作、经济、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因素。另外我们还可以从相关的实验的角度获取信息:如这一实验的操作步骤及相关

10、的实验现象等。另外还可以以相应的元素和化合物作为获取信息的载体,如:从水这一常见的化合物出发,我们就可以从化学的角度联想到它的性质、用途,又从社会角度联想到水污染的形成及防治措施等等,从二氧化碳这一物质出发,可以从化学的角度联系到它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等,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想到二氧化碳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只有在复习过程不断总结,才能使本来觉得比较乱的知识,实际上它们内在有很多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 四) 综合应用,使知识实用化解题能力是建立在对知识掌握的深、广度及熟练基础上,对所解过的题要深入反思归类总结,培养自己的联想能力,从而在考试中能快速、准确、有效地解出题目。为了更好地提高

11、解题能力,同学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落实基础,提升解题能力一般说来, 在考试中出现的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往往是由若干个基本知识点所组成的,这些知识点又是最基本的知识。那么为了提升解题能力,首先要掌握了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要能从考试中题目中找出所考查的知识点,再具体一一回顾这些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从而更有方向地解出这些题目。如化学中的推断题看起来是比较综合的题型,实际上你可能一一分解成多种物质的性质或制法,再如,同学们认为比较难的,也就是比较综合的实验探究题,如果你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实它往往也是考查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等问题,只不过把它们综合在一起了。由此可见,夯实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学

12、生的解题能力是基础也是关键。2、掌握方法,提升解题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要不断是总结一些方法,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1) 一例多解,养成解题的思维习惯一例多解, 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思考相同的问题,一般来说训练某一方法,开始应该是模仿老师的方法,然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创新。例:请你利用图中所提供的3 个数据,自拟一道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并写出解答过程:解答这一类质量问题的计算题时,既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计算,也可以运用质量分数来进行计算。(2) 多向探索,培养解题的灵活性多向探索,就是要探索当题设条件改变,解题角度改变,应该如何着手的问题。例: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

13、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 要求答出两种 ) : _,_。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

14、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_ 。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 只需答出实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改进方案: _。化学方程式:_。(3) 联系对比,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在平时训练中, 加强联系对比, 这一点在理科试题中尤其常见且十分重要,因为很多同学往往做题过程中同时有记题, 对一些题目的解法不是真正弄懂,而是只知大概, 当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就误认为与原来的某题相同,从而错误地用原来的方法来解析,因此我们在平时训练时,要不断对比不同的题目的异同点,掌握其中的关键,这样就能在考试中不断应变,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例:下列四个图象

15、分别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所画图象能与操作相符合的是( ) A用水稀释NaOH 溶液,溶液的pH的变化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C常温下把足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D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其中 B选项的变化,如换成氯化钠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过量,画出这一过程的图像,又该如何?再如:有关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相符的是( ) A图用H2还原 CuO测定铜元素的含量B图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FeCl3溶液中不断滴加NaOH 溶液C图向某饱和的NaCl 溶液中不断加水的过程D图用适量KClO3和

16、MnO2混合物加热制O2的过程该题的正确选择为:B、C,其中图中当图像的横坐标改为“反应时间”,那么大家再来考虑。3、掌握几类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纵观全国各地中考题不难发现,各地的考查难度有所不同,方式有所不同, 但题型基本固定,一般有选择题、物质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及探究题等五种题型,不同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选择题作为客观性试题,具有知识覆盖面宽,形式灵活多样,答案相近,迷惑性大等特点,因而在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在各类题型中所占比例最大,可以说选择题解答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份试卷分数的高低。每次考试完毕,总有一些同学因选择题耗时过多,从

17、而导致后面能做的题没有时间去做,惋惜不已。究其原因,主要是求解这类题的方法欠妥,习惯于常规方法去处理,结果造成“小题大做”。如果能够抓住客观性试题“不表述推理过程,方法灵活多变”的特点,实施“灵巧多变”速解策略,则可事半功倍。特别是计算型的选择题,如果不运用简单可行的解题方法,按部就班去求解,往往影响解题速度和答案的准确性;要提高此类选择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题解题速度,就要简化数字运算或不用数字运算,集中讨论、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于一体,加强思维和解题技巧训练,强化“综合智力”,运用巧

