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监督员考试题库传染病防治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监督员考试题库传染病防治部分.doc(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卫生监督员考试题库(传染病防治)一、填空题1、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主管与 有关的实验室与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2、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与 有关的实验室与其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监督工作。3、 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 管理,对实验室实行 管理。4、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5、 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6、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 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7、 动物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由国务院 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后制定、调整并予以公布。8、 采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样本的工作人员在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
2、 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的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作详细记录。9、 容器或者包装材料上应当印有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 。10、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检验检疫过程中需要运输病原微生物样本的,由 批准,并同时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通报。11、 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 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12、 有关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通过 运输病原微生物菌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批准文件,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毒种或者样本。13、 保藏机构应当制定严格的
3、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 负责。14、 保藏机构储存、提供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不得收取任何 ,其经费由同级财政在单位预算中予以保障。15、 保藏机构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 会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16、 保藏机构应当凭实验室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的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 ,向实验室提供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并予以登记。17、 实验室在相关实验活动结束后,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与时将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就地销毁或者送交 保管。18、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
4、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19、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与时向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20、 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 级。 21、 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22、 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 年。23、 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
5、动。24、 专门从事检测、诊断的实验室应当严格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 。25、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26、 新建、改建或者扩建 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27、 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 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28、 对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病原微生物,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 从事相关实验活动。29、 实验室使用新技术、新方法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
6、关实验活动的,应当符合防止 扩散、保证生物安全和操作者人身安全的要求。30、 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 以上实验室进行。31、 实验室的 负责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32、 实验室负责人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 人。33、 实验室负责人应当指定 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34、 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考核。35、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 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
7、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36、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 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37、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38、 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只能同时从事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39、 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40、 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41、 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
8、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并向该实验室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 。42、 卫生主管部门、兽医主管部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执法人员执行职务时,应当有 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出示执法证件,并依照规定填写执法文书。43、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 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44、 疫苗分为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45、 接种 由政府承担费用。接种 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46、 国家实行 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47、 国务院 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48、 负责全国疫苗的质
9、量和流通的监督管理工作。49、 经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指定的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50、 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 疫苗。51、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 的使用计划。52、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在其供应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标明 字样以与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 专用标识。53、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 疫苗的组织工作。54、 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分发第一类疫苗;分发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 。55、
10、疫苗生产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销售本企业生产的 疫苗。56、 疫苗批发企业可以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其他疫苗批发企业销售 疫苗。57、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 疫苗。58、 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不得直接向接种单位供应 疫苗。59、 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范由 会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6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61、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
11、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62、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 63、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 门诊。 64、 接种单位应当承担责任 的预防接种工作,并接受所在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技术指导。65、 接种单位应当根据预防接种工作的需要,制定 疫苗的需求计划和 疫苗的购买计划,并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66、 接种单位接种疫苗,应当遵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和接种方案,并在其接种场所的 公示第一类疫苗的品种和接种方法。6
12、7、 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符合接种条件的受种者实施接种,并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填写并保存 。68、 对于因有接种禁忌而不能接种的受种者,医疗卫生人员应当对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 。69、 分类预防接种证的格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制定。7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与时向接种单位分发 疫苗。 7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 年 月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 年 月 日开始实施。72、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 的方针, 结合, 管理,依靠 ,依靠 。73、传染病分为 类 类 和 类,其中甲类 种,乙类 种,丙类 种。74、对乙类传染病中 、 和 ,采取本法所
13、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75、医疗机构承担与医疗救治有关的 工作和责任区域内 工作。7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 、 的培训。77、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 感染和 感染。78、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 的分诊点进行初诊。79、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和省、自治区、直辖市 ,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80、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 、 和 。81、 主管全国传染病防治与其监督管理工作。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
