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大纲(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大纲(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国际贸易大纲-第 6 页第1章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1、对外贸易(ForeignTrade)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察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2、从国际范围看,这种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IT)或世界贸易。(二)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指由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构成。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出口总额。对外贸易量,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要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货出口商品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
2、进口额或出口额。通过这种方法极速出来的对外货物贸易额已经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映对外货物贸易的数量规模,称为对外贸易量(QFT)。这一指标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较。对外贸易量=对外贸易额/进(出)扣商品价值指数。对外贸易量是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贸易额,它剔除了价格变化对贸易额的影响,相当于按照不变价格或固定价格计算的报告期的贸易额,它主要反映贸易规模的状况,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额可以直接进行比较。(三)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1、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2、专门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3、一般一国国境和国境是一致的。关境大于国境
3、是一体化贸易,关税同盟。关境小于国境则是在境内设立自由贸易区、保税区等经济特区。(四)直接贸易、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1、直接贸易(DT)是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2、转口贸易(ET)也称中转贸易,货物消费国与货物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贸易,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3、过境贸易(TT)是指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过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的条件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4、过境贸易与转口贸易的本质区别在于交易关系的确立不同:在过境贸易中,交易关系的确立是在出口国与进口国贸易商之间进行的;而在转口贸易情况下,转口贸易国的贸易
4、商分别于出口国、进口国的贸易商订立买卖合同,达成实际交易。(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Rev.4,2006)国际货物贸易共分10大类67章262组,组下设分组,分组下设基本项目。0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饮料及烟类2燃料以外的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5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0-4为处级产品,5-8为制成品。服务贸易总协定(GAOTIS,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分四形式,跨界供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六)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
5、总额之间的差额被称为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贸易差额=出口-进口(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1、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服务及各类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与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货物贸易或国际货物贸易结构。2、对外货物贸易结构CFMT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及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3、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IT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中所占的比重。(八)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1、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FT)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FTR)或国别构成
6、,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通常以他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表示。2、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TR),用以表明世界各州、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九)对外贸易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RDFT)又称对外贸易系数,以一国对外贸易额同该国国民生产总值(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来表示,用以反映一国经济发展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 出口+进口/GDP*100%。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对外贸易额或值/同期GNP或GDP总值)*100%出口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出口额或值/同期GNP或GDP总值)*100%
7、进口依存度=(一国一定时期进口额或值/同期GNP或GDP总值)*100%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地理大发现后,各国资源条件的差异使得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急速增加,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专门未交换而进行的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产生的巨大利润进一步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地理大发展也在推动殖民扩张,使得世界贸易带有浓重的知名色彩。地理大发现及随后的殖民扩张与贸易推动了洲际之间的贸易,初步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地理大发现后,国家之间的贸易已经从单纯的互通有无转向牟利性质的商业交换行为,但是决定商品流向的仍然是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
8、和生产技能。由于受生产力水平、运输与通讯条件的制约,国际贸易的规模和商品范围仍然受到限制,世界上只是一部分国家被纳入跨国界交换体系,因而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各国出口本国特有的产品,进口本国基本不生产的物品。这一时期的贸易以殖民贸易为特征。(二)第一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国际贸易(19世纪中期-一次世界大战前)(四)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贸易(五)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二战后,以美国为先到,出现了以原子能、航天技术、合成材料、生物技术为标志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促成一系列产业的诞生和发展。新的产业带来新的、多样化的产品,丰富了国际贸易
9、商品内容,使得国际贸易中制成品贸易成为无可争议的主导。同时,新产业的大量出现也使旧产业出现衰败,依照比较优势在国家之间视线转移,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产业部门之间分工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此外,资本输出,特别是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迅速增长深化了现有的国家分工格局,世界范围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各国贸易政策趋向自由化则为国际分工与贸易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公正、自由的环境,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一下主要特点:1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2
10、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导3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4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5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第2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于发展(一)国际分工的概念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因为在国际商品交换的背后隐藏着各国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叶)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生产力水平低下,各个民族、哥哥国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11、式的差别较小,商品生产不发达,所以只存在不发达的社会分工和不发达的地域分工。(2)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期间的产业革命使国际分工的发展进入形成阶段。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英国等国建立起大机器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促成真正意义上国际分工的行程。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有如下特点:首先,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行程奠定了物质基础。其次,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以英国为中心形成的。再次,随着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日益为大宗商品所代替。最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欧洲殖民国家推行国际专业化生
12、产的手段也发生了改变,从过去野蛮、暴力掠夺、超经济强制转为比较和平的贸易或经济方法,利用交换行为,逐步把亚非拉落后的农业经济逐一纳入国际分工体系。(3)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二次大战)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促进了机械、电报工业的迅速发展,石油、汽车、电力等工业相继建立,交通运输工具长足发展,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将资本主义生产移植、扩大到亚非拉国家,从而将其完全纳入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综上所述,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式发展与资本输出使得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间的分工、工业产品生产国与初级产
13、品(农产品、矿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分工日益加深并得以强化,导致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具体表现为:首先,亚非拉国家的经济变为单一型经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一两种或三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从而造成了亚非拉国家经济的两种依赖性,一是经济生活上依赖少数几种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二是高度依赖世界市场,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的市场。其次,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扩展到美、德、法等国。再次,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除亚非拉国家之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加强了对国家分工的依赖。最后,在现有分工格局的基础上,贸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国际定期集市、现场看货交易方式逐渐减少,待之
14、以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的产生和发展。(3)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战后)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产业内部分工的形式(1)不同型号、不同规格产品的专业化分工;(2)零配件和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3)工艺过程的专业化分工。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间的分工在削弱。4.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成员之间的内部分工迅速发展。5、服务业的国际分工逐渐形成。6.跨国公司内部分工与外部分工构成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一)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世界市场形成的标志可以表述为以下几个方面:1、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的形成。2、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
15、。3、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4、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商品交易所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市场,它是指在指定的地点、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由特定的交易人员(一般为会员经纪人)进行大宗商品交易的专业市场。最早的商品交易所是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两市交易所。拍 卖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它是一种在规定的时间和场所,按照一定的规章和程序,通过公开叫加竞购,把事先经买主验看过的货物逐批或逐件卖给出价最高者的过程。(三)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世界市场交易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固定市场交易、包销、代理、寄售、招标与投标、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等。
16、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商品世界市场价格按其形成原因变化特征可以分为两类:自由市场、封闭市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是指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着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基础。世界封闭市场价格是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商品在国际间的供求关系一般对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处于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的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植有效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垄断价格是
17、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理实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确定的价格,有买方垄断价格与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垄断组织在国际间采用垄断价格也是有条件的,其实施主要考虑:某一部门竞争公司的数量、产品价格需求弹性、替代弹性的大小,以及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等因素。(二)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世界市场价格。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但最终确定在哪一个价格水平上是由供应关系决定的,或者说是由买卖双方竞争关系决定的。影响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1、垄断。2、经济周期。3、市场结构。4、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5、商品销售中的各种因素。6、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第3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一.对外贸易政策概述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早、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易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观点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观点贸易自由化的表现和特点简述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特点评述世界各国贸易政策趋于自由化的趋势保护幼稚工业论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对外贸易乘数保护幼稚工业论的合理性普雷维什的“贸易保护论”利用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外贸易乘数第4章 国家实施贸易政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