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讲义(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讲义(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一章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第一节 美术美术是人类艺术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一种,幼儿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幼儿与美术的接触,增进其对绘画形式、内容的了解,促进认知经验、语言表达、情感涵养、自我动手等各方面的发展,其教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一、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一)美术的发生1、模仿论主要观点: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美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亚里斯多德2、游戏论(“席勒斯宾塞理论”)主要观点: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
2、力的使用,剩余精力是人们进行艺术这种精神游戏的动力。3、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4、巫术论认为美丽的史前壁画与审美无关,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保证狩猎成功。5、劳动论认为美术起源于劳动。(二)美术的发展史前时代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半殖半封 新中国二、美术的主要类型(一)绘画从工具材料看,绘画可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从题材内容看,绘画可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从作品的形式看,绘画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漫画、宣传画、连环画等。(二)雕塑雕塑是用可
3、雕刻和塑造的物质材料制作出具有实体形象、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基本技术来分,雕塑可分为雕和塑。从表现形式来分,雕塑可分为圆雕和浮雕。(三)工艺美术(四)建筑艺术(五)工业设计美术美术的构成:造型、构图、色彩。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一、学前儿童美术的涵义学前儿童美术应该涵盖学前儿童与美术(视觉艺术与操作)之间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包括学前儿童对美术语言的思考、领悟,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操作游戏,学前儿童的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一)学前儿童对美术语言的思考、领悟学前儿童对美的感觉,是学前儿童对视觉艺术领悟的认识与开始。在接受环境影响的同时,儿童的审美思维也逐渐得到发展。(二)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
4、的操作游戏学前儿童对美术材料的尝试与操作使得他们开始了美术造型活动。这种造型活动最初仅仅是一种游戏。孩子一岁多开始握笔,此刻,在孩子的眼中,画笔与其他玩具是一样的,只是玩法不同而已。玩(无意义的绘画)有意义的绘画画出成人能理解和认可的图画。这个过程有赖于孩子肌体的成长、心理的发展、小肌肉群的成熟、眼手协调能力的进步。操作工具:笔、黏土、剪刀、纸张、颜料(三)学前儿童美术创作过程与作品学前儿童的美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学前儿童借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过程。这种表达表现,促成了他们与世界的沟通交流,同时也享受这一过程带来的安慰与回应。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的特点(一)学前美
5、术活动过程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三)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探索的过程三、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是有顺序和阶段性的,不分国界与性别,所有身心正常发展的儿童,其美术能力发展的顺序是惊人一致的。透过儿童不同阶段的绘画作品,我们能看到这个儿童此阶段的感觉、记忆、认知、思维等状态,他的肌肉协调性、操作能力、控制能力的发展水平。美国学者凯洛格对100万张儿童画进行研究与归纳,发现幼儿绘画的发生规律是:涂鸦线图形图形组合圆圈与太阳蝌蚪人人以外其他的初期图形。(一) 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1、涂鸦期(1.
