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工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一 总则31.2 编制依据31.3 适用范围41.4 应急预案体系41.5 应急工作原则5二 项目概况及危险源概况62.1 项目概况6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6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73.1 应急组织体系73.2救援机构8四 预防与预警84.1 危险源监控84.2 信息报告与处置13五 后期处置13六 保障措施146.1 通信与信息保障146.2 应急队伍保障14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156.4 经费保障16七 培训与演练167.1 培训167.2 演习177.3 预案修订与完善17八 奖惩178.1 奖励178.3 保险19九 附则199.1 术语和定义199.2 应急预案备案209.4
2、 制定与解释209.5 应急预案实施20一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防止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4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以下简称“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降低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湖北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则,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本项目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预防及救援工作。1.2 编制依据 1.2.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
3、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主席令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主席令4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主席令9号)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9、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2009第17号)1.2.2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2、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
4、0)3、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641-1986)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3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汉十铁路HSSG-4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项目施工期间所发生的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2.本项目施工期间由于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类次生安全生产事故。 3.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业主单位对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施工安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另有规定的,适用相应规定。1.4 应急预案体系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由下列三部分组成,整个预案体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1)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
5、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即总体应急预案。 (2)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应按照综合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1.5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以及周边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从业人员自我防护的主观能动性。(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汉十公司组织和领导下,建立健全现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6、和应急工作机制。预案实施过程中要实现周边铁路部门、政府部门及村镇全方位响应。(3)充分准备,科学救援。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应急救援的科学、及时、有效。(4)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预防、预测和预警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安全培训、装备完善、预案演练等基础工作。(5)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确保信息传递及时、真实、准确,现场及有关应急指挥人员、专家、救援力量等迅速做出反应,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二 项目概况及危险源概况 2.1 项目概况 1、项目简介新建武汉至十堰铁路HSSG-4标二分部起始
7、里程DK158+039.650DK175+200段(其中短链3923.21m),线路长度约13.24km。主要工程有主要工程内容为:路基4.95km(含随县站),桥梁8.29km/4座、涵洞14座、框架桥2座;本段内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主要工程内容包括:(1)路基土石方工程93.7万方,挖方27万方,填方66.7万方;其中区间路基土石方工程45.5万方,挖方21万方,填方24.5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48.3万方,挖方6万方,填方42.3万方。(2)桥梁8.285/4延长米/座,占线路长62.59%;其中特大桥7132.05/1延长米/座,大桥1152.88/3延长米/座;框架桥117
8、2.34顶平米/2座;涵洞14座287.93横延米,共计悬灌梁2联(48+80+48)m。(3)DK158+039.650DK175+200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4)正线11.74 公里、站线1.5公里,铺设无砟道床13.24公里。2.2 项目危险源概况本项目危险源主要存在于桥涵施工和路基边坡施工。2.3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3.1 危险源(1)工程施工方面:桥涵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火灾爆炸、坍塌、作业人员高处坠落、人员淹溺(落水)、作业人员物体打击、人员触电、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路基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边坡坍塌、火灾爆炸、人员触电、人员中暑、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
9、绿化施工方面:可能发生因自然灾害、边坡坍塌、人员中暑、机械伤害等伤亡事故。 (2)人员方面:可能因交通事故、火灾、食物中毒等导致一线工作的生产人员及集中办公、生活、住宿区的人员群死群伤。2.3.2 风险分析(1)项目建设管理方面:一旦发生坍塌、突泥、坠落、机械伤害等重特大事故,必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可能导致项目建设进度严重受阻。(2)人员方面:一旦发生群死群伤事故,可能导致局部工作面瘫痪,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指挥中心由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组成,负责对应急事件的组织与协调工作。责任人:王力(18711808198) 陈光胜(187
10、13332828) 王平(18899891008)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运送以及住院治疗相关工作。责任人:朱振科(15832221298) 应急抢险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控制、应急抢险与警戒工作。责任人:方谞睿(18171221722) 事态控制组负责事故现场后期的监控与现场警戒工作。责任人:刘晓东(13643324988)资源保障组负责事故所需物资的保障与供应工作。责任人:刘聪(18602707886) 辅助工作组由项目部所属其他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应急过程中的协助工作。责任人:尤莉(18627078622) 3.2救援机构 救援机构包括公安、武警、消防、医疗、交通及事故发生地各级政府等,职责依其
