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603628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骨骼及肌肉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及学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关注。本单元以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就人体运动系统的骨骼、关节、肌肉这三个主要构成方面,强调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来进行构建的。通过引导学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关节、肌肉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本单元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知识: 1知道骨骼和肌肉的作用。 2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

2、责任。 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在进行,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地知道一些运动保健的知识。然而,他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自己能运动、究竟是什么在运动,为什么要注意运动时的保健,对于运动时出现的小问题更不知是怎么回事。这一单元在这方面通过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解答了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明确了运动时的保健要求,对学生的茁壮成长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从学生能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读一读、比一比、议一议的活动来发现运动的秘密,懂得运动保健的原理和做法。 其具体内容有: 第1课,骨骼。从感觉骨头开始认识骨骼。学生将通过触摸、拼图、

3、观察,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功能,从宏观上认识骨骼。 第2课,关节。体会并了解关节。这课涉及到骨连接中的活动连接问题,学生将通过体验、分析和阅读,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第3课,肌肉。体会肌肉如何牵引骨运动。这课涉及骨骼肌的作用问题,学生将通过阅读、触摸、实验,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并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特殊的肌肉。 第二层面的内容围绕以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为基础,并做延伸,从骨骼和肌肉容易在运动中受伤的角度出发,将运动保护单列出来,成为第一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这单元的第四课:骨骼、肌肉的保健。这课引导学生通过

4、研讨和阅读,强调体育运动和合理营养可增进骨骼和肌肉的功能以及如何避免运动受伤,教会学生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 第二单元 养 蚕 单元概要分析 蚕是孩子们容易亲近的小生命,也是孩子们容易饲养的小动物,更是能使孩子们着迷的小动物。学生在养蚕活动中能观察到一个生命的完整周期,获得知识、情感、态度、方法等各方面的收益。本单元依据蚕的发育过程来建构教学内容,并在养蚕活动结束后,以交流会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养蚕的经历,让养蚕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体验过程、发展过程和成长过程。 本单元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知识: 1.饲养小动物、了解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2.认识昆虫身体的基本结构。 遵

5、循蚕的发育过程(也是养蚕的过程),教材紧扣养蚕过程的几个关键期,即动员及饲养、观察及测量、收获及抽丝、经验交流,展开教学指导活动,使学生乐意养蚕,要把蚕养好,在养蚕中锻炼成长,了解生命,增长学生见闻和相关知识,发挥饲养活动的育人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由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引发并指导学生展开养蚕活动,即第一课“我们来养蚕”。这一课以课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蚕的卵以及幼蚕,为学生有蚕可养和整个饲养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观察、记录蚕的发育过程并开展一些观察实验活动,了解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即第二课“给蚕宝宝记日记”。这课内容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时间

6、跨度为一个多月。要求孩子们不仅要亲手照料蚕宝宝的“饮食起居”,还要详细观察和记录下它们的进食、休眠、蜕皮、羽化、繁殖的全过程。本课还鼓励孩子们在养蚕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如,“怎样识别蚕的雌雄”、“吃桑叶的蚕和吃饲料的蚕哪个长得好”、“没有茧的蛹能羽化成蛾吗”等。 第三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养蚕业,指导学生抽丝,即第三课“我们来抽丝”。它是养蚕活动的高潮。学生们将亲自缫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了解到我国的桑蚕业历史悠久。 第四方面,交流养蚕中的发现,即第四课“养蚕经验交流会”。它是养蚕活动的总结课。学生们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概括出蚕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并尝试和蝴蝶的一生进行比较,

7、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 这单元特别强调的是“养”,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保证让每个学生都有蚕养,绝不能“在黑板上养蚕”。这样,学生们才会获得鲜活生动、细节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这是任何图片、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及紧接其后的“无处不在的力”单元,共同引导学生形成对力的初步认识。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位置及移动的要求,从认识运动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出发,围绕运动的速度和方式展开。它通过一系列的分辨活动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运动以及影响运动速度的一些要素、运动方式的特点。 本单元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知识: 1根据一个指定物体描述另一个物体

8、的位置(前后、左右、远近等)。 2.知道描述物体的运动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 本单元选取了力学中学生可直观感受的“运动”内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探究一些运动的现象及组成要素。整个单元内容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识别运动、描述运动及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其中识别运动是整个单元的开始,在这基础上,展开对运动的描述和不同运动方式的介绍,而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则是对某一运动具体问题的探究。 在学习本课之前,孩子们对运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只是停留在明显看得出位移的那类运动上,例如飞翔的小鸟、行驶的汽车等,对于位置相对固定的物体,比如房屋、大树等孩子们会认为它们是静止的。在判断物体是

9、否在运动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选择邻近的静止物体进行比较,这表明参照物已经进入孩子的思维过程中,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参照物。通过本课教学,我们要让孩子们在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用参照物作为判断标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物体的运动状况,学会辩证地看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识别运动。即本单元的第一课“一切都在运动中”。教材从两幅充满运动物体的对比图片入手,在学生描述运动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的概念。在这课中,理解参照物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材呈现了多个活动的