6、5岁3.5岁)启示:重视涂鸦,不加以制止,创造条件;发挥适当作用鼓励、倾听、尊重2、象征阶段(3.5岁5岁)造型特点:典型代表“蝌蚪人”色彩特点:能辨认红黄蓝绿主要色相;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自由涂抹;涂色杂乱;构图特点:罗列形象,无刻意安排启示:保证幼儿适当的绘画工具;保护兴趣、鼓励作画、口头赞赏;丰富幼儿生活和视觉经验3、图式阶段(5岁-7岁)造型特点:流畅线条、细节表现色彩特点:色彩丰富、色调和谐、涂色均匀构图特点:注意比例、位置关系,出现“透明画”、“基底线”启示:多手段激发创作热情提供机会加深对生活、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扩大创作与表现的的范围和主题提供多种绘画工具材料让幼儿选择幼儿绘画中独
7、特的表现形式(二) 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1、玩耍阶段(2-4岁)启示:态度上鼓励;提供必要时间、空间、材料和工具;教幼儿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2、直觉表现基本形状阶段(约4-5岁)启示:鼓励并引导儿童使用不同材料工具;增加儿童的成就感和活动兴趣3、样式化表现阶段(约5-7岁)启示:鼓励幼儿利用多种材料实现自己的创意;鼓励同伴合作完成大型手工作品三、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一)本能直觉阶段(约0-2岁)1、对颜色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儿童早期对暖色、明亮的色彩比较喜爱2、对形状的早期直接审美感知儿童早期对复杂图形比较偏爱(这些本能反应为以后高层次的美术欣赏做心理准备)(二)主观的审美感知阶段(约
8、2-7岁)(1)关注作品内容多于形式欣赏作品时,首先感知的是作品的内容;但对作品内容的把握是浅表的。(2)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对线条、形状的感知;对色彩的感受;对空间构图的感知;对情感表现性的感知。(3)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偏爱和评价标准偏爱:再现性作品和能够识别出作品中所描绘对象的非再现的作品;判断标准:作品画得像不像;作品绘画技巧;色彩、形状、整体的形式特征(形象简练、色彩丰富);(4)幼儿对作品题材的熟悉度。第三节 幼儿美术活动及作品赏析一、幼儿的年龄差异与绘画表现力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赏析要建立在掌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的美术特点及表现规律的基础上。幼儿的绘画表现力和智力发展是同步向前的二、幼
9、儿美术造型中的“像”与“不像”幼儿美术作品中的“像”应该是广义的:凡是能把一类事物的基本形象特征表现出来,就可以说“像”。“像”应该是基本像,包括两层含义:1.幼儿所画的物体应该是一类事物的基本特征的反映。2.通过物象可以看出画的是什么和要传达的意义 。儿童绘画在其“意”,而不是在其“形” 。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只要作品中的形象达到了基本像的水平,造型就是成功的,就应该得到理解与认可。此外,成人需要更多地分析作品中表现的事物是否丰富,是否有儿童独特的体验与创造想象,作品是否反映出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否有认真、大胆和自信等特点。三、幼儿美术作品中表现力的丰富与童趣丰富主要有两个方面。1.画面中所
10、表现的主要事物本身的内容以及与主题有关的其他事物内容是否丰富。案例:主题:穿裙子的小朋友2.画面中所表现出来的物体、形状、线条、色彩等的变化程度,即画面的生动、复杂程度。我们认为在儿童有能力画出比较复杂的线条、形状、色彩时,就要尽量引导他们避免绘画的简单化,否则就会限制儿童的绘画表现力。趣味性是指幼儿画的作品内容风趣活泼,画面常常以简练的线条表现生动有趣的内容。案例:捉蝴蝶对有趣味性的作品,不能以画面表现是否丰富来评析,而应把趣味性作为评价的焦点。四、幼儿美术作品中的认真、大胆与自信认真、大胆与自信,是幼儿美术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良好个性品质,是通过美术教育而逐步建立的情感、意志和性格方面的积极特
11、征。这种特征在幼儿美术作品中式比较容易确认的五、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个性与风格因为幼儿的年龄、性别、民族、喜好以及生活环境、性格、气质、智力能力等的不同,形成了幼儿不同的个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就形成了截然不同的画风、效果。六、幼儿美术作品中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表现欲幼儿美术作品,最使我们兴奋,也最值得珍惜的就是幼儿大胆的想象力、奇特的创造力、无拘无束的表现欲望。幼儿把自己感受到的信心用美术工具表达出来时,这种心理活动往往不受时空概念的限制,具有联想和幻想的倾向。总之,幼儿美术作品没有对与错,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析要结合年龄看智力,结合习惯看表现力。教师要学会赏析幼儿作品,通过作品了解幼儿的许多方面,为
