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九).docx(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九)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二) 第2课时确定位置(2) 教学内容:教材第2021页例2、第21页“做一做”及第23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依据方向和距离,在示意图中确定物体的详细位置。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育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3在问题情境中感受依据距离和方向确定位置的价值。 教学重点:正确标出物体的精确位置。 教学难点:驾驭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绘图工具:直尺、铅笔、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2、确定物体位置,必需要哪些条件? 2视察下图,说一说。(课件出示)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问题,绽开问题探讨。 师:同学们,台风登陆后方向发生了变更,正向B市移动,C市也将有大到暴雨。如何利用A市这一观测点,很快画出B市和C市的位置图呢? 生:要知道两座城市的方向和距离,才能画出精确位置。 2出示下列文字: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3老师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标出B市和C市的位置。 (1)师:那物体位置平面图该怎么画呢?我们应当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又该留意些
3、什么呢?请小组同学相互说说。 (2)沟通汇报。 生: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找准参照点(中心点),了解B市和C市在参照点的哪个方向和它们之间的距离,还要确定每厘米格子表示的距离。老师进行引导:你们准备怎样在图上表示出B市距离A市200千米,C市距离A市300千米? 生:因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所以只须要在图上画出B市距离A市2厘米,C市距离A市3厘米就可以了。 (3)动手绘制B市和C市位置平面图。 (4)展示各位学生绘制的平面图,沟通绘图体会,点评绘图效果。 (5)评价绘制的正确性,假如平面图有问题,说一说问题是什么,应当怎样确定位置。 订正后沟通:你们认为在确定这点在图上的位置时,应
4、留意什么?怎样确定? 这里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以谁为参照点?北偏西30是以哪条边为起始边?向哪个方向旋转?旋转多少度?如何表示“距A市200 km”?激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 (6)老师小结:绘制平面图时,一般先确定角度,再确定图上的距离。 (7)说说你在绘图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又是怎么克服的。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2选一选:课件呈现题目。 3课件呈现题目。 四、课堂小结 在绘图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2)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 方法步骤 1.确定方向; 2.量出角度; 3.选好单位长度; 4.确定距离; 5.画出物体的
5、位置; 6.标出名称。 【教学反思】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本课我从学生感爱好的探险入手,通过对已知方向的推断和理解,使学生相识到精确的方向,培育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实力和思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一) 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确定位置(1)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1、第20页“做一做”及第23页练习五的第12题。 教学目
6、标: 1.依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2使学生经验描述和画出物体详细方向与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育视察实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增加用数学眼光视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依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难点:依据描述确定不同物体的位置。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嬉戏导入 一起来玩转向的嬉戏。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位置和方向的有关学问。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例1: (1)学生读题,说说从图上可以了解哪些信息。 (2)怎样确定台风和A市之间的位置呢? 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试画; 学生沟通汇报
7、。 生:第一步,确定观测点,建立方向标。以A市为观测点,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地图上绘制方向标。 老师板书: 特殊须要让学生明确确定点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的,是依据什么来确定这个点的。 生:其次步,测定台风与A市的方向。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用量角器去测量以正东方向为主方向,与南边方向的夹角30处,就是它们之间的方向。 老师板书: 提问: (确定一个物体的精确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离是不行的,要同时知道这两个条件。) 生:第三步,测定A市与台风中心的距离。自行设计出图例,可用平面图上的1 cm代表实际距离100 km。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那么图上距离
8、应当画6001006(cm)。 老师板书: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台风中心与A市的位置关系。 (4)你能依据平面图提出问题吗? 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达到A市? 6002030(h) 2归纳总结: 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确定好方向并用量角器测量出被测点方位的角度; (2)确定好图上距离,结合单位长度计算出实际距离; (3)依据方向和距离精确推断或描述被测物体的位置。 三、巩固提高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进行测量、计算、填空。 (2)组织沟通。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1题。 提示:以北京为观测点,建立方向标,用量角器量出度数。沈阳在北京的东偏北26
9、处;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偏北14处;西安在北京的南偏西43处,昆明在北京的南偏西35处,海口在北京的南偏西10处。 3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的第2题。 4下面的话还可以怎样描述? 小红家在小明家东偏北40的方向上,距离是300米。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1)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方向和距离 【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了用方向和距离比较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详细内容。学生在确定角度时简单出错,所以在教学时肯定要教给他们操作的方法。 1教给学生人为规定方向的序号。 如:东偏北45。前一个方位词“东”为第1方向,后一个方位词“北
10、”为第2方向。 西偏南50。前一个方位词“西”为第1方向,后一个方位词“南”为第2方向。 2教给学生运用量角器的方法。 (1)将量角器的90朝第2方向,从第1方向起先数要画的角度; (2)角度找到后,点上一点,作为记号; (3)记号与坐标中心点连线。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十)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十) 位置与方向(二) 练习课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物体位置的确定以及路途图的描述和绘制。(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7、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
