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六下天游峰的扫路人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析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课文描写作者偶遇扫路人以和与扫路人短暂的交谈,表现了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悟人生的主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人生经验不多,对人的思想心态历程理解不深,这是理解上的难点。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细致传神。第二自然段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比喻贴切,想象奇妙。第三、八自然段的人物对话描写,通过老人朴素的语言,表现出老人的豁达开朗的性格特征。(二)、教学重、难点这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为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所以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透过文中的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品味文中老人话语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三)教学目标根据课文内容和阅读课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的高和险,以和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开朗的生活态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具准备:U盘课件。二、说学情课文的表达语言平实易懂,学生通过朗读即可大概了解课文内容,但对其中的个别词语、句子理解存在困难,经过老师结合课文中的语言环境点拔,相信会理解,朗读感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做
3、针对句子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课文内容理解得更深。三、说教法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上,我着重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经过反复地对课文朗读,尤其是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深入体会其思想内容。2、对话问答启发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在教学中我没有过多地提出问题,而是紧紧抓住与课文紧密相关的两个问题,以多媒体显示问题,之后通过师生问答,找出相关的句子,感受扫路人的特点。四、说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读为本,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因此,本课的教学我将采用“抓重点语句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特点感悟人生哲理”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读书、抓重点词语、读重点
4、内容悟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五、说教学程序我的教学程序分三点进行(一)朗读体感知内容,加深理解内容在第一课时里,已经学习生字,初步朗读课文了,并给课文分了级,在这个课时的开头,我就要求全班再朗读课文,顺便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目的在于多读就能多悟。(二)紧扣内容,解决问题我开门见山地说明今天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体会天游峰的“险”;2、体会扫路人的“乐”;3、体会作者的“情”。下面逐个解决。1、体会天游峰的“险”先出示问题:找出课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这个问题在提出:就能把学生引到学习第二、七自然段中,学生在找出不同的句
5、子,我就顺势板书:天游峰:九百多级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废。然后再让学生读,想象天游峰的险,引导学生体会登峰的不易,为下面体会扫路老人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作铺垫。2、体会老人的“乐”:接着要着手解决第二个问题;你觉得天游峰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为了便于授课,使教学程序更加有条理,我把以上的大问题分解为几个相关的小问题:(1)这是一篇写什么为主的文章?(2)写人的文章就一定抓往人物的什么来写?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老师就依次板书: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文描写;(3)分别找出描写扫路人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说说从中体会到了老人是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时的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我投
6、入大部分的时间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朗读中感受到人物的特点。(设计目的:1、农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老师把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降低了难度,便于学习;2、在突出学习重点时,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充分让学生找相关句子、读相关句子、悟相关内容,但不是乱找、乱读,而是按一定的顺序找,既使学生主动思考,对提高了教学的效率。)3、体会作者的“情”。提出问题:课文表达了作者能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里看出?学生就会找出相关的两个句子:(1)30年后,我再来看您!表达出了对老人真诚的祝福,祝他长寿;(2)“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表达出作者对老人
7、怀着崇敬之情,被老人的精神所折服。理解了这个问题,就为总结全文,概括中心打下了基础。(三)总结全文1、指导概括中心思想。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2、再现板书。根据板书口述课文梗概,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印象。附板书设计:天游峰:九百多级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废反衬扫路人:每天一级级扫上山轻松自在扫下山自信豁达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一、说教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
