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5304160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 .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注章事项,1本卷分为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5 大题、 3l 小题,满分100 分,考试用时100 分钟。2请将试题的答案整洁地填写在答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请考生自己保存试卷,留待讲评。一、单选题。 (每题 2 分,共 24 分) 1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的( ) A形状不问B所处地理位置不同C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D物体是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的不同2甲乙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是4: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 A1:2 B2:1 C9:8 D8:9 3铝合金因具有坚固、轻巧、美观、易于加工等优点而成为多数现代家庭封闭阳台时的首选材料

2、。这与铝合金的下列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 A较小的密度B较大的硬度C良好的导电性D较好的延展性4宇宙中不包括如下哪些部分( ) A恒星B银河系C行星D光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不会发生运动B一切物质的分子都保持静止C分子间的距离比较人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排斥力D分子间总存在斥力和引力,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说明分子间同时存在排斥力和吸引力6一个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那么此二力( ) A一定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可能是平衡力D无法确定7将一本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书静止时,书受到的平衡力是( ) A桌面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

3、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的重力和书对地球的引力8用两只手水平向左、向右拉一个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吊环和挂钩,如果两只手所用的拉力均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10N B20N C0N D15N 9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静止时拉力最大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D拉力一样大10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蹋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情况是( ) A只受踢力B只受重力C受踢力和重力D不受力的作用11一木块在向右的10N 的拉力下在水平

4、桌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拉力同时在物体上施加一个向左的 10N 的力,在此瞬间,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 A0N B10N C20N D30N 12某同学设计用一架托盘天平,一只装满水的烧杯,测一块未知金属的密度。先测出金属块的质量M1,再测出装满水的烧杯总质量M2,最后将金属块投入烧杯中,待水完全溢出后,测出了烧杯的总质量M3,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 A水金113MMMB水金1123MMMM C水金1321MMMM D 水金1123MMMM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5、-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20 分) 13给下列物体填上适当的单位:一个中学生重为500_;一只母鸡的质量约为2000_;一头大象的质量可达 6_。14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一是使物体发生_;二是能改变物体的_。15重 50N 的物体悬挂在气球的下方匀速上升,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N。当悬绳突然断掉后的一瞬间,物体将向 _运动。若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不计,此时物体所受力的大小为_N,方向 _。16 常见物质中比热最大的物质是_, 大小为 _, 其物理意义是 _,200cm3这种物质温度从20升高到 70需要

6、吸收 _J 的热量。17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是由带负电的_和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荷的_以及不带电的 _组成的。18一些民间俗语常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写出下列两句对应的物理知识:一个巴掌拍不响 _;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_。19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段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所示的形变,如果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和_。三、作图与实验(共 25 分) 20画出在斜面上匀速下滑的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2 分) 21小明用200N 的推力将重50N 的铅球向前推出,画山铅球脱离手后在空中飞行

7、时受力的力的示意图。(2 分) 22质量为3kg 的木块在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画出水块受到的所有的力的图示(2 分) 23小明同学用托盘太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的错误是:(1)_ _;(1 分) (2)_ _;(1 分) (3)_ _。(1 分) (4)用该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11 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g。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13 所示,矿石的体积是 _cm3由此

8、可知,矿石的密度 =_kg/m3。(4 分) 24小刚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了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上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长度L,算出比 原 长L0伸 长 L( L=LL0),填在表格中:(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 与弹簧的伸长L 的关系 _。(2 分) 拉力 F/N 1 2 3 4 5 6 7 长度 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 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9、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小刚继续做实验,又得到实验数据如下:(2)从这次数据看出, 拉力达到 _N 时,拉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只能达到_N(2 分) (3)请在空白处根据表中数据用直尺画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刻度面板(分度值 1N)(1 分) 0N 0N 25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把玻璃板往下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地提起弹簧测力计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玻璃板脱离水面时示数远大于玻璃

10、板自身的重力,请用分子理论解释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的原因:_。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用该理论解释的,试举两例:(1):_ (1 分) (2):_ (1 分) 26如图,在研究二力平衡实验中:(1)把小卡片两边系好细绳,细绳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悬挂钩码,当两边悬挂钩码质量 _(相等,不相等 )时,卡片静止 (1 分) (2)保持绳两端悬挂的钩码数量相等,把卡片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F2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观察到卡片发生转动,当卡片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上述实验可得:作用在_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_,方向相反,作用在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3 分

