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复习.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52243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复习.doc(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1)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 2)病理上整体性 3)诊治上的一体性2、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1)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3)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1)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2)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产生病理变化的整个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现象2、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

2、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辨证: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势 论治:因证立法、随法选方、据方施治3、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以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精:又称精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一般泛指气,是一种充塞宇宙之中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在古代哲学中,与

3、精基本同义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等几种气化:指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各种变化的过程。有气与形、形与形、气与气之间的转化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1、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即是人体的重要组

4、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二)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二)事物的阴阳属性: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凡属相互相联且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面,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分析其各自的属性二、基本内容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四诊的资料 2、概括疾病的证候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指

5、导养生 2、确定治疗的原则3、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第三节、五行学说一、 五行的概念一)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二)特性: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se)三)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归类:取象类比法,推演络绎法二、基本内容 一)相生相克 二)制化与胜复 三)相乘与相侮 四)母子相及 1、母病及子 2、子病及母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 2、相克关系的传变三)指导疾病的诊断:1、确定五脏病

6、变部位 2、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四)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脏腑用药 2、控制疾病的传变 3、确定治则治法 4、指导针灸取穴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一、注重宏观观察 二、注重整体观念 三、擅长哲学思维 1、中和思维 2、类比思维 四、强调功能关系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一、基本概念: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二、形成:一)古代解剖学的认识 二)长期生活实践的观察三)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 四)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三、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四、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五

7、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藏于阴而象于地,藏而不泻。五、五脏精气阴阳理论体系概念:一)五脏精气阴阳的涵义 1、五脏之精 2、五脏之气 3、五脏之阴阳二)五脏精气阴阳 1、五脏藏精 2、精化为气 3、气分阴阳第二节 五脏一、心(君主) 生之本 五脏六腑之大主一)部位:位于胸中,两肺之间,隔膜之上,外有心包卫护 二)主要生理机能 :主血脉、主藏神三) 生理特征:为阳脏而主通明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心精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 5、与夏气相通应 二、肺(相傅) 气之本一)部位:位于胸

8、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分叶,左二右三二)主要生理机能 1、 主气司呼吸:1) 主呼吸之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全身气机的调节 2) 主一身之气 气的生成(宗气)2、主行水:指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3、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 三)生理特征: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3、肺气主宣发和肃降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发,其华在毛 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3、在志为忧(悲) 4、在液为涕 5、与秋气相通应三、脾 仓廪一)部位:位于腹中,在膈之下,与胃相邻二)主要生理机能 1、主运化 运化食物和水液 2、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中正

9、常运行而不溢出体外的功能三)生理特征:1、脾气主升 升清:实际是脾气运化功能的表现形式 升举内脏:脾气上升能维持内脏位置的相对稳定,防止其下垂的作用 2、喜燥恶湿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肉,主四肢:指脾气的运化功能与肌肉的壮实及其功能发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在窍为口: 指人的食欲、口味与脾气 的运化功能密切相关 其华在唇:指口唇的色泽可以反映脾精、脾气的盛衰 3、在志为思:指脾的生理机能与思志有关 4、在液为涎 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四、肝(将军) 罢极之本 一)部位: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二)主要生理机能 主藏血 、主疏泄三)生理特征: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四)与形窍志液时的

10、关系 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2、在窍为目 3、在志为怒 4、 在液为泪 5、与春气相通应 五、肾(作强)一)部位:位于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二) 主要生理机能 :1、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 2、主水 1)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液代谢的各个环节 2)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3、主纳气 :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 三)生理特征 主蛰:喻指肾有潜藏封藏 守位四)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2、在窍为耳及二阴 3、在志为恐 4、在液为唾

11、5、与冬气相通应第三节 六腑一、胆 一)主要生理功能:1、贮藏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二)为奇恒之腑二、胃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 2、主腐熟水谷二)生理特性:1、主通降 2、喜润恶燥三、小肠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盛化物 2、主泌别清浊四、大肠主要生理功能:1、主传化糟粕 2、大肠主津五、膀胱主要生理功能:1、贮存尿液 2、排泄尿液六、三焦 一)六腑之三焦二)部位之三焦:1、部位三焦的生理功能:1)通行诸气2)运行水液2、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上焦一般为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及头面部,生理特点是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即宣发卫气;中焦是指膈以下、脐以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中焦具

