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以知识命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以知识命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图书馆:以知识命题黄义侠(南通大学图书馆,江苏 南通 226019)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证知识与图书馆的关系,指出知识图书馆是对图书馆本质的揭示与概括,它昭示着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关键词:知识;知识图书馆;图书馆学Library:with knowledge as its propositionHuang Yi-xia(Library of Nantong University, Jiangsu Nantong 226019)Abstract:The paper expounds and prove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nelat
2、ionships between knowledge and library .In addition ,it points out that the Knowledge library , revela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the essence of library and prediction of its future, offers a new approach to library science studies.Keywords:knowledge; Knowledge library; library science图书馆,以知识为命题,即知识图书馆
3、。知识在人类历史上最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图书馆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形态,从其产生之日起就与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表象看,图书馆是文献的储存地,以用户为主体,在“图书馆文献知识”的链条中,当我们略去“文献”这一非本质环节,自然会明白图书馆是知识的贮藏库、得出“知识图书馆”概念,其服务模式是把知识与人、知识与知识、知识创新与开发贯通起来的人文活动。从功能体认,知识图书馆是“面向知识、面向用户的图书馆,是以人为本、提供知识的图书馆”。1本文论证图书馆与知识的关系,指出知识图书馆的本质与潜力所在。1知识图书馆是对图书馆本质的揭示与概括图书馆是保存、积累人类文化遗产的专门的社会机构,从表象看,图书馆
4、活动的客体是文献,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具有知识性、物质性等特点,而知识是文献的灵魂,所以,从本质讲,图书馆管理的基础是以“文献”为载体传播知识,促进文献中的客观知识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主观知识,并进而转化为用户分析问题、解决疑难的智慧和能力。1.1传播知识历来是图书馆的使命。这一点从早期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和思考即可看出,譬如法国图书馆学家诺代(Gabrial Naude)在长期实践中已认识到图书馆在人类知识、文献交流过程中的地位,1627年写出图书馆学史上最早的著作关于创办图书馆的意见书,认为:“图书馆必须是管理人类文化遗产的全人类设施,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他的图书馆学思想曾在欧洲产生了
5、极大的影响,如英国克莱门特(Claude dement)1635年发表图书馆组织论,认为图书馆是知识和学问的宝库,皇家图书馆馆长戴利1650年发表新图书馆员,指出“图书馆旨在提高民众的精神,为学问的日用品。德国科学家莱布尼茨曾主张建立万象图书馆,收集人类有史以来所记录的全部知识,图书馆员的任务在于收集含有新知识的图书,并有效地加以组织,使其方便地为人所用。我国图书馆界,沈祖荣先生早已将“智慧与服务”之图书馆理念作为当年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校训,将知识与图书馆紧密联结,其深刻含义在于揭示图书馆为人类提供知识与智慧这一使命。因此,周文骏教授也说图书馆的特殊功能,“可以抽象为把科学、技术、信息、知识
6、、思想和感情等等联系起来,并触发其碰撞、激荡、融合和升华而产生智慧的光芒与果实”。2诸如此类的论点在图书馆学史上是不胜枚举的,最终的结论则是,图书馆的使命在于传播知识,这正是图书馆存在的重要前提。1.2对图书馆内涵和价值认识的深化。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载体为图书馆所保存的文献,这给人们造成了一个错觉,即图书馆仅仅是单纯的文献服务机构,图书馆研究与其工作对象也无非是文献而已。但综观图书馆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无论载体如何变化,图书馆始终在传播知识,图书馆工作的全过程以与各个工作阶段都与知识密不可分。知识是图书馆工作最主要的对象和内容。图书馆从对知识的生产、聚集、组织管理,一直到向用户提供知识服
7、务的一整套工作实践,都是围绕着知识进行的。3人们对图书馆内涵与其工作实质的认识是随着人类知识化步伐的加快而深化的,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越来越体现在知识含量、知识传播上,知识在传播中才能发挥它固有的潜力,知识传播的功能表现为,实现人类知识成果社会经济价值桥梁或纽带、提高社会成员知识拥有水平、培养和造就更多的“知识人”等等。4可以说,用户对知识的需求、社会对图书馆的要求促使人们对图书馆本质的认识逐渐明朗化。二十世纪初,知识组织的重要作用已引起图书馆人的关注,从而将其作为图书馆的一项基本任务,如分类法专家布利斯(H.E.Bliss) 1929、1933年分别发表知识组织和科学系统与图书馆的知识组织两部