8、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但是,我班学生对天游峰险峻的特点没有形象的了解,对扫路人的艰辛也没有切身体验。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二、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文中“我”的感受学生不难理解,而我为什么对一个扫路人如此敬重,这样的一位扫路人能否触动学生的心灵世界,是教学的难点。没有学生于文本之间的真实对话过程,这是很难实现的目标。因此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语言进行沟通、对话是教学中必须注意的。基于以上对教材简析和学情分析,我初步确定了以下教学目
9、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课文语言优美,特别是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十分细腻,通过对人物描写的体会,既可感受“天游峰扫路的老人”鲜活形象。又可借助这个平台,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因此将他们拟定为教学重点。老人的三次话语,蕴含着人生哲理,需要仔细品味,故将其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下面我将结合本课的教法和学法具体说说教学流程。第一步:与课题对话,阅读预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
10、基本过程。然而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还是老师提出,效果大不一样。学生学会了主动“问”,也就意味着主动思想的开始。)1、首先板题,(板书:天游峰的扫路人)2、请同学们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那些问题?(在与课题对话时,学生会产生诸多问题,如,天游峰在哪儿?是什么样儿的?这位扫路人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3、提取“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作为主线展开教学。第二步:与文本对话,突出教学重点(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理念,在这个步骤中采用设置悬念,也就是存疑教学方式进行文本感悟的教法,选取边读
11、边悟、合作探究的学法组织教学活动。)1、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几次描写了扫路人的外貌?2、指名读两处外貌描写,边听边思考:这两处外貌描写有何异同?相同:从不同的角度刻画人物第一次:着重于衣着描写(粗线条)“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第二次:着重于脸部刻画(细描)“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适当总结出描写人物的方法】3、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此处存疑】第三步:与天游峰对话,感受它的险1、让我们先来看啊看那老人工作的地方,欣赏武夷山美景(视频、图片)2、学生介绍武夷山、天游峰3、老师补充介绍天游峰,(点击课件)出示内容:天游峰位于六
12、曲溪北,海拔为410米,号称武夷第一胜景,每当雨后乍晴或晨曦初现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登上天游的一览亭,武夷山水尽收眼底。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评点说,“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故第一也。”4、文中又是怎么介绍天游峰的呢?找出来自由选择读法读一读,说说感受。(朗读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不同的人,即使对同一篇文章体会一样,朗读的方式也有差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来读,并给予鼓励、点拨、引导,既尊重了学生“想怎么读”,又发挥了主导的“该怎么读”的作用)“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
13、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抓住文中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关键的词语,“银丝,抛,飘飘悠悠”感受天游峰美、高、险。“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山高而险、石阶多、上去不容易。体会衬托出老人扫山路是十分艰辛的。3、通过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险,板书:险4、天游峰真是一座险峰啊!所以人们这样说: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引读第一自然段)第四步:与人物对话,对比游人与扫路人1、这样一座险峰,要攀上山顶难不难?登山时,游人的表现如何?指名读第7节,“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琳
14、,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板书:气喘吁吁学生做动作解释:气喘吁吁2、老人扫天游峰时,又是怎样的呢?生答板书:轻松悠闲3、分角色读对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4、这么高这么陡的山,老人为什么不觉得累?齐读老人的话。(朗读感悟老人并没有把扫路当作任务,而是当做一种消遣,一种锻炼,一种享受。发自内心的话语,没有半点虚假,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5、这样一位老人,让文中的“我”吃惊不小,所以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于是,我借着淡淡的星光,仔细打量了他:(引读:老人外貌)6、现在,同学们一定知道了“我”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老人?(由于问题一步步深入,通
15、过游人和扫路人的不同状态,揭示出:“我”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老人?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问题的答案水到渠成】第五步:与扫路人对话,突破教学难点7、老人还有更值得敬佩的呢?默读9-12自然段8、讨论:七十岁了,还舍不得离开不离开意味着,每天上下一千八百台阶,从下扫到上,再从上扫倒下不离开就是人与山的感情深,乐在其中,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是对这简朴生活的满足、得意。可见老人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种生活,让我们一起读好老人的这句话:“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做伴,我能舍得走吗?”(注意反问语气)10、老人这种对生活的乐观豁达深深感动了我,所以说:(引读):我
16、紧紧抓住他的手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11、谁能将这句话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说:“您一定能活到100岁。”这是作者对老人的(深深祝福)。12、老人如何回答?一起说:“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理解:我一定能活到100岁。体会:对未来充满自信板书:充满自信13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谁能朗声大笑一次?指名朗声大笑,从笑声中你体会到什么?老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生活态度感动了我们,多么值得敬佩的老人啊!板书:豁达开朗第六步、读写结合,真情告白1、正因为老人有这种乐观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上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工作,正是这种平
