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一册单元备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第一册单元备课.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数学单元备课白云湖镇中心小学孙德凤2013.9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学内容:这一单元有数一数和比多少两方面的内容。单元教材分析: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数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两部分内容,我们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数、认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这部分内容的编排有如下特点。 (1)借助“美丽的校园”情境图提供丰富的计数资源,并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2)丰富的计数资源为学生充分计数服务。学生情况分析: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
2、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幅校园情境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美丽的校园”情境图;二是从 “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10以内的、用集合圈呈现出来的人或物;三是配合此部分内容的练习题(练习一第1题、第2题)。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中,了解学生数数的水平以与对数数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计数物体个数的基本方法。2、在比较物品多少的活动中,了
3、解学生对“同样多”“多”“少”等含义的理解程度以与对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了解学生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与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4、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并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单元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培养倾听能力以与常规习惯。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教学,逐步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3、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单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学具学具准备: 练习本、学具袋
4、。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1、数一数1课时2、比多少1课时第二单元 位置单元教学内容: 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位置: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有一些感性认识,但不一定能准确进行判断,尤其是对左右的认识。因而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和前后左右,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两个角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情况分析: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
5、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方面的特点。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儿童体验空间方位。单元知识结构:教材通过教室里的情景让学生在认识活动中体会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由于学生认识上下、前后比较容易,而认识左右较难,所以教材先安排上下、前后的方位学习,再安排认识左右的方位学习。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知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
6、重点: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单元教学难点:1、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相对性。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通过情景操作,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2、联系自己的身体作出判断。3、在开放的情境中练习,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观察和表达。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前后1课时左右1课时第三单元 1-5的认识与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15的基数含义与认、读;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
7、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学生情况分析:大部分儿童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15各数的特点和儿童的生活经验,所以把15的认识集中起来学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使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的加减法。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
8、写数字的难点,使学生在认数字的时候,有比较多的时间练习写数字,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字的写法。另外,把加、减计算与认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既有利于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又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
9、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单元教学重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单元教学难点:1、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2、提倡算法多样化。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2、加强数概念的教学。3、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4、注意将数和图形适当联系。5、素材的选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6、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单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课件,实物投影,磁性黑板,实物等。学具准备:学具袋、数字卡片等。单元课时安排:11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
10、的加减法2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四单元 认识图形单元教学内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教材分析:这部分教材包括两部分内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编排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是从形状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与图形。学生情况分析: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要求充分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来引入平面图形,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同时,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具有开放性,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单元知识结构:立体图形的
11、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知识的引入和运用上,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过程,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2、识物体和图形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通过操作活动,拓展想象能力,增强创新意识。3、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形状是所
12、学图形的物体,并与同伴交流。通过拼、搭、摆、画等操作活动,初步学习用图形描述生活的空间。4、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的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单元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单元教学难点:通过拼、搭、摆、画等操作活动,初步学习用图形描述生活的空间。通过操作活动,拓展想象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4、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单元教学准
13、备:各种形状的图形、实物投影仪、四种立体图形的实物图。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1课时拼一拼1课时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内容: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会熟练地数出6、7、8、9、10,会读,会写,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掌握610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生情况
14、分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字,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充分观察,在活动中去体验,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去感悟、理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教材主要由“6、7的认识和加减法”、“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
15、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
16、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设计情境和图片可以形象直观地使学生去体验,去比较,从而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2、利用多种形式如“对口令”、“儿歌”“组成、算式卡片”等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与加减。3、通过具体的演示、操作,让学生明白一图两式、一图四式的意义。4、通过教科书上的具体图片,让学生理解10以内的加减法的具体含义与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自己说出计算加减法的过程。单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自制课件、实物投影、小黑板、卡片。学具准备:学具卡、有关实物、数字卡片等。单元课时安排:20课时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
17、关10的加减法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六单元 1120各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数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顺序和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先教学11到20各数,然后教学11到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在教学数数时,使学生能够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出1
18、1到20各数;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学生情况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因此,本单元教材特别注重使学生通过操作进行学习。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20以内的大小和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教材先教学数1120各数,然后教学1120各数的读法和写法,最后出现一些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练习。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使
19、学生初步认识“十位”、“个位”,初步了解进制;能够正确的、迅速的读、写1120各数。3、使学生能够熟练的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单元教学重难点: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估计物体的个数。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2、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使学生很好建立数位的概念。3、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的数学理念。单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小棒、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学具准备:学具袋、彩色笔。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1数1
20、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3课时第七单元 认识钟表单元教学内容:1、认识钟面。2、认识整时。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主要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会看整时,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整时的时刻。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进一步认识钟面和掌握钟表的方法,能结合实际生活学会看整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学生情况分析:儿童在入学前就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多数儿童都不会具体区分辨认。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和动手操作,并且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掌握整时的特点。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着重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通过观察和实物操作初步认识并
21、会辨认整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2、使学生能正确地说出和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钟表,建立时间观念。单元教学难点:会认整时刻。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2、动手操作,使概念具体化、生动化,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探索知识的动机,增强数学的乐趣。4、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单元教学准备:教
22、具准备:纸壳钟、学具钟表、例题图、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等。学具准备:钟面模型。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内容:1、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2、“用数学”。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的简单问题。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有的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没有学好,计算时既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笔算时就会遇到很大困难。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
23、学中领会加、减法的含义,又可以为以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基础。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时要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各种活动 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结合他们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避免死记硬背。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
24、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单元教学策略:1、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4、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单元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幻灯片、直尺。学具准备:学具袋,彩色笔。单元课时安排:10课时19加几 3课时 28、7、6加几 2课时 35、4、3、2加几 4课时4.
25、整理和复习 1课时第九单元 总复习单元教学内容:101-109页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兴趣浓厚。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还存在的少数学困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查缺补漏,对症下药。 单元知识
26、结构:1、数的认识;2、数的运算与应用;3、比较和认识钟表;4、空间和图形。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它是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切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单元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不明确熟练地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进行梳理,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2、巩固强化算理和算法。利用变换练习,游戏活动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加强对20以内加减法算式的练习。4、收集平时的错例进行专项练习。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单元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幻灯片、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