12、有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下焦一般为脐以下的部位,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及下肢,下焦的功能主要是排泄糟粕和尿液。第四节 奇恒之腑一、脑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宰生命活动 2、主精神意识 3、主感觉运动二)与脏腑精气的关系:脑与肾的关系最密切二、女子胞一)主要生理功能:1、主持月经 2、孕育胎儿二)与脏腑经脉的关系:1、与脏腑及天的关系2、与经脉的关系(冲、任、督、带)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一、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一)心与肺: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协同调节关系 心主血 肺主气二)心与脾: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三)心与肝:行血与藏血以

13、及精神情志调节两个方面 心主神志 肝主疏泄四)心与肾:心肾相交五)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个方面六)肺与肝: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七)肺与肾: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三个方面八)肝与脾: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九)肝与肾: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滋互制 肝藏血 肾藏精十)脾与肾: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水液代谢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第一节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尤为脏腑经络进行生理活动提供必须的物质和能量。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的总体表现的统称。精是禀受父母的生命

14、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的多种含义:本始含义:生殖之精 广义:一切精微物质一般意义:先天之精、水谷之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人体中精的代谢:(一) 精的生成1、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2、 后天之精:水谷之精化为脏腑之精(二) 精的贮藏与施泻1、精的贮藏:五脏主要藏于肾2、精的施泄:A、分藏于脏腑,濡养、化生气血津液; B、生殖之精有度排泄以繁衍生命人体之精的分类:(1)有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 (2)脏腑之精 (3)生殖之精第一节 气一、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 气是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15、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人体之气的生成 (一)生成之源:先天之精,水谷之精,自然界的清气 (二)相关脏腑的功能:1、肾为生气之根 2、脾胃为生气之源 3、肺为生气之主三、人体之气的运动变化 (一)气的运动 1、气机:气的运动称为气机 2、气的运功形式:升、降、出、入 3、气运动的意义:人体生命活动离不开升降出入运动 4、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 五脏:在上者宜降,在下者宜升,在中为升降之枢纽; 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中欲生 5、气运动的失常: 气滞:气在局部发生阻滞不通 气逆:气的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气的下降太过,上升不及 气闭:气内结于内,不能外出 气脱:气的外出太过,不能内守 脏腑气

16、机失调:肺失宣降,脾气下陷,胃气上逆,肾不纳气,肝气郁结等(二)气化1、 气化的概念: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2、 气化的形式: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的转化(三) 气化和气机的关系气的运动是产生气化的根本,气的运动形式在气化过程中得以体现(四)人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和调控作用: 推动:激发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功能;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运行、输布及排泄 调控:阴阳二气功能协调,维持着生命活动*温煦和凉润作用: 温煦:气的运动是人体热量的来源,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促进血、津液的正常运行;有助于脏腑、官窍、形体、经络的生理活动 凉润:阴气具有寒凉、柔润、制热的特性*防御作用: 护防肌表,抵

17、御外邪及驱外出的作用*固摄作用:固护、统摄和控制体内液态物质。如血、津液等*中介作用: 脏腑之间依赖气互相联系(感应专题信息以维持机体的整体联系)(五)人体之气的分类先天之精 水谷之精 自然界之清气 先天之精化生元气,后天水谷之精充养先天之精而化生元气,水谷之精又化生为行于脉中的营气和行于脉外的卫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聚于胸中者化生为宗气;分布于脏腑、经络者称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元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主要由肾脏的先天之气化生,通过三焦循性全身。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调节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作用。宗气:谷气与清气结合而居于胸中之气。积聚于胸

18、中,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循三焦而资元气,与人体的视听言动等技能相关。卫气: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的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运行于脉外,温养脏腑组织,调节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的恒定,抗御外邪。营气: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来源于脾胃的运化的水谷精微。运行于脉中,化生血液,营养全身。第三节 血一、血的基本概念:循行脉内富有营养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水谷精微和肾精是血液化生的基础,它们在脾胃、心肺、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经一系列气化过程,而得以化生为血液。化生之源:由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和津液是 血液的主要物质基础,也是血液的