10、例子帮助学生来理解参照物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参照物及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方面,学习描述运动。本单元的第二课“运动的快慢”和第三课“运动的方式”。 第二课“运动的快慢”。从讨论学生熟悉的几种运动的行驶快慢和110米栏比赛,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的距离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接下来的速度排序活动、测量走路速度的活动和阅读有关风的方向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运动速度是由时间、距离及方向等几个要素来描述的。 第三课“运动的方式”。运动的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分法。教材是让学生在按照运动轨迹进行画图的基础上分成两类,即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重点不在于分类,而在于能描述这几种不同的运动方式的

11、特点。对于振动是直线运动中的一种特例,摆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特例可以对学生做一些介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更多物体的运动属于哪种运动方式,有什么特点,从而认识到在一种物体运动过程中可能有多种运动方式的存在。 第三方面,探究影响小车运动速度的重要因素和摆。它包括本单元的第四课“小车的运动”和第五课“摆”。 第四课“小车的运动”。教材以问题直接入手: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及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行预测,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其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从而达到收集证据的目的。教材还提供了“小车运动的快慢及拉力大小有关”实验的方法及实验记录,帮助学生开展

12、探究活动。 第五课“摆”。通过做摆,指导学生探究摆的快慢及什么有关,带领学生再一次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收集证据表达及交流”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控制变量。此外,教材在还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摆的长度,努力使15秒内摆动的次数及教师规定的次数相符,在不断尝试调整中巩固“摆的快慢及摆长有关”这一认识。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单元概要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尽管力是无处不在的,但平时并未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本单元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力的作用和表现,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的要求,围绕力的存在、力的表现和作用,就力在哪里、力能改变运动和形状、力有大小以及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

13、、气体和液体的阻力来进行建构的。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以认知为重要目的的观察、阅读、分析和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力、了解常见的力,从而提高认知水平、探究能力和研究兴趣。 本单元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知识: 1.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力有大小和方向。 2能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力,如压力、重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 本单元的结构呈先整体感受,后逐个认识的布局。教材共有5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从宏观上总体认识力以及力的作用,即本单元教材的第一课“力在哪里”,它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即“力有大小”和“力有方向”

14、两个基本要素。 第二方面:认识一些常见的力,即弹力、地球引力、摩擦力以及空气阻力。它包括“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四课。 第二课“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通过进一步实验,发现物体具有弹性,知道什么叫弹性,什么叫弹力。并了解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认识人类利用“弹性”改善生产生活的实践。 第三课“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认识了重力地球引力,既讨论了学生们都会想到的问题,又恰到好处地讲述了“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介绍了牛顿的思考,体现出爱因斯坦讲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伟大意义。 第四课“摩擦力的秘密”,一改以往只考

15、虑固体间的静摩擦研究范围,引导学生认识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摩擦力,指出摩擦力可以在固体及固体间,也可以在固体及液体间,也可以在固体及气体间产生。引导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对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需要。 第五课“降落伞”,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空气的阻力,综合运用“力”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第五单元调查和预测 单元概要分析一、本单元主要的建构依据本单元为技能训练单元。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及问题有关的证据”,“保持及发展想要了解自然、了解科学、了解周围事物奥秘的好奇心及求知欲”,“感受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活质量,愿意用学到

16、的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积极参加及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或活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及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的要求来进行建构的。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和预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教材将观察、实验、调查作为三种既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逐个进行介绍的。这部分内容重点介绍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材通过什么情况下应该采用调查的描述给调查下定义,也就是陈述哪些问题需要调查。它们是:事物的空间分布,事物的时间变化,以及两个事件的相互关联。第二,学生能够展开调查的几种方法。它们是: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和资料调查。 第二部分,预测。预测是对未来事件做出的科学猜测,所谓

17、科学,就是有证据和有经验。尽管预测仍然有可能发生错误,科学探究中需要预测,因为,第一,预测带动着探究者的热情;第二,预测往往成为新科学发现的先导;第三,预测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这部分内容将推理及预测区分清楚,就是告诉学生,以现在为区分点,解释已经发生的事件是一回事;推测将要发生的事件是另一回事。然后,挖掘学生生活中已有的预测经验,再了解科学家是如何积累和运用预测经验的,最后,在有控制条件的要求下动手进行。复习措施 1、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试验,教师多分析、讲解,尽量减少学生的死记硬背。2、先复习每一课的知识点,然后按单元复习,最后综合复习。3、用23节课简要复习上册内容。4、搞好后进生辅导,教师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时间给他们对重点知识进行识记。5、对后进生取得的成绩给予及时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6、练习做到精讲精练,不做过多重复训练,但一些重点题目每隔一段时间后教师也应该提醒学生再记一记,或教师再讲一讲,以加深学生记忆。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