11、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四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危险源监测监控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技术控制掌握本项目公路沿线的危险源的实际情况,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的手段。 (2)监测控制建立本项目桥梁、边坡周边构筑物安全性监测系统,进行安全性监测,及时将监测信息整理分析,预测桥梁、边坡及周边构筑物稳定性,为本项目提供管理与决策依据。(3)人员管理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分别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事故处置专项培训,增加他们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和避免自身伤亡的能力,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编制专门的施工
12、方案,保证工人按操作规程作业。 (4)管理控制可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对危险源实行控制:1)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2)明确责任、定期检查3)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4)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4.1.2事故的预防措施 (1)路基塌陷事故预防处治措施1)路基发生塌陷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及时撤离现场施工设备及施工车辆,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2)对公路沿线塌陷范围的溶洞进行回填碎石及灌浆处理,以防止溶洞的进一步塌陷。在对塌陷区溶洞处置过程中对塌陷区域地基进行沉降监测,以了解塌陷对基础的影响,待路基处理完成后方可停止观测。3)在岩溶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
13、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交底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4)塌陷事故发生后,安排专人对现场进行监控,对将要再次发生的塌陷事故进行预警。 (2)桥梁异常事故预防处治措施1)桥梁施工前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及工程资料,结合物探和钻探,查明岩溶分布、发育特征及岩溶地下水特征。2)在施工期间,无论哪种桥梁形式的施工都不能对既有公路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所以施工过程中必须防止钻孔施工改变岩溶地段的地下水状态,诱发岩溶塌陷,导致旧路破坏。3)结合桥梁周边岩溶的实际分布情况,对桥梁周边岩溶进行合理地处置。4)根据桥梁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可靠、易
14、于施工。5)在桥梁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3)边坡失稳事故的预防措施1)加强铁路沿线地质勘察工作,了解边坡的实际地质情况,并进行合理的处置。2)组织专家对全线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估,区分重点边坡和一般边坡,并结合设计资料,判断边坡稳定性,对重点边坡加以监控。3)在进行边坡施工过程中,编制专门的作业规程,严格按照设计和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严禁一坡到底,严禁超挖,开挖一级边坡应立即施工这级边坡的加固措施,上一级边坡未加固完成不得开挖下一级边坡。4)在边坡开挖期间应
15、密切注意边坡开挖暴露出来的各种地质信息,包括边坡岩性、节理面、地下水的信息以及锚杆(索)钻孔信息等,发现与设计资料不符合的地质情况,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由设计单位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采取合理的处置措施。5)在边坡现场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指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建立相应的安全制度和预防机制;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应的技术方案、交底进行施工,并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1.3其它事故的预防措施 (1)触电预防措施1)施工用电实行三级漏电配电,施工电缆线按规定架空铺设;2)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具额定漏电电流应小于30毫安,额定漏电应不大于15毫安,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能大于0.1s; 3)保护
16、零线按规定作好重复接地; 4)电焊作业双线到位;5)非电工人员不得拆改电器、电源,电工人员必须执证上岗,一般工作人员也应了解用电常识以及有关安全规程;6)电工定期对施工现场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发现和排除电气事故隐患。7)电器设备投入使用前检查绝缘电阻必须合格,设备裸露带电部分必须有防护、保护接零或接地必须可靠、保护装置必须符合要求。对于使用中的电器设备,应定期测定其绝缘电阻,对于各种接地装置,应定期测定其接地电阻; 8)重要的设备应单独建立档案资料,每次检修和实验记录应作为资料保存,以便核对; (2)爆炸事故预防1)建立爆炸物品进出库管理制度,加强爆炸物品进出库管理,防止流失;2)加强爆破现场施
17、工安全管理,防止飞石伤人;3)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防止出现意外。 (3)交通和机械事故预防1)操作人员作业期间精神饱满,身体健康;2)还要经验丰富,并熟知机械操作要领,能够比较规范地从事施工作业;3)作业期间还要加强现场的指挥、调度和协调,不打乱仗;4)要给施工现场提供充足的照明灯具,道路的交叉路口要加设警示标志;5)在施工作业点应配置安全协管员,24小时值班;6)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场所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具。(4)中毒预防1)施工单位定期测定施工区域有害气体情况,发现有害气体超标时,及时撤离工作人员;2)保证食品购买正常渠道。4.2 信息报告与处置 1、发生一般性的日常事故,启动现场应急预案
18、,并及时报告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电话:13643324988 。2、发生桥梁、边坡塌陷等重大事故时,第一发现人(施工员或班组长)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向现场值班人员报警,向现场值班人员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现场值班人员立即鸣警灯拦截过往车辆、设立警戒线防止事故扩大。如果现场发生人员伤亡等特殊情况,第一发现人或者值班人员可越级向120求救和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汇报。3、现场值班人员立即用电话或配备的对讲机向本项目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疏散、警戒、救援,本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向包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事故情况。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对于突发事故的信息
19、,应在1小时内将详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4、本项目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将事故发生的情况通告应急工作小组、义务应急队的相关人员。5、生产事故信息报告要贯穿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全过程。五 后期处置 指挥中心会同相关部门(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及安监部门)负责开展事故善后处置工作,包括:1、做好人员安置、补偿,征用物资补偿等事项,应尽快消除事故影响,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维护社会稳定,尽快恢复正常施工。2、做好保险索赔事宜。3、结合事故救援情况,做好应急能力评估并指出具体的预案修订意见。六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本项目应急中心通信联系方式:(2)报告与求助电话湖
