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精品文档】第 9 页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请将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一必修三第1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一滴水从天空落下,它将去往哪里呢?它将变成什么呢?这是孩童常常提出的问题,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象得那样简单。一般而言,我们认为降落之后的雨水有3个主要的去向:变为水蒸气进入到大气;形成径流,进而形成江河
2、湖泊;下渗形成地下水。 其实,水蒸气从陆地表面进入到大气,包括了两个不同的生物物理过程:一是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的蒸发,二是通过生物调节的植物蒸腾作用。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地、江河、湖泊的蒸发似乎是陆地表面向大气“供水”的主要来源,但近期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的蒸腾是水汽从陆地表面上升的主要方式,占到整个水汽总量的80%90%。地表蒸发失水与植物蒸腾失水,合起来被称为“蒸散”。近期新墨西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同位素拆分技术发现,植物的蒸腾每年向大气输送大概6.2万立方千米的水分,是陆地水循环的主要方式。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蒸腾的比例是不同的,从稀树大草原到热带雨林,蒸腾占蒸散的百分比依次增加, 如
3、草原只有51%,而热带雨林的比例是70%。6.2万立方千米的水量看着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跟全球的水循环相比,这绝对不是什么天文数字了。整个地球的水量大概是1.338109立方千米,但96.5%的水是海水,不能供植物蒸腾或者供人类饮用。海洋表面很少有植物或者植物的蒸腾作用,只有近海岸的红树林才有显著的蒸腾,但由于份额太小,因此对于海洋生态系统而言,蒸发是主要的水循环方式。因为整个地球表面的75%是海洋洋面,海洋蒸发占到全球蒸发总量的86%左右,是全球水循环的主要方式。 陆地生态系统的淡水,只占到全球水量的2.5%。而这2.5%中又有68.6%的冰帽、冰河和永久性积雪不能被利用。还有30.1%是地下
4、水,地下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植物蒸腾的主要水源。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植物还可以利用土壤水和临时降雨。至此,我们或许会了解蒸腾为什么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主要方式了:蒸发主要发生在土壤表面,而植物由于具有扎入深层土壤的根,还可以利用土壤水和地下水。蒸腾是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蒸发到大气的过程,主要靠植物根的分布、叶片气孔对干旱的敏感性、植物本身应对水分亏缺的能力共同调节。如在干旱少雨的季节,植物会通过落叶的方式来减少蒸腾的面积,从而减少水分利用。长时间的干旱少雨还会促使植物延长根须,以便获得深层土壤的水源。如目前人们所知道的最大根深植物牧羊树就分布在非洲荒漠,它可以深入地下达68 米。有意思的
5、是,一些外来的深根性植物(如柽柳),由于高蒸腾速率,致使地下水水层下降,造成其他一些中等根深的植物死亡、灭绝。 气孔是叶片上水汽逸出和二氧化碳吸收的“阀门”,调节着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不同的植物气孔对蒸腾的控制能力不同,所以形成了多样化的“水分利用策略”。对草本植物或树龄不大的树而言,它们的蒸腾能力很强,气孔对蒸腾的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而植物的生长速度往往较快。但随着环境条件变差,植物就会懂得“节约用水”,如干旱来临的时候,很多植物都会通过气孔加强对蒸腾的控制。由于叶片失水和吸收二氧化碳的通道都是气孔,因此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目的是吸收二氧化碳,它们总是倾向于以最少的水分损失换取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
6、。但这对植物而言是个永远都无法调和的矛盾,没有只吸收二氧化碳而不散失水分的植物。即使对于景天酸科的仙人掌,它也只是把蒸腾失水与二氧化碳吸收在时间上分开进行而已,这样它就可以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多的二氧化碳了。 除了吸收二氧化碳,蒸腾对植物的第二个好处是帮助植物降温。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叶片所吸收的辐射如果不能有效地耗散,便会在1分钟的时间内迅速升至100。很难想象没有蒸腾作用的植物如何进行一系列的生理活动。(节选自植物与水循环的秘密,有删减)1、下列关于植物蒸腾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植物蒸腾是水蒸气从陆地表面进入大气的生物物理过程之一,而且是水汽从陆地表面上升的主要方式。B、在