18、解方法,从而提高考试成绩。化学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其特殊的结构即决定了它具有多功能性。研究选择题材的常见题型,探究其解法,是提高解题技巧,减少失误,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其主要题型有以下几种:直选型选择题:紧扣题目的已知条件( 或信息 ) 直接推论或计算出答案,从而做出选择。真正做到平时总结,用时直接。例 1、 过氧化氢 (H2O2,它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 是常有的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它来制取氧气:2H2O22H2O+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两个氢元素和两个氧元素构成B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C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19、物D由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审题与思路:由题给信息2H2O22H2O+O2可知,过氧化氢是一种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的化合物,它的最小独立存在的粒子是分子,即它是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构成。故A、B、D是错误的说法。解答:选C 筛选型选择题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题目中给出的选项逐个进行甄别,可以做到去伪存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而得到正确的答案。例 2: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CuSO4、HCl、KCl BK2SO4、BaCl2、HCl C Na2SO4、KCl、Na2CO3 D FeCl3、KOH 、NaCl 审题思路:此题根据筛选方法求解,思

20、路较清楚,根据“无色”这一条可筛掉A。因为含有Cu2+的溶液是蓝色;根据“透明溶液”这一条件可筛掉B和 D,因为 B中的 K2SO2和 BaCl2反应生成白色的BaSO4沉淀, D中 FeCl3和 KOH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即只有C符合题意。解答:选C 推断型选择题抓住题目中提供的前提设置和提出的问题,扣准题眼,运用规律,寻找突破口,对选项逐个分析推理,从而得出正确答案。例 3:在不同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变为中性,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A石灰石粉末B生石灰粉末C澄清石灰水 D硝酸银解答: A 分析比较型选择题根据题意,联系和运用已学过的、已掌握的有关知识,

21、对题目进行全面而周密的分析;将题中列出的几种答案相互对比,从而快速选择和确定正确答案。例 4:向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稀硫酸的4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固体物质,使其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 AMg B MgO CMg(OH)2 DMgCO3审题与思路:此题是一道典型对比分析选择题材。由题干给定信息可知:四个反应中H2SO4的量相等,且恰好完全反应, 则说明四种物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 溶质 ) 的质量也相等, 所以判断得到的硫酸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关键是:确定反应中生成水的多少。生成水越多,所得溶质量分数越小。由化学方程式:Mg+H2SO4

22、MgSO4+H2 MgO+H2SO4MgSO4+H2O Mg(OH)2+H2SO4MgSO4+2H2O MgCO3+H2SO4MgSO4+H2O+CO2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不难看出,只有Mg(OH)2与此同时H2SO4反应生成的水最多。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反应前,由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是相同的,且四选项的物质与水都不反应,所以,原硫酸溶液中的水都成为反应后所是溶液中的水,质量也相等( 不变 ) 。因此,本题求解简捷的思路是:只要比较各种的质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镁和生成水

23、的质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硫酸的质量相同,且与各物质正好完全反应,故生成的硫酸镁质量相同,通过反应方程式分析,显然Mg(OH)2与 H2SO4作用生成的水最多,故C项符合题意。解答:选C 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抓住题目中所提供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抓住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实质,然后解题,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 5: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 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 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避可能是 ( ) AMg Al B Zn Fe C Mg Fe DAl Fe 审题与思路:由题意可知,题中提供的金属有四种,它们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Mg+H2SO4=

24、MgSO4+H224 2 Fe+H2SO4=FeSO4+H256 2 2Al+3H2SO4=Al2(SO4)3+3H254 6 18 3 Zn+H2SO4=ZnSO4+H265 2 无论是哪一个化学方程式,我们都可以使氢气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使氢气下面对应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这样我们不妨设金属混合的的化学式为R(在其化合的中显+2 价) ,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X,则有: R+2HClRCl2+H2x 2 30 1 x:2=30:1 ,解得 x=60。即得金属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60。由题目所提供的答案我们可以分析出答案为B,因为对于A来说, 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 Al 的相对原