19、主要构成成分,肾精也是化生血液的基本物质。所以血液以水谷之精化生的营气、津液以及肾精为其化生之源。 三、血的运行:(一)影响血液运行的因素: 1、气的推动与固摄,温煦与凉润协调平衡是主要的因素 2、血液充盈与质量3、脉道完整与通畅4、寒热因素 (二)、相关脏腑功能:全身个脏腑功能正常,特别是心、肝、脾、肺四脏。心主血脉,肺朝百脉、主治节,肝主疏泄、藏血,脾统血。四、血的功能:(一)濡养:血液由水谷精微所化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丰富营养物质。血在脉中循行。内至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不断的对全身个脏腑组织器官起着濡养和滋润作用,以维持个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生理功能,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体现:

20、1、面色红润 2、肌肉丰满壮实 3肌肤毛发光华 4、运动自如 血的功能失调:面色不华或萎黄,肌肤干燥,肌体麻木或肌端麻木,运动不灵活。或惊悸,失眠,多梦或烦躁,恍惚,甚至昏迷等。 (二)化神:血是情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体的精神活动必须得到血液的营养,只有物质基础的充盛,才能产生充沛而舒畅的情志活动。第四节 津液一、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个脏腑组织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分泌物,如胃液、肠液、涕、泪、唾等 津:性质较清稀,流动性大;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渗住于血脉起滋润作用。 液:性质较稠厚,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二、津液的代

21、谢: (一)、津液的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的运化以及有关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 (二)、津液的布输:津液的布输主要是依靠脾、肾、肺、肝和三焦等脏腑生理功能的协调配合来完成 脾:将津液上输于肺,由肺将津液布散全身;将津液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各脏腑。 肺:肺主宣降,调通水道。接受来自脾转输的津液,向上宣发至上,向下萧降,转至肾、膀胱,排出代谢物。 肾:对津液布输代谢期起主宰作用。一指水液在其它的脏腑部位的代谢都离不开肾阳的温煦蒸腾的激发作用与肾阳的凉润制热的调控作用。 肝: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则水行,保持水道的畅通,促进了津液输布的畅通。 三焦:三焦未水液呵诸气运行的通道,三焦的

22、通利保证了诸多脏腑输布津液的道路通畅。于是津液才能升降出入,在体内正常的流注布散。 (三)、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尿液和汗液来完成 。 三、津液的功能: (一)、滋润濡养:津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又有着丰富的濡养作用 (二)、充养血脉:津液入脉,成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津液有调节血液浓度的作用。 (三)津液的代谢对调节机体内外环境的阴阳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节 神一、 神的基本概念: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的总体 表现的统称。二、 神的生成:(一)精气血津液为化身之源 (二)脏腑精气对外界环境的应答,如任物、意、志、思、虑、智,产生情志活动。 神:是指住在人体生命活动,产生思维功能的灵

23、明神气是指最一种精微的气(或气的特殊表现形式);二是指灵明神气所具有的意识、思维、情志心理活动。 五神是不同分类精神活动的灵明神气的分别命名,四神统摄于心反映了万物一元的思想:凡情志之属,为心所统,反映了万物互为制约,普遍联系的思想。三、 神的作用:(一)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 (二)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 (三)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第六节 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气对血: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气为血之帅) 临床运用:血虚时,血+补气;血瘀时,活血+行气;气虚出血时,补气+止血 血对气:A.血能养气 B.血能载气 (血为气之母)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24、 气能摄津 津能生气 津能载气三、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一)精血同源 (二)津血同源四、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气能生精摄精 精能化气 精气化神 神驭精气第四章 经络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一、经络的基本概念: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道。经:路径之意,是主干 络:网络、联络之意,是分支二、经络学说的形成:1、古代长期的医疗与养生实践砭刺、导引、推拿、气功/病理表现 2、阴阳五行的指导和渗透三、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脉:主要有正经、奇经和经别三大类二)络脉:有别络、浮络与孙络之分三)连属部分:外连经筋、皮部,内络属脏腑:十二经脉与其本身脏

