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246503 上传时间:2022-08-2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概况2工程概况2工程项目概况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2编制依据2主要工程数量2工程特点、施工难点、重点2工程特点2施工难点、重点22.黄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概况2黄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总体概况2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能23.专项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2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标准2施工测量2洞口工程23.1.3 洞身开挖2超前支护施工2初期支护施工2仰拱及铺底施工2防水板施工2隧道防排水系统施工2二次衬砌施工2重点部位及特殊的施工技术保证措施2洞口浅埋段、土质围岩地段施工24.方案所需的特殊机械、材料、劳力计划2劳动力组织计划2项目总需求劳力计划2主要工装及检测设备25.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

2、施2工期目标2施工进度计划2进度保证措施26.质量保证措施2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8.特殊条件、环境下的施工措施29.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和文物保护技术措施2黄土隧道施工专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新建隧道5延长米/5座,占管段长度的40.9%,前岭隧道长1807m,是管段内控制性工程; 1.1.2工程地质、水文条件1.1.2.1工程地质条件1)地层岩地表为厚度不等的Q13的黄土质土,硬塑,局部可见成层分布的姜石。本段下伏为E泥质粉砂岩及含砾砂岩,其下为Z细晶白云岩,细晶中晶结构,薄中厚层,夹有燧石条带,产状较为稳定。2)地质构造测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具有典型的地台双层结构:结晶基底和盖层。基底岩浆

3、活动频繁,变质变形强烈复杂。由于盖层厚度差异较大,该段隧道仍有穿过基底地层及其构造带的可能。3)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应谱周期0.45s。4)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黄土遇水易湿陷,该段表层饱和砂质黄土,可能会液化。1.1.2.2工程水文条件1).地表水本工区范围属%,本工区跨越的主要河流有洛河、范里河、文峪河等。区域内河谷的特点是落差大,水流急,弯曲度大,峡谷河段长,支流多,水量分布不均,且随季节性变化很大。经调查,旱季沟谷多水流小甚至断流,洪水季节水量大,甚至出现山洪,据当地老百姓讲,洪水期豫西大峡谷水面将高于地面2m以上。2).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

4、裂隙水,按其赋存空间及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可分为:可溶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含风化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等类型,各地下水类型的主要特征详述如下:(1)岩溶水分布于隧道可溶岩段,赋存于裂隙、溶隙及溶洞中,由于地层主要为白云石大理岩,岩溶裂隙及溶洞弱发育,岩溶裂隙连通性稍差,岩溶水整体水量不大。(2)风化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强风化的基岩裂隙中,岩体受风化影响而破碎,透水性较强,含水较均一,水量总体较小,一般风化裂隙水在地表030m深较发育,出口附近花岗岩埋深较浅段地层内的裂隙水对隧道工程影响较大。(3)构造裂隙水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之中,主要分布于沿线的断层带附近及深部地区,随着深度的增加,裂隙的张开程度及连

5、通性逐步减弱,其含水性随之逐步降低,其含水性具有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弱的特点。深部主要为沿着部分张开构造裂隙或断层带脉状裂隙水。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7-2003;(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4-2008;(3)铁路黄土隧道技术规范Q/CR9511-2004;(4)铁路隧道钻爆法施工工序及作业指南(TZ231-2007);(5) 新建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三门峡至荆门段施工图。本工区隧道5延长米/5座,占管段长度的40.9%,前岭隧道施工长1807m,是管段内控制性工程,各隧道起止里程、长度见下表。隧道工程统计表序号名称起点里程讫点里程长度(m

6、)各围岩级别长度(m)喷射砼(万m)衬砌砼(万m)级级小计1范里隧道DK737+455DK738+12266766706672中岭隧道DK744+472DK744+953前岭隧道DK746+9551807.031807.03018074赵家庄隧道DK748+45575752.4907525文峪隧道DK750+1661496.141156.143401496.14合计:548534051.3工程特点、施工难点、重点(1)隧道总长m,其中级围岩m,级围岩340m,、级围岩占100%,多为黄土及砂岩地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2)前岭隧道工期紧,不良地质有易发生坍方、冒顶、掌子面失稳、地表裂缝、

