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36211130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武传名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情感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第一课时(预习案)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班固(3292),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幼年即聪慧好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后来继承父志,在父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因被人诬告私改国史而被捕人狱。幸其

2、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完成汉书写作。 2简介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纪、七十传、八表、十志,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 3、苏武出使背景: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

3、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二、预习检测 1、写出下面汉字的拼音 厩()且()鞮()侯单()于缑()王 昆()邪()王浞()野侯阏氏()辇() 左伊秩訾()旃()毛羝()雍()棫()阳宫 劾()大不敬斧钺()汤镬()檠()弓弩 纺繳()更()嫁弋()射啮()煴()火 2.结合文本注释,疏通文意,并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3.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3)与旃毛并咽之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5)空自苦亡人

4、之地 (6)信义安所见乎 (7)请毕今日之驩 (8)法令亡常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10)武父子亡功德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今义: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今义: (3)以货物与常古义:今义: (4)兄弟亲近古义:今义: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今义: (6)欲因此时降武古义:今义: (7)独有女弟二人古义:今义: (8)且陛下春秋高古义:今义: (9)武等实在古义:今义: (10)卧起操持古义:今义: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 (2)空以身膏草野 (3)反欲斗两主 (4)单于愈益欲降之

5、 (5)何久自苦如此! (6)因泣下霑衿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 (2)羝乳乃得归 (3)杖汉节牧羊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5)惠等哭,舆归营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一词多义】 1.使(1)数通使相窥观(2)单于使使晓武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2.语(1)以状语武(2)如惠语以让匈奴 3.引(1)虞常果引张胜(2)引佩刀自刺 4.食(1)绝不饮食(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3)廪食不至(4)给其衣食 5.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2)恐前语发 (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4)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6.当(1)汉亦留之以相当(2)副有罪,当相坐 (3)汉使张胜谋杀单于

6、近臣,当死 7.始(1)始以强壮出(2)陵始降时 (3)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三、我的疑惑 第二课时(探究案)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2、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2.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3.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4、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提升,拓展训练案 1、欣赏歌曲苏武牧羊歌词: 苏武留

7、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服汉德威。 2、假如你正在面对苏武所面对的局面,作为汉使出使匈奴,匈奴有骄横的单于,你的一个糊涂的部下参与了匈奴亲王的谋反,身为汉使的你会怎么做?你要怎样处理这种复杂的外交局面?运用你的智慧,结合你平时知道的历史和外交知识,看你能否做一个比苏武更加出色的使节。请以假如我是苏武为题展现你外交家的风采。 3、以“不屈的使者”为题,写一段文字,全班

8、交流。 三、聚焦高考: 作文素材之苏武 1、人物事略 苏武(公元前140前60),以尽忠守节而闻名的西汉大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以中郎将出使匈奴,后被困于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苏武在匈奴前后十九年。 2、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

9、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3、素材运用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

10、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

11、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

12、,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13、 话题5:道德与名节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

14、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

15、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

16、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4、作品展示 (1)话题“忘记与铭记”(年山东高考作文)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

17、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冽),他与冷月作(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

18、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

19、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2)话题“花开不只在春天” 花开不只在春天 怎样才能精忠报国? 是先诈降、后逃回,是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还是心怀大汉、巍然兀立? 苏武一言不发,擎着旌节,转身默默地走向了北海。 一 他本来是可以逃走的,因为那起动乱的参与者是副使张胜,同他没有任何关系。 可他没有逃跑,他是大汉的使节,手中的旌节是万千子民的重托,是大汉民族的“气节”。 单于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什

20、么叫做“气节”,也永远无法读懂“气节”在苏武心中的分量,所以他才会不厌其烦的劝降与威逼苏武,直至咆哮出那句:“放逐北海,直至公羊生出小羊,我才会放你回长安!” 单于可能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个文弱的书生竟抱紧了那根旌节,头也不回地去了北海。或许,当他听到单于的那声咆哮时,他就已经为自己的一生设定了结局:怀忠握义,待得冰融雪化时;即使终老于此,也要在这里为大汉树起一座丰碑。 苏武本以为自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殊不知,他却从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二 北海是什么地方? 那里,大漠孤烟,浩瀚无边;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没有人烟,没有音讯,每日作伴的只有落日的余辉与不解人意的羊群。 可就在这样的绝境中,朝

21、廷给他的那根旌节,他却从不离身。 当他的气节之花盛开于苍凉的北海时,那里,不是春天。 是啊,那里从来就没有春天;有的只是饥寒,只是凄凉,只是归国无期的怅惘。 就这样,他在那里耗费了十九年。 十九年,风华早逝,英雄垂暮。 三 苍天终究还是不忍心了,他把苏武接回了长安。 我们不敢想象,也不忍想象,当苏武白发飘拂、步履蹒跚地行走于长安的大街上时,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十九年,岁月染白了他的黑发,时间压弯了他的脊梁,惟一不变的,只有他的心,还有他手中那根早已磨光了穗子的旌节。 当英雄少年、中国古代的头号战神霍去病金戈铁马,北击匈奴,所向披靡,封狼居胥山之时,他的精忠之花盛开于赫赫战功中,盛开于春风得意

22、里。 但千载余情,揭开岁月的尘封,最璀璨夺目的,还是苏武那朵绽放在北海风雪中的民族气节之花,盛开在人类精神苑地中的笃信坚守之花。 但那里,没有春天。 (3)话题“坚守” 瀚海青天夜夜心 问一问大漠,对苦难的忍耐能持续多久?问一问苍穹,对寂寞的坚守能持续多久?滚滚红尘,斗转星移,熙来攘往的人群中,谁能挺胸昂首、心不跳脸不红来一声斩钉截铁的回答?所以,两千年前,苏武用十九年大好时光演绎的那份坚守更显得凄婉动人! 士有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苏武慨然选择了从容赴死,可死却是那样的不遂人愿。“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张胜、常惠共同阻止了他;“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时,苏武“引佩刀自刺”,重伤气绝,“

