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课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经济学课件.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区域具有以下基本属性: (1)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3)具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一定的体系和结构形式是经济空间的本质属性 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抽象掉了地理位置、资源环境条件,即空间因素对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相应的资源配置过程的影响,而传统经济地理学缺乏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分析经济资源的利用规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如何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一种观点: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基本出发点是强调经济学家长期忽视的空间维。 诺斯(H.O.Nourse)把区域经济学定义为“研究
2、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 H.W.里查森: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学家一直不愿承认的经济的空间组织规律。 胡佛:区域或“空间”经济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个问题:“何事”在“何地”,“为何”以及“应该如何”。 第二种观点:基本上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1989)认为,“区域经济学也叫区域科学”,研究如何建立国家经济区域系统,并按照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原则来组织系统内各区域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布局,使之形成一个既能顺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又能最大限度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结构;形成一个大、中、小企业相结合,集聚与分散相结合,以多层次城市为结点,由运
3、输网、信息网、服务点分布网络系统将全区域连成一体的经济有机体的科学”。 强调通过区际分工和联系,构建区域系统,类似经济区划 艾萨德区位分析方法(1960),认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利用”。 强调区内经济活动的一般均衡 第三者观点: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杜贝(V.Dubey)认为:“区域经济学是以经济的观点,研究在资源不均匀分配且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世界中,各个地区的差异以及各地区间的关系的科学。”
4、第四种观点:陈栋生区域经济学观点,“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强调宏观性,即不把区域内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而把一个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来考察。 强调在全国的宏观背景中去考察某一区域的经济运行,区域最优不等于总体最优。 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区级分工与联系、区域经济政策为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五种观点: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高洪深)。 陈秀山: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结构)、生产要素、货物和服务的区域间流动(相互作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过程)三个方面。即两个层次:区域经济系统内的问题和区域
5、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孙久文等:区域经济发展、区际经济关系和区域经济政策。 这种界定与其他观点不同: 强调了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强调了如何组织区内经济活动的问题,也就是强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问题 强调如何组织区际联系问题 强调了该学科的政策性特征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一)区域结构 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 区域形成中的核心问题是区域核心,即中心城市的形成问题 (二)区域经济活动自组织 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研究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区域经济增长是由
6、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或素质提高以及技术进步等要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区域商品和劳务总产出的增长。 传统的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主要强调资本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的增长理论则突出了知识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区域空间的地域(或空间结构)及其组成单位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必然形成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不同的核心区(城市)和外围区两种不同的地域单位。 形成城市与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区际分工与联系 一般而言,区际分工常取决于比较优势,然而资源禀赋相同或技术水平类似的两个区域之间也能形成分工,这时的比较优势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 区际分工具有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的
7、好处。但不同的分工形式对不同区域经济而言,常产生不同的影响。 (五)区域经济政策 即解决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当区域间差距激化时,一方面落后地区积极调整区内生产安排,另一方面国家在政策上扶持这些地区的经济活动。分税制、税收减免、转移支付、银行贷款、工资补贴、价格调整、强制调配物资、强制行政管理等,都是为实现区际分工或缓解矛盾而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三、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 (一)古典区位理论 1. 冯杜能(Von Thnen)的农业区位论 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 2. 劳恩哈特(W.Launhardt)和韦伯(A.Weber
