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538278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5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上册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相互激励,克服困难,最终爬上了天都峰。在学习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本课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课文条理,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解决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育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三、

2、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四、教学资料打算 1、教学挂图。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化理解课文。 1、(师有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出示挂图。 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细致视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3、(二)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详细的? 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A、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迟疑、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什么叫“发颤”?真的胆怯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4)小结,悟理。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特别不简单,那是须要志气、力气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化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

4、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挚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索: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 他们是相互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探讨。 (3)老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相互惊羡,相互敬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相互艳羡、佩服的语气。 (一个“也”字,在文中并不

5、惹眼,但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起先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最终”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激励对方? 爬上

6、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4)指导朗读。 (通过创设的语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文,达到文本合一的境界,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靠着坚毅的毅力、非凡的志气,才能攀上学问的高峰。 (四)布置作业 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袤天地。)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老爷爷 相互鼓舞吸取力气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灰雀教学设计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惜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

7、诚恳的孩子。 全文共13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在郊外养病期间,每天都到公园漫步,他特别喜爱公园里那:只灰雀。第210自然段讲有一天,列宁发觉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以为它冻死了,感到很惋惜。小男孩不敢告知列宁灰雀没有死,只是坚决地说,灰雀会飞回来的。第1113自然段讲其次天,列宁果真又望见了那只灰雀,但他没有再问那个男孩,因为他已经知道男孩是诚恳的。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化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相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织,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恳的孩子,体会列宁对孩子的教化过程及小男孩的相

8、识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培育学生创建性思维实力。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质疑。 1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有几只灰雀?灰雀什么样?围绕“灰雀”为什么用“灰雀”作课题?) 二、初读课文。发生了什么事? 1轻声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特殊是生字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支理解词义。 3检查自学状况。 (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殊留意以下读音。 白桦胸脯面包渣惹人宠爱 (2)字形难点。 散:左下“月”的第一笔是“”。右边的反文要写小一些 惹:上中下结构。中间是“右”不是“古”。 或:左下方口的下面是“一”。右边一撇不要丢掉。 (3

9、)理解词语。 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 惋惜:值得惋惜。 诚恳:言行跟内心思想一样。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 欢蹦乱跳:形容健康、活泼。 默读课文,思索课后的问题。 其次课时 一、情景引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老师说: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人宠爱。你看它们可爱吗? 3自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并填空。的灰雀来理解。) 4朗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多媒体演示“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二、学习课文其次至十自然段。 1胸脯深红的灰雀究竟去哪儿了?请学生默读课文,画出小男孩的语言。 (1)男孩说:“没望见,我没望见。” (2)男孩

10、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3)“肯定会飞回来!”男孩确定地说。肯定会飞回来的。 2指导学生读小男孩的话,再说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相识过程:吞吞吐吐一想说不敢说一决心把灰雀放回公园,确定地说。) 3课中质疑,让学生体会列宁育人过程。 (1)列宁听到小男孩的话,确定知道灰雀被小男孩带走。如你是列宁,这时你会对小男孩说什么呢? (2)文中列宁是怎么说的?画出列宁的话。分组探讨,通过读列宁的话,读懂了什么? A列宁说:“那肯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丁。天气寒冷,它怕冷。” (饱含着对丢失的灰雀的惋惜和惦念。他明知道小男孩把灰雀捉走了,却有意不明说,而用自己的感情来启

11、发男孩自己觉悟,以情育人。) 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惋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自言自语”事实上是说给小男孩听的。“惋惜”表达了列?对灰雀的爱惜和惋惜,他用这种感情来感染男孩,使男孩知道 有许多人宠爱灰雀,关切着灰雀的命运。) (3)创设情境,进行对话。老师为列宁,学生为小男孩进行对话。老师用责问的语气与学生对话。 (4)指导学生再读书上列宁的话,体会列宁育人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第十一至十三自然段。 1出示思索题。 (1)小男孩为什么低着头? (2)列宁为什么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然后微笑? (3)列宁为什么不问爱说话的男孩,而问不说话的灰雀? (4)列宁为什么不问那个男孩,

12、就知道他是诚恳的? (因为男孩能相识错误,用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2分组读书、探讨思索题。 3小组代表发言。 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1文章写了第1天、第2天、那么第3天、第4天以后围绕列列宁、小男孩、灰雀,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呢?请学生小组探讨。 2请学生评价文中人物。 五、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内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外()步胸()()孩 一()()者()是面包()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地说()地歌颂 ()() 三、填空,再想想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灰雀在枝头()唱歌,()惹人宠爱。 2列宁()说:“多好的灰雀呀,()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四