25、子质量虽为27,但当氢气下的相应相对分子质量为2 时,我们可以把Al 的相对原子质量看成是18。而 24 18 相混合,所得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只能是大于18 而小于 24。如此类推, B中 Zn、Fe 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65、56,则它们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的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小于65 而大于 56 的数。题中 x 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正好在这一数当中,故选B。C中,Mg 、Fe 相混合后,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应为一个小于56 而大于 24 的数; D中 Al 、Fe 相混合,其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小于56 而大于 18 的数。注意: 要理解 Al 的相对原子质量应为27,为什么这里说可以看作为18

26、。 AL与酸 ( 稀盐酸、稀硫酸)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很容易出错。解答:选B (2) 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技巧考查重点: 物质推断题是对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体系熟练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复习方法: 以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为素材,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第一轮复习重点是建构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重点是建构知识体系和综合运用知识。一般说来,物质推断题总可以采取:估计可能、缩小范围、试探求解、精心验证的步骤来完成。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例: AJ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

27、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其他生成物均已略去) 。已知 A、C、F 均为单质,其中F 为亮红色固体,其它为化合物,其中J 是常用的建筑材料的主要成份,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H_、G_ 。(2) 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C+E : _ ;审题与思路:此题从 F 为亮红色的固体一般可知为铜,再从 A、B、C分别与 E反应得到F,可估计分别为氢气、一氧化碳、碳,然后再依据相关的条件来缩小范围,再分别试探各为什么物质,最后将这些物质分别代入题中,看是否符合题意,从而验证该答案是否正确。解答: (1)CO; CaO或 Ca(OH)2 ; H2O (2)H2+CuOCu+H2O (3)

28、 实验题的解题技巧考查重点: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能力对化学实验的考查,中考中曾多次出现以下方面问题:常见仪器的使用;常见物质的制备;基本实验操作;物质分离提纯;多种基本操作的组合;实验的安全性。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中考实验试题的内容有向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 自然科学现象和结论的探索和验证转化的趋向。复习重点: 课本上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复习方法 :从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等几方面来进行每一个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复习,并能从原理上对学生实验进行改造、重组和联合以完成新情境下类似的实验。解答实验题, 我个人认为不管多么难的实验题总是由若干个小实验内容

29、组成的。总是涉及到仪器的使用、物质的制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多方面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可以从掌握一些基本内容入手。如:装置连接顺序(1) 整套装置的组装顺序应遵循“四先四后”原则,即先下后上; 先左后右; 先长后短 ( 适用于洗瓶 ) ;先除后干:先连接除杂装置,后连干燥装置。(2) 一套完整的实验装置应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发生装置+净化装置 +性质实验装置+尾气处理装置。(3) 净化气体 时,一般除杂在先,干燥在后( 即先除去其他杂质,后除去水蒸汽;验证水的存在时,一般验证在先。(4) 常见气体的除杂( 净化 ) 试剂与方法的选择是:O2:铜网,加热;CO 、 H2: CuO ,加热; CO2:N

30、aOH碱溶液吸收;HCl:水或饱和食盐水洗涤或NaOH 等碱溶液吸收。(5) 尾气处理: 溶液吸收,如浓H2SO4吸收氨气,碱溶液吸收酸性气体(HCl 、CO2、SO2) ;尾气点燃,一般针对 CO 。(6) 检验: 若要证明某混合气体中某气体的存在,必须先除去干扰气体;验证水蒸气:无水硫酸铜变蓝;验证 CO2:澄清石灰水变浑;验证HCl 气体: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验证CO :通过灼热的CuO后再通人澄清石灰水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验证H2通过灼热CuO后,再经过白色CuSO4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另外,解答实验题时一定要明确该实验的目的,这

31、一点是十分重要。例: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的纯度( 其中所含杂质不与酸反应) 。某同学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 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 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的纯度,实验过程中所取矿样的质量为 10.0g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1)A 为溶解矿样的装置,若已准备了长颈漏斗、双孔橡胶塞、导气管,为完成溶解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 。(2)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B 中所盛的试剂是_。(4) 根据上述装置进行实验,下列情况会使