7、陆地生态系统的水循环中,植物蒸腾占蒸散百分比的大小,与当地植被覆盖面积的多寡成正比例关系。C、植物蒸腾每年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分,不仅是陆地水循环的主要方式,还是整个地球水循环的主要方式。D、植物蒸腾会导致失水,而失水的主要目的是吸收尽可能多的二氧化碳;植物的蒸腾还可以调节植物的温度。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雨水从天空降下,一部分变成水蒸气进入大气,一部分汇入河流,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变成地下水。B、干旱少雨时,植物通过落叶的方式来减少蒸腾的面积,保存水分。可见,树叶对调节蒸腾起决定作用。C、植物通过根和叶吸收水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水分少,为吸到地下水,植物的根需扎的
8、更深。D、因海洋表面大且植物少,所以蒸发是海洋生态系统水循环的主要方式,且对维护全球水平衡作用巨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一个特定地区,如果降雨量变化不大,加速植物的蒸腾会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次生地质或生态灾害。B、植物高蒸腾速率可以加快自身的生长速度,也可能会改变当地的物种组成,显著改变水循环的方式。C、植物的蒸腾与光合作用,是靠植物的气孔来调节,一旦植物气孔被破坏,植物的生长必然会受到抑制。D、植物蒸腾平衡着陆地生态系统水量的出入均衡,如果平衡被打破,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是灾难。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9、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10、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丧:为办丧事B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凶恶C树之以桑 树:种D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3分)养生丧死无憾不违农时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A
11、 B C D6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7.翻译(10分)(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5分)(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溪上作二首(其二) 陆游伛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笻。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忧非一事
12、,书生无地効故忠。 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注】笻:竹杖。东山七月是诗经中的两篇诗名。前者是讲周公东征后归途思乡的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后者是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8、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9、本诗塑造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2),; ,;(3) , 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4)履至尊而制六合, 。 (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老作家的义举 奚同发老
13、作家是在生命的最后当做“收山之作”来写那部长篇小说的,闭门谢客,十年磨砺,当六卷本二百多万字的小说最后封笔的时候,他想想自己的生命之灯是否也快熄了。想一想,十年来,天天忙于写书,犹如与世隔绝,竟再也没有踏上街道。出版社的人拿走书稿后,老作家决定出去走走。 一位年轻的爸爸,带着一个两岁多的孩子,先是说问他一下路,而后就说自己是来这座城市工作的,把工作的地址丢了,一天来钱也花完了,小孩子很饿没吃饭。 老作家当即拿出十元钱让他们去吃饭。 没有走出六十米,老作家就看到一个脖子下挂着牌子的孩子,站在街边,说自己父母有病,没钱上学,求好心人相帮。 老作家的老眼竟泛起一层潮雾,他没想到在这儿竟与自己作品中的
14、人物遭遇了。他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五十元钱给了这个孩子。 想着那个失学的孩子,他的心里不好受,一边走还一边喃喃自语。突然,一个穿着很不错的青年女子挡在他面前。女子一副为难而不好意思的表情,老作家瞧着她问有什么事。她似乎犹豫再三才下了决心说似的,原来,她去别的地方办事,转车到这儿,没想到钱丢了,没办法回去,看老作家能否帮帮她,有个车票钱就行,还让他留下地址,回家后就把钱寄来,只是“借”。 也是的,出门不容易,一分钱困倒英雄汉的事多了。老作家一问原来需要四十多元钱,好吧,老作家就拿出五十元给了这女子 老作家遇到了一位因交通事故死了儿子来城市告状的老人,背着脏兮兮的行李卷,一副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的样子遇