1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 1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 2列宁说那肯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寒冷它怕冷 五、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特别()惹人宠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视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常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1给文中带点词换上一个意思相近的词。 2写出文中的数量词: 3从哪些地方看出列宁特别喜爱这三只灰雀? 4你喜爱哪些动物呢?为什么? 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后反思 爬天都峰一课主要讲了天都峰的高和险以及我和老爷爷相互激励解决困难

14、爬上天都峰的。 今日上课分别在两个班讲了爬天都峰这一课。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安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两班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在找自然段时,三班学生先讲学生们说前两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过程,我当时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很赞同,然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练习朗读及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对话和动作,说明他俩在比,这一点学生体会得较好,边想象了当时的状况边述说,不少学生都觉得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大笑起来。 到其次节在一班讲课时,学生在找时说一到五是爬山前,六七

15、是爬山过程,并也说了理由,我觉得也算对,也赞许了,当时心里很冲突:两个班讲的不一样,但两种答案我也不知究竟哪个最准,觉得好像都有理,就两种都同意了吧,反正也不影响学生体会文意。学生在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时我让他们作动作并想象,学生读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让他们对比想象爷爷爬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开玩笑似的说,爷爷也很奋力像老猴子一样惹得我和其余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几个说一说,但却和学生一样笑得肚子疼,这时候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住笑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最终爬上了山顶。”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 在一班指导读六七自

16、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来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激励说:“她提的问题很有思索价值,她真动脑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等,学生知道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动,大都是像猴子一样爬的,所以用爬山。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了解到课堂必需有一个主要目标把这个目标记在心里,让学生每上一节课就有一些收获。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需符合事物客观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事与愿违,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拔苗助长”、“盼望”、“

17、着急”、“自言自语”、“力倦神疲”等词语的意思。 接着训练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实力。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文中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的语言。 教学难点如何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出寓意。 课前打算: 多媒体课件。 薄型卡片。 文字投影片。 教学时间: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短小而生动的故事,一个故事寄予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样的故事呢,我们叫它(出示词卡:寓言) 学习“寓言” (出示词卡:寓言) 正音。 写“寓”字时留意最终三笔。 (多媒体演示) 理解:“寓”是什么意思? 学习“则

18、” 有两个寓言故事,我们就叫它(出示词卡:寓言两则) 正音。 理解:“则”在这里作量词,相当于? 二范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出示词卡:拔苗助长) 正音。 范背。 边听边想: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沟通。 三解题,揭示本课目标。 解题。 质疑。 你认为题目中哪个字是关键? 围绕“助”字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来探讨? 沟通板书:缘由做法结果 道理 揭示本堂课目标。 四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第自然段。 轻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要帮助禾苗长高。 沟通板书:盼望 理解:“盼望”什么意思? 默读,圈词。 为什么不用“希望”而用“盼望”,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那个人盼

19、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 沟通。 动作:“每天看”“转来转去” 神态:“着急” (出示词卡:着急)正音、理解。 语言:“自言自语地说” (出示词卡:自言自语)理解、积累。 (出示词卡:自()自()语) 感觉:“禾苗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映示投影片: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比较理解:两句话意思相同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导朗读。 小结,齐读。 学习第自然段。 师生接读第自然段前半句。 理解:“最终”这个词儿说明什么? 指名读。 思索:他想出什么方法帮助禾苗生长? 沟通板书:拔高 弄得他(出示词卡:力倦神疲) 学习“力倦神

20、疲” 正音:“筋”读准什么音? 理解:“筋”这里指身体。“疲”什么意思?“力”呢? “尽”这儿有四种说明,选哪一种? (映示投影片:“尽”四种说明) 比较理解。 第自然段假如这样写可以吗? (映示投影片:一天,他最终想出了方法,就连忙跑到田里,把禾苗往高里拔,弄得力倦神疲。) 与书上的相比,哪句更好?为什么? (映示投影片:第自然段) 指导朗读。 学习第自然段。 男同学读。 他有没有为自己花费的力气懊悔呢? 沟通,学词。 白费 (出示词卡:白费)理解 一大截 (出示词卡:一大截)正音、析形、理解。 (多媒体演示:“截”的笔面顺) 练习朗读。 (出示词卡:喘气) 学习第自然段。 帮助的结果呢?