12、幼儿自然地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以美术特有的艺术语言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第二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指导原则第一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一、工具论和本质论工具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强调美术活动的教育功能,把美术视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手段,借以达到培养人的教育目的,用艺术影响人的行为和人格,陶冶性情,净化心灵,使人的精神进入高尚的境界,从而造就健康和谐的人。本质论: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的自身价值。美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发展他们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其创造具有美感的表现性的美术作品。工具论优势:以儿童为本位
13、,儿童美术发展应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通过自发、自由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来认识世界。局限性:儿童自由表现潜能时,往往容易陷入缺乏指导的境地,自由创造也难以实现。本质论:优势:儿童美术的学习并非成长的自然结果,不应剥夺儿童能够从美术中得到的东西。局限:过分强调美术教育的系统性,势必限制了美术活动中儿童在创造力和自由个性表现方面的发展。二、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及目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两种情况1.对单纯的、自然的美术活动进行认识、指导,使之成为能够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案例:孩子们在画草地的时候,虽然有感性认识,也有一
14、些想法,但是往往不知道怎么画才好,这时老师就指导孩子装饰草地,把大块的白纸用彩笔一笔一笔地画上草,少留空白,画满小草。2.从学前儿童教育需要出发,以美术为平台、手段,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案例:为了让小朋友学会盖被子,老师设计了“我给娃娃盖被子”的主题美术活动。活动的开始是老师利用毛绒玩具小鸭引出的小鸭子这几天没有到幼儿园来,是因为没有盖好被子着凉了、发烧了,为了早日来幼儿园,想让小朋友教它怎样盖被子。老师想知道我们班所有的小朋友是不是都会自己盖被子,但是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怎么办?引导孩子们想办法,孩子们想出自己画小娃娃,剪下来,并用带来的小手绢当被子给小娃娃盖上。三、学前儿童美术教
15、育的任务(一)使学前儿童喜爱美术活动,保持对美术活动的兴趣。1.幼儿是否喜欢美术活动的标志:是否愿意参加各种美术活动。2.孩子对什么样的美术活动感兴趣?3.如何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如何激发兴趣是一个很重要也很困难的课题,不要仅仅着眼于每一次艺术活动的开始阶段,应贯穿始终。给大家一个参考建议:开始阶段鼓起积极性和自信心。进行过程激活思路触发创新活动。结束阶段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对新奇的美术活动工具、材料、表现手法充满好奇;孩子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望去操作、表达,即幼儿希望对工具材料有比较自由的操作空间。美术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美术活动的设计要满足幼儿好奇、好动、好玩、好自主的特点。(二)丰富学前儿童美术