25、腑直接相连属;十二经脉各与其相为表里的脏腑相连系络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上肢前缘手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上肢中线手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上肢后缘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下肢前缘足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下肢中线足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下肢后缘第三节 奇经八脉一、主要功能:1、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2、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3、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二、奇经八脉各自的循行及功能一)督脉 :总督、统率 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行于背部正中。2、功能 1)调节阳经气血,总督一身之阳经,称为“阳脉之海”。 2)反映脑、髓和肾的功能。二)任脉:担任、妊养1、 循行部位:起于胞中,行于腹部正中。2、功 能 1)调节阴经气血,总任一身之阴经

26、,称为“阴脉之海”。 2)任主胞胎,与女子月经、生殖机能及妊娠有关。三)冲脉:冲要1、循行部位:起于胞中,行于人体前后上下。2、 功能 1)调节十二经气血,称为“十二经脉之海”。 2)“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的功能,与妇女月经有关。四)带脉1、 循行部位 : 起于季胁,环腰如带。2、 功能:约束纵行的诸脉,调节脉气,主司妇女带下五)阴阳跷脉 功能: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六)阴阳维脉 功能:维络诸阳诸阴,维系全身经脉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一、经别:从十二经脉分出,深入躯体深部,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循行特点 : “离、入、出、合”二、别络:从经脉中分出的支脉,大多分布于体表,十

27、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别出一络,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为“十五别络”。若加上胃之大络,又称“十六别络”。分布规律十二经脉的别络在本经四肢肘膝以下分出,表里两经的别络相互联络。任脉的别络分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分布于背部。脾之大络分布在胸胁部。三、经筋: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四、皮部:十二经脉之气在皮肤一定部位的反映区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与应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一)沟通联系作用:1、脏腑与体表的联系 2、脏腑与官窍的联系3、脏腑之间的联系 4、经脉之间的联系二)运输渗灌作用三)感应传导作用四)调节作用二、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1、外邪由表传里的途径 2、体内病变反映于外的途径 3、脏腑

28、病变相互传变的途径二)指导疾病的诊断:1、循经诊断 2、分经诊断三)指导疾病的治疗:1、指导针灸推拿治疗 2、指导药物治疗第五章 体质第六章 病因第一节 六淫是指源于自然界,多以肌表、口鼻侵入人而发病的病因。一、六淫的概念与共同的致病特点一)概念:六气: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 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二)共同致病特点:1、外感性 2、季节性 3、地域性 4、相兼性 5.转化性二、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一)风邪1、概念:自然界中具有风之轻扬开泄、善动不居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2、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2)善行数变 善行:

29、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移不定的特性 数变:指风邪具有变幻无常,发病迅速的特点 3)风性主动 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 4)为百病之长 一是指风邪常兼有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二是指风邪袭人致病最多二)寒邪1、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寒冷、凝结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伤寒:寒邪伤与肌表,阻遏卫阳 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2、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 ,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凝结、阻滞不通) 3)寒性收引:收缩牵引拘急 三)湿邪1、概念:自然界中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致外湿病 长夏之气2、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 重:沉

30、重、重着 浊:浑浊、秽浊(排泄物、分泌物) 3)湿性粘滞 粘:粘腻 症状的粘滞性 滞:停滞 病程的缠绵性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四)燥邪1、概念: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温燥:初秋,夏热之余气合燥 凉燥:深秋,近冬之寒气合燥2、性质和致病特点:1)燥邪,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阴五)火(热)邪 1、概念:自然界中具有火之炎热特性的外邪,称为火邪。(少火及壮火的概念) 为外热病 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属邪气,热多从外感,热性弥散,活性火性结聚。 火少火:温煦、生化之正常阳气。 壮火火热之邪。(亢盛)2、性质和致病特点:1)为阳邪,其性炎上 2)火热易伤津耗气 3)火热易