21、沟通板书:枯死 五分析因果,揭示寓意。 那个人原来盼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板书: 他错在中哪里呢? 板书:错 沟通板书:急于求成事与愿违 揭示寓意。 小挚友,从这个人的错误中你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板书: 沟通板书:按事物规律办事 深化寓意。 (映示投影片:推断下列想法、做法是否违反事物的规律) 六背诵。 读读课文,看看板书,轻声背背。 引背。 七巩固字词,布置作业。 认读词卡。 抄写生字。 人教大纲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新年礼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缺点的精神。 2读准字音,理解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句子写通顺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

22、了解作者运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内容的方法。 2理解“她是用美妙的心灵,在做着送给老师的礼物哇!”与“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这两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指名看拼音,读词语,检查自学。 (三)指名读课文,订正读音。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订正读音。 “商议”的“量”在课文中应读轻声“liang”,“粘补”的“粘”在课文里应读“zh1n”。 (四)质疑、设疑、解疑。 1读题质疑。 (1)谁送给谁的新年礼物? (2)要送一件什么样的新年礼物? (3)为什么要送这样的新年礼物? 2老师引导学生借助课后

23、思索练习设疑,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指名回答问题,解疑。 老师可出示填空练习的方法,检查读书状况。 _送给_的新年礼物。 弟弟把_做为新年礼物送给老师。 这礼物代表了弟弟送给老师的_。 (五)借助课后思索练习读懂课文内容。 1“弟弟”他们小队商议要送给老师什么样的礼物?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让学生思索后分点回答。 他们小队经过商议,打算送给老师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怎样有意义呢?一是要好,比去年的好;二是要自己动脑筋做;三是不能花钱买。 (3)“弟弟”要送给老师的礼物是什么? 一个仔细书写的作业本。 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从文中标画出有关句子。 (4)指名读句子。 “这是我送给老师

24、的新年礼物。” (5)课堂探讨:“弟弟”是在什么状况下说这句话的? 学生通过阅读3、4、5自然段,从中理解“弟弟”是在邻居小苇撕破了他的作业本,“弟弟”特别生气,“瞪着眼睛”,脸“气得红红的”这种状况下,才说出这句话的。联系上文可以看出,这之前,“弟弟”对谁也没有说这件事,因为这是他们小队同学静静商议的。从“静静”一词可以看出两点:一是这次行动是有安排的,隐私的,事先不宣布,不张扬。二是想用实际行动给老师一个惊喜。这次“弟弟”说出实情,可见是生气极了,同时也可看出“弟弟”对送给老师这件新年礼物特别重视,非常珍惜。 (6)老师可引导学生再读第6、7自然段。 思索: 从什么地方看出弟弟”对这份特别

25、形式的礼物特别珍惜?边读边标画出有关句子。 (7)指名读句子。 “这一阵子弟弟做作业之前,总是把桌子整理得干干净净,擦了又擦,做算术总要在草稿纸上演算好了,才誊在作业本上”。 这段话作者从两个方面写出“弟弟”特别仔细地做这份特别的“新年礼物”。一是做前把桌子擦了又擦;二是先在草稿纸上算好才抄在本上。由此可见“弟弟”是在用实际行动向老师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要克服缺点,争取更大的进步。正因为“弟弟”这样仔细,所以他现在的作业本“又平整又干净”,字写得“又工整又清秀”,一连几次都得100分。 (8)“弟弟”以前的作业什么样? 让学生联系上文,读第2自然段,绽开探讨。“弟弟”原来的作业写得“毛毛草草

26、”,错别字多,算术常出错,老师提示,爸爸教训就是“改不了”。 (9)对比探讨:“弟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 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弟弟”长大了,所以作业就写好了。 “弟弟”想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 “弟弟”爱老师,想用改正缺点的实际行动,献给老师一颗真诚的心。 (六)读懂重点句,理解内容。 1出示句子: “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其实是最好的礼物一颗真诚的心!” 2探讨: (1)“真诚”是什么意思?“弟弟”送给老师的算不上什么礼物,为什么又是“最好的礼物”? (2)“真诚”就是真实、恳切。做为一名学生,送给老师一份仔细书写的作业,的确算不上什么礼物,但是因为“弟弟”过去学习

27、不用心,做作业不仔细,老师提示,爸爸指责他都改不了,现在“弟弟”用实际行动改正了缺点,进步了。这份礼物寄予着老师的期望,家长的希望,表明这是“弟弟”进步向上的起先。这一点是特别珍贵的。正因为这本作业有着特别的意义,所以说这是一份最好的礼物。它代表了一个三年级小学生对老师的一颗真诚的心。 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紧扣中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爬天都峰 3爬天都峰 一、学习目标 1相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好像、突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

28、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决信念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擅长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培育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勉向上的品行。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改变。 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 三.课前打算: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四.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

29、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很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仔细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肯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方法记住字形。 检查生字词自学状况。 小组内拿诞生字、词语卡片,相互认读、正音。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洪亮又精确。 小组沟通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30、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激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老师巡察,个别指导。 其次课时 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31、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探讨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精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劲、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其次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沟通、老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立、高不行攀、令人生畏。 二、深化读议,体会我们相互激励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胆怯畏惧的心理。 指名沟通,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

32、“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 3生依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4、读读议议,释疑。 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探讨,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老师可再让学生探讨这两句对话应当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