16、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美术实践活动:让孩子参与和接触尽量多的美术类型,欣赏古今中外美术作品,开阔儿童的审美视野。注重孩子对各种造型元素的认识,尝试各种媒介物的不同性能。(即形状、物体和材料的视觉探索,各种色彩的视觉探索;手写、复写、印制、绘制、着色、拼贴等操作探索)(三)发挥美术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学前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允许学前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造性的美术活动给他们提供各种美术活动的工具与材料,任儿童自己去选择与运用总之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舒适、自由、开放的环境,让儿童去创造、表现、想象、探索、发挥,从而实现情感调节,进而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
17、形成。第二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指导原则一、恰当适度的处理操作因素与艺术因素的关系在儿童绘画过程中,如果只鼓励自由表现,而没有表现方法的学习,儿童在美术创作时就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严重影响他们创作的自信和表现质量。事实上孩子在进行美术创作时内心都会产生需要他人帮助的愿望,学习一些基本的简单操作技能为幼儿自由的创作奠定基础。二、突出游戏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地位把生活与游戏融入到美术活动中美术教育活动的效果会更好。案例:设计漱口杯三、强调创造因素的作用儿童对世界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他们少有传统和经验的限制,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自己的符号系统来反映生活印象,表达思想认识,宣泄情感体验。这种符号系
18、统或者说事物的结构特征,是儿童自己的发明创造,是自己想象的结果。创造是美术活动中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因素。课堂讨论:如果要让小朋友们画我的家人你将如何生动有趣地引出该主题。手工课叠衣服、裤子你又怎样引入,要以教育根本目的为前提。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与指导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内容绘画活动 手工活动 美术欣赏活动二、环境创设活动空间的布置 儿童能取得他们需要的材料;儿童能自己工作;儿童能持续地进行活动; 儿童能自己收拾清理美工活动区的布置桌面与材料柜布置材料放置;清理工作;标示材料名称类型;妥善处理儿童作品三、美工材料储存的建议美工活动区的设备与材料用来写的;用来画的;用来写或画上去的;用
19、来粘贴物品的美工材料检查表四、如何与幼儿谈论美工作品通常你会怎么做?“真好看!” “这是什么?” “哦,你画了一朵花。”描述你所看到的线条画法颜色使用;这次作品与以往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工具的使用新尝试或特别技巧的变化;这个作品中你喜欢的部分你需要传递的是你非常仔细地观看了他的作品;你对他的作品很有兴趣,很重视;给幼儿一些新的词汇;帮助幼儿进一步欣赏自己的作品;帮助幼儿明白他所拥有的技巧,激发信心假如面对一幅由无数个深蓝和黑色圈圈所构成的图画 这个孩子在生气;这个孩子累了;这个孩子想涂满整张纸;这个孩子喜欢黑色和深蓝色你可以提问,也可以谈自己的想法 你能说说你的画吗?你喜欢这样画?你为什么喜欢这
20、样画?这个部分你是怎么画的?另外的一些建议:时间安排(集体+个别,多次);单纯填色活动不是美工活动慎重地提供特定图形或图案;与父母沟通五、绘画活动的类型及有关的基本技能由教师确定某一物体,并帮助幼儿在充分了解该物体的形、色彩、结构、性质的基础上,以绘画方式对其进行表达、表现的活动。1、物体画(绘画活动的起始点,也是培养儿童造型能力的基础)儿童物体画的内容小班: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最感兴趣的、轮廓简单的物体。形象鲜明生动、创造余地大中班:强调将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变动组合的位置大班:丰富细节,从表现个别特征到表现综合特征,儿童感兴趣又有一定动作要求的内容儿童物体画的基本
21、技能和工具材料小班:以培养兴趣,鼓励大胆作画为主印章画、水彩笔画线条、棉签画点、线和涂抹、油画棒涂色、手印画、脚印画、自由玩色、添画中班:进一步用集合图形的概括法画出自己观察过的各种较复杂的组合物体油画棒均匀涂色、较清晰地勾画轮廓线、用毛笔控制水分、较灵活地点小点、画线、小面积涂色大班:用各种集合图形表现物体的基本特征和细节部分,描绘人和动物的不同姿态掌握彩色水笔、油画棒、毛笔等不同工具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有目的地选用和制造多种表现形式2、情节画在物体画基础上进行的,儿童将个别物体与其他物体相配合,表达一定的情节,对于培养儿童绘画的目的性、计划性,培养儿童构图、布局的能力有重要意义情节画的内