7、掉块等。位于管段中段,为控制工期的关键。(3)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调查和施工图描述,沿线5座隧道穿越黄土地质,其中范里隧道、中岭隧道、前岭隧道穿越黄土地质较多,赵家庄隧道进、出口及文峪隧道出口表层局部为薄层黏质黄土1.3.2施工难点、重点范里隧道、中岭隧道及前岭隧道进口洞身为黄土及砂岩地质,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不良地质有易发生坍方、冒顶、掌子面失稳、地表裂缝、掉块等。前岭隧道位于管段中段,工期紧,为控制工期的关键。2.黄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概况黄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总体概况隧道进出口段需优先施工预加固桩,待预加固桩达到设计强度后,可进行洞口段开挖,加强洞身及地表监控量测,以保证安全。黄土隧道开挖应

8、采用机械开挖或人工开挖,开挖时应尽量保护围岩,避免扰动或破坏围岩完整性和稳定性。管段内隧道V级围岩黄土地层及软质岩段采用三台阶大拱脚法,不良地质地段采用中隔壁法,洞门浅埋偏压段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运输,即采用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装运施工。隧道初期支护按新奥法组织施工。开挖后,以锚杆湿喷混凝土,钢筋网等为初期支护,并辅以钢架、超前大管棚(中管棚)、注浆小导管等支护措施,对于软弱围岩地段,施工中采用“短进尺、强支护、及时密贴、实回填、严止水、勤量测”等施工技术措施,并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及时修正设计参数、调整施工方案和指导隧道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按期生产。全隧均采用复合式衬砌,

9、采用模板衬砌台车进行衬砌施工,每环衬砌长度12m,仰拱及填充超前拱墙衬砌施工,超前长度保持在2个衬砌循环长度以上,混凝土在5#、6#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输送车运输,输送泵送混凝土入模,振捣浇筑,衬砌施作的合理时间根据施工监测数据确定。洞内铺设重型轨道无砟道床。2.2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能为了预防在黄土中开挖隧道的大变形和坍塌问题,采用三台阶大拱脚法,结合喷射砼及时封闭开挖面,用超前小导管支护、钢拱支撑、挂网、打锚杆等来加强土体强度及限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实施短开挖,快循环来减少对土体的扰动,是目前黄土隧道施工的较完整的方法。3.专项施工工艺及主要施工方法隧道正式施工前,根据贯通精度要求进行隧道洞外洞

10、内平面控制测量设计。(1)洞外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集团公司测量队采用GPS测量复核设计院交桩,公司测量队会同项目经理部测量组利用GPS控制点和实地地形情况进行布设精密控制网,并保证每个进洞口附近测设不少于3个稳固的导线点,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引线进洞的测量工作。洞外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或用精密水准仪测量,将各进洞口水准基点联测,并在每个洞口设置2个水淮点。(2)洞内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采取布设主、副导线的双导线形式,按三等导线布设,主副导线每隔一定距离形成闭合环,以利于检查测量精度,测量仪器采用莱卡402全站仪。洞内高程控制测量可在导线测量的同

11、时,用S1精密水准仪在洞内进行高程传递。(3)洞内施工测量根据洞内导线测量成果,采用J2经纬仪及S3水准仪进行,中线测量以线路中线为准,水平测量以内轨顶面为准,应注意区分隧道中线及线路中线的关系,施工中能够随时提供线路中线及水平,以指导洞内断面开挖和衬砌施工。因隧道基本处于曲线上,因此洞内中线点每10m一个,使用的测量桩点必须稳固。隧道中线和高程在使用中定期进行复测检查,检查中线点时,其点位横向较差不得大于5mm,检查高程点时,往返测高程闭合差要符合水准测量的规定。全部衬砌完成时进行竣工测量,检查隧道限界,形成记录和正式资料。(4)测量工作要求隧道洞外、洞内控制测量工作由公司和工区测量队完成,

