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完胜非选择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668111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完胜非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完胜非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完胜非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训练【完胜非选择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素养能力二 不怕设问形式多,规范答题能解决学生用书P106完胜非选择题素养能力点一形象题挈领提纲.纲举目张傲视权贵:傲岸不用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寄情山水,归隐因园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人物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卅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矢志报国,悚慨愤世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兴手法如:诗经关雎细节刻画古代诗歌常见形象献身边寒,反对征伐 如:王昌龄从军行爱恨情长,闺怨相思 如:王昌龄闺怨I树木类:松柏、竹子、杨柳、梧桐、笆蕉湖光山色景物 田园桑植意象 、形象J大漠孤烟花草类:薇、红

2、豆、芳草、落花、菊花、梅花、荷花鸟兽类:杜鹃、燕子、鹏鸿、寒蝉、鸿雁、蝶、双鲤、 哀鸿、青鸟、沙鸥、乌鸦、哀猿、黄莺自然现象类:夕阳、白云、月、流水、细雨、烟雾时令节日类:春、秋、中秋、重阳、寒食、清明如:陌上桑塑造手法烘托渲染如:杜甫受高、柳宗元江雪对比衬托如:诗经-氓特定地点类:长亭、南浦、南山、军营、阳关1(事物形象k多见于咏物诗:骏马、菊、松、石古代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又指诗歌中所描 绘的景物、事物的形象。考查形式主要包括:分析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鉴赏 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人物形象。通过练习找失误【典例】(2020潍坊一模)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

3、成下面小题。昌谷北园新笋四首李贺其 一绎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四古竹老梢惹碧云,茂陵归卧叹清贫。风吹千亩迎雨啸,鸟重一枝入酒尊。【注】 笄(tu6)落:笋壳掉落。长竿:新竹。茂陵:地名。史记司柞若由汇,比小4%俗侑若刍羽主曲3aM柩娜秘:扰国林必修速原房针对失误用妙法表现手法勤梳理,手法特点细分比应对手法误认一、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一)表达方式1 .描写手法(1)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事物或环境描写对主要对象加 以渲染烘托,使之突出、鲜明。(2)正面描写白描,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 实地勾勒出人物、事

4、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细节描写,即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 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运用特写镜头,通过准确、生动、 细致的描写,把事物放大。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进行动态、静态的描写,相辅相成。2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 抒胸臆)诗人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 融、融情于景)诗人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借物抒情(托物言 志、象征)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具有的特征,来表达 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拟人化的色 彩借事(典)抒情借用事件或典故来抒发诗人的思

5、想感情(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比喻解说:用喻体来比喻本体。效果: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拟人解说:将对象拟人化。效果: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形象对偶效果:句式整齐,有音律美夸张效果:鲜明突出,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借代解说:以来指代。效果:语言简练含蓄对比解说:以对比对象与主体对象对比。效果:鲜明突出1 .象征(托物言志)。借用某种具体的物象暗指特定的人物或事理,托物言 志,以表达深刻的寓意。2 .衬托。用与之近似或对立的事物做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征。 分正衬和反衬。正衬用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反衬如“以 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寂)”“以草木的繁盛衬荒凉衰败”。3

6、 .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对眼前现实的描 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眼前为实,想象、回忆、幻境、梦境、设想为虚;有 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抽象为虚;己方为实,对 方为虚;当前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物质为实,想象为虚。4 .运用典故。诗歌中引用史实或前人佳句,来表达诗人的志向情感。典故 分事典和语典,事典是引用历史故事,借古抒怀,语典指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名 句。用典能使诗歌含蓄典雅,意蕴丰富。5 .视听结合。诗人调动自身的听觉、视觉从色彩和声音等角度展现景物特 点,使景物富有立体感,鲜明生动。6 .意象组合。诗人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意象(名词)按

7、照逻辑组合在诗句 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7 .对写法(对面落笔)。指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的角度着笔,而从对 方的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旁衬的艺术效果。(四)结构技巧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以景结情以景物描写作为全诗的结句。这种写法能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形象含蓄、耐人咀嚼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 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 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二、常见易混艺术手法的区别1 .借代与借喻借喻的本质是“喻”,往往“喻”中有“代”。借代的本质是“代”,即直 接把借体作为主体的替代