22、容中班:在画面上作简单的布局,并能画一些辅助物表现简单的情节重复画某一物体,再添画,把几个物体连接起来,添上背景( 结合儿童生 活经验,启发思考物体大小比例关系)大班:根据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以其自己周围的实际事物作为题材,画出简单的情节画表现熟悉的生活画面(启发表现物体间主次关系、相对位置),多幅画表现连贯的情节、故事情节画的基本技能中班:添画次要、易画的物体形象;构图方式为并列式,不要强调画基底线大班:不仅表现出主要图象,而且能将事情发生的地点或环境也表现出来,使物体形象间彼此有联系,相互呼应3、意愿画记忆画:在绘画中通过记忆进行新的构思,是创造性的记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主观感受和审美
23、情趣.有日记画和故事画等形式。想象画:在绘画时打破时空界限,不受现实生活约束,自由地表现.分为现实性想象画和虚幻性想象画。意愿画的内容小中班:添画为主.应结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表现能力,启发其进行表现大班:儿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绘画,并围绕这一主题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4、图案画用各种花纹、色彩在不同的几何图形、生活用品的纸形上和谐、有规律地进行美化和装饰的绘画形式。儿童可以学习简单的图案装饰的知识技能,有助于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培养儿童的耐心、细致、有顺序地工作的习惯,培养美感。儿童喜欢具象的花纹,并表现出性别差异。图案画的内容中班:选择简单的图案花纹,侧重于纹样的变化,色彩要求
24、鲜明;“花边” “花手帕” “花围巾”;不使用过多颜色,避免画面色彩混乱大班:侧重构图的变化,色彩在鲜艳中求和谐;在更复杂的集合图形中心、边缘、角上装饰图案;在日常生活用品纸形上装饰图案;设计一些民族花纹课题图案画的基本技能中班:长方形纸上装饰二方连续纹样,用不同纹样和色彩,等距地间隔排列;正方形中心、四边或四角进行纹样装饰,要求纹样排列整齐、均匀、对称。大班:学习四方连续纹样;在圆形、椭圆形、菱形的几何图形纸和日常生活用品纸型上进行装饰,要求根据实物具体形状特点进行装饰。六、儿童绘画教学的方法1、观察法直接观察 标本式观察 间接观察 图片式观察2、实际体验法让儿童尽量通过各种感觉器官多通道地
25、去感知各种事物。3、联想法应用故事、实物或对事物的“联想”,把儿童引入想象世界。续编故事、再定义、合成、听音乐或儿歌进行联想。4、范例演示法选择范例形式应多样化,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事物面貌,开阔儿童思路范例的运用要恰倒好处 运用范例与讲解演示要有机结合5、练习法利用轻松自然的绘画活动,达到熟练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添画游戏 构图活动 玩色活动6、情境激励法为幼儿创造一定情境,使之在身临其境中产生表现美的欲望和热情,积极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思维、创造。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教师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情景,改变直观的性质。七、美工区绘画活动 绘画场所靠近水源;作画四周有屏障;有工作服;地面和墙面可清洗;随时准
26、备额外的纸张和颜料;有悬挂晾晒儿童绘画作品的地方;绘画材料画架;可以将画画在上面的材料(各种质地、颜色的纸,布,石头,纸箱纸盒等);绘画工具(各种不同长度、形状、粗细的画笔,毛笔,油漆刷,海绵块,滚筒);颜料(广告颜料、油漆、水彩、墨汁);放置颜料的容器;绘画活动设计水滴画;触感训练;变化工具;八、儿童手工活动的类型及有关的基本技能1、泥工运用泥进行的造型活动,即以粘土、胶泥、面团等为材料,用搓、团、压、捏、拉等手法来塑造形体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体验泥通过自己手的作用发生变形,从而产生兴趣。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形成空间概念。儿童泥工活动的内容小班:认识泥工的简单工具和材料;任意玩泥,欣赏中大班儿
27、童作品;用一种或两种基本技能塑造简单物体形象;将另个基本形体结合构成一个物体;中班:使用一些简单辅助材料表现简单的情节;塑造较复杂的物体形象,表现物体基本部分大班:使用简单工具和辅助材料塑造某些细节部分;以形体较复杂的动物、人物为主,要求塑造出突出特征和某些细节,有动态,表达简单情节儿童泥工的基本技能小班:团圆、搓长、压扁中班:捏、挖、嵌接(粘接、棒接)大班:分泥、拉伸2、纸工以不同性质的纸为主要材料,运用折、剪、撕、贴等各种技能进行造型的活动。有助于训练儿童手指肌肉及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儿童的目侧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帮助儿童认识几何图形的特征、变化。主要包括折纸、剪纸、撕纸、粘贴和染纸儿童纸工