8、)的工业区位理论 区位三角形 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3.胡佛的运输区位理论 (二)现代区位理论 1. 市场区位论 谢费尔(Shaffle)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费特(F.A.Fetter)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 帕兰德(T.Palander)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 罗斯特朗(E.M.Rawstron)的盈利边界理论 吉(J.Gee)的自由进入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的市场间市场分界点为两地作用均衡点。 为了量化这一原理,谢费尔引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来模拟地区间的联系,即: 式中Iij为i与j两地的相互作用程度,Pi、
9、Pj分别为i与j地的人口(或经济)规模。Dij为i与j之间的距离,k为经验常数。若o为两地的市场分界线,则有: 2. 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的中心地区理论 克里斯塔勒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 ,因而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廖什是最早试图对克里斯塔勒严格地按几何方法去描述市场规模重新进行系统阐述的人。中心地区理论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新古典构架。 3.奥古斯特廖什(August Losch)的区位经济理论 廖什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并研究了市场网络对工业区位的作用。廖什表明仅靠竞争力量自身将建立一个包括工业区、经济区和市场区的区位体系,这个区位体系反
10、过来既可以被理解为生产集聚也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的聚会中心地交叉,三个区位同时决定。廖什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 4. 奥林(Ohlin,B.G.)的区际贸易和生产布局理论 首先在商品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无运费)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讨论生产要素的丰欠如何决定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 ; 继而放弃商品贸易无运费的简单假设,讨论进口税和运费对贸易的影响,此外,他还讨论了地理位置、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并研究了资本移动的因果关系; 最后,他放弃了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讨论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认为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尤其重要的是
11、,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布局理论的。布局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布局理论的一小部分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产生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胡佛等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 区位和空间经济学 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生产要素的不
12、完全流动性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第二节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区域经济学理论基本框架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一)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 ,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 为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采用经济学的模型框架分析问题 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收益递增 不完全竞争模型。 运输成本 由个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 1. 德国几何学 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工业区位论,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 艾萨
13、德从理论上对“中心地理论”进行了阐述,但缺少模型化 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2. 社会物理学 (城市地理学的传统 ) 借助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现象。如“城市位次规模法则”、“城市地理联系”、“城市市场潜力模型”等。隐含了市场结构的假设,也隐含了垄断竞争 。3. 积累因果关系(超发展理论 ) 是缪尔达尔、赫布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心是“积累循环因果关系”的概念 克鲁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4. 当地外部经济 马歇尔所表述的外部经济,其概念是: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而这些
14、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 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深入,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5. 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 克鲁格曼认为,这个模型涉及均衡理论、价值理论、土地价格理论等,具有广阔前景。但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 这也应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新制度学派(区域政策学派) 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区域政策主要是解决区域问题和协调区域利益 ,内容包括 : 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 通过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