8、,不存在“喻”的成分。借喻可以转换成明喻,借代则 不能。2 .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也可称为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有相似之处,都是借外部事物来抒情。但“借景抒情” 中所借之“景”具有临时性,一般是眼前实实在在的景,所抒之“情”多是指热 爱、愤怒、赞美、快乐、悲伤等情感;情与景都是临时性的。“托物言志”中所 托之“物”一般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性质,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 表现的是某种概念、思想、情操、追求等。作者的描写多聚焦在一个主体事物之 中,多是“形”“神”兼备的。3 .衬托与对比衬托是利用事物间相近或对立的元素,用一些事物作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 的事物;对比是把两个对立事物或

9、一个事物的两个对立面进行对照,突出事物特 点。二者的主要区别:衬托有主有次,对比不分主次;对比主体双双出现, 衬托主体未必出现。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对比与反衬有时不易区分,高考评分时往往都算对。4 .拟人与拟物拟人和拟物都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拟人是将人的习性、特点、行为、 动作等拟用在物体上。拟物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人拟成物,一是把一物拟成另一 物。5 .对偶与排比排比是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 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偶就是用字数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对称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 辞手法。6 .借古讽

10、今(喻今)与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喻今)主要指作者借助历史人物或事物影射、讽刺现实,抒发自己 的思想情感。用典抒情主要指作者在诗句中引用古人古事或化用前人诗文词句来 抒情。前者主要指咏史诗的整体表现手法,后者主要指具体诗句的表现手法。7.渲染、烘托与衬托(1)烘托与衬托烘托,又叫侧面描写,是用一个(或多个)事物暗示另一个事物,写一个(或多 个)事物,但目的是写另一个事物。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东船西舫悄 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 演奏技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要写,一个为主,一个为次,“次”对“主”起陪 衬作用。做题时可这样区别:看是否出现:烘托是只写一

11、个事物,另一个事物(要暗写的事物)不出现; 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写“一”,俗称“众星捧月”; 衬托是以“一”写“一”,且是连续写的,俗称“烘云托月”。(2)烘托与渲染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则一般用景 物、环境来烘托情感,对景物环境多作正面描写。如贺铸的青玉案中“试问 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使用的手法很多,其中 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 浓、之深。三、诗歌表达技巧题的答题“三步骤”随堂跟踪训练一、(2017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

12、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徒倚内,秋风斜月钓舟归。【注】 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 .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答:解析:本题要求考生任选一种艺术手法赏析诗歌尾联。艺术手法是诗人在塑 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特殊的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 方式、表现手法、艺术构思等。这首诗中除了第三联直抒胸臆,其他三联都侧重 写景。但尾联写景,不同于前两联,“待”字表明尾联不是对眼前实景的描写, 而是想象的虚景,以虚代实,呈现出一种清幽闲逸的意境。“处处景语皆情语”, 尾联亦是景中寓情,情

13、景交融,通过描绘“夜深同彼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 面,抒发了诗人的闲适之情。此外,景语置于诗歌末尾,也起到了以景结情的作 用。答案: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 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 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 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任 选一种)二、(2020山西省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蝶恋花商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 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西斜欹,枕损钗头

14、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 花弄。【注】 山枕:因枕形如凹,形似山,故称山枕。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起句交代早春季节,烘托出和暖温馨的氛围,写出了词人初感春天 气息时的喜悦,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B.词的下片,以乍试夹衫、山枕独倚、夜弄灯花三个闺中生活细节,把“谁 与共”的内心独白化成了生动的视觉形象。C. “独抱浓愁”,愁本无形,却言能“抱”,写出了无人与共、只能与愁 相拥的孤独寂寞。D.末句“夜阑”写夜深人静,“犹”字说明剪灯花动作不止一次,写出主 人公心烦意乱、夜不能寐的状态,表现了思念之深。解析:选A。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A

15、项,“写 出了词人初感春天气息时的喜悦,为全文定下了感情的基调”错。交代早春季节, 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浓愁”作反衬。由“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 粉花钿重”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等句子可知,全文的感情基调 是“愁”。故选A。3.该词上片中的“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 请谈谈这两句“奇”在何处。答: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比喻新奇, “柳眼”,是说杨柳初生的嫩叶像人刚刚张开的睡眼;“梅腮”则创造性地刻画 出早梅花发时的生动意象。梅在落叶果树中是花发最早的一种,它的花先叶开放, 又往往两朵齐出,或呈淡红,或呈粉白,用少