28、活动的内容小班:培养兴趣为主,玩纸、撕纸和粘贴;提供颜色各异、性质不同的纸,初步撕出简单形状;简单的物体形象粘贴;中班:较平整地折叠简单玩具(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形折);把现成的图形或自然材料,按顺序粘贴在适当位置,掌握正确粘贴方法;以目测撕纸为主,简单的折叠撕内容;学习正确使用剪刀大班:用多张纸折叠组合玩具,添画;让儿童自剪自贴,重点在“剪”(目测剪、按轮廓剪、折叠剪);用对称折叠的方法剪出或撕出简单的物体的外形;折叠染纸;编纸儿童纸工的基本技能小班:对边折、对角折;现成图形粘贴;按轮廓撕中班:集中一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正方形、双 三角形;自剪几何图形粘贴、自然物
29、粘贴;按轮廓剪、目测剪;目测撕大班:菱形折、组合折;折叠撕;折叠剪;用和谐的色彩有控制地染纸3、自制玩具儿童综合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使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制成简单的玩具。儿童自制玩具的内容中班:简单易做的课题;老师画好图象,做成半成品由儿童粘贴、装饰大班:用纸、布、针、线等自然材料以及无毒费旧材料制作简单玩具,如面具、陀螺、体育投掷材料等儿童自制玩具的基本技能弯曲;用模型卷曲;在桌边棱角处拉动成型;连接;用糨糊、胶水粘贴;用乳胶粘贴;用针线缝合;用胶带、钉书机结合;九、儿童手工教学的方法1、感知教师动作正确地、比较缓慢地进行示范对大班的儿童可以呈现图示,鼓励儿童自己观察尝试示范与清楚的讲解
30、相结合,注意语言的确切整体示范与分段示范相结合,交替使用2、模仿对儿童提出明确合理的动作要求,先求质量,再求速度每次提出要求不要过高过多3、练习整体练习与部分练习相结合提供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联系目标注重鼓励儿童对行动进行概括练习的间隔和练习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4、创造提供多种材料及练习的机会为儿童提供创造的线索对儿童的作品持发现和赞赏的态度,鼓励其创造热情十、美术欣赏活动美术欣赏有助于缩短从爱美到审美的距离,并发展儿童创造表现美的能力1、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小、中班:儿童生活经验接近的玩具、工艺美术品或日常用品、节日装饰品;描绘儿童生活的图片或美术作品;表现手法应主题突出、造型简单、形象鲜明、色
31、彩明快,能引起儿童联想;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色;大班:欣赏作品,并学会评价自己和同伴的作品,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想法;艺术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多样:油画、水彩画、年画、漫画、泥雕、石雕、民间玩具;神话故事、科幻故事等题材的美术作品;表现手法上,形象、构图色彩更趋多样化2、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方法讲解法具有示范性作品教师讲解应具体形象、抑扬顿挫,激发儿童兴趣可根据作品内容讲解一个想象的故事,或关于艺术家的故事提问法根据画面内容,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儿童边看边思考,提高儿童分析、评价画面的能力重视儿童的回答,鼓励儿童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感受叙述作品的内容“这幅画画了一个牧羊女在放羊,小羊很淘气,你能看出小羊要干
32、什么吗?”“小姑娘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姑娘为什么要使劲拽着小羊,不让它往前走呢?小羊为什么偏偏又要往前拱呢?”“近处的地上长着青草和野菜,是不是还有蔬菜和庄稼,长在什么地方,怎么看出来的?”“远处的山顶很平,谁能看出山顶有几棵树?”“山脚下有农舍,它是谁的家?”“画中除了小姑娘还有别的人吗?她在做什么?她是小姑娘的什么亲人吗?”分析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从构图开始“这幅作品的最独特和最有趣的地方是什么?”“你觉得这幅画是一幅美丽的图案还是在向我们讲述一个故事?”“这幅画的主题部分是什么?画家是怎样构图的?采用的是放射式、螺旋式、三角式、水平式、垂直式、封闭式还是外展式的?”“我们沿着
33、画中的主线观看,让它带着我们走,现在从中间开始,我们围着这个中心观看。那是一只缩成一团正在打瞌睡的鸡,它的两侧有两只鸡抬头向上看,看什么呢?往下看,画家很会用他的画指引我们的眼睛。谁看到了地上融化的雪水和水中的倒影?哪些图形代表鸡舍,哪些图形代表篱笆?”专门讨论线条“画中的线条是细细的,还是粗壮的?是平滑的,还是毛糙的?是流畅的,还是断断续续的?是圆润的,还是直挺挺的?这些线条给人什么样的感觉?”“有些线条是不是看起来很相像?”“看看这些线条的长短、方向、颜色是不是有不同的地方?”专门讨论图形“画中的物体是不是稳当地立在画面上?”“画中的物体时柔弱的、粗糙的还是强壮的?”“有没有平缓的图形?”