31、生风,动血 4)火热易扰心神 5)火热易致肿疡 六)暑邪1、概念:大凡夏至以后,立秋以前,自然界中的火热外邪,称为暑邪。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暑病只有外感,没有内生。伤暑:起病缓,病情轻 中暑:发病急,病情重2、性质和致病特点: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2)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3)暑多夹湿第二节 疠气一、疠气的概念: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邪。传染途径:空气、饮食、蚊虫叮咬等二、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 2.发病急骤,病情危笃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产生的因素:1.气候因素 2、环境因素 3.预防因素4.社会因素第三节 七情内伤一、七情的概念:狭义指喜、怒、忧、思、

32、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变化。 广义即泛指精神情绪活动致病条件:突然、强烈、持久(超过人的生理调节范围)二、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五脏精气血 物质基础 情志活动病理/生理:脏腑气血变化影响情志变化三、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一)直接伤及内脏:1、七情首先影响心神 2、七情损伤相应之脏 (七情太过: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恐伤肾、忧伤肺) 3.数情交织,多伤及心肝脾 4.易损伤潜病之脏腑潜病:指病证已经发生存在但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病证二)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过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喜则气缓:暴喜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悲则气消:过度悲伤会损伤肺气恐则气下:过恐使肾气不固,气泻于下惊则气乱:突然受惊,心气涣

33、散,神无所归思则气结:思虑过度,致脾气郁结五志化火:七情所致之气郁,过久化热三)多发为情志病证情志病: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疾病;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的病证四)七情变化影响病情第四节 饮食失宜一、饮食不节 过饥:气血化生乏源 过饱:食积引起聚湿生痰,郁久化热,气血不畅二、饮食不洁 1、胃肠道病 2、寄生虫病 3、食物中毒三、饮食偏嗜 五味偏嗜:本脏之气盛,而乘己所胜之胜寒热偏嗜:过食生冷寒凉损脾胃阳气内生寒湿偏嗜辛温燥热胃肠积热化燥伤阴偏嗜饮酒内生湿热食类偏嗜第五节 劳逸失度一、过劳 一)劳力过度:劳则气耗,损伤形体 二)劳神过度:劳神伤血(心脾) 三)房劳过度:房劳伤

34、精(肾)二、过逸 引起气血水不畅;全身虚弱(脾不健运气血虚);用脑过少、神气衰弱第六节 病理产物水湿痰饮、瘀血、结石(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一、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1、湿聚为水,积水为饮,饮凝成痰 2、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更清者为水痰有形之痰: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有形 无形之痰:辨证求因/治疗反证一)形成 1、外感六淫 2、七情内伤 3、饮食劳逸三焦膀胱 肺脾肾肝 气化失常水停而成二)致病特点 1、阻滞气血运行 2、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3、易扰乱神明 4、影响水液代谢 二、瘀血瘀血是指体内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于体内的病理性产物,以及血液运行不畅而阻滞于脏腑

35、经络之中的病理变化。一)形成:外邪入侵,情志失调,饮食所伤,劳逸太过,以及外伤等原因。 气血功能失调1.气虚血瘀 2.气滞血瘀 3.血寒致瘀 4.血热成瘀 5、血出致瘀二)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 2、影响血脉运行 3、影响新血生成 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三)病证特点:1.疼痛:多刺痛,亦可发为绞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拒按,夜间加剧。2.肿块:固定不移,在体表局部青紫肿胀(外伤性);在体内多为 积(质硬、压痛)。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4.望诊: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皮下紫斑;面色 黑、肌肤甲错。5.脉诊:涩、迟、弦、结、代脉。三、结石凡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或

36、久经煎熬,形成砂石样的病理产物,称为结石。一)结石的形成1.饮食不节偏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结肝胆胆结石空腹食柿子胃结石水质肾结石2.情志内伤肝胆气郁,肝失疏泄,胆汁蕴结,煎熬成石3.药物服用不当4、体质差异二)致病特点 1.多发于六腑等脏器 2.病程较长,症状不定 3.易阻滞气机,损伤脉络水湿停滞-痰 有形的病理产物血液瘀阻-瘀 阻滞气机湿热煎熬-石 病程长,致病广 三者互相影响第七节 其他病因一、 外伤:指机械暴力等外力所致损伤1、外力损伤 2、烧烫伤 3、冻伤 4、虫兽所伤二、诸虫蛔虫、蛲虫、绦虫、钩虫、血吸虫三、药邪:指因药物加工、使用不当而引起疾病发生的一类致病因素一)形成: 1、