16、女的双腮比拟它,可谓一字传神。 “已觉春心动”,既像是说大自然透出了春的信息,又似景物触动了缕缕春愁。 以柳叶如眼、梅色如腮,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光,烘托出萌动的“春 心”,使离情更加浓重。答案:比喻新奇(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以柳叶如眼、梅色如腮,生动形 象地展现了万物复苏的春光,烘托出萌动的“春心”,使离情更加浓重。三、(2020黑龙江省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陈与义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闾以 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

17、,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孥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注】宋高宗绍兴五年六月,词人托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土提举江州 太平观,实际上是领俸禄闲居,卜居青墩。琐阂:宫门。奉祠:祠禄之官, 老病废职之官任之,以示优礼。4.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词人托病请辞之后从南宋都城临安回到青墩时沿途所见所 感,与小序前三句所记叙的内容相照应。B. “秋塘”点明节令地点,用语精练。“平度”,写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 慢慢滑行,意境安闲,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C. ”病夫因病得来游”,连用两个“病”字,耐人寻味。表面是暗自庆幸 因祸得福,实则聊

18、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之痛。D.词的下阕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回忆去年行舟塘上满目残荷败叶,对比今 年旧地重游一路繁花相送,词情跌宕有致。解析:选A。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项, “与小序前三句所记叙的内容相照应”错误,上阕所写内容与小序三、四句所叙 相照应。故选A。5.有人评价陈与义的诗词很讲究“匀整对称,情景搭配,浓淡相宜”。请 结合本词的下阕加以赏析。答: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艺术特色的赏析。本题要求赏析词的下阕。题干“匀 整对称”是就形式结构的赏析,“去年长恨挈舟晚”与“今年何以报君恩”,“空 见残荷满”与“一路繁花相送”,这是两组结构和内容上均形成呼应的句子,结 构

19、对称,内容对比。“情景搭配”是就艺术手法的赏析,下阕写景句“残荷满” “一路繁花相送”与抒情句“去年长恨” “今年何以报君恩”以去年和今年不同 的景物反映作者不同的心情,情寓景中,耐人寻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浓淡相宜是就表达效果的赏析,这里的浓与淡有两种理解,一是画面色彩的 浓淡,二是感情的浓淡。回忆去年行舟塘上满目残荷败叶,对比今年旧地重游一 路繁花相送,词情跌宕有致。答案:(1)结构上匀整对称:下阕一句写情,一句写景,情景搭配。“去年 长恨”句对应“今年何以报君”句,都写情;“空见残荷”句对应“一路繁花” 句都写景,错落有致。(2)抒情上情景交融:下阕整体上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20、, 前两句借残荷满塘的衰败之景,表达登舟晚的怅憾之情;后两句通过满塘繁花一 路相送的绚烂之景,表达舟行美景之中的欢快之情。(3)效果上浓淡相宜:去年 残荷萧索,今年繁花簇迎;去年长恨,兴味寡淡,今年欣喜,意趣盎然。一跌一 起,一淡一浓,总是相宜。四、(2020河南省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狱中寄子由(其二)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挡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注】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身陷狱中。子由,即弟 弟苏辙。柏台:又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 于是老百

21、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百岁神游:人死的讳称。浙江西:指杭州, 苏轼曾在此为官,颇有政绩。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诗人在阴冷孤寂的狱 里无法入眠,沉重恐惧的心情可想而知。B.颈联“身后牛衣愧老妻”,是说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 安的日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C.尾联两句写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及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D.这首诗为诗人在狱中写给其弟子由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无奈的 感怀之情,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之情。解析:选C。C项,“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理解错误,

22、本诗是 苏轼在狱中写给弟弟苏辙嘱托后事的诗,尾句嘱托弟弟,自己身死之后安葬何处, 应该表达的是一种哀伤无奈之情。故选C。7.请赏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一联。答:解析:首先概述这两句的内容,“梦绕云山心似鹿”,意为梦里向往云山的 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魂飞汤火命如鸡”意为现实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 热火的鸡。然后赏析诗句有何修辞手法,“心似鹿”“命如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手法,把梦中对自由的向往比作奔跑的鹿,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 鸡,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心如鹿撞,命运似鸡的心情。而这种内心追求自由, 现实却如临汤锅的鸡一样任人宰割的巨大落差构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