11、理解北偏东、西偏南等方向的含义,娴熟驾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娴熟驾驭简洁路途图的绘制和描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视察生活中的现象。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娴熟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绘制路途图并描述行走路途。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方向吗?用方向可以确定物体的详细位置吗?(点名学生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2师:怎样描述和绘制简洁的路途图?同桌间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顾描述和绘制路途图的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6题。 (1)师:数对的第一个数和其次个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点名学生
12、回答) 引导学生回顾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师:在方格内45方向怎么表示?同桌间沟通一下。 引导学生明白正方形的对角线就把正方形的角分为两个45的角。 (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7题。 (1)师:先读题,同桌间说一说这属于哪一类型的题及其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明确题的类型,回顾解题方法。 (2)学生尝试解答,老师巡察指导。(留意学生作图的规范) (3)老师反馈学生仍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法。(单位长度、角度的精确等) (4)集体订正。 3.教学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1)解决第一问。 师:要补充完整路途图,须要确定什么?(组织学生
13、探讨) 引导学生明确须要确定从哪一段起先补充,确定图上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实际距离。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并画一画。(老师巡察) 老师示范规范图示,学生修改。(绘制路途图) (2)解决其次问。 师: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公共汽车返回时的路途。(点名学生回答,老师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5页“练习五”第10、11题。(小组合作,先说一说,再画一画) 第10题: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描述。 第11题: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课件依次出示下列题目) 2如图,以学校为观测点。 (1)书店在学校的(西)偏(北)(30)方向,距离是(800)m; (2)图书馆在学校的(西)偏(南)(75)方向,距离是(4
14、00)m。 3小军要去学校,他从家动身,先向正东方向走200 m到达超市,再向正北方向走150 m到达图书馆,再向北偏东70方向走400 m就到达街心花园,最终向南偏东40方向走500 m就到达学校。依据描述,画出小军行走的路途示意图。(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订正) 四、课堂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教学反思 1本单元的学问整体来说是不难驾驭的,可以通过教材例题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详细实例层层推动,让学生感知要从方向和距离两方面确定物体的位置。而且通过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能培育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学问的实力。 2我的补充: _ _ 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打算 【例题
15、】如图,在一块等边三角形草地的三个顶点处分别住着一只小动物。 (1)小羊在小马的()偏()()方向上,距离是()m; (2)小兔在小羊的()偏()()方向上,距离是()m; (3)小马在小羊的()偏()()方向上,距离是()m; (4)小羊在小兔的()偏()()方向上,距离是()m; (5)小马在小兔的()方向上,距离是()m。 分析:依据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每个角是60,可知以下数据,如图: 然后依据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进行推断即可。 解答: (1)西北6020 (2)西南6020 (3)东南6020 (4)东北6020 (5)正东20 解法归纳: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依据特别的图形的特点得出
16、图中的角度和长度信息,然后找准谁是参照物。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七)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七) 位置与方向(二)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教材第19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可以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学问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实力以及学习数学的爱好和自信念。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初步驾驭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四、教学
17、打算 老师打算:三角尺、课件。 学生打算: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东南西北”和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 2补齐方位图。(课件出示题目) 师:每位同学以自己为中心,小组间说说四周的同学分别在你的什么方向。 进一步回顾和熟识用方一直简洁描述位置。 3引出新课。 师:刚才我们回顾了之前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方法,今日我们接着来学习精确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19页例1。 (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1) (1)学生视察情境图,沟通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 启发学生视察时关注以下几方面的信息:东
18、、南、西、北四个方向在哪里?以哪里为观测点?图中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在哪里? (2)沟通确定台风中心详细位置的方法。 师: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结合刚才填的方位图理解东偏南30。 师:假如只有“东偏南30”这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吗? 老师绘制下图,点名学生上台用三角尺尝试解决问题,其他学生视察补充。 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得出只有方向不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 师:看来只有方向还不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通过刚才的尝试,你认为还须要什么条件呢?(组织小组沟通,老师巡察) 引导学生发觉还须要知道距离是多少。 老师小结:通过刚
19、才的探究,我们知道了,确定物体的位置须要知道方向和距离。 (3)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 师:再看其次个条件“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现在我们可以怎样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了? 引导学生先说方向,再说距离。 (4)计算台风到达A市的时间。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详细位置了,那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 学生独立计算,相互订正。(板书:6002030(时)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东25400 (2)东南30200 (3)西南40600 (4)西北40600 2完成教材第23页“练习五”第1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沟通,最终集