12、日常施工放样测量由工程队技术室负责,并妥善保存测量资料。隧道进洞测量由项目部测量队完成,每开挖进尺50m,由工区测量队进行一次复核测量。测量工作坚持复核制,各项计算,均应由两人独立进行,相互核对。测量记录要正规化,所有测量必须有正式记录本,不准乱涂乱写,每次测量均应有主测人员签字。测量仪器经纬仪、水准仪、标尺、光电测距仪、全站仪都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定和校正。(5)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中把地表下沉量测、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量测项目贯穿全过程施工。 1)测点布置图及量测断面A、洞内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量测仪器、测试精度、量测断面、间距测点数量按表2进行,其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

13、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其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B、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在两榀钢架之间。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项目的测点埋设必须设置在同一断面上。量测仪器、测试精度、断面间距、测点数量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水平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每断面测点数量量测仪器测试精度每断面测点数量量测仪器测试精度301条水平测线收敛计1个测点水准仪、收敛尺,钢尺或全站仪0.51mm10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1个测点5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1-3个测

14、点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间距取小值;台阶法施工特殊地段要求布设两条斜测线; 地表下沉量测测点纵向间距隧道埋深及开挖宽度纵向测点间距(m)2.5BH02B2050BH02B1020H0B510 注:隧道埋深小于2B,属于浅埋地段。B隧道开挖宽度。(b)(a)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量测范围5mmm5mH0基准点45B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2)量测方法A、时间要求.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24小时。监控量测的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3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

15、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在塑性流变岩体中,位移长期(开挖后两个月以上)不能变化时,量测要继续到每月为1mm为止。量测频率表位移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量测频率5(01)B2次/d15(12)B1次/d0.51(25)B1次/23d(25)B1次/3d5B1次/7d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3对于隧道浅埋段地表下沉和洞内监控量测要开始三天时,每天两次,后面位移速度基本稳定后,一天一次,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量测时间持续到隧道二衬施工完成后为止。B、洞内观察的内容有开挖工

16、作面观察和初支完成区段观察两方面,工作方法是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对围岩的变化、稳定及初支的工作状态做一定的初步判定,其目的地了解和记录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围岩的变化情况和初支的稳定变化情况。开挖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放炮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及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在观察中,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

17、筑物进行观察。3)水平净空收敛A、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间距在隧道边墙上设置一对测点,并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主要原理:每次测出两点间净长,求出两次量测的增量(或减量),即为此处净空变化值。读数时读三次,然后取其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B、测点埋设应稳固、安全(施工机械难以碰撞到),及时(开挖完成初喷后即进行),量测点应凹入初支喷砼面,测点元件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及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6mm,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及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

18、度。外露端头应低于喷层表面,点位埋设好后,用纸壳或切割矿泉水瓶包裹测点元件端部,复喷完毕后在测点处形成凹地。C、量测方法 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及联尺架固定。 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及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时,应重新测试。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 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一

19、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4)拱顶下沉量测A、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读数时应该读三次,取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B、在拱顶设置测点,点位埋设应稳固、安全(施工机械难以碰撞到),及时(开挖完成初喷后即进行),量测点应凹入初支喷砼面,断面设置间距,拱顶下沉测点的布设及水平收敛基线应在同一断面上。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前端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固定在拱顶选定位置,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

20、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C、量测方法:设置水准基点(水准基点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量测时采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卷尺,测出该点相对标高即可。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同一测点每次量测必须采用同一基点。5)地表沉降量测A、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B、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21、C、量测方法:及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6)量测注意事项A、监控量测布点应在喷砼前预埋,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并保证布点打入围岩,严禁将测点布在钢架上。及时进行测点的布设,并做好保护,可采用桩点沿初支边墙向内凹陷,防止破坏。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当天的量测数据无效,待测点加固后重新读取初读数。B、测点布设