15、到一个残疾儿童没有饭吃了,或是要看病了什么的与一位穿着很体面的小伙子相遇,小伙子手里拿了一封已经写好的电报,说是来这儿办事,钱丢了,想找他帮忙就是十多元的电报钱。 老作家没想到,在他一个个遭遇这些人的时候手里的钱早已送完。这时,老作家身上嘟嘟地发出声响来。原来他写作时养成了每天在自己的小院里散步的习惯。老伴儿怕他出事,就专门为他买了个传呼机,也只有老伴儿和两个儿子知道号码,平时几乎没响过,老作家甚至都忘记了还有这个玩意。老作家拿出传呼机一看就急了,原来老伴儿发病住院。这可怎么办?他急忙返身才发现早走出很远的街道至少也有五六站了。 他一边摸钱一边拦的士,可是他发现自己分文皆无。当然,出租车仅仅开
16、出去不到五十米,司机就让他下车,并说,没钱坐什么车呀。他再想解释什么时,出租车早一溜烟开走了。 老作家跑步赶到公交车站牌下,要先投币,他无奈地站在车门口说自己的钱刚才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现在他要坐车回家,家里他的话没说完,公交车的门便“咣”的一声关了。他好像还听见司机说了一句,这种人见得多了 老作家想用公用电话只花几角钱打个电话老作家拦了一个蹬三轮车的老年人老作家拦了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老作家与刚才他给过拍电报钱的人相遇,那人还在那儿向别人要拍电报钱 老作家的额头上早就汗流如雨。他开始跑步 急跑不足一百米,加上刚才的一系列遭遇,他开始感到头晕眼花,五脏翻滚,只好一下子就蹲下来。可是没有谁问
17、他一声,最多是回头多看他几眼。当那个手拿一串红红的糖葫芦的小女孩,跟着爸爸从老作家面前走过时,她问了一声:“老爷爷,你怎么了?”可是,她的话没说完,爸爸已严厉地训斥她了:“不要跟陌生人乱讲话,瞧他那样,也是个骗子。”老作家的心里似刀剜一样地痛。而后他的眼睛望着天空,他想象不出,现在的人为什么都成了这样?那一刻他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词,那就是“听天由命”吧。 “老爷爷,你是饿了吧?给你吃串糖葫芦吧” 一个童声打断了他的思维。老作家看着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她一定是偷偷地或是强行挣脱了爸爸的手跑回来了。老作家眼里放出了亮光,流下两行热泪。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那种想象中的东西了(选自小说集最后一个子弹,有
18、删减)(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小说开头交代老作家为完成“收山之作”十年“没有踏上街道”,暗示作家对外界的变化缺少了解,同时也为后面写他接连受骗作铺垫。B、老作家帮助了“父母有病,自己没钱上学”的“一个脖子上挂着牌子的孩子”,这一情节既表现了作家的美德,也顺带揭露了世界的不公。C、小说写公交车司机拒绝帮助老作家后说“这种人见的多了”,这一细节透露出司机的冷漠麻木,也暗示了作家之前接连受骗的必然性。D、“瞧他那样,也是个骗子”这句话给了老作家心灵沉重的打击,他对人性的沦落已经彻底绝望,只好“听天由命”不再做无谓的追寻。E、作品以第三人称讲述了老作家上街的遭遇
19、和他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揭示下层市民既可恶又可怜的生活现状,并暴露了他们虚伪丑恶的灵魂。(2)小说中老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成功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三处简要分析。(6分)(4)小说以小女孩给老作家糖葫芦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非洲黑人民族的骄傲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在特兰斯凯起伏的群山中间的一个肥沃河谷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家族的村庄中有一座座粉刷雪白的茅屋,距姆巴谢河不远,河流经一些玉米地和一个金合欢树种植园,经过一片片放牧牛群的草地,然后继续向东流
20、到印度洋。 在这个环境中,曼德拉对祖国与人民的爱扎下了根。他于1918年7月18日诞生在乌姆塔塔附近的库努。乌姆塔塔村镇是特兰斯凯“保留地”的首府。他出身于滕布人王族,受到传统教育,在他身上培养出一种责任感。他的父亲亨利加德拉曼德拉是他们亲族滕布大酋长的首席顾问,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随大酋长参加南非军队在西南非洲和德国人作战。亨利曼德拉还是特兰斯凯地区总参议会的一员,这个总参议会叫做班加,是一个由非洲人和欧洲人组成的机构,负责就地方问题向比勒陀利亚政府提出建议。亨利曼德拉有四个妻子。纳尔逊的母亲楠卡普希(通常称作诺塞凯妮)是一个性格坚强、端庄体面的人。纳尔逊双亲都没有受过西方意义的教育,他们
21、儿子的名子却反映了一定的殖民地影响一位近亲凯泽马坦齐马的名字是这种风尚的又一例子。纳尔逊的科萨语名字罗利赫拉赫拉意思是“惹是生非”。在库努的村庄里生活受到庇护。纳尔逊和他的姐姐们也做一些工作,诸如牧牛、放羊,他还帮着犁地。但是他渴望着冒险的生活。夜里,部落长老,那些蓄着胡须的老人们聚在熊熊篝火周围,讲起“白人到来之前的旧日好时光”,他听得入神。他喜欢回忆那些情景,认为那是他政治上发展的背景:那时我们的人民在自己的国王及其大臣们的民主统治下过着和平的生活,自由自信地在国内各处行动毫无障碍。那时这个国家是我们的我们拥有土地、森林和河流;我们开采地下的矿藏和这个美丽国土的一切资源。我们建立并执掌自己
22、的政府,我们管理自己的军队,我们组织自己的贸易和商业。 长老们常讲述我们的祖先为保卫祖国而战,还讲述在那些英雄岁月里将军们和士兵们所表现出的英雄行为。祖鲁人中间的丁干和本巴塔,科萨人中间的欣查、马卡纳、恩德拉姆比,以及北方的塞库库尼等人,这些名字人们提起来是整个非洲民族的骄傲和光荣。 在教会学校,纳尔逊被带进另外一个世界。他大吃一惊,发现历史书籍只承认白人英雄,把黑人说成是野蛮人和偷牛贼,并且将科萨人和英国人之间的战争称为“卡非尔”战争。 许多年以后他的姐姐梅布尔回忆说,他只能穿他父亲不穿的衣服,把袖子和裤腿改短;他不在乎被人笑话,他非常爱学习。 在家里他也听到了历史课没讲的年代较近的事件:听