17、凡而又伟大的品质深深的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我回到驻地摊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作者愿意写写自己的想法吗。交流。(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课文的重要目的之一,运用知识的迁移原理,将读写有效结合,从模仿渐入,使学生一步一步习得言语表达的经验。)板书设计:15、天游峰的扫路人游人险老人气喘吁吁轻松悠闲充满自信豁达开朗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本课教学力求做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好课“三味”(即浓浓的语文味、浓浓的人情味,浓浓的书卷味):(1)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
18、语文的一亩三分地,紧扣文章内容,“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以读代讲,以读代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书本中的语言文字,在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对天游峰的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老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又如文中两段描写天游峰的文字,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特别形象,特别生动,虽不是本文重点。但我也让学生反复有感情的诵读,熟读成诵,积累语言。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紧扣文章内容,“圈点重点,反复感悟”。在本节语文课上,我出示自学提纲,鼓励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抓重点词语进行感悟。从“精瘦” “瘦削”“黝黑”体会老人工作;从“褪色”“棕色的运动鞋”体会老人生活艰苦、朴素;从“
19、炯炯有神”体会老人有精神,健康;从“引”“沏”体会老人热情好客;从“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悠然”“朗声大笑”体会老人的自信、豁达、开朗。(2)浓浓的人情味人情味表现在:每一篇语文课文都是一个情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始终维持这个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走进情节,激发他们的情感。例如让学生反复诵读中走入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感受天游峰的高险,我“终于”登上天游峰的“好不得意”,我初见老人时的简朴的印象,为我沏茶后的品茶聊天,与老人简单交谈后对老人的敬佩,“细细打量”;到随后紧紧抓住老人手的“激动”,到最后完全的折服:“自信、开朗、豁达的笑声伴随我回到驻地。”;走进作者的内心,跟着他被老人一
20、步步感动。还例如感受老人的“不累,不累”的原因,感受老人“舍不得离开”的原因,感受老人的惊起林中鸟儿的爽朗的笑声。让文中的人物充满感情,让文字活起来,让学生体会老人三段话中的悠闲、自信、开朗、和话中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人情味还表现在:注重情感熏陶,重视价值引领。文中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与外表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老人偶遇、品茶聊天,并从与老人的对话中得到启发:做一个乐观向上的人。课文结束了,我和老人的偶遇结束了,但老人的豁达开朗自信的笑声不能结束,应该一直回荡在我们耳边,这是老人给“我”的启发,也是老人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在座的每一位学生的启发,老人的朗声大笑告诉我们要乐观的对待每一天
2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人生奠基。(3)浓浓的“书卷味” 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数学课留给学生的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我想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留给学生的该是美的文字、美的情境、美的心灵之旅、美好的感性认识。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必须“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成语、名言、诗歌、美的过渡语言应该一直伴随着课的始终,给学生美的享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在学生走进天游峰的时候引出徐霞客的评点:“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曲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在感受作者笔下的天游峰的高、险之后,引出关于山高、山陡的成语:“悬崖峭壁、突兀森郁 崇山峻岭 危峰兀立 峰岩重叠”。在感受老人形象之
22、后赠上名言:“一位乐观豁达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在课堂结尾处送上蕴含哲理的何达的诗歌快乐的思想“做每一件事,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灯点亮。 砍柴的时候,想着的是火的诞生, 锄草的时候,想着的是丰收在望。 与你同行,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跟你分手,想着会师时候的狂欢。”“浓浓的语文味、浓浓的人情味,浓浓的书卷味”总觉得只有这样的“诗意语文”,才能真正达到“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朱光潜)的境界,才是我一生追求的教学方式。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
23、、说板书设计七个部分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天游峰的扫路人正是达成此目标的宝贵教材。这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现了我对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课文通过形象的比喻,具体的数据,侧面的烘托,把天游峰的“高”与“险”表现出来,反衬扫路老人的特点。此外,还通过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展现扫路老人的性格。课文语言优雅朴素,富含哲理。二、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
24、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自主预习、边读边画边批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但我们农村学生对天游峰险峻的特点没有形象的了解,对扫路人的艰辛也没有切身体验。三、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结合教材特点和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订了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体会天游峰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因为课文中人物刻画生动形象,作者主要通过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来反映人物的特点,这种写法值得