14、病防治与其监督管理工作。8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 、 、 、 ,与其他预防、控制工作。83、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 和 的教育。84、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前或者在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 的工作。 85、 和 根据传染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与时发出传染病预警,根据情况予以公布。86、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 、 预案,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备案。8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医疗机构内传染病预防工作进行 、 , 。88采供血机构、生物制品生产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证 、 、 的质
15、量。8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 、 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9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采取 、 ,防止艾滋病的传播。91、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经 后,方可出售、运输。92、对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以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确需 、 、 、运输和使用的,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93、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 、 、 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拒绝消毒处理的,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疾病预防控
16、制机构进行 。94、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 和 ,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95、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应当依法 。96、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的单位和生产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应当经 审批。97、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与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与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 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 、 和 报告。98、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 或者 时,应当与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9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
17、 管理工作,与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10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主动收集、分析、调查、核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接到 、 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 、 时,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0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与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 和 通报传染病疫情以与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10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与时向 通报。103、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公布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 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104、医疗机构发现 或者 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
18、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105、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与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和 。106、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 或者 ,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实施隔离措施,并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接到报告的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即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107、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 ;国务院可以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108、发生甲类传染病时,为了防止该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与其乘运的人员、物资传播,可以实施 。109、患 、 死亡的,应当将尸体立即进行卫生处理,
19、就近火化。110、疫区中 或者 的物品,经消毒可以使用的,应当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后,方可使用、出售和运输。111、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 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 ,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112、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 和 ,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113、医疗机构应当对 或者 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与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114、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 、 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 进行初诊。115、 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116、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
20、应当不少于 ,并出 ,填写 。11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与相关物品,如不与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 、 或者 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1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储备防治传染病的 、 和 ,以备调用。119、国家对患有特定传染病的困难人群实行 ,减免医疗费用。120、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 , 和 。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12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履行 职责,或者 、 、
21、 传染病疫情,或者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未与时组织救治、采取控制措施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2、非法采集血液或者组织他人出卖血液的,由 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 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23、铁路、交通、民用航空经营单位未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优先运送 以与 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124、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动物防疫机构未依传染病防治法履行 职
22、责的,由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责令改正,通报批评.125、 未经检疫出售、运输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的野生动物、家畜家禽的,由 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126、采供血机构未按照规定 ,或者 ,或者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因输入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127、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 与 共同罹患的传染病,如鼠疫、狂犬病、血吸虫病等。128、医源性感染是指在 中,因 引起的感染。129、实验室感染是指从事实验室工作时,因 所致的感染。130、消毒是指用 、 、 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131、菌种、毒种是指可
23、能引起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发生的 、 。132、单位和个人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 。二、单项选择题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 )。A 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B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C 能够使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D 能够使人或者动物致死的微生物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实验活动,是指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 )等活动。A 研究、教学、检测、诊断 B 研究、教学、诊断C 研究、检测、诊断 D 研究、教学、检测3、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符合
24、( )标准和要求。A 国家 B 地方 C 省 D 市4、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 )类。A 四类 B 三类 C五类 D 六类5、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与我国( )微生物。A 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 B 已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 C 已发现或者未宣布消灭的 D 已发现或者未宣布消灭的6、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 )微生物。A 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 B 人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 C 人与人、动物与人、间传播的D 人与人、动物与人
25、、动物与植物间传播的7、( )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A 第一类、第二类 B 第一类 C 第二类 D第三类、第四类8、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应当密封,容器或者包装材料还应当符合( )的要求 。A 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 B 防水、防外泄、耐高(低)温、耐高压 C 防水、防破损、耐高(低)温、耐高压 D 防水、防破损、防外泄、耐高(低)温9、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 )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A 人 B 1人 C 3人 D 4人10、承运单位应当与护送人共同采取措施,确保所运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
26、)种或者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 )事件。A 被盗、被抢、丢失、泄漏 B 被盗、被抢、丢失 C 被盗、被抢、泄漏 D被盗、丢失、泄漏11、对我国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以下( )描述是错误的。A疫苗分为两类B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C第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D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由政府有偿提供12、传染病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A2B6C12D2413、个人违反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由( )对其进行行政处罚。A省级药品监督部门B省级药品监督部门和省
27、级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14、设区的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以直接向接种单位分发第一类疫苗的情形是指( )。A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需要采取应急接种措施的B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C接种单位按计划直接订购的D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按计划直接订购的15、依法实施传染病防治工作必须适用的最重要的部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C国内交通检疫条例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16、( )不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的内容。A卫生条件B