23、内心 的无奈、沉痛之情。答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 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运用比喻。把梦中对自由的向往比作奔 跑的鹿,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鸡,比喻传神,生动贴切。运用 对比。苏轼内心追求自由,现实中却任人鱼肉,追求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表 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沉痛之情。素养能力点三语言题挈领提纲,纲举目张表明看法,或指出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或对题干的说法表示认同; 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或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描述景象; 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结合诗句的语境解读诗句的内容;抓住写法或内容上突出的

24、一点进行简 单分析;点出该句营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表明看法,指出诗眼是哪一个字或词,或对题干的说法表示认同;结合 许句进行梳理,列举全琼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指出该字(词) 在表达主旨或在结构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工7二一不+/故)用一两个词准确概括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分析这种语言风格是如何考向4: 4日风格口 体现的;指出表达亍嘉人怎样的感情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 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通过练习找失误【典例】(2020潍坊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朝中措送

25、刘仲原甫出守维扬欧阳修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注】 宋史坟峭攵(字原甫)传:为文尤赡敏,掌外制时,将下直,会 追封王、主九人,立马却坐,顷之,九制成。庆历八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 筑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上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本词一改作者深情婉曲的词风,开豪放之词的先路,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请结合词句分析。(6分)请你试做:结合评分细则给自己打打分:参考答案描景境界开阔。平山堂凌空矗立,壮丽雄伟,凭栏远眺之景, 气势磅礴。写人豪情万丈。“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运用夸张手法, 刻画出一个才

26、华横溢、气度豪迈的太守形象。抒情积极达观。“行乐直须年少, 尊前看取衰翁”写人生感慨,体现了词人积极生活,豪放达观的心态。评分细则(每个要点含两个方面,豪放特点+内容分析)要点:从景的角度作答。答出体现豪放特点的词语,如:“境界开阔”“壮 丽雄伟”“气势磅礴”等得1分;答出对内容的分析,如:“平山堂凌空矗 立” “凭栏远眺”等得1分。要点:从“文章太守”的角度作答。答出体现豪放特点的词语,如:“豪 情” “豪迈”“夸张手法”等得1分;答出对内容的分析,如:“挥毫万字, 马相如传记载“相如既病免,家居茂陵”。竹是诗歌常见意象,寄托诗人情志。两首诗都写到了竹子,请分别分析“新 竹”与“古竹”这两个

27、意象,并简要概括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成长启示。(6分)请你试做:结合评分细则给自己打打分:参考答案新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寄托了作者的凌云之志;古竹 梢可拂云、挺拔坚韧,表现出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感叹。启示我们即使遭遇坎坷, 也不能泯灭凌云之志。评分细则(1)要点,答出新竹形象特点(“拔节千尺、脱却尘泥”)得1分,答出寄托 情感(“凌云之志”)得1分;(2)要点,答出古竹形象特点(“梢可拂云、挺拔坚韧”)得1分,答出诗人 情感(“对自己处境的感叹”)得1分;(3)要点,答出处境(“遭遇坎坷”)得1分,答出积极的心态(“不能泯灭 凌云之志”)得1分。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问题反馈第一首诗运用了托

28、物言志的手法,不难理解第一首诗中“竹子”的形象特点 及寄托的作者情感。第二首需要联系典故,体会作者处境,体会“叹”的意思, 此首的“老竹”就不是单纯的托物言志,更多的是借对老竹的描写,感叹自身的 处境。不少学生在答题时,没有立足于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联系诗歌内容分析。 具体问题如下:审题不准确,原题有两问,只答最后一问。如:16. 福物血趣)尼对于形象类题目,不会按照从形象特点到作者情感的思路分析,不联系诗 歌内容分析意象特点。如:蛔毯加温姗葩穹维炳侬有我母豕归隔瘠雌&右铀1酰挑防一明4族自,的由国f触直婚酬自琮并 的诲与人糕身的本处、不理解事物形象,理解和分析错误。如: 饮千钟,“才华横溢,气

29、度豪迈”等得1分。要点:从情感态度的角度作答。答出体现豪放特点的词语,如:“达 观”“洒脱”等积极的生活态度得1分;答出对内容的分析,如:联系“行乐直 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分析得1分。若从其他角度,如联系词句“山色有无中”,从用典的角度分析等,扣住题 干要求、言之成理亦可。问题反馈审题不准确,不明题目要求,不能有针对性地答题。如下面答案,从“婉 曲”和“豪放”两方面作答:耳雇二sfs江靖,血s虑珥期淘&比_ 缸/机 二45右一跳彳坤二拉*1溢的超卜二百乐_答题角度不准确,不能准确结合内容理解作答。如下面答案从内容上作答 不具体,从主旨上作答不准确:W龛播上:写停机皇尊社曲解周向那必浏,妙融K