25、借鉴,因此我把教学重点定为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位怎样的人”。教学难点六年级小学生人生经验不足,对人的思想心态理解不深,在理解扫路老人的话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确定为教学难点。四、说教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和体验,感悟老人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特点,逐步培养学
26、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五、说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自主学习 因势利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我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预习阶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主动探究的习惯;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培养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展示环节以朗读为主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六、说教学流程共由复习导入明确任务交流展示整合提升读写结合五个环节组成。(一)复习导入 第一课时,学生们通过朗读,通过学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让他们温故知新,为学习本节课做好铺垫,所以,我设计了这
27、样一个问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铺垫。并且自然过渡到明确任务环节。(二)明确任务 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现在重新提出来是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本节课应该完成的具体目标,它是落实教学重点的主要途径。(三)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分三个环节进行:自我完善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自我完善要求学生重新完善自己的预习任务,做好在小组中交流的准备。随后小组交流,(这一环节是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处在农村,胆子还是比较小,也不够自信,小组交流可以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进行展示,通过小组中的合作,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增强自信心,为全班展示打
28、好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组长的带领下通过集体探究进行解决。)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全班展示,在全班展示的过程中,我做好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力求给更多的学生以展示的机会,并且随机进行引导和点拨,落实教学重点。我估计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会填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热情好客、朴实、健康、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等内容。对于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能从文中找出句子,谈出理解,并有感情地读下来,我都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肯定与赞扬。同时有机的进行整合并落实语言文字训练,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想象天游峰的高与险;去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培养学生的感
29、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落实教学重点。如填(乐观)的扫路人,孩子们会展示朗读这一段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我适时问:“老人累吗?”孩子们即时答出:“累。因为他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联系上文,天游峰有九百多级,而他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怎么会不累呢?”还有的学生会说:“不累。虽然他每天要扫一千八百多级,但他认为扫路当成是欣赏风景,充分体现了他的乐观。”然后,我出示天游峰高与险的句子:“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我抬头望了
30、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以前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读完后,我这样问:“天游峰高吗?究竟有多高?”学生回答:“天游峰有九百多级。”我继续引导:“是啊,九百多级,教学楼一楼的楼梯大约有20个台阶,那么就相当于45层楼那么高。”这时我出示天游峰的图片,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天游峰的高与险,反衬出老人的乐观。 而后,我再引导学生朗读老人质朴的语言,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与文本、与作者、与编者发生共鸣。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表达方法。(四)整合提升 在班级展示完成以后,教学重、难
31、点已经落实。我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进行整合,从整体上感知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周围,发现生活中的“扫路人”;同时,也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学习扫路人的自信乐观、豁达开朗。(五)品读感悟 读写结合新课标中指出: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假如我们满足于课堂上的成果,那是远远不够的,文章的人文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同样是意犹未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假如这位老人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他写一份颁奖词,颁奖词要言简意赅,字字有力,能感动别人。”从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八、说板书设计(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扫路老人 这一设计力求体现板书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以上就是我对天游峰的扫路人这篇课文的理解与课堂设计,不到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