28、传染病预防措施C消防安全措施D传染病控制措施17、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捧泄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先进行一般消毒,然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B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C按照规定消毒后排人污水处理系统D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后排放18、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后,应当2小时内向( )报告。A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同级人民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D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9、卫生主管部门接到病原微生物泄漏事件的报告,( )不符合要求。A封闭被病原微生物污
29、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B开展流行病学调查C首先对现场进行消毒D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20、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应当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A医疗保健机构和科研单位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C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大专院校以与科研单位D所有从事微生物实验的单位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由( )组织实施。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卫生行政部门C医疗机构D其他部门22、卫生行政部门履行以下监督职责时,( )是错误的。A进入被检查单位和病原微生物泄漏或者扩散现场调查取证、采集样品
30、,查阅复制有关资料B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C指定或者委托专业机构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调查取证、采集样品D扣留不予配合检查的单位有关人员23、采集、保藏、携带、运输和使用可能导致甲类传染病传播的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须经( )批准。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B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C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D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内分别向承运单位的主管部门、护送人所在单位和保藏机构的
31、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25、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的,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当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 )内,向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 A1小时B、2小时C3小时D4小时26、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容器或者包装材料,应当与时向( )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A省级B市级C县级D附近的27、国家根据实验室对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并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将实验室分为( )。A 一级、二级B 一级、二
32、级、三级C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D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28、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 )认可。A省级B市级C国家D县级29、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认可机构应当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以与本条例的有关规定,对三级、四级实验室进行认可;实验室通过认可的,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 )年。A5年B、2年C3年D4年30、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实验室,需要从事某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或者疑似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报( )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A 区级
33、B 市级C省级D 县级31、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需要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申请之日起( )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A15日B、30日C20日D60日32、新建、改建或者扩建( )实验室,应当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备案。A 一级、二级B 一级、二级、三级C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D、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33、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定期汇总并互相通报实验室数量和实验室设立、分布情况,以与取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资格证书的( )实验室与其从事相关实验活动的情况。A 一级、二级B 一级、二级、
34、三级C 三级、四级D、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34、( )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A 一级、二级B 一级、二级、三级C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D、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35、已经建成并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的( )实验室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A省级B市级C国家D县级36需要在动物体上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应当在符合动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 )以上实验室进行。A 一级B 二级C 三级D、四级37实验室或者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掌握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进行
35、考核。工作人员经考核合格的,方可上岗。A 每两年B 每三年C 每年D 每半年38、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应当每( )将培训、考核其工作人员的情况和实验室运行情况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报告。A 每两年B 每三年C每年D 每半年39、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 )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A2名B、3名C4名D5名40、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还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 )组织对其进行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必要时,应当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预防接种。A 每两年B 每三年C每年D 每半年41、实验室应
36、当建立实验档案,记录实验室使用情况和安全监督情况。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 )年。A20年 B、30年C10年D15年42、( )实验室应当在明显位置标示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生物危险标识和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标志。A 一级B 二级C 三级、四级D、四级43、发生病原微生物扩散,有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流行时,( )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与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 44、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
37、责本行政区域内预防接种的监督管理工作。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45、(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地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本地区第一类疫苗的使用计划。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46、疫苗生产企业或者疫苗批发企业应当按照政府采购合同的约定,向(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其指定的其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供应第一类疫苗,不得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供应。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47(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分发第一类疫苗的组织工作。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48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接收或者购进疫苗时,应当向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索取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并保存
38、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A2年B、3年C1年D5年49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应当依照药品管理法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A2年B、3年C1年D5年5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依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购进、分发、供应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备查。A2年B、3年C1年D5年51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在儿童出生后( )内,其监护人应当到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A2个月B、3个月C1个月D6个月52、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发现未依照国
39、家免疫规划受种的儿童,应当向所在地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儿童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接种单位报告。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53、( )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疫苗和有关物资的储备,以备调用。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5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争议发生后,接种单位或者受种方可以请求接种单位所在地的( )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处理。A省级B市级C 区D、县级55、发现可疑的鼠疫病人时,应当( )。A 就地隔离治疗B 立即送往医院C 立即送往传染病院56、已确定鼠疫病人发生,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当( )。A 预防性给予抗菌药物B 接种鼠疫疫苗C 同时采取两种措施57、急性痢疾病人应( )。A 隔离治疗B 不需隔离治疗58、怎样预防丙型肝炎最有效( )。 A 防止病从口入B 严把输血关59、防制传染病的“三管一灭”是( )。A 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B 管摊饮、管粮食、管食品加工、灭鼠60、所有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疑似伤寒病人都( )。A 隔离治疗B 不需隔离治疗61、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传给婴儿的机率是( )。A 个别的B 三分之一C三分之二D、近百分之百62、淋病的个人预防可采用( )。A 性交前后口服或注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