8、著作,图书馆学家谢拉(J.H.Shera)于1965年出版图书馆与知识组织,论述知识组织在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世纪末,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国际性学术刊物国际分类法(IC)更改名为知识组织(KO),无疑都表明了图书馆与知识组织密切相关。至今,知识组织、知识管理成为图书馆工作的核心,这样的认识已为多数人认同。2知识图书馆昭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前景提供知识服务是图书馆的终极目标,面向大众所需的个性化、集成式知识内容建立统一的服务模式和方法,考察当前技术管理背景,有如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搜索引擎、新型检索技术、智能代理搜集技术等等,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均为
9、知识提供的充分保证,知识图书馆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2.1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ation)。图书馆进行的知识组织是知识传播的基础性工作,李万健认为包括知识表示(知识描述)、知识重组(可分为知识因子重组和知识关联重组)、知识聚类、知识存检、知识编辑、知识布局、知识监控等七个方面。可见其内容就是以知识为中心的知识整理、加工、聚集、控制、服务与知识生产,目标是揭示知识因子和知识关联。其中的知识描述是首要环节,它采用书目数据等描述形式以达到揭示知识的目的。因用户对知识的深层次需求,知识图书馆必然面向知识内容服务,根据馆藏性质将某一学科、某一主题的知识划分、组织,得到若干
10、知识子集,这是知识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的片断知识或主题分类知识,并有智能检索、个性化定制等功能。适用于印刷型文献的描述工具因其顺序、单线、静态、隐含等性能,而与网络信息分类格格不入,取而代之的应是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环境的元数据项目,如DC(Dublin Core)这样的网络资源描述方法,可解决元数据的规范化与互操作性问题,实现网上知识的辨析、查询与检索。知识图书馆的网络知识整序要有针对性地搜集、下载网络信息,筛选、提炼出其中的知识资源,并予以分类、标引、排序,形成全文数据库或题录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是时代赋予图书馆员的一个新使命,实践证明,“图书馆员需要互联网,而互联网更需要图书馆员”
11、,5应是从知识组织角度来讲的。2.2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管理学说虽然为时尚短,但获得了广泛认同,为知识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图书馆的知识管理涉与知识与其设施、资产、活动、人员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的管理,目的在于实现知识共享、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美国企业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费拉保罗即说过:“知识管理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用于图书馆资源开发中,知识管理将有效地组织隐性知识,精练、提取、发现价值信息和有用知识,以达到知识的创
12、造与产生、获取与传播、利用与发布、查询与专供等目标。因此,知识管理一方面对大量而分散的相似资料进行合理选择,以简明的方式形成新的知识单元,结晶出便于传递的知识内核,向未知者传递;另一方面,充分揭示文献间的关系,展示文献间的知识链,帮助科技工作者选择优秀的科技文献,提高知识获取效率。6这样,知识增值、知识学习与知识共享将成为可能。知识是图书馆价值的体现和竞争的优势,知识创新必将成为知识图书馆的理论基础。2.3 创建知识库。知识图书馆所有工作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而工作基础则是知识仓库。目前,用户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两大途径,网上信息一部分是用户直接上网获得的,一部分是通过上网图
13、书馆获取的(如各种数据库资源)。作为知识服务的核心内容,知识图书馆要融合传统文献资源,利用现代技术将更多的特色资源和常备资源数字化,应用元数据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最终形成知识仓库,进而创建人类知识库。借此,知识图书馆将扩大知识服务范围,为用户进行知识检索服务、网上咨询服务(虚拟参考服务),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网络咨询室,通过电子信箱等方式解决读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网上咨询应由本馆资深的文献专家和本校资深的学科专家共同承担,以书目索引、数据库、知识导航等层次进行。还可进行在线知识专供,为用户提供急需的参考资料或原文资料。知识库要支持用户智能检索和个性化服务,为不同的(专家)系统的访问提供公共接口,
14、实现知识的转换和创新、共享和交流。这同时要求知识图书馆的组织结构进一步柔性化、敏捷化。3知识图书馆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新思路二百年前,德国图书馆学家马丁W施莱廷格(Martin Wilibald Schrettinger)积45年图书馆工作经验,认识到要把图书馆学作为科学来认识,并将图书馆领域内的知识明确地表述为“图书馆学”,后来又提出以“整理说”为主的图书馆学。事实证明,图书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困扰着图书馆人,各种理论、观点、命题层出不穷。20世纪,以巴特勒、谢拉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突破了图书馆学研究的微观视野,将其置于整个科学体系之中研究,取得成功,如巴特勒图书馆学引论从历史、社会心理学角