22、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C、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及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D、各监控量测小组须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实的反应实际变化情况,不得弄虚作假。E、现场监控量测及施工易发生干扰,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控量测工作也要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F、量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校对和率定。收敛仪使用时调节螺母逆时针转动最大范围不得露出螺纹。在收敛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对零校正,检查数显读数是否

23、为零,若存在偏差,必须进行对零。收敛仪量测完成后,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7)收敛数据的测取洞内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量测的初始读数应在本次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爆破)前必须完成,各项量测作业一般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正常掘进期间,量测的频率原则上按下表规定的频率进行量测。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 mm/d)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1次/3d1次/7d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01)b,7m2次/d(12)b,714m1次/d(25),1435m1次/23d5b

24、,35m1次/7d8)量测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和相应对策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绘制收敛(累计收敛)值及时间(或量测次数)的关系曲线。依据曲线所反映的数值判定隧道的稳定状况。量测数据应在每次量测后立即进行绘制处理,同时分析各量测项目之间变形对应情况A、数据处理及回归分析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及时将各项量测情况填入记录中,根据量测结果将各点各次读数绘成散点图,再根据散点图绘制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地表下沉等初步的时态曲线,绘制位移及开挖面距离之间关系曲线。根据初步时态曲线的特征先选用某一曲线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等)进行回归;将选定的函数进行变换取代,使其变为线性函数形式,然后用

25、一元线性回归的公式和方法求得该变换后的线性函数的关系a和b,再将该系数代入取代公式,得到原选定的曲线函数的系数,即最后求得的回归曲线。如果选用的该曲线函数的剩余标准离差不理想,则改用另一种曲线函数,再按上述步骤再行回归分析,从而对初步的时态曲线作滤波拟合处理,最后得到理想的时间-位移曲线u = f(t),然后计算该函数在时刻t的一阶导数du/dt值,即为该时刻的位移速率。根据初步时态曲线特征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后的时间位移曲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和变化速度,以推算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时间。B、围岩稳定性判断、 根据位移-时间曲线形态和岩体的流变特性得知岩体破坏前的变形曲线可以分成三个区段:、

26、 基本稳定区,主要标志是变形速率不断下降,即变形加速度小于0,即d2u/dt 20 (下图区)。ttIIIIIItuuu位移时间曲线a)岩体的变形曲线 (b)全断面开挖 (c)分部开挖u、根据回归后的时间位移曲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水平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量,并及控制值相比较。、 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量呈下降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小于0时,曲线如上图b和图c形状,说明围岩是稳定的,以推算围岩位移基本稳定时间,即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时间。、 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速度呈不变趋势,即位移加速度等于0时,说明围岩进入异常蠕变,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须发出警告,加强支护系统。、根据回归分析

27、,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呈增加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大于0时,曲线如上图aIII区,说明围岩趋于坍塌危险状态。此时应采取如下措施:(a) 立即停止开挖加强支护岩层暴露面。(b) 通知指挥机构,现场监理,工地负责人,分析研究围岩及支护失稳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围岩位移极限值的精确确定是非常困难的,围岩稳定性综合判断是很复杂的也是很重要的,根据有关规范、以往的量测经验及查阅关宝树先生的隧道施工要点集一书,综合考虑后选定量测管理基准值为:拱顶下沉管理基准值:级围岩15mm;级围岩40mm;级围岩45mm。水平收敛管理基准值:、级围岩均为25mm。C控制围岩失稳的对策、对未支护的围岩调整支护参数,如

28、增设超前支护,增设钢架或加密钢架,加密系统锚杆增设钢筋网,加大喷层厚度等。、改变施工方法,如增设临时仰拱等。、对已作初期支护地段采取加密锚杆,挂网及复喷砼。、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提前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改为钢筋砼。仰拱紧跟或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控制标准(a)隧道周边点的径向位移速度VuVu/d(跨度小于10m时)Vu/d(跨度大于10m时)(b)支护接触应力变化速度VpVp5kpa/月(c)变形量已达最大变形量的80%以上D变形管理系数 、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值(cm)表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围岩级别埋深(m)5050300300500允许最大拱顶下沉值(