34、“看看这些图形的大小、方向、颜色有什么区别?”“有没有被有意变形的图形,经过变形的图形给人什么感觉?”“整幅画中有美重复的图形?”“画中是不是有的图形看起来离其他图形特别远?”“是不是有些图形紧紧地挤在一起?”专门讨论色彩“是否有某种颜色与周围的颜色形成对照?”“画中的颜色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吗?”“有没有重复的色彩?在哪些地方重复?”“画中的颜色是闪亮发光,还是灰暗模糊?”“画中的颜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专门讨论明暗关系“这幅画最明亮的地方是哪里,最暗的地方是哪里?明和暗之间是否对比明显?”“光线是从哪里来的? 是灯光、火光、月光还是阳光?”“画中有阴影吗?影子是柔和浓重的,还是黑暗的?影子
35、是向外放射的,还是斑斑点点的?”“画中的光和影看上去自然吗?”对作品作出情感上的共鸣“你看到过暴风雨之前的景色吗?那是什么样的?”“画中的两只牛在做什么?你觉得可怕吗?”“画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你觉得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事情会怎样解决?”“如果你在场,你会做些什么?”“根据这幅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了解画家的情况:生平、作品风格、擅长的题材观察比较法就同一主题不同表现手法、同一作家不同绘画作品、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让儿童观察比较引导幼儿初步把握作者所传递的情感、表现的特征综合欣赏法选择与美术作品有关或能够加强其感染力的曲子、诗歌、故事配合作品一起欣赏。使幼儿体会相同的事
36、物或情感模式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展现,从而展开丰富的想象。游戏法找朋友 拼图 抢答十一、指导幼儿欣赏不同题材内容、形式风格的作品1、写实性作品启发幼儿,使他发现其他小朋友没有发现的奇妙的东西。让幼儿从不同角度欣赏作品,如由上往下、由远及近等。让幼儿试着叙述作品的情节,每个幼儿说一遍,尽可能把故事情节说完整。为作品重新命名,并说出命名的理由。把作品看上几分钟,移开目光,尝试回忆并叙述所看到的作品细节。每人轮流向一句话描述作品。让小朋友假设自己是这位画家,想一想会对作品作什么补充会变动。2、抽象性作品选数张作品,让一个幼儿描述作品的内容,其他幼儿闭上眼睛听,然后大家把作品睁开,看一看刚才那个小朋友描
37、述的是那副作品。让幼儿浏览所有的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分类。说一说画中都有什么颜色,美中颜色代表的意义。仔细观看画中的图形,看谁能发现途中的三角形或白色的屋顶。那幅画是安静的,那幅画是喧闹的?试着找出画中只用过一次的颜色。3、画像仔细观察画像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想一想他像不像自己认识的人,你觉得这个人是位父亲母亲或者别的什么人?给他起个名字。你觉得这个人最近在做些什么?让一个小朋友扮演画中的人物,让另一个小朋友去拜访他。画像与照片有什么不同?画像中的人是否故意摆姿势?你怎么知道的?你觉得他在想什么?如果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他,你愿意坐在他旁边的位子上吗?加入这个人过生日,你会送他什么样的生日礼物?这个
38、人有工作吗?他靠什么生活?他看起来友好吗?4、雕塑需要重新布置一下活动室了,你觉得应把这座雕塑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快到节日了,加入可以把意见雕像作品接回家,你愿意接哪一件?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虫,你在雕像上爬,你会发现些什么,你觉得雕像会有什么感觉?模仿雕塑作品,自己做一件。5、风景画这幅画中的天气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你愿意去画中的那个地方旅游或居住吗?这幅画是一年中的什么季节?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假如你能去那里,你想先去哪个地方?第四章 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设计与评价一、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设计原则整体结合;目标有序;适度新颖;引导思考;活动操作;交往合作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设计中的一般环节(
39、活动形成)(活动展望)活动名称活动目标(内容与要求)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过程与指导重点活动反思活动形成:在“颜色”主题生成之初的一次玩色活动中,洲洲小朋友在任意涂抹颜色时兴奋地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会变出新的颜色,于是我们开始意识到变色将会是孩子们喜欢的内容。主题活动开展至今已有两周,第一周我们主要引导幼儿去发现去寻找身边的颜色,第二周我们主要提供条件让孩子通过各种方法去感受色彩。随着主题不断深入,孩子对颜色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在上周四的做印章活动中,有许多小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混和颜色变色,并反复地尝试。孩子们的兴奋正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个契机。于是我设计了这次探索活动,希望创设各种条件让幼儿在操作
