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胡敝(h6)B.褊小(bidn)C.吾憎(htin)*D.孝悌(ti)A.胡敝(h6)B.褊小(bidn)C.吾憎(htin)*D.孝悌(ti)MM (hu su) 忖度(ctin du) 邪侈(chi)莅临(wdi)衅钟(xin)便嬖(pi6n bi) 庠序(ydng)厌恶(wi)2 .下列句子均出自课文,其中书写无误的一句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B.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帮。” 一一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C.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己: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2、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源木而求鱼也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班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B.王说,日:“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D.盖亦反其本矣 4.对下列句中“之”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臣未之闻也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王见之,日:“牛何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A.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B.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C.都是代词,都是动词D.都是助词,都是代词,是动词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无以,则王乎?B.他人有心,予
3、忖度之C.是以君子远庖厨也D.朝秦楚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今恩足以及禽兽 B.挟太山以超北海/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C.无以,则王乎/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D.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B.何由知吾可也?C.王见之,日:“牛何之? ” D.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臣固知王之不忍也8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D.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莅中国而抚四夷也9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D.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莅中国而抚四夷也10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识有诸诸:之*B.诚有百姓者诚:的确C.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形:表现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申:申诫10 .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爱:吝惜*以小易大,彼恶知之恶:怎么今也制民之产制:规定殆有甚焉 殆:恐怕 .A.则王许之乎 许:答应C.何以异 异:区别B.百姓之不见保保:爱护
5、、保护*D.天下可运于掌运:运转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B.挟太山以超北海超:超过C.度,然后知长短 度:丈量D.无恒产而有恒心 恒:长久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有复于王者日复:禀告 B.以御于家邦御:治理* C.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诸:各个 D.权,然后知轻重权:秤锤,这里指用秤称重 13 .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日:“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 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尽心上结合上面的选段,联系实际,谈谈
6、你对“孝弟(同,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句话所表现 的思想的理解。1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他人有心,予忖度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15 .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若无罪而就死地B.犹缘木求鱼也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A.若无罪而就死地B.犹缘木求鱼也C.是故明君制民之产 *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就:走向缘:攀,爬制:制度夺:失,耽误以羊易之 *故民之从之也轻奚暇治礼义哉 *莅中国而抚四夷易:换轻:容易治:管理莅:临,统治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7、说、说道)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怜爱)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说道)B.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怜爱)保民而王(安、安抚)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隐藏)C.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视力)D.天下之欲疾其君者(憎恨) *17.下面对加点的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表现)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聪慧、通达)*A.以小易大,彼恶知之B.臣固知王之不忍也C.然则废衅钟与 D.诚有百姓者A.以小易大,彼恶知之B.臣固知王之不忍也C.然则废衅钟与 D.诚有百姓者恶:厌恶固:本来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诚:的确,确实18.下列加点字存在词类活用现象,其
8、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A.是以君子远庖厨也。B.明足以察秋毫之末。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D.以小易大,彼恶知之?19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无以,则王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以君子远庖厨欲辟土地朝秦楚A.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B.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然后从而刑之.下列句子句式特征明显,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A.臣未之闻也。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C.王见之,曰:“牛何之?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E.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F.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21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四海”,泛指整个天下。“有席卷天下
9、,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遂破荆州,威震四海”“六王毕,四 海一”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中的“四海”皆是此意。A. “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夏时叫“校”,殷商时叫“庠”,周时叫“序二B. “衅钟”,古代的仪式之一,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C. “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 的国家。22 .翻译句子。(1)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译文:(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译文:.齐桓晋文之事练习题 答案1. A (B 项忖度(ctin du6)。C 项庠序(xidng) o D
10、项莅临(11) A (B项帮一邦。C项源一缘。D项班-颁)3.C (A项刑,通“型力做榜样。B项说,通“悦”,高兴,喜悦。D项盖,通“盍。何不;反,同“返力回 到)4.B (之:的,结构助词。指桓、文之事,代词。指保民而王的人,代词。往,至U,动词。用于主语 和谓语之间,无实义)5.B(A项王,行王道统一天下,名词用作动词。C项远,远离,疏远,不接近。形容词用作动词。D项朝,“使朝见”,动词的使动用法)A (A项,都是动词,推及。B项,连词,表修饰;介词,用。C项,不得已;没有用来的办法。D项,动 词,看见;介词,表被动)6. D (D项是判断句。A、B、C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其中A项是否定句
11、中代词作宾语前置;B、C两项是疑问代 词作宾语前置)A (A项,副词,相当于“本来”。B项,像;如果。C项,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介词, 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D项,连词,相当于“却”;连词,连接并列关系的词组)7. A (A项,“诸”为兼词,相当于“之乎”)A (许:认可)11.B (超:越过)C (诸:兼词,“之于”)12. 这句话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践仁德的根本。孟子继承了这一观点,提出孝敬父母就是仁,尊敬 兄长就是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仍有积极意义。13. (1)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够揣测到。(2)敬重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
12、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14. C (制:规定;治:讲求。)B (爱:吝惜,舍不得。隐:痛惜,哀怜。)15. A (恶:疑问代词,怎么。)A (A.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B. “明”,形容词作名词,视力;C. “勇”,形容词作名词,勇气;D.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16. C (A项,“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王”,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B项,“异”,形容词 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c项,“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远”,形 容词作动词,远离。D. “刑”,名词作动词,做榜样;“朝”,动词使动用法,使朝见。)D (D.主谓倒装句,调整为“百姓之谓我爱宜乎”;其他均为宾语前置句。A. “臣未闻之也”;B. “莫能御之 也”;C.“牛之何? & E.“未有之也”;F. “以何异”。)21.B (应为“殷商时叫序,周时叫庠22. (1)丰年能够温饱,荒年也不至于饿死。(2)这样只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以做到,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