29、cm)覆盖层厚度(m)硬 岩塑性地层10151225500以上612240、变形管理系数变形管理系数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III0(n/3)可正常施工(n/3)0(2n/3)应加强支护I0(2n/3)应采取特殊措施注:0实测变形值;n允许变形值洞口及浅埋偏压段是施工安全控制的重点部位、环节,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施工期间应先检查边、仰坡周围山体的稳定情况,先清除松散体及不稳定土体,对地表裂缝应提前处理;开挖后易失稳时,应采用先加固后开挖的施工方法,严格控制洞口及浅埋、偏压段施工开挖,施工开挖应不影响隧道地层及边、仰坡稳定,并应避免大开大挖。施工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监控量测频率,加强对边、仰坡及浅

30、埋段地表裂缝及变形监测。洞口段施工应避开雨季,做好边仰坡绿化和植被养护,防止坍塌。隧道进出口设计有抗滑桩时优先施工抗滑桩,抗滑桩施工方案按照人工挖孔桩工艺施工,待预加固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洞口段开挖。洞口开挖前应在边仰坡开挖边缘10米外设置天沟,天沟在分界断面处应及路基水沟顺接。施工按照图纸要求设置截水沟、土石方开挖、边仰坡加固、进洞施工、洞口段衬砌的顺序进行。开刷土石方前,将洞口位置桩位放出,挖掘机开挖洞口土石方,土石方一起开挖到位,不进行二次修边开挖,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边、仰坡的观测,避免对洞门仰坡及边坡的扰动。洞口土石方开挖完后,立即进行洞口边仰坡喷锚防护,采用22带肋钢筋锚杆,8钢筋

31、网片,喷射混凝土厚度10厘米。黄土地质进洞按贴壁进洞施工方法组织进洞,以下为切式洞门贴壁进洞施工工序。:截水天沟施工后,对洞门进行刷坡,然后施工洞口矮边墙、导向墙及边坡防护,将导向墙及洞口防护连接成整体,在此防护的基础上开挖后进洞。当坡面满足洞门设置条件时可不刷坡,顺坡面掏槽设置导向墙。-1:开挖部台阶,开挖后设置20cm厚网喷混凝土防护,采用单层8钢筋网(间距2020cm),1.5m),一般地段长5m。-2:开挖部台阶,开挖后设置20cm厚网喷混凝土防护,采用单层8钢筋网(间距2020cm),1.5m),一般地段长5m。-3:开挖部台阶,开挖后设置20cm厚网喷混凝土防护,采用单层8钢筋网(

32、间距2020cm),1.5m),一般地段长5m。-1:布置洞门段环向排水板,共三道,包括:洞门段及洞身交界处一道,洞门暗埋段沿地面线距明暗边线50cm斜向设置一道,外露部分中部竖向左右各一道。-2:布置纵向HFPE107/96双壁打孔波纹管(外包土工布),左右各一道,在暗洞排水管位置,排水管出洞方向为下坡。-3:及土体接触部位铺设土工布、防水板,外露不小于0.3m;从洞内反向出洞时将暗洞土工布和防水板延伸到洞外,防水板衔接避开施工缝。-1:模板台车就位后安装外模板,灌筑混凝土。-2:拆除外模,在外露部位刷涂一层厚1.5mm厚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并采用30mm的M10水泥砂浆保护层。-3:

33、剪去外露部分土工布和防水板,采用M10水泥砂浆灌筑洞口接触面以及洞口周边裂缝,然后在洞口及土体接触线处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2遍封口。:洞口段绿化施工。:进行洞内开挖施工。3.1.3 洞身开挖根据本线设计文件地质说明,本线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V级围岩黄土地层及软质岩段采用三台阶大拱脚法,不良地质地段采用中隔壁法,洞门浅埋偏压段采用交叉中隔壁法,V级围岩深埋黄土地质段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以获取开挖面前方的准确地质信息。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超欠挖,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1)本线隧道黄土地质段都为V级围岩,采用三台阶大拱脚