15、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缩小区域差异 (三)区域管理学派1.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其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 区域经济发展管理是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对区域内经济资源的有效协调,使区域经济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 主要方法管理学的方法、法律的方法、行政的方法 ,包括指导性的手段和强制性的手段 2. 人口管理 适度人口的思想是由英国学者德温坎南于19世纪末提出的。 区域适度人口主要应考虑区域内的资源状况、经济发展基础和人口就业的形势。通过对人口的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使区域的发展能够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人口和劳动力迁移也是近年来区域发展的重要题目 美国学
16、者李和泽林斯基(Lee and W.Zlinsky)提出了出发地或迁出地、目的地或迁入地、介于两者之间障碍的主要素理论。 3. 环境管理 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区域环境管理应当是造就一种发展的模式,在对环境进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造就一种经济发展的良好空间(被称为“环境经济模式”) 环境经济模式是以区域或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为前提条件,发展相应的经济中心,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一)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理论经济学的路径 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 包括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
17、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2.应用经济学的路径 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 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 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
18、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 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四)区域经济政策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使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前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另一种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五)区域开发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区域开发研究的重点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
19、,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 区域资源环境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 1. 自然资源的定义 (1)是自然条件中的一部分 (2)是自然条件中可以利用的部分 (3)自然资源并非纯自然范畴,还属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范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这一定义包含有
20、潜在自然资源的意思。 2. 自然资源的特点 稀缺性 区域性 (二)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 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 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即为集约型的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 3. 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二、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类型 (一)纯自然资源型 条件:区域资源禀赋条件好 特点: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高消耗高效益型、高消耗低效益型、高输出高收益型、高输出低收益 (二)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条件: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是最好的一种模式中,在区域发展
21、现实中不多见 (三)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条件: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这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四)资源贫乏型 条件: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十分缺乏。自我发展能力低下 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容易陷入 “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三、区位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 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是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将所需要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22、 式中,Pi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 第二节 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 一、区位经济制度环境的构成 (一)制度环境中的产权 产权:是人们拥有的对资源的用途、收入和可让渡性的权利 公共持有的产权,所有人都享用,处于非排他和不可转让的状态; 私人拥有的产权,排他同时还可自由转让。在一个私人产权世界中,所有的产权都被资本化,从而没有外部性; 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将产生影响 决策 、责任、利益 (二)制度环境中的组织 市场组织理论和治理理论构成制度安排的主要内容。其中心的内容是交易成本问题 交易成本最小化是核心 二、区域经济制度
