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4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37150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4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4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诗词四首赏析(4页).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6.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北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二、中心思想:上片描写塞外秋景,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三、重点字词1. 渔家傲,词牌名 2.塞下:指西北边地。 3.千嶂:崇山峻岭 4.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四、重点题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听觉、视觉角度描写了边塞奇异凄凉的景象,表现了战士们的豪迈情怀。和家乡景象作对比,为

2、下文思乡作铺垫。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了作者思家不能回,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句运用互文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4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天气寒冷,边声杂乱,战事吃紧、戒备森严。5请分析“霜满地“的表达作用。点明了时令,借景抒情,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戍边将士们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6想象“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绘的画面。并写出这种景物描写的作用。答:画面: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城,傍晚时分,夕阳残照、烟雾弥漫,城门紧闭。作用:写出了边塞之地的孤寂荒凉,

3、也表现出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点。27.江 城 子 密 州 出 猎苏 轼(宋)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二、中心思想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盛况,下写报国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少年狂气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委婉地表达了期盼重获朝廷重用的愿望。三、重点字词 聊:姑且,暂且。 黄:黄犬。 苍:苍鹰 千骑:形容随从之多。骑:一人一

4、马。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胸胆尚开张: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微霜:稍白。 会:定将。 天狼:星名。这里借指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四、重点题1.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上片中“前骑”一词形容随从之多,“倾城”一词形容随观者众多,“卷”一词极言人群行走之快。2.试对“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这句话作简要赏析。形象地写出了太守出猎的雄姿、壮观的场面以及高昂的情绪。照应了上文的“狂”字。3.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

5、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运用典故的作用)通过“挽、望、射”这几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勾勒出了一个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天狼”代指西夏军队,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5.“亲射虎,看孙郎”一句运用典故有何作用? “孙郎“借指苏轼,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写出作者要向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表现了作者仍有的少年狂气。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6、?以魏尚自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7.“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表达效果?“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狂虽聊发,却源自真实,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想要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放情怀。28.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文学常识:作者辛弃疾,南宋,词人。破阵子,词牌名二、重点字词1、赋:写作 2、八百

7、里:牛 3、八百里分麾下炙:分牛肉给部下享用 4、翻:奏 5、五十弦:原指瑟,这里泛指各种乐器 6、塞外声:指悲壮粗犷的战歌 7、沙场:战场 8、马作的卢飞快: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作:像-一样。9、霹雳:特别响的雷声 10、了却:了结,把事情做完。11、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的大事。三、重点题: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中描写想象中的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战斗场景的词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

8、雳弦惊;直接表达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壮志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出了辛弃疾对远大理想追求的千古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写的是什么场面? 运用比喻;从视觉、听觉角度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5.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6.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哪两个细节可以读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7请分析“可怜白发生”中“可怜”的表达效果。答:“可怜”一词,是全词情感抒

9、发的转折点。由“雄壮”转为“悲壮”。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8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9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从题材上写出了军营中的勇猛、雄健的生活情景;语言风格上壮丽而不“纤巧”,情感上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所以叫做“赋壮词”。29.观刈麦 白居易(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 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 饷田去,丁壮/ 在南冈。足蒸 / 暑土气,背灼 /炎天光。力尽/ 不知热,但惜/ 夏日长。复有/

10、 贫妇人,抱子 / 在其旁。右手 / 秉遗穗,左臂/ 悬敝筐。听其/ 相顾言,闻者/ 为悲伤。家田 / 输税尽,拾此 / 充饥肠。今我/ 何功德,曾不/ 事农桑。吏禄/ 三百石,岁晏 / 有余粮。念此 / 私自愧,尽日 /不能忘。一、文学常识:本诗作者是唐代的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以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诗,是他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二、中心思想:本诗通过耳闻目睹农民艰辛的劳动场面和贫困妇女的悲诉,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富足生活的愧疚之情。三、重点词及填空1、刈:割。 2、陇:同“垄

11、”,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3、妇姑荷箪食:妇女但这用竹篮盛的饭。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肩挑。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5、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6、丁壮:青壮年男子。 7、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8、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10、输税:缴纳租税。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农桑,农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至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四、问答题:1贫妇拾麦的目的是 拾此充饥肠。

12、 揭示农民贫困穷苦食不果腹的实质的句子是 家田输税尽 。 表明农民劳动生活艰辛的句子: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侧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艰辛表明农民矛盾心理的句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表现丰收在望的句子: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 表现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2诗作描写了怎样的劳动场面?明确:一是举家忙碌割麦,二是贫妇凄凉拾麦,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两句话是不是前后矛盾?原因是什么?答:看是矛盾,实际并不矛盾。为了缴纳繁重的赋税,为了生存,再累再热他们只能忍受。写出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4请展开丰富想象,再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13、的劳动场面。答:夏天在田野上,农民顶着炎炎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直直往上冲,弯下的赤裸脊背,被灼热的太阳烘烤得油黑闪亮。5对比手法是这首诗的重要艺术特色,这首诗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其用意是什么?答:(1)、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统治者的奢侈、暴虐作对比 (2)、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作用:深刻地揭示了在繁重的赋税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6从诗中看出白居易什么精神?答:这是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成人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第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