30、旗M 越诵人送初 之用附友慢新任情,跳退划字场间划砌知新清新明所表仪.作看运幽用3*双桃以场魁史酗包玄用空邀 勉人劝己,表示令的布曲筋出语角的亮板之气、不能从“豪放”特点的角度作答。如下面答案只是做了内容上的分析:诗歌内容理解错误。如:谈所漏徐国力周岳希G友成,君祝3期友人晶刃海尹反 显建Steffi.笼统作答,不能准确归纳出“豪放”特点。如下面答案,内容分析后,用 “豪放之情”来笼统概括,应该具体些,如用“境界开阔”“壮丽雄伟”“气势 磅礴”等概括出豪放的特点。多山同横梯罐用人常专科,石蚊色医入8(1R在立机3*色彩为轲的就也侑针对失误用妙法全面把握,规范答题全面解答语言风格题1 .从体裁看

31、:诗词曲有所区别,即诗庄词媚曲谐古人云:“诗庄词媚曲谐。”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谐者,诙谐(幽 默)也。这是说诗、词、曲有着不同的风格。大体而言,确实如此。因为诗讲究 高度凝练,而高度凝练,则非庄不可;词,多写闺中韵事,而闺中韵事,则适于 媚;曲,更接近民歌,宜于用诙谐的手法来表现。“诗庄词媚”是对诗词总体特征的一种概括,这首先表现在诗词的题材内容 上,诗多表达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沉浮为主,词 多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其次体现在诗词的风格上,即使同样的题材,在诗词 中也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 插入艳情。再次体现在诗词的

32、语言上,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典雅、轻灵 细巧、纤柔香艳。但诗、词、曲皆各有多种功能,风格自然并非仅为一种。2 .从诗风渊源角度看(1)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诗歌流派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有屈原、李白等。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 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现实主义的代表诗人有杜甫、白居易等。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客观性较强。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2)豪放派与婉约派两大词派有所区别。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3 .不同诗类(题材犯勺语言特色宫廷诗:缠绵婉转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

33、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 讽喻诗:沉郁激愤 怀古诗:幽深绵长山水诗:清新优美 讽喻诗:沉郁激愤 怀古诗:幽深绵长边塞诗:悲凉慷慨 咏史诗:雄浑壮阔 送别诗:意蕴深远4 .从诗人个性角度看:不同诗人语言风格不同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 温庭筠:绮丽香艳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 温庭筠:绮丽香艳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杜牧:清健俊爽 王维:清新自然 高适:悲壮苍凉陆游:慷慨激昂诗人的语言风格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并不等于说一成不变,有时为了特定的 表达需要,诗风会陡然一转。如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

34、:前期清新温婉秀丽, 后期哀婉悲凉。我们在鉴赏诗歌语言风格时,要用到表述诗词风格的专用词汇。古代诗歌常 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 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 晓畅等。解题指津1 .整体品味。不追求对个别词句的赏析,而是要体悟出全诗表现出来的语 言风格。2 . 了解相关知识。关于语言风格的种类,古人的一些欣赏经验给我们提供 了不少现成的术语,如平实、质朴、华丽、冷峻、飘逸等。3 .联系主旨。语言是为内容服务的,不要脱离诗歌的主旨去空谈语言风格。4 .多角度体会。诗歌的用词造句特点、色彩、境界、情味不同的角度

35、, 要给出不同的评价。答题规范1 .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如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 晓畅、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简练生动等)。2 .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是如何体现的。3 .指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如果题目给出风格特点,就要结合文本内容,扣住风格特点进行作答。随堂跟踪训练一、(2020辽宁省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中牟道中二首西宋陈与义其 r雨意欲成还未成,归云却作伴人行。依然坏郭中牟县,千尺浮屠管送迎。其二杨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马忽相猜。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注】 宣和四年,陈与义为母服丧结束,被任命为太学博士入京,途经中

36、 牟县而写此组诗。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的一、二两句交代了时间和天气状况,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 宿的心情。B.这两首诗景中见情,拟人的运用赋予诗歌风趣幽默的特色,增添了诗歌 的情趣。C.诗人旧地重来,看到中牟县城残破的城郭一如往昔,宝塔迎送行人,诗 人感觉亲切。D.两首诗的描写各有侧重,但又巧妙地形成了一个整体,所蕴含的情感也 是相似的。解析:选A。A项,“烘托出诗人此时急于投宿的心情”错误。应该是不“急 于投宿”。首句写气氛,满天乌云正酝酿着雨意;次句写雨前天空浮云游动,诗 人名之日“归云”,可见时近黄昏,该投宿了,不过中牟已近在眼前,雨意又“还 未成”