11、) 四应用和设计 (共 21 分) 27指出下列漫画中应用到的物理知识 (2 分) (1)_ (2)_ 28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刹车需要一定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 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下面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1)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行时,车子受到的摩擦力_ 牵引力 (选填 “ 大于”“小于 ” 或“ 等于 ”)

12、,若突然刹车, 此时由于 _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 (1 分) (2)利用上表数据,算出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s(1 分) (3)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_。即当车子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的情况下,其_越大,滑行的距离_。(3 分) (4)小天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打算自己设计一个实验,从实验室中选择的实验器材有:斜面,足够长的水平木板,小车,刻度尺实验方法:让小车以不同的速度在水平木板上行驶,观察速度大小对小车滑行距离长短的影响考虑并回答:拉力 F/N 8 9 10- 11 12 长度 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 L/cm

13、3.20 3.60 4.00 4.50 5.20 速度/kmh-1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实验中如何保持小车在水平面上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相同?(1 分)答: _。实验中如何让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不同的速度?(1 分) 答:_。请为实验中所要记录的数据设计一张表格:(1 分) (5)为了提醒司机朋

14、友在雨雪天气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 雨雪路滑,减速行驶” 的警示牌,请简要说明这句话的物理道理。答;:雨雪路滑的原因:_。(1 分) :减速行驶的原因:_。(1 分) (6)如果你是司机,除了减速慢行外,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行车安全?(举 2 例)答:_。(2 分) 29材料 (一)下表是一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和斜面倾斜角度的大小关系:G=50N 材料 (二)放在光滑斜面 (摩擦力为0)上的物体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此二力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因此该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将沿斜面加速下滑,此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相当于使物体只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力F 作用在物体上

15、使其加速下滑。(1)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一):将木板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测量一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你帮小华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法:_,记下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1 分) 步骤 (二):根据材料 (一)将木板一端垫高一点以减小木块对木板的压力,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斜向上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此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比较 F1和 F2的大小,得到结论。(2)你认为小华在实验步骤(二)中的方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答: _(2 分) (3)你认为该如何设计实验步骤二,请选择适当的实验器材,并写出实验方法。实验器材:

16、 _(1 分) 实验方法: _(2 分) 五计算题: (共 10 分) 30质量为 50kg 的物体,以2m/s 的速度沿水平地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2 倍,则作用在物体上的水平拉力是_N;当该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且受到竖直向上的200N 的拉力,则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N。31某同学做 “ 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实验,数据如下:通过计算 (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 (6 分)求:(1)液体的密度 ;(2)该容器的质量m0;(3)表格中的 m 为多少 ? 斜面倾斜角 /度0 30 45 60 90 压力 F 大小 /N 50 42.5 35 25 0 液体的体积V/cm316

17、.5 35.5 40.0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21.4 39.9 m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草桥实验中学八年级下物理期中测试试卷参考答案:1-12 CCCD DBBA DBCC 13-19 (每空 1 分, 共 20分)N g t 形变运动状态0 上50 竖直向下水4.2103J/ (kg)1kg 水温度升高 1吸收的热量是4200J 47000 电子质子中子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起向下甲

18、乙左边放砝码,右边放物体(1 分)用手直接拿砝码(1 分)游码没有归零( 1 分)左( 1 分)73.4(1 分)20(1 分)3.67 103kg/m3(1 分)在一定范围内, 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2 分)1 (1 分)10(1 分)略(1 分) 玻璃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1 分) 橡皮泥可以捏在一起(1 分) 固体不易散开 (1 分) 相等 (1 分) 同一 (1 分) 相等 (1 分) 同一直线 (1 分) 四、变滑动为滚动 (1 分) 空气有浮力 (1 分) 等于 (1 分) 惯性 (1 分) 0.63(1 分) 速度 (1 分) 速度(1 分) 越大 (1

19、分) 用同一木块 (1 分) 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下滑(1 分) 注意有高度、距离、 (1 分) 接触面粗糙程度降低(1 分) 速度越小,滑行的距离越小,越安全。(1 分) 保证车轮粗糙、刹车性能要好(2 分)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直线拉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1 分) 不妥当 (1 分) 木板垫高后,木块的重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会产生的个使木板下滑的力(1 分) 一个斜面、 弹簧测力计、 三个相同的木块 (1 分) 放平木板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匀速前进,测出F3(1 分);分别又叠放两块和三块木块,测出F4和 F5(1 分)。五、 100(2 分) 0(2 分) 33g/cm1g/cm6.165.354.219.39Vm(2 分) m0=m1-V1=(21.4-16.51)g=4.9g (2 分)m=44.9g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