20、体订正) 第1题:沈阳在北京东偏北约26方向上;海口在北京南偏西约12方向上;昆明在北京南偏西约37方向上;西安在北京南偏西约44方向上。 第2题: (1)正西400 (2)北西45300 (3)东北30300 (4)南东30400 (5)西南40300 第3题:提示: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量一量,并说一说。 第4题:小刚:南西451000 小芳:北东45 四、课堂小结 今日学习了什么新学问?你能不能依据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板书设计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 例1: 6002030(时) 答:台风大约30小时后到达A市。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的局限性。 在练习过程中,由于场地仅限于室内,
21、有局限性,部分习题仍需老师点拨。又因为所处的地理环境,居住地区的方向感很好分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高,假如有条件,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体会一下会更好。 2.注意学生的主体性。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合作、思索、探讨,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留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学问或发觉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育了学生应用数学学问的实力。 3.我的补充: _ _ _ _ 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打算 【例题】图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 m,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 m处 B西偏北30方向500 m处 C南偏东60方向500 m处 分析:图
22、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 m 处,那么剧院在图书馆的西偏北30方向500 m处。 解答:B 解法归纳:假如甲地在乙地的东偏南n方向上,那么乙地在甲地的西偏北n方向上。 相关学问阅读 定向运动的诞生和发展 1定向运动的诞生。 定向运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诞生在北欧。早年在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广袤而坎坷不平的土地上覆盖着一望无际的森林,其中还散布着多数的湖泊,城镇和村庄稀疏地点缀在其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经常须要穿越人迹罕至的森林,行走在时隐时现曲曲折折的小道上,地图和指南针就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没有地图和指南针,稍不留神,就可能迷失在茫茫的林海中。 2定向运动的发展。 不少国家
23、的军队发觉,假如他们不具备在山林中辨别方向、选择道路和越野行进的实力,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军事任务,因此,军人不知不觉中成为开展定向运动的先驱。 定向运动能快速普及和发展起来,与定向运动自身的特点有关。它不仅对提高野外判定方向的实力及学习运用地图有好处,还能培育和熬炼人的英勇、坚韧的精神,提高人的智力和体能水平。平民百姓也发觉,这项运动不像其他体育项目那样须要在经费、器材等方面进行很大的投入,有一个指南针和一张地图就可以开展此项运动。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
24、向(二)教案(四) 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19页例1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例1的教学是依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教材以电视播报台风警报作为情景引入,干脆给出标有台风中心和A市的方位图,让学生利用图示理解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目标 1.结合详细情景使学生理解方向和距离的详细含义,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驾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3.让学生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解
25、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 理解方向和距离的详细含义,能依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教学难点 描述平面上两个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解决依据平面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教学中以详细情景切入,引导学生按部就班地驾驭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借助动态课件引导学生理解“东偏南30”的含义,在视察探讨中克服教学难点。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视察、探讨、沟通等方法来学习,体验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预设B 课件展示法:播放课件,呈现电视播报台风警
26、报的场景,播音员播报:目前台风中心位于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老师提问:听到这则消息,你有什么感想?课件播放暂停,激励学生由此绽开探讨。(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以播放台风警报作为情景切入,使学生充分感受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在探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预设B 问题引入法:课堂伊始,老师播放台风引发的灾难,老师提问:为了避开更多的灾难发生,我们面对台风须要做哪些打算?(引导学生明确依据台风的位置以及与城市的距离,可以提前做好预防等)。然后播放有关台风的消息: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
27、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启发学生沟通思索,现在台风的准确位置在哪里呢?最终,揭示课题: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确定物体位置的学问。 【品析:通过沟通台风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确定位置的数学学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教学的绽开做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19页例1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探讨怀疑。 学生在读题后,对下列问题可能会产生疑问。 (预设1:什么是“A市东偏南30”;预设2:谁是参照点) 自主学习,分组探讨,探究理解方向。 (1)师:我们怎样才能精确描述台风中心的位置呢?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与哪个方向更接近;预设2:
28、与A市之间的距离;预设3:角度) (2)尝试实践操作。 学生先在练习纸上画出只有四个方向的方位图,然后找出台风中心的大体位置。然后老师追问:现在我们能确定台风的详细位置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更具体的信息。 集体沟通反馈,发觉东偏南的位置不详细,还须要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东偏南30”并结合课件动态演示。 东偏南30是以正东方向为基准,向南偏30。 操作活动。请以教室为观测点,指出“东偏南30”方向。(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演示“东偏南30”,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位角”) 确定距离。 老师追问:确定了方向,现在位置确定了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觉: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有多数个点,只依据方向不能确定