37、,所以诗人并不担心中途遇雨,反而以闲适自在的心情感到飞渡的“归 云”在伴送自己行路。故选A。2.有人说,陈与义的诗歌体物兴怀并且有陶渊明的语言风格,请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答:答案:(1)体物兴怀,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第一首诗通过描写“归云”“伴人行”,显出云对人的体贴;通过描写“浮 屠” “管送迎”,显出“浮屠”对人的热情真诚,寄寓作者闲适愉悦的心情。第二首诗通过描绘“招人”的杨柳,显出杨柳对人的亲昵;“近马”的蜻蜓 给人以活泼之感,这些都寄寓作者行路途中惬意闲适之情。(2)陶诗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平易质朴。陈与义的这两首诗也体现出这一 特点。诗人用白描手法简单勾勒、不事雕琢,杨柳“不待媒”

38、,蜻蜓“忽相猜” 等词句通俗易懂,作者善于捕捉景物情态,涉笔成趣,风格清新淡远。二、(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34题。双调折桂令酸斋学士席上张可久岸风吹裂江云,迸一缕斜阳,照我离樽。倚徙西楼,留连北海,断送东君。 传酒令金杯玉笋,傲诗坛羽扇纶巾。惊起波神,唤醒梅魂。翠袖佳人,白雪阳春 O【注】 酸斋学士:贯云石,号酸斋,元代散曲家。倚徙:流连徘徊。 白雪阳春:古代楚地的歌曲名,风格高雅。3.下列对全曲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贯云石安排诗酒歌舞为友送行,令佳人唱曲,美人捧金杯传酒令,将当 时的文土风流表现得十分传神。B. “倚徙西楼”三句

39、,写出作者在酸斋学士处流连终日,不舍离去,巧妙 体现二人的深厚情谊。C.作品长于用典,以“羽扇纶巾”“白雪阳春”入曲,语言简洁,表意含 蓄,可见作者文学造诣之深厚。D.作品直接抒写离愁别绪,同时还融入其他丰富的情感;善于运用词家手 法作曲,情景相融,别具一格。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D项,”作品直接抒写 离愁别绪”说法错误。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内容写了酒宴从白天一直持续到夕阳 西下、夜幕降临,虽然酒席上传酒令、吟诗唱曲,十分热闹,但从作者围绕“离 樽”描写时间的推移以及所流露的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之情中,能感受到他那浓烈 的惜别之情,属于间接抒情。4.后人评价此曲在风格上颇为清

40、秀有力,很有“清劲”之风。请结合前三 句,对此进行简要赏析。答: 意境秀美中不乏豪迈壮阔。从遣词造句上看,用词清劲有力,“裂” “迸”等 动词富于力度;句式简短有力,读之清爽利落。从手法运用上看,虽有离愁别 绪但却寄托于壮阔之景,使情思表达洒脱自然、俊逸有力。答案:从意象意境上看,使用“岸风”“斜阳”“离樽”等优美意象,使三、(2020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捣杜亦知戍不返, 已近苦寒月, 宁辞捣熨倦, 用尽闺中力,衣甫秋至拭清砧。况经长别心。一寄塞垣深。君听空外音。5.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第六句“深”字一语双关,既写戍地遥远,又写思念之

41、深。B.丈夫久戍未归,岁近寒月,夫妻长别,这些都是思妇捣衣之因。C.捣衣十分辛苦,思妇用尽全身力气干活,以致产生厌倦怠惰之心。D.诗人代为捣衣思妇言情,含蓄地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选项 C,对诗歌第五、六句的理解有误。“宁辞”,岂辞的意思。两句句意为:我哪 敢因体力疲倦而对捣衣有一丝怠懈呢,应该尽心尽力把衣服做好,早点寄往丈夫 征戍的边地。故答案选C。6.古人评说:尾句“音”字会一诗之意。请结合全诗,从内容和情感两方 面分析。答:答案:(1)音,指砧声。思妇寄一腔苦情于捣衣,盼望丈夫能够听到这饱含 浓浓思念的捣衣声。“音”字是