40、中对混色有更进一不的了解,让他们亲手试一试,通过“动手”而有所发现。活动展望:我组织这次活动的初衷不是要所有儿童知道变色的规律,更不是要他们知道变色的原因,而是让他们愿意动手尝试,真正投入地利用各种材料去体验感受,初步了解混合变色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要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发现是被尊重的,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爱,并因此感到快乐。活动中,孩子们是自由的操作发现者,他们大胆地运用各种老师提供的材料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尝试,当遇到问题时,他们能将自己的困难告诉给老师朋友寻求帮助,他们是自由的,被鼓励的,他们在快乐的情绪和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而老师在活动中最主要扮演的是一个关注孩子活动,随时为孩子提供帮助的角色。
41、我首先将活动的材料介绍给他们,然后观察他们在操作中的表现,发现他们的喜好,给予必要的建议,为孩子临时的要求提供便利。集体探索活动:会变的颜色活动目标:体验玩色的乐趣,喜欢玩色活动;通过尝试发现颜色混合后会发生变化,乐于探索变色现象。活动准备:儿童作品;大白纸、泡沫笔、记录用纸、小篮若干、玻璃瓶若干、小盘若干;红、黄、蓝三色的颜色水、水粉颜料、胶泥、胶片。导入:教师讲述活动中洲洲的发现,引出主题。活动过程与指导重点:教师带领儿童了解所准备的各种材料,提出必要的建议。儿童自选材料分组活动,教师巡回观察,为幼儿提供各种帮助。请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朋友,教师给予鼓励和适当的帮助。活动
42、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每位儿童都收获了愉快的情绪,能积极操作和尝试,对各种混色现象表示好奇。部分幼儿开始发现颜色混合的规律。但教师应为对活动时间长度预估不够,在游戏不得不进入尾声时,大部分的幼儿表现出不愿意离开。目标一达成很好,目标二似乎定得过低,在部分儿童表现出乐于探索混色规律时,我只能临时通过讨论的方式给与了回应。因而目标二似可根据层级制定,给那部分发现了部分混色规律的儿童留出一些空间,可将目标定为正确运用绘画和语言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混色现象。二、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1、对美术活动过程的评价构思方面;主动性方面;兴趣性方面;专注性方面;独立性方面;创造性方面;操作熟练性方面;常规方面(顺序、
43、步骤、是否完成)2、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构图 造型 设色 创意3、对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活动过程;活动效果;对活动过程的评价教师的活动准备:熟悉活动内容,了解幼儿的知识与技能水平,了解幼儿一般水平和个别差异,对活动所需材料、工具、场地因素的考虑充分;教师的活动设计:目标明确、结构合理、内容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具有独创性;教师的活动组织:教师能发挥和调动大多数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主动性,教师能有次序地执行教育活动的计划,能灵活地根据幼儿情况及时调整活动目标与计划;教师的活动指导:讲解示范准确熟练清晰,了解幼儿活动意图,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构想,能通过提问有效激发幼儿创作欲
44、望,能适时地给幼儿以帮助,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指导。三、学前儿童美术活动指导的几个TIPS小班:让孩子体验成功比让他们独立完成更重要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一套材料在情境中开展美术活动玩与学结合,多给孩子自由玩耍美术媒介的机会积极正面评价儿童作品在安全卫生方面考虑尽可能细致中班:尽量地丰富美术活动形式、操作工具和材料逐渐引导儿童进行相互评价恰当地使用范例,关键的技术型措施可以典型示范,幼儿的美术创作中重在提问、暗示、联想等积极评价作品的同时给出中肯的建议鼓励儿童清晰地讲述自己的作品大班:在活动中融入较多的绘画记录活动,使绘画成为工具性的表达方式较多的创意画活动评价以儿童自评和互评为主提高要求,强调作品的完整、丰富、和谐强调合作,同伴间的合作及儿童与家长间的合作用镜头和笔记录儿童的绘画过程,你会发现很多你感兴趣的东西杨景芝的美术教学观点1、“学画其实是培养悟性,兴趣持久才可能成才。儿童画别只看像不像,想象力才是它的精髓。”2、儿童依靠感知认识事物,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人和事开始.3、过早教绘画知识,易使儿童兴趣下降.4、模仿学画不利于发展创造思维.5、儿童绘画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孩子的造型能力和创作水平很重要,但远不是绘画教育的全部目的。-第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