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5544083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浅谈校园文化建设及育人功能_德育资料 校内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内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内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内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内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化力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内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养。本文就校内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校内文化建设的内容方法及校内文化的育人功能谈点看法。 校内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一是由社会环境及学校性质所确定。当今社会纷繁困难,存在不少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社会文

2、化也是绚丽多姿、雅俗并存,包括很多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文化。尽管各级政府实行了很多措施,但是在短期内优化社会大环境是不行能的。而学校不但是学习文化学问的场所,更重要的是育人的阵地,它担负着培育一代“四有”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校内文化不容许杂乱纷呈。这就要求我们依据办学目的和培育目标优化校内文化,创建一个优良的育人小环境,以抵制社会负面文化的冲击,并对社会大环境施加主动影响。二是由教化对象及环境的育人作用所确定。在学校接受教化的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仿照性强,辨析实力差,很简单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近朱者亦,近墨者黑”,没有良好的教化环境,简单将学生引向歧路。作为育人阵地

3、的学校理应创建一种适合学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三是由学校办学水平的现状所确定。自从提出教化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教化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方仍旧存在着较大差距。也有的学校只重视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忽视精神文化的建设;只注意学生智力因素的培育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只注意思想相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而忽视间接情景的示意。但人的思想和某些品质是不能靠单纯的学问传授来养成的,要借助道德环境长期的细腻的熏陶,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培育起来的品质结构才具有稳定性,才能经受住外界环境的刺激。这也要求我们加强校内文化的建设。四是由教化“三个面对”指导思想及教化改革趋势所确定。

4、教化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将来”,基础教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全面提高教化质量,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转向素养教化。由“应试教化”转向素养教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化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当前教化改革和发展的必定走向。素养教化的内容包括教化要面对全体学生,要注意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发展,这同样要求我们加强校内文化的建设。校内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内文化的内容是特别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内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干脆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内布局

5、、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干脆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内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美丽校内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内的物质文化建设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需以“三个面对”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化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需渗透思想教化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细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备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行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美丽,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好用。二

6、是校内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内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内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内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内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怜悯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内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内环境的干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需同心同德,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主动

7、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建一个美丽的校内环境。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内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实行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化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则,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化规律,依据教化方针和教化法规,围绕培育“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探讨,最终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当是全方位的,做到事

8、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详细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阔师生了解和驾驭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学问竞赛或考试的方法,督促学生学习驾驭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当怎样做,不应当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惩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嘉奖,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实行,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

9、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与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椖昙都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实行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少先队大队部棗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棗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棗公安局、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化及平安教化。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需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

10、明,考核到位。 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内生活。 校内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假如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内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化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安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爱好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

11、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竞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学问性的(如学科学问竞赛、学问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消遣性的(如各种体育竞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观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激励全校师生一起参加。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化与情趣、学问与消遣、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依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吩咐式为提倡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

12、加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建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加,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简单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意养成教化。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仔细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相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实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化,培育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解并描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剧烈的荣誉感、骄傲感、酷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合力,形成学校精神。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依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状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果、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