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3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5339474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3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3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3页).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节日文化有日趋淡化不断异化的趋势,创新传统节日文化应本着以人为本、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原则深入挖掘与升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大胆创新并自觉为传统节日注入新质。传统节日是一项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它的命运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同时对之进行当代重构与创新就成了当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国家和民众对传统节日重视起来,2005年中宣部等发

2、出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提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国传统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制度层面确立,民众从民间自发过节发展为制度性过节。一、节日文化异化透视1.节日文化西洋化之提示“洋节”在中国存在,是多元文化交流的表征。然而,一个不可忽视的倾向在于,社会包括年轻人,对“洋节”的陶醉热情与对传统节日的冷漠平静形成较大的反差。据调查,在大学生中,对“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节日熟悉程度与认同程度非常高,对传统节日,除熟悉“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节日之外,对如“七夕”、“腊八”等节日了解甚少。虽然,我们不能单纯评价现代

3、社会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是崇洋媚外,但需引起我们足够反思的是他们对我国许多传统节日的陌生程度和轻视程度。2.节日文化商品化之醒示在越来越繁忙的市场社会里,一切被烙上经济的痕迹。然而,与此同时,在多年的社会文化导向中,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品质受到了很大冲击。较为突出的是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参与节日的简单化,只求热闹,求吃玩。如相当多的未成年人把春节压岁这一具有深刻的民族传统意义的习俗演变为一种形式拜年、鞠躬、磕头之后即伸手要红包。同时,商家也把节日看成单纯的赚钱机会,只重经济,不问其它,商业化的操作缺少更多的习俗依据与传承,节日文化有不正当商品化的倾向。二、节日文化理念重塑1.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

4、传统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通过约定俗成的团聚与沟通,人类需求合群、亲情、友爱的心态得以满足。传统节日是民众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与途径。如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了儒家文化的传统观念,鲜明体现出“重人伦、重血缘关系”的“礼乐”文化特点。在“礼”中透视文化精神,在节日中蕴涵着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节日文化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文、民族色彩来展示民族的人情世故、忠奸善恶、民族伦理、民族风格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就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节日文化中的乡土情结、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民族的根本。中华

5、优秀的先进传统节日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特定性及个性特点,局部勾勒出世界文化的无穷魅力。代表西方文化的“洋节”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埃菲尔铁塔上的“中国红”、迪斯尼乐园的“中国年”等,在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重变奏中,再一次证明了民族节日文化是世界性先进文化。因此,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先进性,在活泼的民间节日气氛中领略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向性、思想性及先进性,继承和发扬这笔极其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2.优秀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观现代节日文化可能会因某些商业行为造成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但现代节日文化同时也

6、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及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的传统,表现举行节日的当时当地各种变迁因素,流露出现代的民族历史与文化意识。如中秋节,一方面,中秋月饼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继续流传,人们继续憧憬与庆祝中秋另一方面,中秋佳节人们口中的月饼早已融人了现代制作技术,反映当代饮食文化,甚至中秋的问候也可以换用为电话、短信的形式而“嫦娥奔月”却可以实实在在地细化为“漫步月球”或“杨立伟登月”。传统节日不与时俱进将会失去活力,要在传统文化与社会转型之间寻找融合点,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寻找契合点,要研究先进合理的过节方式让现代人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同样获得精神愉悦与情感需要。三、弘扬创新节日文化1.为我所有,弘扬优秀传统

7、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节日文化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紧紧跟随着一个人的生活,从小到老,以全方位态势,冲击包围着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强调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诞辰和逝世纪念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弘扬节日文化,首先要引导青少年群了解节日及节日文化的深刻背景。某些青年对传统节日文化知之甚少,是缺乏上一代人对之作起码的演示。要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授与教育工作,解释节日文化的蕴涵、成因及演变过程。再次,弘扬节日文化,更要通过适当方式,重视先进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要坚持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原则坚

8、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坚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与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与自主参与。如进行传统节日与“洋节”的对比分析“圣诞节”与“春节”、“七夕”与“情人节”、“重阳节”与“母亲节”,举行“中国传统年节展览”,重温节日剪纸、皮影、年画等民间艺术等,用情感教育的方式,熏陶、感染青少年。2.为我所用,创新优秀传统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节日是现代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成份。现代社会人们需要提高文化素质,需要提高生活文化含量。一个合理的节日构成,有利于大众群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要创新节日文化的表达方式,挖掘优秀先进的传统节日内涵,细化节日功能,增加节日文化目标与内容,变原来单一的目标为多维指向,加人文化艺术表演、旅游、体育等健康的现代生活内容,提高文化判断力与创造力,从而更加满足人们的节日休闲等需求。要创新节日文化,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觉性,提高理性的文化认同,延续精粹,写照时代,创造主题鲜明、寓意深远的节日及节日文化。参考文献:1吴宗友、曹荣.论节日的文化功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6).2苑利,顾军.传统节日遗产保护的价值和原则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3张晓华.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与精神家园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1).4萧放.传统节日与和谐社会J.政工研究动态.2007,(5).-第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