34、法施工,具体施工工序为:I-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1-开挖上台阶(含大拱脚);II-施作上台阶初期支护(含大拱脚);III-施作临时仰拱2-开挖中台阶(含大拱脚);IV-施作中台阶两侧初期支护(含大拱脚),围岩为软质岩段时,中台阶也需施作临时仰拱;3-下台阶开挖;V-施作下台阶两侧初期支护;4-开挖仰拱;VI-施作仰拱初期支护;VII-施做仰拱;VIII-仰拱填充;IX-根据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IX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见下图。(2)当隧道围岩为V级围岩不良地质段(包括:浅埋偏压、地层稳定性差、软弱围岩地下水

35、发育、对沉降有严格控制要求等地段)时,采用中隔壁法施工,具体施工工序为:1)I-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1-左侧上部开挖;II-左侧上部初期支护;2-左侧中部开挖;III-左侧中部初期支护;3-左侧下部开挖;IV-左侧下部初期支护;4-右侧上部开挖;V-右侧上部初期支护;5-右侧中部开挖;VI-右侧中部初期支护;6-右侧下部开挖;VII-右侧下部初期支护;7-拆除中隔壁;VII-施作仰拱;IX-仰拱填充;X-根据量测结果,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VIII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见下图。(3)当隧道洞门段为浅埋偏压地段是,采用交叉中

36、隔壁法施工,具体施工工序为: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洞身、侧壁导坑纵向超前支护。 (2)开挖部,同时,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仅对V级围岩) (3)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既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临时钢架),并设置锁脚锚杆。 (4)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2、(1)开挖部,同时,每循环进尺一次,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仅对V级围岩) (2)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既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包括导坑的临时钢架),并设置锁脚锚杆。(3)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3、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

37、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4、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开挖部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5、开挖部。施作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6、开挖部。施作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步骤及工序同。7、逐段拆除靠近二次衬砌68m仰拱范围内中隔壁底部钢架单元,灌筑该段VII部仰拱。8、灌筑该段内VIII部隧底填充。并接长中隔壁临时钢架,使钢架底支撑于仰拱填充顶面。9、(1)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初期支护收敛后,逐段拆除多余的临时钢架。 (2)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IX部二次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序横断面及纵断面见下图。(4)当围岩为V级围岩深埋黄土质地

38、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具体施工工序如下:1、(1)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超前支护。 (2)弱爆破分部开挖部,同时,每进尺1.2m,V级围岩地段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3)分部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架立钢架。 (4)施作锁脚钢管。 (5)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2、(1)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开挖、部。 (2)每进尺1.2,V级围岩地段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3)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施作钢架,并设锁脚钢管。 (4)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3、(1)在滞后于部一段距离后,弱爆破左右交错开挖、部。

39、 (2)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施作钢架。 (3)钻设系统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4、分台阶开挖部。5、(1)开挖部。 (2)隧底周边部分喷4cm厚混凝土,施作钢架。 (3)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6、灌筑部仰拱及隧底填充(仰拱及隧底填充应分次施作)。7、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待初期支护收敛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浇筑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序横断面图、透视图、纵断面图、平面图见下图:(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横断面图(见下图)(2)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透视示意图(见下图)(3)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纵断面示意图(见下图)(4)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序平面示意图(见

40、下图)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分别采取长管棚、中管棚、超前小导管超前支护,超前管棚采用管棚钻机施做,施做前应先做好护拱或导向墙。超前注浆小导管采用风钻钻孔,由注浆泵注浆。(1)大管棚施工1)大管棚施工工艺见下页图“大管棚施工工艺图”。(2)施工方法隧道进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大管棚采用地质钻机成孔,注浆泵注浆,外插角为13。施工准备:开挖至管棚施作空间位置时,预留钻机作业平台,安设导向架及导向管,施作导向墙(套拱),搭设作业平台架并固定牢固。成孔:采用水平地质钻机,从导向管内钻孔。安设:由机械顶进,钢管节段间用丝扣连接;顶进前先进行管节加工采用不同长度规格,相邻交替错接安装。管棚顶到位后,钢管及导