15、度审视图书馆现象,谢拉则提出了社会认识论。20世纪70年代,图书馆学与信息科学分离。80年代以来的图书馆基础理论研究趋于沉寂,很多人认为前途黯淡。在此背景下,知识组织学说与其研究进入人们的视野。我国学者柯平总结说:经过“第三次浪潮”、社会信息化、信息高速公路、知识经济、数字化生存等的冲刷,社会对信息和知识有了新的充分认识,确立了知识在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信息认识论发展到知识的认识论,知识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政治、国家和世界的层面。图书馆学界提出研究客观知识、知识交流等,产生了知识论、知识交流论、知识组织论、知识集合论、知识管理论。7中国知识学的提出以彭修义1981年发表
16、的关于开展“知识学”研究的建议为早,认为:“既然知识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的一个方面,而知识学又以知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那么知识学就自然是图书馆学的内容之一,知识学的理论和内容自然是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8此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皆以知识学研究为中心,探讨知识(学)与图书馆学的关系问题,认为知识研究必然成为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方向。综观20世纪的图书馆学,其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始终是游移不定的,大多随着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趋势转换,而没有触与实质问题,如一度曾将“信息”或“信息资源”认作是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对象,但信息的包罗范围非常广大,而且良莠混杂,其无限性、动
17、态性特征远过于知识,并不能揭示图书馆工作过程,也就不可能成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之初,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人们逐渐注目于知识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的关系,如蒋永福认为“知识组织是指为促进或实现主观知识客观化和客观知识主观化而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引导、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与其方法”,“知识组织理论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和揭示图书馆的微观现象与宏观现象,是迄今为止能够寻找到的比较理想的图书馆学理论基础”。9王子舟将知识集合研究作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认为“知识集合是把某些客观知识按一定原则有序组合起来的集合体,其目的是使人们从中获取知识”。10李万健认为图书馆学是研究知识、知识
18、组织管理和知识服务的科学,是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关于知识是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理论的论证、阐述,关于知识组织管理的研究,关于知识服务的理论和方法研究。3因此可以说,研究知识与与知识相关的问题是图书馆学的根本任务,知识图书馆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4结语为完成图书馆工作任务,必须配备优秀的人才,尤其需要那些在精神上、人格上都兼备最优秀的素质、并能有耐心和毅力去完成工作的人。馆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成为知识导航员、咨询家,知识的创造者、提供者。提出知识图书馆概念就是要全社会从知识与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图书馆,体认图书馆的本质与价值,领悟馆员角色与职业理念,使之充分激发人的激情与潜能
19、,建立起让每位馆员都有机会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使个体能量充分释放。知识在政策决策、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图书馆的社会责任面向整个社会,知识图书馆帮助人们快速获取所需知识,倡导优秀文化,引领文明潮流,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推动知识共享。图书馆的生命力将在满足人类知识需求中延续。参考文献:1 陈雅、郑建明.知识图书馆论J.图书与情报.2003(5):15-172 周文骏.图书馆使命与文化视野序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13-143 李万健.知识与图书馆学和图书馆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6):24 倪延年.知识传播功能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5):9-125
20、 吴建中.中国图书馆发展中的十个热点问题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2):7-126 丁蔚.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J.情报学报,2000 (2) :124-1297 柯平.知识学研究导论J.图书情报工作,2006(4):68 彭修义.关于开展“知识学”研究的建议J.图书馆学通信,1981(3):85-889 蒋永福.图书馆与知识组织从知识组织的角度理解图书馆学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9(5):19-2310 王子舟.知识集合初论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4) :7-12联系方式: Email:hyx68 电话:0513-85760672;0513-85283217- 9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