29、位置) 师:A市的东偏南30方向上的点太多了,假如你沿着A市的东偏南30始终找下去,可能会找到6号台风、7号台风。看来只有东偏南30方向还是不行,还得有一个什么条件?(生述,师板书:距离) (课件出示)经测量,台风中心距离A市600 km。现在请看图完整地说出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 归纳小结,总结方法。 回顾一下,提问:假如只有一个条件,能够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吗? 引导学生得出:要确定台风中心的详细位置必需知道两个条件,即物体所在的方向和物体在这个方向上距离观测点的距离,简洁地说就是要用“方向+距离”的方法来确定物体所在的详细位置。 组织计算,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知道台风中心所在的详细位
30、置了,那么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呢? 学生独立计算,组织沟通。 60020=30(时) 【品析: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老师赐予学生较多的思索空间,在不断质疑中激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学问更全面地思索问题,明确须要具备方向与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详细位置。】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例1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对学问点刚好消化汲取,老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问点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一:怎样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 学生在探讨后明确:确定物体的位置须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质疑二:怎样理解东偏南30? 学生探讨后明确:东偏南30,指的是以正东方向为起始边,
31、向南旋转30。 质疑三:“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的含义相同吗? 学生探讨后明确:“东偏南30”与“南偏东60”的含义相同,它们都是表示的同一条射线。 【品析:通过反馈质疑,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位置与方向中方向与距离的必要性,驾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穿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延长,你能在学校平面示意图上说明各个主要建筑、活动场所的位置吗? 【品析:通过沟通校内平面示意图,把生活中的物体方位与平面示意图中的物体方位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教学时充
32、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问基础和生活阅历,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为学生供应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视察、分析、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确定位置,了解数学与生活的亲密关系,从而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动手操作、沟通、探讨引导学生依据方向和距离描述详细的位置,并强化练习,使学生能理解本课难点,会清楚表述。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示: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八)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其次单元位置与方向(二)教案(八) 位置与方向(二) 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导航 一、教材内容 在平面图上确
33、定物体的位置。(教材第2021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会依据一个点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和距离确定这个点的详细位置。 2通过想象出物体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培育空间观念。 3通过生活实例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学问,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重点难点 重点:能依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明确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位置的详细过程和方法。 四、教学打算 老师打算:直尺、量角器、课件。 学生打算: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须要哪几个条件?那么,如何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呢?今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位置与方
34、向的相关学问。(板书课题: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2021页例2。 (课件出示教材第2021页例2) 师:在例1的图中,B市、C市的详细位置应当标在哪里呢?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 (1)尝试画图。 学生独立思索怎样标出B市、C市的详细位置。 小组沟通作图的方法。 尝试画图。(老师巡察,参加部分小组探讨,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组织全班沟通。 投影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 组织沟通和评议,通过沟通明确在图上标出B市、C市位置的方法。 老师小结作图过程。(边说边画) B市:先确定方向,用量角器量出A市的北偏西30方向(量角器中心点与A市重合,量角器0
35、刻度线与正北方向重合,往西量出30);再表示距离,用1 cm表示100 km,B市距离A市200 km,在图上也就是2 cm。 C市:先确定方向,干脆在图上找到A市的正北方向;再表示距离,用1 cm表示100 km,C市距离A市300 km,在图上也就是3 cm。 (3)算一算。 师: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点名学生回答) 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0405(时) (4)总结画图的基本步骤。 组织学生沟通:你们认为确定物体在图上的位置时,应留意什么?怎样确定? 学生汇报,老师总结画图步骤: 确定平面图中东、西、南、北的方向。 确定观测点。 依据所给的度数
36、定出所画物体所在的方向。 依据比例尺,定出所画物体与观测点之间的图上距离。(课件出示总结)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老师画出平面图,点名学生板演) 2完成教材第24页“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说一说这堂课的收获。 2谈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须要留意或不太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 200405(时) 答:台风5小时后到达B市。 教学反思 1从学生的课堂练习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距离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物体的详细位置没有明显地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晰;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依据这些状况,我认为老师在教学时更应当注意画示意图的细微环节,注意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育。 2我的补充: _ _ _ _ _ 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打算 【例题】一艘轮船在大海中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向正东方向航行,10时发觉北偏东30方向24 km处有一座灯塔,11时30分这座灯塔在轮船的什么位置? 分析:依据题意可知,从10时到11时30分,轮船行驶了161.524(km)。画出图形可知,轮船原来的位置、轮船现在的位置、灯塔所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依据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161.524(km) 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