23、半日复息”,不得死;面对卫律高高举起的利剑,张胜腿软请降,但苏武固自岿然不动!大丈夫,死有何惧?死则死耳,何必拖泥带水。 然而,抱定必死之心的苏武却拖泥带水地活了下来。 重伤的苏武,身陷大窖,没吃没喝。天可怜见他苏武,下起了雪。苏武就卧病啮雪吞毡,竟奇迹般地没有死掉!单于以为苏武有神灵护佑,不可忤逆天意,就把他放逐到迢遥的北海,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就让北海的风雪尘沙去打磨这个硬气的大汉臣子的棱角吧。 感谢单于,他的这一决定为我们炎黄子孙留下了一道永恒而亮丽的风景:浩浩大漠,茫茫荒原,青青碧空,猎猎朔风,一位老人,须发尽白,沉默倔强,手杖汉节,羝羊为伴。 感谢苏武,他的这一选择为我们华夏儿女留

24、下了一笔酸涩而丰厚的财富:荣华富贵,离合悲欢,苦难寂寞,长夜寒冬,该抛则抛,该忘则忘,该受则受,该忍则忍,心如铁石。 诚然,水往低处流,人该往高处走、阔处走,可不义之荣华富贵于你如浮云,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不错,无情未必真豪杰,你眼中没有望断天涯路的白发娘亲,没有手足兄弟,没有结发妻子,没有可爱的儿女,你似乎忘记了有情未必不丈夫。你抛的抛了,忘的忘了,你驱赶自己走上一条看似有去无回的不归路,去做苦难寂寞的炼狱,去做瀚海青天日日夜夜千年不变的守望只为自己是一介大汉的臣子! 莎翁说:“上帝说,因为我爱你,所以我要伤害你;因为我要成就你,所以我要惩罚你。”我相信,老天之所以伤你甚深、罚你太重,就是因

25、为太爱你,要借你创作不朽的经典,成就一个关于坚守的不朽传奇。 我常常想,人不是不可以忍受苦难,当那苦难能变成一笔财富的时候,人有的是耐性,完全有可能战胜苦难;人不是不可以坚守寂寞,当那寂寞能铸造一份辉煌的时候,人有的是坚定,人完全有可能超越寂寞。可怕的是,当苦难只可能只是苦难,寂寞只可能只是寂寞,持久的忍耐与坚守只可能只是深夜里昙花一现的酸涩时,古往今来,普天之下,能有多少人会本真地忍受这份苦难、坚守这份寂寞? 所以,我把坚守的桂冠加冕给你瀚海青天日里夜里做高贵坚守的汉臣苏武。 苏武传导学案参考答案 2.结合文本注释,疏通文意,并给每段拟一个小标题。 武至匈奴,单于受赠缑王谋反,张胜知之 谋反

26、未果,欲杀汉使舍生取义,匈奴急医 卫律劝降,苏武不屈北海牧羊,贫贱不移 李陵劝降,岿然不动李陵再劝,忠诚如一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艰险尽尝,发白归汉 3.积累重要文言知识 【通假字】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7)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 (8)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0)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

27、,没有。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辞别、诀别。 【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2)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以货物与常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4)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6)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7)独有女弟二人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8)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9)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0)卧起操持古义

28、:操、持,两个词,均为“拿着”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词类活用】 1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若:使动用法,使.受苦。 (6)因泣下霑衿泣:动词用作名词,眼泪 3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孺卿从祠河东后土祠:名词做动词,祭祀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

29、抬。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四、一词多义 1.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者)(2)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让;使者) 2.语(1)以状语武(告诉)(2)如惠语以让匈奴(话) 3.引(1)虞常果引张胜(动词,牵攀,招供)(2)引佩刀自刺(动词,拔) 4.食(1)绝不饮食(吃的)(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吃) (3)廪食不至(粮食)(4)给其衣食(食物) 5.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派遣)(2)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3)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4)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派遣) 6.当(1)汉亦留

30、之以相当(动词,抵押)(2)副有罪,当相坐(副词,应该) (3)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动词,判处) 7.始(1)始以强壮出(名词,当初)(2)陵始降时(副词,刚刚) (3)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词,开始) 第二课时(探究案) 一、分析人物,总结手法 1.初步总结苏武的人物性格。 参考答案:忠君爱国、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忠贞不渝、坚韧不拔 2.文章并不具体描述苏武的每一事迹,而是有详有略,比如文章对卫律和李陵劝降的部分就描写得特别详细,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处理,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是最能表现苏武的气节的,所谓“真金不怕火炼”,面对威逼利诱,面对死亡威胁,多少所谓的英雄

31、好汉都经受不住考验而变节投降,唯有苏武始终信念如磐石般坚定,宁死不屈,忠贞不渝。 3.仔细研读卫律和李陵对苏武的劝降这部分内容,分别总结卫律、李陵的性格特征,再次感受苏武的人格魅力。 参考答案: (1)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降。 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民族气节。 (2)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诈,气焰嚣张,不可一世 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气,光明磊落 (3)李陵: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无怨无悔 4、总结文章塑人物的艺术手法。 参考答案: (1)详略得当的情节安排。(2)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3)次要人物的对比、衬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