37、用药过量2、炮制不当3、配伍不当4、用法不当二)致病特点1 .多表现为中毒症状2.发病急,病势易趋危重状态3.加重病情,变生其它疾病四、医过:因医生的过失而加重病情或滋生它疾一)形成: 1、言行不当 2、处方草率 3、诊治失误二)致病特点:1、易致情志异常波动 2、加重病情,变生其它疾病五、先天因素:指人未出生前已经潜伏着的可以致病的因素。包括源于父母的遗传性病因和在胎儿孕育期及分娩时所形成的病因。第七章 发病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的途径、类型、机制、规律及影响发病诸因素的

38、理论第一节 发病原理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原病和复发等),是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的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部因素1、正气:是指人体的生理机能,包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和康复能力。 气分阴阳抵抗不同的邪气2、正气的防御作用 1)抵御外邪2)驱邪外出3)修复调节能力4)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正虚感邪则发病 2)正虚生邪则发病 3)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类型二)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1、概念: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外界的、机体内产生的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2、侵害作用:1)导致

39、机能失常2)造成形质损伤 3)改变个体体质特点3、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 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4、在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三)正邪相搏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决定发病 2、决定证候类型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气候、地域2.生活工作环境3.情志因素4.体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第二节 发病类型一、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者。又称“卒发”、“顿发”。临床常见:新感伤寒或温病 疫疠致病 情志遽变 毒物中毒二、伏而后发指某些病邪侵入人体,不当时发病,而潜伏于体内,经过一定的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才发病。临床常见:破伤风、狂犬病 伏暑、伏气温病三、徐

40、 发指徐缓发病者,又称缓发。临床常见:外感湿邪 思虑过度;房室不节等四、继 发指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病症。临床常见:间日疟反复发作继发疟母 病毒性肝炎失治误治臌胀 糖尿病日久目盲、坏疽等。五、合病与并病合病是指两经和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临床见太阳少阳合病;太阳阳明合病;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出现另一经证候者,或一个部位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个部位证候。临床常见气血两燔、胃脘痛并发大出血等。六、复 发一)复发的基本特点:1、二)主要类型:1、疾病少愈及复发2、休止与复发交替3、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三)诱因1、复感新邪2、食复3、劳复4、药复5、情志致复、第八章

41、 病机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第一节 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指机体对于致病因素侵袭所产生的最基本的病理发应,是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一、邪正盛衰: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互相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1.虚实病机实的病机邪气盛则实含义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特点邪气较盛,正气未衰,正邪斗争剧烈的一系列证候。形成外感六淫初、中期,或痰、食、血、水滞留体内的内伤病。表现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精气夺则虚含义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特点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

42、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形成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表现体质瘦弱,神疲乏力,声低气微,自汗,盗汗,疼痛喜按,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虚的病机:精气亏而虚2.虚实变化1)虚实错杂:邪盛与正虚同时存在虚中夹实正虚为主兼邪实,如脾虚所致水肿实中夹虚邪实为主兼正虚,如邪热炽盛灼津所致气阴两伤证2)虚实转化由虚转实由实转虚3.虚实真假(1)真虚假实(2)真实假虚二)、邪正盛衰与病势的趋向和转归正胜邪退疾病好转,或痊愈。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将息调养,方能康复。邪盛正虚病情加重,病势恶化,甚至死亡。邪正相持多见于疾病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正虚邪恋多见于疾病的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留下后遗症。二、阴阳失调一)阴阳偏胜:指人体阴阳双方中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1.阳偏盛 即阳胜。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特点:阳盛而阴未衰(或虚亏不甚)的实热证。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设计 > 工程图纸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