32、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_( 填序号 ) 实验开始前A 、B装置及导气管内残留有少量空气进入 C装置的气体中还混有少量HCl 气体气体通过速度过快,CO2来不及被 NaOH 溶液全部吸收实验结束时,系统内还残留有少量CO2气体(5) 将插入溶液的管子的下端改成具有多孔的球泡( 图中的 D),有利于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 。(6) 改进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操作可以准确测定出矿样的纯度。若此时 C装置在实验前后其质量增加了3.6g ,则该矿样的纯度为_% 。解析: 此题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一道比较典型的综合题。定性实验涉及到气体的制取,定量涉及到物质含量的测定, 并且有实验结果的误差讨论。此类各步

33、骤的综合题一定要从所给的题目中分析出本题的实验目的:用盐酸溶解矿样干燥所得气体用NaOH 溶液吸收气体根据NaOH 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的纯度,再来分析题中所提供的装置的作用。如由此题中实验目的可对照知道A装置就为用盐酸溶解矿样,联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 (相当于矿样 ) ,从而迁移到此装置就相当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因些(1) 中除以上仪器还应该有大试管或锥形瓶。那么发生的反应即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第 (2) 问,再来对照实验目的是干燥,那么其中应该浓硫酸。第(4) 问为误差分析,诸如此类问题可以先根据题意写出所要讨论的结论的原始表达式( 即用题中所提供的数字) 此

34、题为矿样的纯度。第(5) 问是对新仪器的讨论,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要善于分析新仪器的特点。依次即可解决。第(6) 问的定量分析实际是根据化学方程式来进行相应的计算。答案: (1) 大试管或锥形瓶(2)CaCO3 +2HCl=CaCl2 +H2O+CO2(3) 浓硫酸(4) (5) 增大接触面积,有利于气体的吸收(4) 探究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 以理论为指导 ) 的科学, 由于实验探究题比较符合化学学科特点,所以这类题型在近几年来的中考中是比较热门的题型,它着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会涉及到全书各部分内容,但常见包括的内容有: 空气的成分、反应的催化剂、水的组成、合金的成分、微

35、粒的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碳的化合物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方法、离子的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防锈措施、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酸碱盐之间的关系等。考查重点:科学探究虽然包括八个要素,但在命题上一般选取几部分要素考查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主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考查1、考查提出猜想的能力。2、考查利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和实施实验的能力。3、考查实验分析与评价能力,主要从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实验误差以及到环境、能源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价,创新改进实验方案,完善实验结论方面考查。复习重点: 以课本的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为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36、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9 页优秀教案欢迎下载例: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 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1) 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_等仪器和药品。(2) 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_,然后再_ 。(3) 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_ 。C操作,为了使 _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_。D操作用烧杯倾倒的液体是_,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答案:(1) 集气瓶、玻璃片、试管、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火柴、棉花、高锰酸钾、水槽。

37、(2)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3) 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什么?木炭;将红热木炭自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4) 澄清石灰水;生成物是二氧化碳这道题来源就是课本上的活动与探究,起点不高,但是学生并不是很好拿分,原因是并没有真正弄清它探究的目的和要求。(5) 计算题考查重点 :以考查基本原理的运用为主如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复习重点 :根据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结合对一些实验问题的判断等。计算题解题时先要弄清题中的原理,再弄清两个“什么”,一般都应该能完成。4、重视模拟考试,提高解题能力模拟考试,实际上是从实战的角度来训练,一般很有针对性,而且比较综合,通过几次模拟考试,往往学生运用知识的

38、能力有很大的提高。5、把握热点,关注社会,知识迁移,灵活应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安全常识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这类题目即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也考查了学生关注社会、自然的情感和品质,同时也体现了当前中考的热点。所以考生必须密切关注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适当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做到应对自如,得心应手。总的说来, 可以用如下几句话来概括:理解重点知识, 形成知识系统;突破难点知识, 把握知识网络;强化盲点知识,梳理知识脉络;关注热点知识,探索知识规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