41、向管间隙用M40砂浆堵塞严密,堵塞时设置进浆孔和排气孔。注浆:注浆压力为0.52.0Mpa,当排气孔流出浆液后,关闭排气孔,继续注浆,达到设计注浆量或注浆压力时停止注浆,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注浆过程中发生串浆,每钻完一个孔,随即就安设该孔的钢管并注浆,然后再进行下一孔的施工。施工准备搭设钻机平台拌制浆液钻机安装调试套管跟进钻孔退出钻杆、钻头接长钻杆及套管钢管外露端封堵焊接注浆嘴压注水泥浆设备进场管棚钢管加工结 束架立拱架、预埋导向管浇筑导向墙(架)洞外试机经纬仪、水平仪校正钻杆方向钻孔方向角度控制逐节安装钢管取出套管下一根管棚施工大管棚施工工艺图(2)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见

42、下图。孔位检查测量导管孔位钻孔注浆设备就位调试注浆配置注浆参数试验注浆设计安设导管喷射混凝土封闭注浆面效果检查导管注浆导管预制加工是否否是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图2)施工方法采用风钻钻孔,用锤击或钻机将小导管顶入,注浆泵注浆。3)施工技术措施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设计,外插角满足规范要求,及线路中线方向大致平行。孔位钻设偏差不超过10cm,孔眼长大于小导管长,钢管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用高压风将管内砂石吹出。3.1.5初期支护施工支护类型主要有:砂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支撑、格栅钢架等。(1)砂浆锚杆钻孔使用简易开挖台车,YT-28凿岩机钻眼;锚杆预先在洞外按设计要求

43、加工制作,施工时锚杆钻孔位置及孔深必须精确,锚杆要除去油污、铁锈和杂质。按设计要求钻凿锚杆孔眼,达到标准后,用高压风清除孔内岩屑,用注浆泵注浆,然后将加工好的杆体打入孔内,并将锚杆及钢筋网联为整体。“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砂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工艺说明:1)钻孔:采用YT-28风钻。孔位偏差不大于10mm,孔深偏差不大于50mm,采用“先注浆后安装锚杆”的程序施工,钻头直径大于锚杆直径15mm。2)安装:系统锚杆在围岩开挖和初喷混凝土后打设,钻孔时确保孔口岩面平整,使岩面及钻孔方向垂直,局部随机锚杆的孔轴方向及可能滑动面的倾向方向相反,其及滑动面的交角大于45,间距1.01.5m

44、,梅花形布置。锚杆注浆后,在砂浆凝固前,不敲击、碰撞和拉拔。3)质量检查:注浆密实度试验:选取及现场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和塑料管,采用及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比拌制的砂浆,并按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天后检查其密实度。4)拉拔力试验:每300根锚杆中抽查3根进行拉拔试验。砂浆锚杆养护28天后,安装拉拔设备,逐级加载至锚杆拔出或拉断为止,拉力方向及锚杆轴线一致。(2)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施工钻孔使用YT-28风动凿岩机,钻孔前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孔位,钻孔保持直线并及所在部位岩层结构面尽量垂直,钻孔直径42mm,钻孔深度大于锚杆设计长度10cm。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移到下一工作段施工准备测放锚杆位置中空锚杆安装注 浆封 口拌制浆液备料钻孔中空注浆锚杆施工工艺框图施工工艺说明:1)钻孔:按设计位置沿拱部开挖轮廓上标出锚杆位置;用锚杆钻机或风枪钻孔,钻至设计深度后,用水或高压风清孔,经检查后进行锚杆安设。2)锚杆安装:中空锚杆按设计要求在厂家定做,使用前先检查锚杆孔中有无异物堵塞,如有异物清理干净,用风枪将锚杆送入孔内,锚杆的外露长度1015cm,然后安装孔口帽(止浆塞)。3)注浆准备:为了保证连续不间断注浆,注浆前认真检查注浆泵的状况是否良好,配件是否备齐;检查制浆的原材料是否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