20、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027-87360088 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0722-3596110 本项目应急指挥中心 13643324988医疗求救电话 120公安机关报警求救电话 110随州市交通局 0722-3222712随州市安监局 0722-35961106.2 应急队伍保障 依法组建和完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装备,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根据人员的实际变动情况,每年适时调整应急救援队(领导小组)成员,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落实,应急救援小组不少于6人。6.3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1、配备相应的砂石料、水泥等后备应急物质
21、和设备,其中碎石4000 m3,中粗砂4000 m3,并安排好相对固定的应急抢险车辆,包括自卸车、装载车,其中装载车需在储料地附近,并能24小时待命。准备足够数量的,并明确运输车辆和线路。2、建立应急物质储备点,保证应急物质储备,应急物质包括坍塌、突泥、突水等灾害事故扑救物质和应急救援装备,具体物质数量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确定,并报包茂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所需事故救援物资具体名称及数量需经得监理单位及包茂公司同意。3、事故扑救物质包括:黄砂、水泥、碎石、钢支撑、水玻璃、枕木、编织袋、钢筋网等。4、应急救援装备,包括: 1)较完善的通讯设施:固定电话若干,移动电话:原则上每个管理人员一人一
22、个,对讲机若干。 2)救护人员的装备: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等。 3)灭火器及简易灭火工具:干粉、泡沫灭火器等以及水泵、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等简单灭火工具; 4)消防救护器材:救生网、救生梯、救生滑杆等; 5)切割、焊接设备; 6)急救车辆,担架、急救设备、包扎用品和急救药品等以及预案实施现场摄像、录相、器材等。 6、物质储备点所在,保证物质储备数量和质量,若有损耗,应及时补充。6.4 经费保障 (1)做好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资金准备。(2)根据专款专用原则,事故应急救援资金不能挪作他用。(3)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为工人购买工伤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为突发事故的善后工作提供基本
23、保障。七 培训与演练 将应急预案纳入全员培训和教育,特别是一线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务必熟悉和掌握第一时间的预案应急要求。7.1 培训 1、进行专门的应急业务培训:根据受训人员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培训内容,制定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包括:1)各类突发事故预防、控制、抢险知识和技能;2)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上报的能力与意识; 3)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4)自救与互救能力;5)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 6)与上下级联系的方法和各种信号的含义; 7)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8)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9)安全生产法律、法规。3、对易受影响的居(村)民做好有关事故的应急宣传、教育。7.2 演习1
24、、应急演习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三个阶段。通过应急演习,培训应急队伍,落实岗位责任,熟悉应急工作的指挥机制、决策、协调和处置的程序,识别资源需求,评价应急准备状态,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改进应急预案。2、应急指挥中心按照假设的事故情景,每年至少组织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习活动,不断提高应急救援的指挥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并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3、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每月组织一次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监控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7.3 预案修订与完善(1)为了能把新技术和新方法运用到应急救援中去,以及对不断变化的具体情况保持一致,预案应进行及时更新,必要时重新编写。 (2)对危
25、险源和新增装置、人员变化进行定期检查,对预案及时更新。 (3)在实践和演习中提高水平,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八 奖惩 8.1 奖励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以下突出表现的单位(部门)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奖励:(1)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2)防止或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有功,使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4)有其他特殊贡献的。8.2 责任追究在事故应对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其中,对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分
26、别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不按规定制订应急预案,拒绝履行应急准备义务的;(2)不按信息报告有关规定而导致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件信息的;(3)拒不执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临阵脱逃的;(4)应急工作资金、物质、装备不到位的;(5)盗窃、挪用、贪污应急工作资金或者物资的;(6)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8)有其他危害应急工作行为的。8.3 保险事故发生后,计划合同部应配合保险机构
27、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保险受理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九 附则 9.1 术语和定义 1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2 应急准备 emergency preparedness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 应急响应 emergency response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4 应急救援 emergency rescue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
28、救援措施或行动。 5 恢复 recovery 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6.直接经济损失:指突发事故及次生灾害造成的物质破坏,包括建筑物工程结构、设施、设备、物品、财物等破坏而引起的经济损失,以重新修复所需费用计算。不包括非实物财产,如货币、有价证券等损失。7.次生灾害:指由突发事故造成的周围环境、周围设施破坏而引发的灾害,如房屋破损,水管、燃气管道的破裂以及人员伤亡等。 9.2 应急预案备案本项目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上报业主单位批准、备案。9.3 维护和更新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以及应急处置过程中和各类应急演习中发现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原则上每一年至少修订一次。9.4 制定与解释 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本项目应急指挥中心发布,解释权归本项目应急指挥中心。9.5 应急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