23、到在1921年,总理史末资将军如何派一支军队,在邻近的东开普境内布尔赫克屠杀了163名男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是一个犹太人教派成员,在这之前他们拒绝迁出在那里宿营的“公用”地。还听到不久后史末资的飞机如何在西南非洲托管地轰炸邦德尔斯瓦特族人民,因为他们拒绝交纳他们负担不起的一种狗税;被杀死的有100多人。“布尔赫克”和“邦德尔斯瓦特人”这些名称痛苦地留在他的记忆中,就象它们曾留在广大的非洲人记忆中那样。 1930年,亨利曼德拉病重。他意识到自己快死了,派人请大酋长来并把儿子托付给他,对他说:“我把这个仆人罗利赫拉赫拉交给您,这是我唯一的儿子。从他和姐妹们和朋友们的言谈中我可以知晓他的志向是做有益
24、于民族的事。我希望您按您的愿望来培养他;让他受教育,他会学习您的榜样的。”(节选自曼德拉传)(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曼德拉的母亲楠卡普希性格倔强,端庄体面,虽然没有受过西方意义的教育,但是她给曼德拉所起的名字却反映了一定的殖民地思想。B、在历史课上曼德拉听到因为邦德尔斯瓦特族人民拒绝交纳负担不起的一种狗税,史末资的飞机就在西南非洲托管地轰炸,这让他感到痛苦。C、曼德拉的父亲病重后,把曼德拉托付给大酋长,希望按照大酋长的意愿培养,让他接受教育,他认为曼德拉有做有益于民族的事的志向。D、本文通过交代曼德拉成长的经历,揭示了人物的心路历程,说明了曼德拉之所以受到
25、世人的尊崇就是他为了民族独立而战的精神魅力。E、曼德拉被监禁了23年多,南非的新闻媒介却一直不许引述他的话,原因是国内对抗团体的成员们都不喜欢他。(2)文章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概括说明。(6分)(3)阅读材料,你认为曼德拉身上有哪些可贵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4)激发曼德拉政治斗争热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看法。(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画横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u) 畏葸(s) 榫(sn)头 瓮牖(yu)绳枢B、逡(qn)巡 饿殍(pio) 庠(yng)序 拗(ni)他不过C、攥 (zhun) 住 数(
26、c)罟 监(jin)生 弃甲曳(y)兵D、经传(zhun) 宵柝(tu) 槁暴(p) 间(jin)或一轮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一个词汇,一个拨动人心弦、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成了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它叫“中国梦”!B、“中国好声音”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C.、拉萨山岭塌方事件发生后,国家紧急启动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权威人士强调:全国人民必须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D、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公布了多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15、“雷锋没户口,三
27、月来,四月走。”一直以来,各地在开展学雷锋活动过程中,都未能摆脱这样的“怪圈”。在这样的情况下,_ ,_ 。 _ ,_ ,_ ,_ 。如此举措固然值得称道切实营造人人学雷锋、时时学雷锋的良好氛围一些地区推出各种鼓励政策而应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旨在希望学雷锋活动能实现常态化但“学雷锋”的意义,绝不是靠硬性制度的约束实现的A、 B、 C、 D、16.指出下文五处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修改。(5分)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学风、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遵
28、守纪律,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班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既是目前的当务之急,也是责无旁贷的。17.依照文意仿写续写(6分)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美,但必须芬芳四溢;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必须挺拔秀欣;六、写作(60分)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上帝为人类垂下一根能上天的绳子。有的人看看就走了,因为他不相信这是事实;有的人曾试着往上爬过,但爬了不高就掉下来了,他揉揉摔痛的屁股走了,从此再也不抬头看一下天空;只有少数人执着一念,奋力往上爬,终于爬了上去。天上的绳子,从来都是为少数真正有梦想的人准备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