23、环境的特点 (一)产权安排的区域合理化 1. 产权安排要有利于经济增长 通过经济增长指标来检验产权安排是否合理 2.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发展模式相适应 3. 产权安排要与区域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重型的或大型化的产业结构或企业结构 国有或大型股份制财团所有的产权安排 (二)交易成本的区域最小化 1. 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所谓垄断:是指区域内少数几个企业所形成的寡头垄断 2. 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区域集团的形成,由于交易内部化将降低区域总体的交易费用 3. 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区域间地方政府存在着利益上的合作和冲突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从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参与地区经济活动。但公共
24、利益最大化并不意味着也能带来效益最大化 。 区域间地方政府的竞争,常常比区域间企业的竞争更缺乏理性。这种竞争越激烈,区域的交易成本越高 第三节 区域资源节约研究一、资源节约的基本内涵与解决途径 资源节约: “资源节约”不是提倡“节制资源消费”,而是要反对“资源浪费”, “大幅度地”减少经济社会发展的单位资源消耗; 随着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经济将向着资源消耗减少的方向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实质是要从传统的强资源消耗型增长转向未来减量化的发展,在社会福利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源消耗没有大幅度的增长。 强调社会全面“发展”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 提高资源效率: 需要经济节约和技术节
25、约两个方面同时起作用。经济节约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管理等;而技术节约所取得的节约量约占节约总量的1/3左右,它包括实施技术改造、采用高新技术等手段等。 l 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构成: 资源节约型社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等; 资源节约观念必须先行 资源节约在理论研究上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提法,事实上许多学者曾经多次强调这应该成为贯穿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战略。在实践中,资源节约观念始终落后。 必须在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气,养成人人都乐于节约
26、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的良好习惯。 资源节约型主体: 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军队、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型家庭等; 资源产业节约型体系,主要包括: 重效益、节时、节能、节约原材料的工业体系; 规划科学、设计优良、节地省材、质量过硬的基本建设体系; 节水、节地、节时、节能的“二高一优”节约型农业体系; 节时、节能、重效益的节约型运输体系; 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节约型生活服务体系。 资源节约型制度: 它是约束人们浪费资源,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道德规范等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资
27、源节约型体制: 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的实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等; 资源节约型机制: 它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相互作用、彼此约束、协调运转的各种机能的总和。资源节约的解决途径: 途径一:加快资源节约的立法和资源节约标准的制定 途径二:实施能源节约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优先的政策 途径三:加强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途径四: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引进新机制转变增长方式 途径五: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节约工程技术水平 途径六:树立资源节约意识,加强资源节约的科普宣传 二、资源节约利用的基本规律1、资源使用强度与经济
28、发展的关系:倒“U”字型规律一般规律:人均收入低的国家, 在经济发展早期阶段,其单位GDP的资源消耗即资源使用强度,往往较低,当这些国家开始工业化过程时,其资源使用强度开始上升,并且达到一个峰值,当其产业结构转向服务型经济时,其资源使用强度便开始下降。工程技术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源使用强度将大大降低(由C1C5),实际预测往往是一个混合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资源使用强度达到峰值时,人均收入往往被低估了。2、资源使用强度下降速率与经济增长速率:赶不上规律原理: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消费所贡献的人均福利不受损害的充分条件是,资源使用强度下降的速度赶不上人均经济总量上升的速度 3、“环境高山论
29、”与“资源消耗隧道”的关系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其经济增长和工业化过程中,并不一定要走发达国家从倒“U”字型的山顶翻过“环境高山”、资源高消耗的老路,而要改变从半山腰的一条隧道中穿过去,在资源消耗保持相对稳定或下降(“资源消耗隧道”)的模式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只要采取有效的资源节约措施,完全可以越过倒“U”字型的顶点(环境高山),通过“资源消耗隧道”,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完成经济的持续增长(如右图所示)。毫无疑问,这是发展中国家完成其工业化的最佳路径选择。4、资源循环利用:物质永恒运动与转换规律物质循环有两种情况:一是人类对生产和生活垃圾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界
30、;二是人类对生产和生活垃圾经过处理,再次利用。理论上应该全部被利用,但实际上仍有少量废弃物被排放到自然中间5、资源再利用:物质不灭与能量守恒定律 由于各种再生资源的物理形态、化学性质等特征不同,人们对未来用途的期望不同,因此,资源的再生机理也不同 。6、资源的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资源诅咒理论一些学者在研究资源总节约(用某一定时期内资源总节约占GDP的比重来测度)与资源耗竭(用某一定时期内资源租金占GDP的比重来测度)的关系时发现,资源越富裕并不一定带来资源的高度节约。三、我国资源节约的基本势态与基本对策1. 自然资源绝对总量大、人均相对量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未来20-30年内人均资源量持