33、深化探讨沟通,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激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学生读书圈划。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最终”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志气。 引读第7段,从“最终”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激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志气激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C.“我”和老爷爷的其次次对话。思索探讨:“我”和老爷爷为什么相互道谢?在探讨中应让学生留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志气”一词。让学生相识到一个人只要有

34、决心,有志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探讨:“吸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吸取”力气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激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 爬天都峰这课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相互激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最终一起爬上了天都峰。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篇一: 本课的教授主要目标是: 1、培育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使之与小作者产生共鸣。 2、体会“我”爬天都峰的困难

35、,懂得只有具备志气与信念才能战胜困难。 本课主要采纳整体交付的方式,首先设置一个统筹全篇的问题:按文章依次依次画出描写爬山困难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的感受。先给学生自己思索的时间,然后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绽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起主导作用。全篇课文围绕上述问题绽开并深化,给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起孩子的主动性。 在本课中,学生们能够主动动脑思索问题,问题回答特别到位,并且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体会到: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胆怯,只有拥有信念和志气才能战胜困难,教学反思爬天都峰教学反思。学生能够依据课文联系到平常生活,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培育了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尤其是课

36、文其次段,抓住了重点语句“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等,以及第六、七段“奋力”、“手脚并用”、“爬呀爬”、“最终”等词语,能够体会出爬山之难。依据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熬炼了学生读、说的实力。 重点说一说本课的不足之处吧。首先本课在时间支配上不够合理,犯了前松后紧的毛病。例如,在介绍山景图片时用了将近6分钟的时间,而导致后面精彩的闪光点小作者和老爷爷相互感谢的内容以及最终一段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吸取力气!”没有探讨透彻,草草结尾,也从而使有感情朗读的训练没有到位。其次,缺乏教学机灵。在课堂上,学生发言的时候,其实已经说出了问题的答案,只是没有

37、根据老师实现打算的依次走,所以我就没有敬重学生的看法来顺势而导,而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了学生。而且,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老师始终在“教”“扶”,“放”得不彻底,在肯定程度上局限了孩子的思维。最终,评价语言单一。不断重复“好!”“很好!”“特别棒!”等单调的评价语言,没有详细说出好在哪里,评价内容过于空泛,不够详细。 篇二: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理解天都峰的“高”和“险”这两个特点,通过对“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和“好像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等句子的理解,结合观看天都峰的图画和我自己在爬天都峰时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对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困难,为学习我爬天都峰的

38、过程打下铺垫。 、留意引导学生充分地读“我”和“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困难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吸取力气的。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最终”等词语,联想他们登山的艰难,是怎样相互激励和从对方身上吸取力气,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情景表演体验爬天都峰的困难,这样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相互道谢。最终,理解爸爸说的话这个难点也就在以的上的教学中层层渗透下突破了。 、课后延长,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平常在生活中怎样克服困难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悟出在困难面前首

39、先要有战胜困难的志气和信念,那样,做任何事情就能够达到目的。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生活谈,效果还不错。 篇三: 今日上课分别在两个班讲了爬天都峰这一课。开课时以黄山奇石一课为导入,本安排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回忆着背一下,结果两班学生都忘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只得引学生背了其中的一段,学生回忆起当时的金鸡叫天都了。接着以爬的前后为线引导学生进行朗读理解。在找自然段时,三班学生先讲学生们说前两段是爬山前,三到七是爬的过程,我当时觉得学生说得有道理,就很赞同,然后我们就这样进行了练习朗读及指导,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我抓住小女孩和老爷爷的对话和动作,说明他俩在比,这一点学生体会得较好,边想象了当时的状况边述说,不少学

40、生都觉得这两个人很有意思大笑起来。到其次节在一班讲课时,学生在找时说一到五是爬山前,六七是爬山过程,并也说了理由,我觉得也算对,也赞许了,当时心里很冲突:两个班讲的不一样,但两种答案我也不知究竟哪个最准,觉得好像都有理,就两种都同意了吧,反正也不影响学生体会文意。学生在读“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时我让他们作动作并想象,学生读得有的都出了汗,接着让他们对比想象爷爷爬时的样子。有的学生就开玩笑似的说,爷爷也很奋力像老猴子一样惹得我和其余学生忍不住哈哈大笑,本想忍住笑再找几个说一说,但却和学生一样笑得肚子疼,这时候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了,过了一会儿我忍住笑说:“看来同学们都认为老爷爷也很努力,所以他们爬呀爬,最终爬上了山顶。”然后进行读七八九段,学生就学会了对比。 在一班指导读六七自然段时,有个学生提出来个问题“为什么要用“爬”字呢?山上不是有台阶还有扶的铁链吗?”当时我就激励说:“她提的问题很有思索价值,她真动脑子!”然后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一下,通过看天都峰的高等,学生知道因为山太高太陡,所以直起身子走可能走不动,大都是像猴子一样爬的,所以用爬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