42、对全诗捣衣之故与捣衣之事的总结。(2)表面写 捣衣的声音响彻云外,实际上这正是思妇爱情和苦心的传达。着一 “音”字,使 全诗情感的表达显得含蓄浑厚。四、(2020河南省郑州外国语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 题。奉送从兄宰晋陵韦应物东郊暮草歇,千里夏云生。立马愁将夕,看山独送行。依微吴苑树,迢递晋陵城。慰此断行别,邑人多颂声。【注】 吴苑:吴国宫苑,晋陵为古吴国地,故云。断行:谓雁行截断。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从题材来看是一首送别诗。题目交代事件送别,并点明原因: 堂兄即将到晋陵上任。8 .本诗开头两句写傍晚郊外的情景,“东郊”“千里”为送别展开了一幅

43、 旷阔深远的背景图。C.诗的颈联运用典故,既表达出人事沧桑之感,又点出了堂兄此去路途遥 迹,尽显亲人关切。D.尾联前句用“断行”来喻兄弟别离,后句则以“多颂声”表达对从兄居 官有为的深切期望。解析:选C。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能力。C项,“诗的颈联运用典故,既表 达出人事沧桑之感”错误。诗中只是借“吴苑”来点明堂兄前去之地,表达出路 途遥远。既不是用典,也没有表达出人世沧桑之感。故选C。8.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赏析颔联中“愁”与“独”二字的妙处。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语言的能力。颔联上句立马愁将夕”中“立 马”是驻马之意,极言时间短、过得快,即立刻、马上,句意为“时间过得太快, 马上就夕阳西下

44、,傍晚降临,“愁”是担心、发愁、忧虑的意思,直言诗人因 为舍不得分开而忧虑时间过得太快,为全诗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下句“看 山独送行”中“独”字,指群山连绵间,堂兄只身远行,留下自己孤身一人,生 动形象地表现出挥手送别,依依难舍,目送堂兄渐行渐远的惜别情景,画面感极 强,极富感染力,真切地体现出堂兄离别后诗人的孤独寂寞、失意怅惘。“愁” 与“独”二字直抒胸臆,将送别时相关的事、景、情融为一体,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答案:“愁”字直抒胸臆,点明送别之伤感,奠定全诗的情感基调。“独”字形象体现堂兄远行后,只留下自己挥手目送堂兄的情景,极富画面感, 真切体现了亲人离别后诗人的孤独与寂寞。颔联通过“

45、愁”与“独”二字将送 别之事、送别之景、送别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极富感染力。素养能力点四内容和情感题挈领提纲纲举目张整体感知。关注诗歌中的意象,确定诗歌题材,如怀古咏史、咏物言厂评价诗歌思想内容评价古代诗歌内容和情感志、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等。分析诗句。具体分析所涉及诗句分别写 了什么,概述内容。概括情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表达的主旨或 情感,即“抒发了什么” “揭露了什么”或“寄寓了什么” 注意读懂并理解诗句的表层意思和弦外之音,明确作者表达的观点态度。评价观点态度h 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或表明自己的观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找到 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阐述理由,或对观点态度给予中肯的评价

46、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 高考命题来看,这一考点主要有以下两种考查方式:直接考查。题干中多出现 “(思想)感情” “情怀(心情)” “志趣(志向)”“人生感悟”等字样,或就全诗歌 发问,或小切口深探究,试题多从诗歌中的某一个字、某一意象、某一句诗、某 一联诗等切入,要求考生分析概括其中的情感等。间接考查。往往在对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查中连带考查。通过练习找失误【典例】(2020济南二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禁林春直 宋李昉 疏帘摇曳日辉辉,直阁深严半掩扉。 一院有花春昼永,八方无事诏书稀。 树头百噬莺莺语,梁上新来燕燕飞。 岂合此身居此地,妨贤尸禄自知非。【注】 直:同“值”,值班。李昉:宋太宗时两任宰相。直阁:大 臣值班的场所。前人评价本诗颔联所写内容“气象广大”,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从全诗 看,作者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6分)请你试做:结合评分细则给自己打打分:参考答案(1)颔联写景渲染小院繁花似锦,叙事直言朝廷无事可忙;实际 却写出四海同春、天下太平的盛世气象。(2)全诗前六句借景表达出对天下太平的舒畅喜悦的心情,结尾二句则转而 表达身为宰相却无所用心的自谦与自省。评分细则第一问: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