31、续减少的趋势难以改变。 我国人均土地和耕地面积均仅为世界平均的1/3; 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 人均草地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1/3; 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人均矿产资源价值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2、 自然资源需求压力日益加大,我国资源消耗总量的增长趋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有增无减水、土、油气与矿产资源不足是长期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未来20-30年内:l 人均资源量还将持续减少l 以水土为中心的农业资源将接近或达到其承载力的临界状态l 关键矿石能源紧缺形势将会走向全面严峻l 多项资源缺口相互叠加l 我国将面临最短缺的资源承载着最大量人口的关键时期3. 长期以来
32、,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资源过度消耗来支撑 20多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过度耗费水、土、生、矿和其他稀缺资源以及损害环境为代价换来的。 这样造成:l 资源相对不足,重要资源短缺;l 资源浪费严重,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4. 我国资源节约潜力大,重点应从钢铁、有色金属、建筑等行业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入手。5.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克服资源危机的基本对策 我们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其核心思想就是-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关键性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效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
33、强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证程度,以缓和资源供需、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四、关键性资源节约的技术措施与对策(略)第三讲 产业集聚的基本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是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地理特征 。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是什么?克鲁格曼会给出一个简洁的回答:“集中”。即生产在空间上的集中。一定数量的集中便形成集聚。集聚是现实经济活动的重要特征,是空间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空间经济理论得主线是集聚(agglomeration),集聚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产业的区位; 第二层次是城市; 第三层次是区域非均衡发展; 一、距离与集聚 (一)运输成本1. 运输成本在韦伯的集聚经济中的地位 韦伯认为工业所
34、在的空间位置由成本因素决定,能够引起成本降低的区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区域分布中的“集聚”与“分散”作用。 一般区位因素归于运输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两大类。 2. 运输成本对集聚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运输成本区域因素集聚这个逻辑关系,运输成本构成集聚的要素。运输成本通过工业区位而影响集聚。 根据运输成本是使得区位靠近原材料的产地还是靠近最终的消费者,经济学家们将产业划分为“以原料(资源)为导向的”和“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 运输成本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韦伯认为运输距离和商品重量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除此以外,运输成本依赖于下列因素:(1)运输系统的类型和使用范围;(2)地区的自然状况和道路类别;
35、(3)货物本身的属性,即除重量以外由其属性决定使用何种运输工具的性质。在国际贸易中,保险费用也是运输成本。 一项关于OECD的实证分析表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后期这30年间,国际贸易增长的67%可由收入增长来解释,24-25%可由贸易障碍减少来解释,而另外8-9%则应归功于运输成本的下降。 但即使是较低的运输成本,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用海关数据发现,运费与保险占进口总值的比例在美国为3.8%,巴西为7.3%,德国为10.3%,而巴拉圭为13.3%。这只是较近距离和低费率商品为主的交易费用另一种评价距离和运输成本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方法是贸易引力模型。(二)收益递增1. 规模经济(1
36、)内部规模经济:单个企业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扩大生产使分摊于单个产品的固定成本降低,从而平均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降低。 (2)外部规模经济:由于联合生产的优势而获益。投入可以共同分享;可以有集中管理的优势;两种生产过程之间存在的互补性,等等。又可以分为区位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2. 范围经济: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获得效益。 当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外部经济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外生的收益递增也越来越普遍,于是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也成为普遍的现象。 Lucas:“城市存在的一个最吸引人注目的理由就是,集聚的资源所产生的收益递增使得地方更有效率”。 克鲁格曼指出:“大城市可能是被收益递
37、增维持,收益递增源于大的劳动力市场或地方知识溢出,而不是运输成本和工厂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新技术发展与距离的影响1.信息时代的新技术改变着距离产生的成本 运输成本的重要性减弱、运输成本占世界GDP的比例不是太大,国际贸易受运输成本的影响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变小; 新技术方便了远程管理和供应链管理,FDI的大幅提高和全球生产网的建设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学者预言:新技术意味着“距离影响的消失”2. 新技术无法轻易改变的规则 新技术对距离产生的成本的影响是相当复杂的。 很多商业活动相当复杂,并不能完全信息化,所以面对面的接触仍然很重要。 地理位置对许多经济活动仍然有很深
38、的影响。 3. 距离产生的成本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寻找潜在交易伙伴的费用 直接的运输成本 管理费用 运输和远距离联系的时间成本。4. 距离影响的定量分析示例 Redding and Venables (2001) 利用世界银行数据库(COMTRADE database),基于101各国家双边贸易数据和各国GDP及人口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 基本结果是:世界各国人均收入差异的70%与一国的空间位置,经济条件和开放程度(通过贸易表现和国内价格指数反映)紧密相关。具体地说,接近海岸和市场开放分别使人人均收入增长60%和70%;倘若一国与它的贸易伙伴国的距离缩短一半,将会使人均收入增加70%以上。 二
39、、市场因素(一)地方市场需求 消费者市场由个人和家庭组成,特点:人们是在各自生活、工作以及取得收入的地方消费,劳动者本身也是消费者。 产业市场由所有购买商品或劳务并将其进一步用于生产其它商品和劳务,以供销售、出租或供给他人的机构组成。 (1)购买者虽然较少,但购买量大,流动的资金量大,因而规模更大; (2)客户集中,地域性更强; (3)在生产链上,每一中间环节既是上游生产的市场,也是下游生产的中间投入品的供给地; (4)后续阶段的生产布局受各生产阶段的产品的相对可运属性的支配,受原料供应和市场的不同地点之距离所支配; (5)产业需求是衍生需求 政府和组织市场 (1)为维系政府管理职能的正常运转
40、必须拥有政府用建筑物、政府办公用设备以及其它政府所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2)政府为维系国家安全以及社会治安所产生的设施与装备需求。 (3)政府对外交往行为以及对外援助所产生的需求。 (4)政府建设与管理的为公众服务的共用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公用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与管理需求等。 (5)政府的其他需求,如,地震、水灾等灾害发生下的需求以及战争状态下的紧急需求等。 政府采购的特点: 采购决策受公众监督,经常要求供应商竞价投标; 他们不像产业采购这那样关心利润,而更多地考虑利润之外的问题,每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多少都会有选择本国的供应商而不是外国供应商的倾向,非经济标准的所起的作用略大。 (二)产品
41、差异性 如果产品无差异,竞争者纯粹是地方性的,消费者只根据企业位置和空间距离作选择;如果产品有差异,消费者偏好会使得企业竞争的空间范围不再是地方性的。 企业的空间竞争越大,竞争程度也越激烈,垄断竞争市场的每个企业都会作出反应。 (1)企业的产品价格会作出反应 (2)企业的产品“质量”会作出反应。 因此,产品差异性和消费偏好多样化培育空间集聚。(三)市场关联 技术或经济联系 :一个工业过程的产品进入另一个工业过程作为原材料或本成品使用时; 市场联系 :一个工业过程的产品进入另一个工业过程是作为一种固定设备和工具,或是一种辅助产品(例如主要产品和包装材料被连带到一起),其联系就在于一种生产过程为另
42、一种生产过程造就消费地,或者说创造了一个共同市场 产业集聚分为两种类型: 同类行业的集聚,即属于同一行业中的企业集聚; 差异行业的集聚:即生产差异性产品,属于更宽范围的行业中的企业集聚,也称产业簇群(四)贸易成本 例: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产业区位(略)第四讲 产业结构变化测定的统计分析指标方法一、量变程度进行测定的统计分析指标方法 (一)产业结构变动值指标 计算公式: 其中,K为产业结构变动值;qi1为报告期构成比;qi0为基期构成比。i为产业序号,1表示报告期,0表示基期。 计算出的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反之,越小 (二)Moore(摩尔)结构变化值指标二、质变程度进行测定的
43、统计分析指标方法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划分方法 该种方法是根据政治和经济因素或质量互变的关节点将产业结构时间数列划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来对产业结构的变动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还可以利用该种方法对产业结构效益的质量分布指标进行分析研究,比如可对产业的科技贡献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各产业资产产值率、各产业出口商品系数等多方面列出时间数列划分阶段进行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分析 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 某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 / 某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 = (某产业国民收入全部产业国民收入)/ (某产业劳动力全部产业劳动力) = (某产业国民收入某产业劳动力)/ (全部产业国民收入全部产业劳动力) =
44、 某产业劳动生产率 / 全部产业劳动生产率(二)产业结构熵数指标 产业结构熵数指标是应用信息理论中干扰度的概念,将结构比变化视为产业结构的干扰因素,来综合反映产业结构变化程度大小的指标。(三)产业结构增长波动分析法可以计算各产业的环比发展速度及各产业的环比发展速度的标准差离散系数,用于观察各产业发展速度的波动情况,进而分析产业结构的变动质量。 三、产业集聚与分散研究 (一)工业区位的基尼系数 洛伦茨(M. Lorenz)在研究居民收入分配时,发现将居民家庭户数累计百分比与居民收入累计百分比联系在一起,可以揭示收入分配的均衡性。 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依据洛伦茨曲线,提出了一个计算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
45、统计指标,称为基尼系数。 Keeble et al. (1986)将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用于测量行业在地区间的分配均衡程度。 工业区位基尼系数是一个衡量产业的空间分布均衡性的指标。两类对应变量值的累计百分比构成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一类百分比是地区j的产业i占该地区工业的份额,另一类百分比是产业i占全国工业的份额(可以使用产值,也可以使用就业人数指标)。相应的两个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构成行业区位洛伦茨曲线。正方形对角线表示产业i在各地区之间分配均衡,即产业i在该地区的份额与该产业在全国工业的份额完全一致。 (二)地方专业化指数(区位熵)四、三大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一)第一产业内部主要结构关系现状的统计指标方法体系1. 从生产成果的角度考察2. 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考察3. 从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角度来考察4. 从深加工的角度来考察5. 从产品质量或绿色产品的角度来考察6. 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考察7. 从商品化的角度来考察8. 从产业的外向度来考察9. 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考察10. 从区域分布的角度来考察 (二)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现状的统计指标方法体系 1. 从生产成果的角度来考察 2. 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考察 3.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